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刺激细胞凋亡作为抗肿瘤措施(编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刺激细胞凋亡作为抗肿瘤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3.
蛋白类抗肿瘤药物高效低毒,且能有效避免放疗化疗的副作用,一直以来都是肿瘤治疗的研究目标,其中靶向性蛋白药物的研究更是近年来抗肿瘤研究的热点.目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融合蛋白,靶向治疗肿瘤,已成为蛋白类药物抗肿瘤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化疗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美国为9/100000,并已成为第4位致死的恶性肿瘤,总的5年存活率仅为3%。手术切除是胰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但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方法,且胰腺癌早期即可广泛转移,故手术切除率只有20%。术后...  相似文献   

5.
介绍刺激细胞凋亡作为抗肿瘤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针对抗肿瘤中药的全球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抗肿瘤中药专利申请现状,进而分析我国中医药抗肿瘤的专利保护情况,旨在为进一步进行中医药的研究、开发、生产等环节提供建议.方法 以incoPat专利情报检索数据库为数据源进行检索,分析抗肿瘤中药专利申请现状.结果 抗肿瘤中药申请经历了2000年至2012年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蝎治疗肿瘤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蝎属节肢动物门 ,共包括 80 0多种。据报道对人有害且具有治疗作用的蝎近 5 0种 ,它们几乎都属于钳蝎科———钳蝎。钳蝎在我国约十余种 ,其中分布最广的为东亚钳蝎 ,主要分布于华南、华东一带 ,是全蝎的主要来源。蝎尾节囊中排出的毒液称蝎毒 ,内含抗肿瘤的有效成分。1 蝎毒的成分蝎毒由非蛋白质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非蛋白质有 :赖氨酸、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甘油酸、硬脂酸、胆甾醇、棕榈酸及胺盐等化学成分 ,蛋白质有蝎毒素 (已分离出大约 30个左右 )及酶 (可能含有少量磷脂酶A2 ———溶血素及较强活力的透明质酸酶 )。其中蛋白…  相似文献   

8.
抗肿瘤药物膀胱灌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肿瘤药物膀胱灌注是预防和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重要手段。膀胱灌注的理想抗肿瘤药物最好是 :价廉 ,全身吸收和局部毒性极少 ,且能有效防止原发灶切除后肿瘤的复发和进展或根治不易完全切除的病灶。但目前各种灌注治疗药物大都存在着长期疗效不肯定、副作用发生率高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严重并发症等缺点。寻求更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更合适的灌注治疗方案以及最佳的给药方法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膀胱内灌注卡介苗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内皮细胞抑制素(endostatin)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其作用单一、低毒、不产生抗药性的特点使它成为一种极有前途的抗肿瘤药物.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它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的一些研究近况,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不同个体膀胱癌组织培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个体膀胱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组织培养药敏测试法,对37例膀胱癌的化疗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化疗药物对不同个体膀胱癌的抑制率差异明显。膀胱癌THP加MMC的敏感率(81.8%)和平均抑制率(67.6%)均高于任何一种单一药物;复发膀胱癌的药物敏感率和平均抑制率均低于初发者;膀胱癌的药物敏感性与分级无关。结论:不同个体膀胱癌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明显,复发膀胱癌对化疗药物存在一定的耐受,联合用药可以提高化疗效果。组织培养药敏测试法可有效地为不同个体膀胱癌选择最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药趋靶药物抗肿瘤研究前瞻天津医科大学药学系(天津300203)应荣多天津医药职工大学黄宇平趋靶药物又称定向药物。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杀灭肿瘤细胞,而尽可能地不损伤正常细胞。临床上对远处转移的肿瘤的化疗,是非常困难现实的问题。为实现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自研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PAB)与原研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Abraxane)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Lewis和RM-1肿瘤模型,荷瘤小鼠分别静脉注射13.4,20.0,30.0,45.0 mg·kg-1剂量的PAB和20.0和(或)30.0 mg·kg-1剂量的Abraxane,比较给药后PAB组与Abraxane组的抗肿瘤作用。结果PAB 13.4,20.0,30.0,45.0 mg·kg-1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H22肿瘤生长,PAB 20.0 mg·kg-1剂量组与等剂量的Abraxane组比较对H22肿瘤地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B 20.0,30.0,45.0 mg·kg-1剂量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ewis和RM-1肿瘤生长,PAB和Abraxane对C57雌性荷瘤小鼠的最大无毒剂量均为20.0 mg·kg-1。PAB各剂量组与等剂量的Abraxane组比较,对RM-1和Lewis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荷瘤小鼠的毒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同给药剂量下,PAB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和毒性与原研品Abraxane相同。  相似文献   

14.
采用移植型小鼠黑色素瘤B16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灰树花菌丝体糖肽GFPS1b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灰树花菌丝体糖肽GFPS1b对移植型小鼠黑色素瘤B16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在30%以上;样品作用组瘤体积生长速率比阴性对照组慢,且瘤体积小;同时能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期;HE染色结果表明,GFPS1b中、高剂量组能使B16肿瘤细胞呈团索状实性排列或弥漫性分布,并有肿瘤细胞大片坏死,坏死区周围可见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技术进一步显示,GFPS1b能诱导瘤组织中Bax基因蛋白表达,同时也能显著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研究表明,GFPS1b对小鼠移植性肿瘤有显著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抗原(SAg)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与抗人胃癌细胞单克隆抗体Fab’偶联蛋白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利用SEA-Fab’激活效应细胞诱导的靶细胞凋亡指数检测。分别在靶细胞Walker-256加入SEA-Fab’、SEA,另设PBMC Walker-256细胞作为对照,作用时间分别为8、36和72h,观察该偶联蛋白的超抗原活性和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结果 凋亡指数检测各处理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中,除了SEA-Fab’组与SEA组与效应细胞 靶细胞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EA-Fab’组与SEA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SEA-Fab’偶联蛋白比单独SEA能更有效地激活T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以单克隆抗体为载体进行肿瘤导向治疗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菊藻丸抗肿瘤临床应用2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菊藻丸抗肿瘤临床应用240例肖毅良菊藻丸对包括大肠癌在内的多种中晚期恶性肿瘤具有稳定癌灶,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的作用。且毒副反应较少,服用方便,病人乐于接受,现将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1年...  相似文献   

17.
化疗的应用 ,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存活率。但抗肿瘤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 ,也会造成男性生精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 ,甚至不育。本文复习相关文献 ,就抗肿瘤药物所致的睾丸组织学、促性腺激素水平的改变、抗肿瘤药物对精子生成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化疗过程中生精功能的保护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化疗用药对医护人员的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为了解肿瘤科护理人员在接触抗肿瘤药物过程中出现毒副反应的情况,减少职业性损害的发生,选择符合样本条件的肿瘤科护士48例,按接触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组,采用定期查体和随访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随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时间的延长,白细胞减少、脱发、月经异常症状相应增加,接触19-34个月者与2-6个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要避免职业影响健康,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机体肿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细胞因子能够高效调节TIL的生物活性。本文主要综述了膀胱癌TIL免疫生物学特性,IL-2联合IL-4对TIL的免疫调节效应以及TIL体内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IL-2、IFN-γ、GM-CSF基因修饰的胰腺癌细胞疫苗、DC疫苗、MUC1或突变ras蛋白质/多肽疫苗,而核酸疫苗研制刚起步。多数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少部分进行了以晚期胰腺癌为对象的临床Ⅰ/Ⅱ期试验,研究发现,接种疫苗后出现较为明显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并存在抗原特异的CTL应答。胰腺癌疫苗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未来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