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陈皮挥发油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以广陈皮最佳,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江苏等地,其性温,味苦辛,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本文重点就陈皮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由于陈皮的来源、提取不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也有较大差异,我们在利用传统方法提取之前,先进行一步微波炉预处理,得陈皮挥发油含量为1.21%(W),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  相似文献   

2.
陈皮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明  徐小飞  陈康  汪金玉  黄佩宣 《中药材》2012,(7):1046-1048
目的:分析陈皮炮制前后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为探讨炮制原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陈皮炮制品中的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所提取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陈皮蒸制后挥发油含量减少(1.13%→1.06%)。陈皮生品挥发油中检测出33个成分,制陈皮挥发油中检测出30个成分,分别鉴定出24个化合物。其中蒸制前后共有的有15种,蒸制后未检出的有9种,新检出的有9种。相对含量增加的有4种,降低的有10种。结论:陈皮蒸制后挥发油的组分及相对含量都发生了变化,为陈皮炮制后药性改变和不同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6,(12)
目的:对马尾伸筋草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分别利用索氏提取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马尾伸筋草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测定。结果:从马尾伸筋草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得到74种化学成分。其中,索氏提取法分离得到47种化学成分;超临界CO_2萃取法分离鉴定得到46种化学成分;两种提取方法中共有成分19种。结论: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存在一定差异,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马尾伸筋草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提取菱角挥发油的效果,为菱角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药材道地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微波辅助萃取法(ME)提取菱角挥发油, 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合分析法(GC - 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了23个组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相对含量是13.47%;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10个组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相对含量是57.98%.结论 不同提取法得到的挥发油在成分及相对含量上有明显差别;微波辅助萃取法更适合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取和分析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充分开发和利用中药资源.方法 利用挥发油提取器按常规回流方法 提取乳香挥发油组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 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 共分离并鉴定出其中的4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95%.在挥发油组分中,主要成分为醋酸辛酯(31.3%)和Verticiol(11.43%);另外,还含有十一醇、α-蒎烯、桉油精、醋酸冰片酯、3-蒈烯、芳樟醇等组分.结论 乳香挥发油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在提取和利用方面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索氏提取法、超声辅助萃取法提取罗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索氏提取法、超声辅助萃取法提取罗勒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所提取挥发油化学成分以及得率的差异。结果: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出48种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9.01%;索氏提取法为45种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5.77%;超声辅助萃取法为49种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4.87%;三者共有成分28种;特有成分分别为13种(水蒸气蒸馏法)、10种(索氏提取法)和8种(超声辅助萃取法)。三种方法提取罗勒挥发油的得油率分别是0.15%(水蒸气蒸馏法)、0.12%(索氏提取法)和0.19%(超声辅助萃取法)。结论: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罗勒挥发油化学成分和产量均有差异,可为提取挥发油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或多种方法联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白子菜不同药用部位中挥发油的含量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C)联用仪进行分析. 结果白子菜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含量在 0.245%~2.379% 之间,经 GC-MS 分析鉴别出 44 种化学成分.其中在根、茎、叶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 31 ,25 和 27 种化学成分,有 14 种成分为 3 个药用部位所共有.结论 白子菜不同药用部位挥发油的含量及其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α-石竹烯、δ-荜澄茄烯、大叶香烯 D 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芒种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芒种花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为芒种花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芒种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72个峰,鉴定了其中2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9.50%.结论:芒种花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18.14%)、2,4a,5,6,7,8-六氢化-3,5,5,9-四甲基-,(R)-1H-苯并环庚烯(13.64%)、β-石竹烯(9.41%)、长叶烯(6.23%)等.  相似文献   

9.
GC-MS法分析降香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降香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方法:利用挥发油提取器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降香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确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出35种成分,鉴定了13种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14%.结论:为隆香的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达乌里芯芭全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达乌里芯芭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达乌里芯芭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挥发油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达乌里芯芭全草挥发油中鉴定出31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 94%。结论达乌里芯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6. 12%)、5-十二烷基-2(3H)-呋喃酮(5. 02%)、1-辛烯-3-醇(4. 99%)。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云南大理产水芹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为水芹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水芹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共分离出61个峰,鉴定了其中16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46%.结论 水芹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苯氧乙酸烯丙酯(80.17%)、桉叶-4(14),11-二烯(6.83%)、2,3-二氢-3-甲基-3-苯并呋喃甲醇(2.94%)、柠檬烯(1.63%),云南大理产水芹挥发油中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含量在13%以上,苯氧乙酸烯丙酯含量高,可用作食品工业和化妆品工业的香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青藤仔Jasminum nervosum Lour.叶和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结果从叶挥发油中分离出了166种化合物,鉴定出其中66种,占挥发油总量的74.33%,其中芳樟醇含量高达25.84%;从茎挥发油中分离出了68种化合物,鉴定出其中的30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0.09%,含量最高的成分为棕榈酸(39.78%)和油酸(22.91%)。结论青藤仔叶和茎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很大不同。叶挥发油中绝大多数化学成分为萜的含氧衍生物(47.77%),茎挥发油中所含化学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及其酯(75.95%),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青藤仔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药典法和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两种方法炮制的陈皮化学成分,为广东传统的陈皮炮制方法的可行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GC和HPLC色谱分析法,对两种方法炮制的陈皮挥发油成分及不同溶媒提取液进行色谱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炮制的陈皮其GC和HPLC色谱图谱相似,说明炮制后的陈皮主要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结论:广东传统的陈皮炮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药对陈皮-枳壳及其单味药陈皮和枳壳的挥发油成分.方法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并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Temperature-programmed retention indice)对药对陈皮-枳壳与其单味药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陈皮、枳壳...  相似文献   

15.
紫茎泽兰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紫茎泽兰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为紫茎泽兰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紫茎泽兰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共分离出67个峰,鉴定了其中31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6.89%.结论 紫茎泽兰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四(1-甲基亚乙基)-环丁烷(13.40%)、丁酸香叶酯(9.40%)、乙酸龙脑酯(7.23%)、3,5,6,7,8,8a-六氢-4,8a-二甲基-6-(1-甲基乙烯基)-2(1H)萘酮(5.53%)和氧化石竹烯(5.43%).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基于数据挖掘,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芳香类中药治疗便秘高频次使用药对作用机制;以数据挖掘获得芳香类中药治疗便秘高频次使用药对"陈皮-木香"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陈皮、木香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陈皮-木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经PubChem,TCMSP,STITCH,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陈皮-木香挥发油成分的靶点,在OMIM,Genecards-Search Resuits,TTD数据库中预测和筛选便秘的作用靶点。将得到的靶点导入Cytoscape 3.7.1构建核心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R语言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根据KEGG富集结果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通过Discovery Studio 2.5软件对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其中芳香类中药治疗便秘使用频次最高的药对为陈皮-木香,通过GC-MS共检测出33种化合物,共预测出陈皮-木香药对挥发油治疗便秘的共同作用靶点180个,关键靶点涉及CYP19A1,PPARA,PGR,ACHE,SLC6A2等。GO富集分析显示陈皮-木香药对挥发油的活性主要涉及循环系统、血液循环、固醇类激素结合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通路中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内分泌抵抗、Ca~(2+)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对便秘有显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发挥治疗便秘的关键靶蛋白PGR与γ-亚麻酸(gamma-linolenic acid)、二氢-α-紫罗兰酮(dihydro-alpha-ionone)、α-桉叶醇(alpha-eudesmol)、氧化石竹烯(caryophyllene oxide)、β-紫罗兰酮(beta-ionone)结合较好。结果表明,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及网络药理学揭示了芳香类中药高频次使用药对陈皮-木香挥发油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CYP19A1,PPARA,PGR,ACHE,SLC6A2等靶点来治疗便秘,为芳香类中药治疗便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广西中医药》2015,(5):70-72
目的:研究龙脷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龙脷叶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4.86%,主要成分为油酸酰胺、叶绿醇和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7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1.49%,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和亚麻酸。结论: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有较大差别,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成分主要为油酸酰胺、叶绿醇和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而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成分主要为棕榈酸和亚麻酸。  相似文献   

18.
人面子茎皮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研究人面子茎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人面子茎皮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通过计算机检索、图谱分析法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100%,其主要成分为正十六烷酸(46.13%)、十八烯酸(15.44%)、(E)-9-十八烯酸(13.73%)及(Z,Z)-9,12-十八碳二烯酸(7.79%).结论 首次研究了人面子茎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毛老虎叶子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取毛老虎叶子挥发油并分析研究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馏出液先用;醚萃取得到挥发油(Ⅰ),再用乙酸乙酯进一步提取得挥发油(Ⅱ),并通过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鉴定出化学成分78个,其中挥发油(Ⅰ)鉴定出68种化合物,挥发油(Ⅱ)鉴定出25种化合物。结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树脑、石竹烯、2,6,6-三甲基二环[3.1.1]庚-2,3-二醇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紫花野芝麻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2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4.11%.结论 紫花野芝麻挥发油主要成分为三十一烷、二十九烷、三十六烷,5,6,7,7a-四氢-4,4,7a-三甲基-2-四氢苯并呋喃、6,10,14-三甲基-十五烷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