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阻生牙定位和拔除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经传统X线片确定有拟拔除的上颌埋伏阻生牙但不能具体定位的29例患者,术前采用锥形束CT扫描获得高分辨率影像,并对扫描信息进行三维重建和任意曲面观察来准确定位埋伏牙,指导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拔除埋伏阻生牙。结果经锥形束CT扫描、三维重建后,所有共36颗埋伏牙被准确定位,根据CS 3D imaging software软件任意曲面观察埋伏牙后分析得出最佳手术入路,使得埋伏牙均顺利拔除,创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邻牙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的根尖片、咬合片、曲面断层全景片相比,锥形束CT能精确定位上颌埋伏阻生牙,在上颌埋伏阻生牙拔除方案的制订和拔牙操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64层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将常规扫描读片结合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的读片结果与常规横断位阅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者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差异。结果: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联合应用阑尾显示率达到100%(60/60),阑尾外径增大、阑尾壁增厚的显示率也明显提高。结论:联合应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可以更准确地识别阑尾,从而提高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下颌埋伏牙定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有临床症状的下颌埋伏牙患者189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多层面重建,可在任意角度观察埋伏牙图像。结果:不易定位牙的位置、牙轴方向、牙体形态被清晰准确地显示出来。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埋伏牙定位精确,能清晰显示其形态、萌出方向及与邻牙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尖牙埋伏阻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全颌曲面断层片不能明确诊断的埋伏上尖牙48例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颌面部螺旋容积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表面遮盖成像和容积再现技术重建图像,以显示埋伏上尖牙的具体情况。结果本组共埋伏上尖牙52颗,16层螺旋CT能准确显示埋伏上尖牙的冠根形态,唇腭向位置,骨质厚度及邻近组织关系。结论 16层螺旋CT对埋伏上尖牙的诊断为选择手术入路进行正畸牵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64层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技术显示埋伏牙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埋伏牙牙体表面成像中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方法采用东芝Aquilion64层螺旋CT机对22例埋伏牙的患者行容积扫描,在Vitrea2工作站对数据分别行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等图像后处理,并评价其成像效果。结果全部22例的图像效果满意。上颌埋伏牙13例,下颌6例,上、下颌3例。牙列三维立体形态显示良好,可从各个角度完整显示单个牙的表面形态。埋伏牙的形态、大小、位置、方向和与周围牙齿的关系观察明确。结论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技术能多方位全面地显示骨内埋伏牙。为设计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依据,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庆  熊涛  吴雷  王强  付泉水  陈洪  蒋永明 《华西医学》2010,(10):1885-1887
目的总结多层螺旋CT(multi-slice,MSCT)多平面重组(multiplaner 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3D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T)技术在埋伏牙定位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05年9月-2009年8月疑埋伏牙、多生牙的患者27例,行MSCT容积扫描并经后处理重组检出的埋伏牙、多生牙患者的资料,分析MPR、MIP和VRT成像对埋伏牙及其继发病变的显示情况,并与常规横轴面的CT图像进行对照。结果 MPR图像可清晰显示埋伏牙包埋于软组织内或骨内,沿牙列的MIP曲面重建图像可显示全牙列的全景像和牙齿的咬关系,VRT成像能清晰显示埋伏牙与邻牙的空间关系,能准确测量埋伏牙与邻牙的距离。结论 MSCT容积扫描和MPR、MIP和VRT重组对埋伏牙及其继发病变具有良好的显示能力,是检出埋伏牙和指导口腔医师制定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及其继发病变的一种理想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MDCT)容积扫描重建成像对颌骨埋伏牙在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临床拟诊为多生、埋伏牙患者行64排螺旋CT(MDCT)轴面容积扫描,层厚0.9mill,50%重叠重建成像,使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遮盖法(SSD),容积成像(VR)、容积密度投影(VIP)、表面最大密度投影法(SMIP)和多层面重建法(MPR)六种方式重建图像,比较不同方法重建的图像,选择最优成像组合。结果6种重建图像中SSD、VR、VIP和SMIP成像能立体地显示上颌骨内埋伏牙形态、位置,以VR立体效果最佳,SSD的分辨率较差,VIP和SMIP能显示牙齿在颌骨的位置和牙根,MIP图像对上颌埋伏牙定位的显示率最高,对埋伏牙内部结构的密度差异显示最好,但空间位置较差;MPR对示牙根显示最优。结论VR、VIP、SMIP及MPR四种重建成像能准确显示上颌埋伏牙的空间位置,形态及牙根发育状况,可作为颌骨埋伏牙CT定位的首选成像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腹主动脉瘤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扫描,并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结果: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腹主动脉患者能清晰显示瘤体,与周围血管关系及附壁血栓情况,并能进行准确分型。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腹主动脉,对腹主动脉瘤患者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在上颌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之容积成像法对上颌埋伏牙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埋伏牙患者,应用16层螺旋 CT行上、下颌骨扫描,获得数据经工作站(AW 4.1)采用三维容积成像技术 (VR),利用不同组织(骨与牙齿)间的CT值阈值差异获得单纯的上、下颌牙体的表面影像和部分下颌骨的表面影像.结果螺旋CT牙体容积成像能立体地显示上颌骨内埋伏牙冠根形态,唇腭侧位置,萌出方向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容积成像能准确显示上颌埋伏牙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10.
背景:多层螺旋CT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骨折诊断的价值已得到肯定,其中安装有图像后处理软件,可用于各种骨关节外伤的诊断.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全部进行X射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及容积重建,分析平片、轴位、多平面重建及容积重建对骨折或脱位的显示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受试者中,X射线平片有明确骨折仅20例,容积重建图像可以立体显示骨折线的形态和走行,但容积重建图像对骨皮质轻微分离显示不佳、对关节腔内及椎管内游离骨折片显示困难.多平面重建可以准确显示骨折线以及骨折片的移位.3种方式对关节骨折诊断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以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地显示关节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赵伟  任千里  陈龙  祝洪福 《临床医学》2012,32(3):34-35,128
目的 探讨64层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行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冠状、矢状面多平面重组以及曲面重建.结果 30例患者CT血管成像检查均能清晰显示动脉血管影像,可以准确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病变血管情况.结论 64层CT血管成像能清晰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病变,对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价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上颌埋伏牙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上颌埋伏牙定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怀疑上颌埋伏牙患者做上颌牙轴位螺旋CT扫描,将所得到的二维图像传送到ADW3.1工作站进行多层面重建(Mulfiplannar reformation,MPR)和三维重建(3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结果 经3D成像和MPR处理后,22例不易定位的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在上颌骨中的位置、数目、牙轴的方向、牙体形态等,均被清晰、准确地显示出来。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的定位精确,能清晰显示其形态、唇颊侧或舌侧位置、萌出方向及邻牙关系,三维重建技术可作为颌面外科处理和正畸治疗前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背景:埋伏牙会造成恒牙的异位,咬牙合紊乱并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而清晰的影像评价是正确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骨内埋伏牙进行术前定位评估.方法:23例埋伏牙患者使用传统平片和螺旋CT进行术前检查.螺旋CT横断面扫描后应用表面阴影遮盖技术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埋伏牙进行三维重建.分别通过传统平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对埋伏牙进行术前评估.所有埋伏牙最终经外科拔除证实,分别计算平片和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与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清楚呈现埋伏牙的位置,形状及其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传统平片和螺旋CT对埋伏牙位置评估的准确性分别是37.0%和100%,对牙根弯曲诊断的准确性为44.4%和88.9%.结果表明,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楚显示颌骨内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制定个性化,恰当的口腔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99-01/2006-12与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及胫骨平台骨折相关文章。检索词:“SpiralCT;multiplanar reformation/3D surfacere construction;tibial plateau fracture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7-01/2006-12与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及胫骨平台骨折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胫骨平台骨折”。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关于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原理及其在胫骨平台骨折中临床应用的临床实验和观察性文章,无论有无对照组、是否随机分组均纳入,排除重复性观察和综述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6篇关于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的随机和未随机的文章,33篇符合纳入文章,排除73篇文章,50篇为重复性观察,23篇为综述类文章。33篇中16篇介绍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原理和特点,17篇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综合:多层螺旋CT能高速完成较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图像质量好,成像速度快,具有很高的纵向分辨率和很好时间分辨率,其影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三维表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仿真内镜。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与三维重建成像相结合,能全面、准确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类型,骨块移位的方向和平台塌陷的程度,对临床医生相应手术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后处理功能能直观的、整体的显示胫骨平台的骨折情况。准确判断骨折的形式和程度,有利于手术方案的拟定,在骨外科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肖宽祥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21(3):172-173,175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日立HITACHI ECLOS 4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行肺动脉成像扫描,并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 PR)、曲面重建(CPR)等全面观察显示肺动脉。结果:1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螺旋CT扫描均能清晰显示出肺动脉主干、肺左右叶动脉以及段肺动脉,且80%左右患者经螺旋CT扫描可显示出5级肺动脉分支以及亚段肺动脉。肺动脉主干栓塞2例(15.4%),多支段肺动脉栓塞7例(53.8%),单侧叶肺动脉栓塞4例(30.8%)。结论:螺旋CT肺动脉成像是无创性检查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对诊断隐形骨折及肋软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平片及普通CT扫描未显示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后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的三维重建.结果:VR、MPR可以较细致地显示隐形骨折及肋软骨骨折.本组三维重建CT图像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58例患者骨折的部位和范围,有利于临床治疗及以后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恰当地应用MSCT图像重建功能,可清晰显示隐形骨折及肋软骨骨折,较好全面直观准确地显示骨折情况,时治疗和以后的预后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观察急性肠梗阻患者应用螺旋CT多平面重建的诊断价值。23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CT扫描并多平面重建成像。所有患者诊断结果与手术后结果及病理进行对照,19例患者诊断100%符合。多层螺旋CT图像重建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变,具有呈显清晰、位置准确等特点,可提高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病因的诊查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次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56例骨关节创伤患者中,均行薄层螺旋CT横断扫描,部分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显示骨折或脱位的情况。结果:肩、肘、膝、踝关节及骨盆创伤156例,CT横断面扫描均获得明确诊断;所有病例均做三维立体重建,明确诊断150例;74例进行了多平面重建.全获明确诊断。螺旋CT横断扫描可发现细小骨折.但缺乏立体信息。三维立体重建立体感强,可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多平面重建对显示骨折线走行和移位更有优势.且能兼顾软组织改变。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提高骨关节创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骨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二维多平面重建和三维表面遮盖成像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骨折患行多排螺旋CT扫描后二维多平面重建和三维表现遮盖成像。结果 40例患共计34例骨折。二维多平面重建和三维表现遮盖成像能更直观的显示骨折的具体情况。结论 CT二维、三维图像重建对于骨折的显示各有优缺点,两应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位重建及多平面重组(MPR)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43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均进行X线及多层螺旋CT扫描,然后行多平面和三维图像重组。结果: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所有病例均能清晰显示骨折细节。结论:16层螺旋CT三位重建及MPR图像能直观地、整体地显示胫骨平台的骨折情况,对临床医师制定治疗计划和手术方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