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临床上治疗较困难,我院2001-2005年采用肾内型肾盂加肾后下段间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或鹿角形肾结石伴肾盏多发结石2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采用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23例,其中巨大鹿角形或铸型结石32例,鹿角形结石并肾盏多发性结石70例,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肾盏颈狭窄的多发性肾结石21例。结果均能原位取出结石,本文对本术式的手术适应症,术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认为该术式能尽量多地保留肾组织,保护肾功能,同时也容易取净结石,减少术中的出血,认为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窦内肾盂加下盏联合切开治疗复杂性结石曹金华,陈雪亮1资料我院采用窦内肾盂加下盏联合切开治疗巨大鹿角形结石伴下盏多发结石4例,手术顺利,效果满意。患者为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32~56岁。单侧肾巨大鹿角形结石伴下盏多发结石3例,单侧肾巨大鹿角形结石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实质弧形切开取石术与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将65例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4例采用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实质弧形切开取石术(观察组),31例采用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对照组).观察血BUN、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β2-MG和尿β2-MG手术前后变化,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结石清除率、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血BUN、Scr、CysC、β2-MG、尿β2-MG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血量、输血率、并发症相比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实质弧形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安全、结石清除率高,目前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盛宽  黄伟华 《广西医学》1998,20(4):561-563
采用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23例,其中巨大鹿角形成铸或铸型结石32例,鹿角形结石并肾盏多发性结石70例,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肾盏颈狭窄的多发性肾结石21例。结果均能原位取出结石,本文对本术式的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认为该术式能尽量多地保留肾组织,保护肾功能,同时也容易取净结石,减少术中出血,认为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鹿角形肾结石及多发性肾盏结石的治疗极为困难 ,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笔者于 1989~ 1998年对 41例鹿角形肾结石和多发性肾盏结石的患者采用常温下间歇性局部阻断肾实质血流作段间肾切开取石术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1例肾结石患者 ,男 2 9例 ,女 12例 ;年龄17~ 6 7岁 ;其中 37例为单例 ,4例为双侧 ;伴多发性小结石 32例。鹿角形结石的形态 :最少者占满肾盂及一个分枝伸向肾盂 ;最大者占满肾盂及各个肾盏。 36例伴患侧肾积水 ,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2 9例作尿培养 ,11例有变形杆菌及大肠杆菌 ,经治疗后转阴性。1 2 手术方法 取 11肋  相似文献   

7.
邓立文  胡梦华  杨小斌  马驰 《广东医学》2003,24(10):1060-1060
我院自从 2 0 0 1~ 2 0 0 2年采用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18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男 12例 ,女6例 ,年龄 2 5~ 5 6岁 ,病程 1个月至 2 0年 ,术前B超、KUB、IVU、CT诊断巨大鹿角形肾结石 ,其中双侧 5例。本组均为巨大鹿角形结石 ,完全填充整个肾盂和肾盏 ,同时并发多盏多发小结石 ,结石直径2 .5~ 6 .8cm ,均伴有肾积水。肾功能不全 2例。1 2 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 ,经第 12肋腰部斜切口 ,切开Gerota筋膜分离肾脏和输尿管上段 ,沿输尿管向上肾盂外间隙逆行分离至肾门水平 …  相似文献   

8.
我院近 5年来对不适宜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 46例 48个肾脏采用开放手术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6例 ,男性 2 8例 ,女性1 8例 ,年龄 1 7-6 2岁 ,右肾结石 2 4例 ,左肾结石 2 0例 ,双侧 2例。轻度肾积水 2 3例 ,中度肾积水 1 8例 ,重度肾积水 5例。其中肾功能损害或不全有 1 2例。肾盂肾盏多发性结石 2 6例 ,直径大于 3 0cm的单纯鹿角形结石1 0例 ,鹿角形结石并多发性结石 8例 ,双肾鹿角形结石 2例。1 2 手术方式 肾盂包括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 2 6例 ,肾盂肾实质…  相似文献   

9.
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复杂性肾结石国外多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其成功率高达83%。ESWL仅获得36%的成功率,且只适用于经选择的病例,或作为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辅助疗法[1]。国内由于未能普及经皮肾镜的设备及技术,对广大的基层医院而言,各种形式的开放性手术仍具实用价值。我院1992年1月至1988年12月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复杂性肾结石的标准:结石直径>25mm、鹿角形结石或多发性结石,也包括患肾有解剖及功能异常致取石困难的结石[1,2]。本组47例,男33例,女14例,年龄18~74岁,平均40.94岁。肾结石侧别:左17例,右25例,双侧5例;单纯鹿角形结石9例,鹿角形结石并多发性结石19例,多发性结石30例。患肾并发中重度积水13例,积脓7例,积脓、皮质脓肿坏死自发破裂大出血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4例,肾盂移行上皮癌1例,肾盂息肉1例,肾纤维化肾萎缩无功能3例,肾性高血压1例。患肾解剖异常有:蹄铁形肾1例,肾下极异位血管1例。肾盂类型:肾内型小肾盂34个(72.34%),肾外型13个(27.66%)。1.2 手术方式 因双侧肾结石患者均不接受二期对侧手术,故47...  相似文献   

10.
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肾实质切开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肾实质切开手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43例。结果: 43例均取石成功。取出结石最大为6.6 cm×4.3 cm×3.0 cm,最多1例结石1 280枚。平均手术时间112 min,术中不需阻断肾蒂,平均术中出血260 ml。18例术后3~6个月复查尿路平片加静脉肾盂造影(KUB+IVP)或B超,4例有肾内残余结石,直径均<0.7 cm。结论: 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术术中出血少,肾功能损害轻,操作简便、安全、易掌握、易于取净结石,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比、评价肾盂切开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铸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对于铸型肾结石,肾盂切开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明显优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如肾盏狭长、盏颈口窄则行肾后唇切开,切口由肾后唇开始呈弧形沿肾下盏的表面延伸,后处理肾盏内结石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联合经肾盂输尿管软镜治疗巨大多发性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后腹腔镜联合经肾盂输尿管软镜治疗巨大多发性鹿角形肾结石的4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18例,年龄28 ~ 67岁,平均45岁.左肾结石27例,右肾结石20例;肾外型肾盂20例,肾内型肾盂27例;肾盂结石合并2个肾盏结石23例,肾盂结石合并3个及以上肾盏结石24例;每例病例患者结石数量均≥3枚;每例病例单枚肾盂结石最大直径1.9 ~4.3 cm,平均2.9 cm.术中所有患者先行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取出鹿角形结石肾盂内部分,残余结石由输尿管软镜经肾盂切口置入集合系统内取出或粉碎.统计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常规随访3个月了解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4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23±12) min,其中输尿管软镜操作时间为(34 ±9) min,手术出血量(76±18)mL.44例(93.62%)患者一期取净结石;2例(4.26%)患者术后残余结石最大直径≤3 mm,保守治疗(大量饮水联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2周后排尽结石;1例(2.13%)术后残余结石最大直径5 mm,保守治疗2周无效,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保守治疗2周后排尽结石.随访3个月结石无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联合经肾盂输尿管软镜治疗巨大、多发性鹿角形肾结石安全高效,结石一期清除率高.  相似文献   

13.
手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大多能顺利进行。但如果鹿角形结石大而且肾内型肾盂肾门狭小时,取石往往困难,如强行取石可造成肾实质广泛撕裂,甚至肾盂断裂等诸多并发症,1990年来我们收治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14例采用肾窦内肾盂切开加肾后唇下极同时切开,顺利取出巨大鹿角形肾结石。取得满意疗效,现就其适应症、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8年以来应用后基段间线肾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24例,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4例中男20例,女4例。年龄18~56岁。单侧肾结石17例,合并对侧肾或输尿管结石7例者5例曾行取石术。其中鹿角形肾石9例,肾内型肾盂结石并肾中、下盏多发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段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段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32例.结果32例均顺利取出结石,术后中无需阻断肾蒂,无损伤肾后段血管,结石一次性取净28例(87.5%),残留结石4例(12.5%).结论该手术式具有术野清晰、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对86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6例患者均取石成功,术中不阻断肾蒂血流,平均手术时间110分钟,术中平血100ml,术后平均住院12天,无术后继发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取出结石最大9.2cm×6.0cm×3.2cm,结石最多1例达91枚,术后KUB+IVP或B超复查,有残留结石者4例,直径均小于1cm,此4例带管术后4-6周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排出结石。结论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术野清晰,出血少,对肾损伤轻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结石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压弹道碎石术在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气压弹道碎石的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肾脏巨大鹿角形结石32例。结果:32例病人均成功取出结石,其中结石残余5例,有肾盏粘膜损伤2例,有肾盂轻度裂伤4例,术中不需切开肾实质,出血量少,不加重肾功能损害。结论:在肾脏巨大鹿角形结石手术中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86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6例患者均取石成功,术中不阻断肾蒂血流,平均手术时间110分钟,术中平血100ml,术后平均住院12天,无术后继发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取出结石最大9.2cm×6.0cm×3.2cm,结石最多1例达91枚,术后KUB+IVP或B超复查,有残留结石者4例,直径均小于1cm,此4例带管术后4-6周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排出结石.结论 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术野清晰,出血少,对肾损伤轻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鹿角形结石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样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65例复杂性鹿角样结石行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切开取石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左侧31例,右侧24例,双侧10例.术中游离肾窦内肾盂后,肾窦后唇中下1/3处,2~0可吸收线做两排扣锁式缝合,穿透全层,在缝线之间切开肾实质,边切边缝,至肾下盏开口水平,即可顺结石方向取出结石.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取出结石,手术时间100~210min,平均115min.术中出血100~500ml,平均260ml.术后无出血及肾周脓肿发生,3例有结石残留,结石直径<1.0cm,经ESWL治疗后排出.结论 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切开取石术出血少,肾功能损害小,操作简单,术野干净,取石率高,是复杂性鹿角样结石一种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涂传全  王祥波  薛鹏  方毅  柳兴明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3):529-529,531
目的:探讨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肾盂肾下盏联合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结石120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取出结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无需阻断肾蒂,平均手术时间110(80~180)min。术后残留结石27例。结论:该术式具有术野清晰,操作简单,取净率高,损伤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