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揭示老年人体质健康衰退规律。方法采用测量法等分析陕西省城市2 033名老年人体质健康。结果陕西城市老年人体重指数(BMI)适中情况下腰围身高比(WHtR)超标,WHtR对高血压的预测更为敏感(r=0.067);平衡、柔韧、力量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女性老年人握力指数与心率呈负相关(r=-0.106),男性老年人6569岁,女性老年人6069岁,女性老年人6064岁柔韧素质变化异常。结论 WHtR对肥胖与高血压的预测能力强;6564岁柔韧素质变化异常。结论 WHtR对肥胖与高血压的预测能力强;6569岁男性老年人,6069岁男性老年人,6064岁女性老年人应注意增加提高身体柔韧性的体育锻炼活动;握力体重指数高的女性老年人寿命预期长。  相似文献   

2.
腰围/身高比值:预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有效的腹型肥胖指标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目的 探讨和评价腰围 /身高比值 (WHtR)作为腹型肥胖指标预测糖尿病、高血压风险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利用 1998年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 11742例人群数据 ,分析WHtR、体重指数 (BMI)、腰围 (WC)和腰臀围比 (WHR )与餐后血糖 ( 2hPG )、血压的相关关系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判断最佳切点 ;多元logisitc回归分析比较四个指标对糖尿病、高血压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 1)WHtR与BMI的人群分布特征均无明显性别差异。 ( 2 )WHtR与WC呈高度正相关性 (r =0 .94,P <0 .0 0 0 1) ,WHtR与身高相关性比WC明显减弱 (r =-0 .0 8vsr =0 .2 5 ) ;WHtR与 2hPG、血压的相关性和WC相近。 ( 3 )四个指标中 ,ROC曲线下面积WHtR最大 ,最佳切点为 0 .5 0 ;与WC和WHR相比 ,WHtR有更好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尤其在BMI <2 5的人群。 ( 4 )多因素调整后 ,WHtR≥ 0 .5的糖尿病、高血压风险比值比分别为 :1.90 ( 1.3 8~ 2 .63 )和 2 .13 ( 1.77~ 2 .5 6) ,WHtR与BMI是四个指标中最重要的预测因素。结论WHtR计算简单 ,无性别差异 ,与腰围高度相关 ,受身高影响小 ;WHtR≥ 0 .5可有效预测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在更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基础上 ,可作为有效的腹型肥胖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左室重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测量并分析63例1级高血压患者、200例2级高血压患者及89例正常对照者的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血压指标,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以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200 mmHg和/或舒张压≥95 mmHg分为运动血压正常组和运动高血压组.结果 1、2级高血压患者运动高血压组左心室重量指数与运动血压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级高血压组为93.50±17.37 比76.26±12.92,P<0.001;2级高血压组为106.30±30.61比85.42±19.33, 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偏回归系数B为1.127,方差分析F=173.386,P=0.000).其中,1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基础收缩压和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偏回归系数B=2.581;2.043,方差分析F=18.240,P=0.000);2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偏回归系数B=1.799,方差分析F=150.341,P=0.000).结论高血压患者运动收缩压与左室重构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基诺族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年龄≥60岁基诺族老年人793人,调查高血压患病情况,并收集病史和体检资料。结果调查基诺族老年人793人,高血压检出率为39.1%(95%CI35.7%~42.5%),低于我国年龄≥6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49.0%,P0.05)。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和正常高值血压的检出率均呈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离婚或丧偶后未再婚人群的高血压和ISH检出率高于在婚人群,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的高血压检出率高于较低地区(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饮酒之间有跨层交互作用(P0.05);个体水平协变量中,与高血压正相关的是体质量指数(BMI,OR=1.146,95%CI 1.053~1.248)、年龄(OR=1.365,95%CI 1.105~1.685)、离婚或丧偶后未再婚(OR=1.847,95%CI 1.033~3.304)、吸烟(OR=1.601,95%CI1.001~2.560)和高盐膳食(OR=5.898,95%CI3.499~9.942),而经常食用蔬菜与高血压呈负相关(OR=0.462,95%CI0.273~0.781)。结论基诺族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低于全国水平,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饮酒、BMI、年龄、离婚或丧偶、吸烟和高盐膳食,而经常食用蔬菜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动脉弹性功能变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比较老年正常血压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与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NISH)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 ,了解不同类型老年高血压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的差别。方法 选择 5 0例健康老年人 (男女各 2 5例 ,平均年龄 6 8± 5岁 )和 84例老年高血压病人 (男性 39例 ,女性 4 5例 ,平均年龄 6 8± 5岁 ) ,其中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 6 4例 ,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NISH) 2 0例。使用DO2 0 2 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 。结果 ISH大动脉弹性指数C1(7± 2 1ml/mmHg× 10 )低于NISH组 (9 2± 3 1ml/mmHg× 10 )和正常血压对照组(12 9± 4ml/mmHg× 10 ) ,P <0 0 1;ISH小动脉弹性指数C2 (2 6± 2 2ml/mmHg× 10 0 )与NISH(2 7± 2 5ml/mmHg× 10 0 )无显著差别 ,均低于正常血压对照组 (4 3± 2 5ml/mmHg× 10 0 ) ,P <0 0 1;在正常血压对照组 ,动脉弹性指数与脉压显著负相关 (C1:r=- 0 6 2 7,P <0 0 0 1;C2 :r =- 0 389,P <0 0 0 1) ,但在ISH则并不相关 (C1:r =- 0 10 5 ,P =0 4 10 ;C2 :r =- 0 2 0 3,P =0 10 8)。结论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功能均有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H)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浓度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40例ISH患者血浆NPY浓度 ,其中 3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1)ISH患者NPY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且NPY的浓度与收缩压增高的幅度呈正相关。(2 )ISH患者血浆NPY浓度 1级最低 ,2级居中 ,3级最高 ,各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F =6 7.5 8,P <0 .0 1)。(3)血浆NPY浓度随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上升 (F=5 9.6 8,P <0 .0 1)。结论 NPY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并与病情有关。检测血浆NPY浓度可作为判断ISH患者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老年正常血压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与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NISH)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了解不同类型老年高血压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的差别.方法选择50例健康老年人(男女各25例,平均年龄68±5岁)和84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男性39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68±5岁),其中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64例,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NISH)20例.使用DO202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结果 ISH大动脉弹性指数C1(7±2.1 ml/mmHg×10)低于NISH组(9.2±3.1 ml/mmHg×10)和正常血压对照组(12.9±4 ml/mmHg×10),P<0.01;ISH小动脉弹性指数C2(2.6±2.2 ml/mmHg×100)与NISH(2.7±2.5 ml/mmHg×100)无显著差别,均低于正常血压对照组(4.3±2.5 ml/mmHg×100),P<0.01;在正常血压对照组,动脉弹性指数与脉压显著负相关(C1 r=-0.627, P<0.001; C2 r=-0.389, P<0.001),但在ISH则并不相关(C1 r=-0.105, P=0.410; C2 r=-0.203, P=0.108).结论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功能均有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安徽省合肥地区离退休老年人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检出率、血压水平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安徽省合肥地区1 821份离退休老年人群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将所有对象分为60~69岁、70~79岁以及≥80岁三个年龄组,观察每个年龄组ISH的检出率、血压分级情况、收缩压及脉压的水平;并探讨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是否为ISH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总人数1 144人,检出率为62.8%;其中ISH患者660人,ISH检出率为36.2%,ISH占高血压总数的57.7%.男性ISH检出率为36.1%,女性为37.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SH患者血压主要处于1级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2级和3级血压所占比例逐渐增大(P<0.05).ISH检出率、收缩压及脉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P<0.05);TG异常患者ISH检出率高于TG正常人群(P<0.05).结论 安徽省合肥地区老年人ISH检出率高,TG异常的老年患者ISH的检出率高,应积极控制TG、收缩压及脉压的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原发性和肾性高血压血栓素B2 及6 酮 前列腺素F1α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7名和肾性高血压患者 7名的血栓素B2 及 6 酮 前列腺素F1α水平并同时测量血压。结果在原发性和肾性高血压两组均观察到血栓素B2 与收缩压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γ =0 5 4 3(P <0 0 5 )和γ =0 94 3(P <0 0 5 )。两组血栓素B2 与舒张压无显著相关。两组 6 酮 前列腺素F1α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在原发性和肾性高血压 ,收缩压都与血栓素B2 正相关。血栓素B2 升高并非原发性或肾性高血压所特有 ,而与血压水平的升高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卢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通过比较老年与非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控制情况,描述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特征。方法数据来源于2010年卢湾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资料,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面对面调查方法,共调查600例调查对象,其中45~59岁328例,60岁及以上272例。结果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60%vs 42.33% χ2=0.17,P=0.676),45~59岁年龄组和60岁及以上年龄组高血压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67%vs 51.50%,χ2=20.60,P=0.000)。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监测对象高血压控制率低于2010年卢湾区社区管理高血压一般对象(25.5%VS54.8%,χ2=79.39,P=0.000)。结论卢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非老年人,本次监测对象中高血压患者控制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杓型与非杓型变化对外周动脉和肾脏损害的影响. 方法 按照动态血压仪检测结果,共纳入187例老年人,其中ISH非杓型组51例、杓型组70例,平均年龄(72.4±5.6)岁,正常血压对照组66例,平均年龄(71.7±5.3)岁;测定各组踝臂指数(ABI)、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值. 结果非杓型组baPWV为(1869.3±285.6)cm/s,高于杓型组(1703.1±235.2)cm/s(q=4.73,P<0.01),非杓型组ABI为1.0±0.2,低于杓型组1.1±0.2(q=4.74,P<0.01);非杓型组血CystatinC为(1.4±0.5)mg/L,高于杓型组患者的(1.0±0.5)m g/L(q=6.92, P<0.01),杓型与非杓型ISH组血RBP值均高于对照组,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9,P>0.05).当baPWV>1400 cm/s时,非杓型组和杓型组例数分别为47例和64例,非杓型Cystatin C水平为(1.4±0.5)mg/L,高于杓型组(1.1±0.5)mg/L(q=5.59,P<0.01). 结论 老年人ISH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较杓型更易发生外周动脉、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湖城中老年人居民高血压患病与社区生活方式的干预情况.方法 根据自制<湖州市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3 157名城市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男性居民1 175名(37.15%),女性居民1 982名(62.66%)(P=0.000);②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男性(66.33±8.83)岁,女性(64.06±9.25)岁(P=0.238);③医务人员告知患有高血压或血压升高者1 270人(40.8%),不同的街道比较差异显著(P=0.007);④"医务人员是否对高血压患者开过特别的膳食处方"不同街道的比较分析无显著差异(P=0.771);⑤"医务人员针对高血压减轻体重的建议和治疗"不同街道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8).结论 湖州城市中老年居民的高血压患病在社会需求方面值得关注,应当提供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  相似文献   

13.
80岁以上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市干休所80岁以上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ISH)的患病率、靶器官损害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入户调查北京市28个干休所80~99岁老年人1002例。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3次,取平均值记录,按调查表搜集相关资料,同时做健康指导,并查阅干休所门诊部的体检表或定点医院的住院病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02例80 ~99岁老年人中,高血压患者673例,其中ISH455例,占高血压患者的67 .61%,占1002例老年人的45. 41%。ISH的知晓率为87. 90%,双期高血压的知晓率为97. 71%;ISH的服药率为77. 58%,双期高血压的服药率为80 73%;ISH的血压控制率为58 .68%,双期高血压的控制率为62 .8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H和双期高血压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在两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ISH和双期高血压两组心功能不全患病率为4 .62%对8. 72%、脑血管病患病率为41 .54%对55. 50%,致残率10 .55%对16 .06%、痴呆发生率为8 .57%对12 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ISH的好发年龄为70~79岁。结论 北京市干休所80~99岁老年人的高血压以ISH为主。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病发生率,致残率和痴呆发生率在双期高血压组明显高于ISH组,提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对老老年人的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14.
运动高血压对高血压的预测价值(摘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压正常者出现运动高血压即运动触发的高血压的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   1987年 5月至 1991年 5月在我院行平板运动试验的 192 4例患者 ,以血压正常且父母无高血压病史临床体检健康 ,运动中出现运动高血压者为试验组(n=10 6 ) ,血压反应正常者为对照组 (n= 10 0 ) ,随访 7~ 11(8.7± 0 .8)年。运动血压用美国 Marquette Mac 型活动平板仪按 Bruce方案用水银血压计测试 ,运动高血压标准为 :运动试验中收缩压≥ 2 0 0 mm Hg(1mm Hg=0 .133k Pa)、舒张压较运动前上升 10 mm Hg或 >90mm Hg。运动后血压恢复慢的标准为 :…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原发性和肾性高血压血栓素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名和肾性高血压患者7名的血栓素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并同时测量血压.结果在原发性和肾性高血压两组均观察到血栓素B2与收缩压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γ=0.543(P<0.05)和γ=0.943(P<0.05).两组血栓素B2与舒张压无显著相关.两组6-酮-前列腺素F1α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显著相关.结论在原发性和肾性高血压,收缩压都与血栓素B2正相关.血栓素B2升高并非原发性或肾性高血压所特有,而与血压水平的升高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能否预防左旋 -硝基 -精氨酸甲酯 (L NAME) /高盐高血压大鼠肾内小动脉重塑发生以及该作用在不同剂量安体舒通组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30只Sp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 4组 :1)对照 (C)组 :自来水灌胃及饮用自来水 ;2 )NO合酶抑制剂 (L)组 :L NAME灌胃 饮用 1%盐水 ;3)小剂量安体舒通 (S)组 :L NAME 安体舒通 2 0mg/kg·d灌胃 饮用 1%盐水 ;4 )大剂量安体舒通 (B)组 :L -NAME 安体舒通 10 0mg/kg·d灌胃 饮用 1%盐水。 8周后应用病理学方法测定肾内小动脉血管重塑指标。结果 各组大鼠血压差异显著 (F =19.799,P <0 0 0 1)。C组血压明显低于L、S、B组 (P <0 0 1) ,B组显著低于L、S组 (P <0 0 5 ) ,而L、S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各组大鼠肾内小动脉腔径 (F =6 .314 ,P =0 0 0 3)、中层厚度 (F =11.36 3,P <0 0 0 1)、腔面积 (F =4 5 92 ,P =0 0 12 )、中层 /腔径比值 (F =2 2 5 4 4 ,P <0 0 0 1)以及中层纤维化比例 (F =18 72 9,P =0 0 0 0 )显示明显的差异。表现为L组腔径、腔面积明显小于C、S、B组 ,而中层厚度 ,中层 /腔径比值以及中层纤维化比例明显大于C、S、B组 ,而C、S、B三组间上述指标无差异。血清钾、钠、肌酐水平以及血浆醛固酮水平组间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与运动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运动血压的关系。方法 :检测 30 3例 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血压和动态血压 ,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不同分为杓型组 (n =2 0 0 )和非杓型组 (n =10 3) ,比较两组运动血压各参数 ,并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非杓型组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舒张压和运动后恢复期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杓型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0 1或 0 .0 0 1)。②夜间收缩压下降率与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明显负相关 (γ =-0 40 7、-0 361,P均<0 .0 0 1) ;夜间舒张压下降率与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舒张压、运动后恢复期收缩压存在明显负相关 (γ =-0 499、-0 479、-0 183,P均 <0 0 1或 0 0 0 1)。结论 :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运动血压过度升高  相似文献   

18.
要重视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的高血压患病人数已愈1.3亿,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高血压病人的60%~70%,在WHO/ISH及中国高血压联盟指南的推动下,高血压的防治有了长足的进展,血压的控制模式也逐渐发生变化,既往从对舒张压治疗的重视逐渐转变为对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脉压控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德昂族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7~9月德昂族老年人939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353例,正常高值血压组377例,正常血压者为对照组209例,收集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及血压检测结果。结果与我国年龄≥6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德昂族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降低(37.6%vs 49.0%P0.05)。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与饮酒之间有跨层交互作用(P0.05),个体水平协变量中,体质量指数(OR=1.192,P=0.00)、年龄(OR=1.194,P=0.04)、性别(OR=2.079,P=0.01)、离婚或丧偶(OR=1.829,P=0.02)、吸烟指数≥200(OR=2.176,P=0.01)、高盐膳食(OR=2.266,P=0.01)和高脂膳食(OR=1.817,P=0.01)与高血压呈正相关,而经常食用蔬菜与高血压呈负相关(OR=0.479,P=0.02)。结论德昂族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低于全国水平,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饮酒、体质量指数、年龄、性别、离婚或丧偶、吸烟、高盐、高脂膳食,而经常食用蔬菜可能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20.
体质量指数,而不是腰围/身高,与青少年高血压关系最密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身高(WHtR)与血压关系. 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3~18岁青少年3874人,以BMI及WHtR将人群分为:A组:BMI正常、WHtR<0.46,(n=3024),B组:BMI正常、WHtR≥0.46,(n=103),C组:BMI达超重肥胖诊断标准、WHtR<0.46,(n=189),D组:BMI达超重肥胖诊断标准、WHtR≥0.46,(n=558).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 结果 1)D组SBP和DB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C组SBP与DBP水平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校正年龄、性别后,与A组相比,logistic回归分析,C组和D组发生高SBP的危险性分别为A组的2.9,7.6倍(95%CI分别是1.49~5.55,5.32~10.81,P<0.01),D组发生高DBP的危险性是A组的5.39倍(95%CI:3.63~8.01,P<0.01),C组和D组发生高SBP的危险性分别为是A组的2.4,6.2倍(95%CI分别是1.35~4.17,4.64~8.39,P<0.01).3)对超重肥胖青少年(C组和D组)行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仅BMI为SBP和DBP独立危险因素,而WHtR未被引入方程. 结论 超重肥胖是引发青少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BMI,而非腰围/身高,可作为青少年高血压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