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病理学特征的危险度分层标准是目前评估胃肠道间质瘤(GIST)进展潜能与预后的主要方法。肿瘤转移及转移灶分布范围和手术切缘也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并且影响手术或靶向治疗的决策。同时,疾病的进展和转归是各种内在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作用的累积效应。随着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包括v-kitHardy-Zuckerman4猫科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DGFRA)基因突变、特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DNA甲基化、微小RNA(miRNA)、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和肿瘤增殖抗原(Ki67)等在评估GIST恶性进展潜能、靶向治疗效果和预后方面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研究预后相关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有利于理解GIST进展及复发的内在机制,并有可能挖掘潜在的治疗靶点。现回顾近年来关于GIST预后因素的相关研究,综述影响GIST预后的临床病理学指标、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及其应用价值,从而对GIST进展风险和预后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为制定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术前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GIST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手术干预,术后随访3年,调查患者术后3年的一般资料及总生存率,并分析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 GIST患者术后三年的总生存率为75%,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危险分级、FIB水平、D-D水平及癌胚抗原(CEA)水平可显著影响患者预后(P0.05);经Cox回归分析发现,FIB及D-D水平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术前FIB及D-D水平对GIST患者的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治疗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38例经手术治疗GIST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相关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38例患者中男27例,女11例,中位年龄56.5岁,肿瘤位于胃24例,小肠9例,食管1例,结直肠4例,患者随访时间1-60个月,随访期间5例(13.3%)发生术后复发和(或)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大小、肿瘤是否破裂和核分裂像与GIST患者预后有关。COX回归模型显示,肿瘤部位和核分裂像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GIST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肿瘤部位和核分裂像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转移性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预后进行总结,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转移性恶性GIST患者2例,对上述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临床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转移性恶性GIST肿块均较大,肉眼观质地嫩;镜下见有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区域,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相多见;Dog-1、CD117和CD34均(+),Ki-67高表达,均大于10%(+),SMA、Des和S-100均(-)。结论转移性恶性GIST镜检及免疫组化指标与原发性GIST相似,病理医师需加强诊断意识并结合患者病史,避免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治疗方法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行肿瘤切除和48例行肿瘤切除联合靶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共死亡18例(19.3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和年龄与GIST患者预后无关(P>0.05),而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和数目、首诊是否转移、术中是否破裂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首诊转移、肿瘤大小、术中破裂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靶向治疗对于GIST疗效确切,可作为优选的治疗方案,肿瘤体积较大、术前转移、术中破裂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在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GIST中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GIST中b—FGF表达阳性的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显著高于表达阴性的MVD(P〈0.05);b-FGF表达阳性者肿瘤直径显著大于b—FGF表达阴性者(P〈0.05);b.-FGF的表达与GIST的发生部位、核分裂多少、恶性潜力呈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b—FGF是GIST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阳性表达者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目前仍有争议的肿瘤.由于光镜下观察到肿瘤细胞由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组成,不易与平滑肌肿瘤区别,以往诊断为富细胞性平滑肌瘤及平滑肌母细胞瘤.近年来电镜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GIST既不是典型平滑肌瘤,也不是神经鞘瘤,其免疫表型复杂,提示其起源与原始间叶细胞有关,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恶性GIST预后差.笔者报告2例,通过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对GIST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及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危险度参考指标,分析其在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观察39例GIST的病理形态特征,完成肿瘤性质初步判定,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分析CD117、CD34、SMA及S-100的表达水平,最终确定GIST的临床病理诊断性质特征,组织来源以及良恶性.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117呈弥漫强阳性,CD34多呈弥漫强阳性,SMA及S-100偶呈局灶或散在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0%,81%,20%和16%.确诊该组39例GIST,其中可能良性5例,潜在恶性10例,恶性24例.结论 免疫组化测定是GIST的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CD117是诊断GIST的敏感而特异性的标记物.肿瘤病理判定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 GIST )是间质源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 Mazur 等于1983年首先提出了 GIST 的概念,1998年Hirota等发现GIST中存在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c-kit)的突变及原癌基因蛋白CD117的表达,2003年 Heinrich 等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 PDGFRα)基因活化突变进行了清晰的阐述[1,2],人们才对GIST的起源、免疫表型特征和组织学诊断标准有了清晰的认识。 GIST的恶性潜能及其恶性风险度评估主要依据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相以及是否发生破裂等,2013年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中采用了Miettinen等提出的6类8级标准,并根据预后将GIST分为良性、恶性潜能未定和恶性三类[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行手术切除治疗的GIST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随访,分别对临床常见症状、肿瘤的部位及大小、核分裂像、免疫组化结果、Fletcher分级等因素进行预后分析。结果腹痛和血便是GIST常见临床表现;免疫组化CD117和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6.27%和81.36%;肿瘤直径和Fletcher分级在不同部位的GIS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72%、67%;多因素分析显示Fletcher分级、术后辅助甲磺酸伊马替尼(IM)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痛和血便是GIST的常见临床表现;CD117和CD34是GIST诊断的常用病理指标;Fletcher分级有利于预后评判;靶向治疗能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106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生物学行为的分类分析,试图找出更为全面的判断恶性行为的指标,为综合判断其预后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将106例GIST按肿瘤大小、高倍镜下核分裂相的多少及其发生的部位重新分类,按5年生存率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同时对肿瘤的其他生物学行为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GIST的恶性程度和预后不仅与肿瘤大小、50个高倍镜下有丝分裂数相、肿瘤的发生部位等密切相关;而且与肿瘤浸透黏膜(或浆膜)与否、合并坏死和(或)出血与否;有无腹腔、肝和(或)远处转移等密切相关;而与发病性别和年龄无关。结论对GIST生物学行为的判断不能仅依靠肿瘤大小;50个高倍镜下有丝分裂相及其发生部位等指标,应多因素分析并结合临床特点,必要时结合基因及其基因突变的检测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2.
傅继勇  陈超 《中原医刊》2007,34(8):46-47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对53例GIST病人的临床表现、病理结果、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GIST53例,其中34例位于胃,6例位于十二指肠,4例位于空肠,7例位于回肠。2例位于乙状结肠。术后病理诊断低度恶性15例(28.3%)、中度恶性11例(20.8%)、高度恶性27例(50.9%),随访时间6个月。6年,13例出现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7例死亡。结论GIS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低,其确诊依赖病理结果,目前GIST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局部病灶为主,预后与肿瘤大小、核分裂相和是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杨丹球 《广西医学》2009,31(2):192-194
目的探讨局限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生物学行为,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对局限性GIST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51例发生在胃、肠并符合局限性GIST诊断标准,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17、CD34、SMA、Desmin及S-100 5种蛋白的表达,总结临床病理特征包括肿瘤直径、核分裂像计数、危险程度分级、肿瘤坏死、年龄、性别等,分析各临床病理变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51例患者预后与肿瘤大小、核分裂像数因素有关,危险程度分级中的低、中、高危险组均出现比例不等的肿瘤进展,极低危险组提示可能为良性GIST。而肿瘤的坏死、肿瘤的部位、肿瘤的细胞类型也有一定关系。结论局限性GIST的生物学行为主要是依据肿瘤大小和核分裂像数评估其恶性危险程度,同时也要结合肿瘤部位,肿瘤坏死及其它病理参数进行更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1例行手术切除治疗的GIST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随访,分别对临床常见症状、肿瘤的部位及大小、核分裂像、免疫组化结果、Fletcher分级等因素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腹痛和血便是GIST常见临床表现;免疫组化CD117和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6.27%和81.36%;肿瘤直径和Fletcher分级在不同部位的GIS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72%、67%;多因素分析显示Fletcher分级、术后辅助甲磺酸伊马替尼(IM)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腹痛和血便是GIST的常见临床表现;CD117和CD34是GIST诊断的常用病理指标;Fletcher分级有利于预后评判;靶向治疗能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李卫  周铃  李敏 《重庆医学》2014,(25):3290-3292
目的:探讨原发高危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及手术切除程度对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原发可切除高危 GIST患者的临床和术后随访资料,分析3种不同手术切除方式对高危GIST预后的影响。结果 R0切除34例(70.83%),R1切除6例(11.50%),R2切除8例(16.67%)。术后均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平均用药时间(26.5±13.6)个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以水肿和白细胞减少最为常见。3种切除方式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97.06%、66.67%、25.00%。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手术切除程度及肿瘤是否破裂是高危 GIST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完整手术切除,防止肿瘤破裂,是提高高危 GIST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212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增辉  秦岭  李荣  罗荣城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5):542-546,565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和分子病理学特点,分析影响GIST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1年8月南方医院收治的212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应用生存分析比较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对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53例患者,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检测KIT和PDGFRa基因相关位点的突变情况。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核分裂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危险度分级、转移、手术及甲磺酸伊马替尼影响GIST患者的生存率。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NIH危险度分级和甲磺酸伊马替尼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53例GIST患者中,KIT基因突变39例(73.6%),其中外显子11突变21例(53.8%),外显子9突变13例(33.3%)。KIT外显子11突变形式主要为5’端第557-558密码子缺失最常见;外显子9突变均为插入串联重复。未检测到PDGFRa基因突变的病例。结论 NIH危险度分级和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与GIST患者的生存密切相关,基因突变检测对指导生物靶向治疗和预测其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97例原发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97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47例,中位年龄53.4岁。肿瘤发生部位:胃58例、小肠29例、结直肠6例、腹腔4例、盆腔3例。7例患者因广泛浸润未完整切除,其余均行完整切除,其中6例行腹腔镜手术。42例术后口服伊马替尼。93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1个月。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8%、77.6%、6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手术根治性、改良NIH危险度分级和肿瘤细胞核分裂像是影响GIST患者术后预后的因素。结论手术根治性和NIH危险度分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外科手术完整切除依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可使GIST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毕科  韩少良 《医学综述》2006,12(2):98-100
胃肠道间质瘤(GIST)起源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ckit基因表达阳性。据估计GIST发病率为15~20100万人,好发部位依次是胃(84%)、小肠(10%)、直肠(4%)、食管(1%)及大网膜(1%)。GIST是一种侵袭性肿瘤,可分为低度和高度恶性。一般认为肿瘤直径>5cm、核分裂>550个高倍视野、肿瘤包膜浸润及邻近器官或远隔转移,就应考虑高度恶性。内镜和X线钡餐检查是本病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因为化疗及放疗对胃肠道间质瘤无效,故一旦明确诊断首选外科治疗。手术不主张常规实施标准淋巴结清扫,但要求完全切除肿瘤对腹膜复发和肝转移病例也可选用伊马替尼治疗。GIST的生物学行为多表现为良性经过,预后良好。与食管和胃GIST相比,空肠及回肠GIST的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bcl-2、CD 117、CD 34等在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51例GIST中,CD 117和CD 3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76.5%;bcl-2阳性45例,阳性率为88.2%,其中良性、潜在恶性及恶性GIST中,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1.7%、82.8%,bcl-2阳性表达率与GIST良恶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cl-2蛋白可作为诊断GIST的辅助性标记物之一,但不能作为判断GIST良恶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GIST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有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包块等.临床诊断主要靠内镜检查、CT和术中探查;病理确诊主要依靠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检测.外科手术完整切除仍是GIST的首选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是复发、转移性GIST的标准一线治疗药物.GIST基因突变情况的检测可以更好的指导靶向治疗.肿瘤是否根治性切除与危险度分级是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