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生活快节奏的加剧和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慢性足痛的困扰,慢性足痛已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导致慢性足痛的病因较多,即使详细地了解病史和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也很难明确慢性足痛的根本病因。因此,影像学检查在慢性足痛的病冈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对慢性足痛的病因、临床及影像诊断的价值进行综述,以提高对慢性足痛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CT为参照,比较组合体层与X线摄影对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手与腕骨侵蚀的检出。材料和方法本次研究获得当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取得所有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拉链征"是最近提出的名词,用来描述半月板外侧壁至板股韧带(MFL)附着点之间的半月板撕裂,撕裂发生于前交叉韧带断裂时。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前交叉韧带损  相似文献   
4.
<正>寰枢椎解剖结构复杂,普通X线平片常常难以达到诊断的目的,常规CT诊断寰枢椎损伤也有一定难度。多层CT多平面重组(MPR)图像直接用于诊断的前提是图像质量及诊断符合率不低于直接扫描图像。本研究在多层CT扫描的基础上,利用多向调整MPR获得轴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寰枢关节断层图像,使寰枢椎成像更加清晰,为临床判断寰枢椎骨折部位、程度以及是否伴有脱位等提供重要信息。笔者旨在探讨多层螺  相似文献   
5.
听骨链及迷路的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听骨链及迷路的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该技术在听骨链及迷路病变的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普通二维CT和三维CT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正常兔脑血流动力学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健康新西兰种大白兔15只,行CT平扫后,选择基底节层面及相邻层面,分别经耳缘静脉与股静脉途径以1 ml/s,0.5 ml/s,0.3 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同时开始连续50 s多层动态扫描,经后处理获得灌注图像.对感兴趣区测量血流量.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应用股静脉团注对比剂途径可以获得较好图像质量,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可反映出大部分兔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不同团注对比剂速率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为兔脑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性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于影像学对照研究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动物模型。方法 将80只成年白兔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并设对照组30只以正常饮食(Ca:P=1:0.7)喂养。实验组50只以高磷饮食(Ca:P=1:7)喂养。分别在喂养前一周及喂养后第1、2、3、4、5个月末对所有动物做血钙、血磷、血PTH测定,并进行骨影像学及喂养后动物的甲状旁腺、肾及其骨骼病理学观察。结果 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血PT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前3个月时,血钙水平下降,而血磷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在第4、5个月末,血钙水平明显升高,而血磷水平明显下降。甲状旁腺组织学检查:在1个月时无变化,2个月时实验组10例中6例显示轻度增生,3个月时10例中9例显示轻、中度增生。在第4、5个月末,20例均明显增生。影像学检查:前3个月骨骼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异常改变,第4个月末,10例有7例肋骨、骶骨及髂骨密度降低。第5个月末,10例均显示肋骨、骶骨及髂骨骨密度减低及骨膜下骨皮质吸收,而对照组中所有动物未发现异常病理变化。结论 高磷饮食可成功地建立适合影像学研究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肝血流变化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肝细胞癌(HCC)血流灌注参数变化。方法 HCC患者30例,其中手术切除6例,穿刺活检证实4例,其余为临床综合诊断。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对象均依次行常规全肝平扫、CT灌注扫描及常规全肝增强扫描。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50ml,流率4.0ml/s,曝光时间50s,采用去卷积模型,通过灌注参数图获得多种灌注参数。结果 肝癌组灌注参数HBF、HBV、HPP降低与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脏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癌组HAP、HAI明显升高,与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各灌注参数在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定量反映HCC的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灌注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胚胎脊髓干细胞移植及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于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观察二者联用对损伤脊髓结构和功能恢复的干预。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2在大庆市第四医院骨科完成。选取健康8月龄SD雄鼠2只,雌鼠4只,同笼过夜,次晨观察雌鼠,发现鼠精子者确定为孕鼠并记为妊娠0d,取胚鼠6只作为供体。另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神经生长因子 胚胎脊髓干细胞组、神经生长因子组、胚胎脊髓干细胞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10只/组。其中神经生长因子 胚胎脊髓干细胞组、胚胎脊髓干细胞组大鼠作为受体。①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T12脊髓右半切损伤动物模型。②孕鼠于妊娠14d麻醉后暴露子宫,手术显微镜下取出胚鼠,剪去头尾,移取长约3mm的胚胎脊髓,浸泡于2000Bu/mL神经生长因子液后,立即分别移植入神经生长因子 胚胎脊髓干细胞组及胚胎脊髓干细胞组刚完成的急性脊髓右半切损伤部位。神经生长因子 胚胎脊髓干细胞组、神经生长因子组均在蛛网膜下腔插入内径0.6mm、外径1mm的导管,固定后于术后每天经导管给予神经生长因子500Bu,连续2周。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③术后观察各组动物的一般状态及运动功能变化。Bieschowsky还原银染色法对神经纤维进行病理观察,并对各组损伤区脊髓横断面神经纤维数进行统计。结果:实验选取SD大鼠50只,术后1周内死亡11只,除空白对照组未死亡外,模型对照组死亡2只,其余3组各死亡3只。①术后不同时间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空白对照组在手术前后均未出现尿便异常情况。神经生长因子 胚胎脊髓干细胞组、神经生长因子组、胚胎脊髓干细胞组、模型对照组大鼠术后1周内均出现尿便失禁,模型对照组死亡2只,其余3组各死亡3只;术后2周有18只大鼠排尿排便功能逐渐恢复,神经生长因子 胚胎脊髓干细胞组7只,神经生长因子组4只,胚胎脊髓干细胞组5只,模型对照组2只;术后8周有20只大鼠排尿排便功能已完全恢复,神经生长因子 胚胎脊髓干细胞组7只,神经生长因子组5只,胚胎脊髓干细胞组6只,模型对照组2只。②术后不同时间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改变:空白对照组在手术前后感觉运动功能无异常改变。神经生长因子 胚胎脊髓干细胞组、神经生长因子组、胚胎脊髓干细胞组、模型对照组建立T12脊髓右半切损伤模型后,大鼠右后肢运动功能全部消失,左后肢出现感觉障碍;术后8周时神经生长因子 胚胎脊髓干细胞组有6只大鼠出现刺激左后肢的逃避反应,但右后肢运动功能未见改善;胚胎脊髓干细胞组有4只大鼠对左后肢痛觉刺激出现逃避反应。神经生长因子组、模型对照组大鼠右后肢常处于拖行状态,感觉与运动功能均无改善。③术后8周各组组织病理染色观察结果:神经生长因子 胚胎脊髓干细胞组与神经生长因子组、胚胎脊髓干细胞组、模型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7.6±4.3),(4.31±0.5),(14.2±1.6),0,P<0.05)。结论:胚胎脊髓干细胞为宿主脊髓损伤区提供了优良的微环境及支持引导作用,并通过自身的分化再生与宿主神经元形成广泛联系,同时产生更多的神经营养因子,与胚胎脊髓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可协同促进宿主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正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测量横断面积(CSA)诊断髋臼前唇(AL)撕裂的作用。方法将初诊为AL撕裂的52例病人的55个髋关节与28名健康志愿者的56个髋关节的超声定性/定量检查纳入研究。仅病人行MR关节成像检查,复习MR影像评价AL增厚和撕裂情况。结果MR关节成像检查AL撕裂病人髋臼前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