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发声复述及延迟时间对特定型语言障碍(SLI)儿童新词命名学习的影响。方法 2017年11月至12月,来自普通幼儿园的儿童45例分为SLI组、生理年龄匹配组和语言能力匹配组,每组15例。采用3(组别)×2(发声复述:有/无)×2(延迟时间:10 s/5 min)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发声复述和延迟时间对SLI儿童新词命名学习的影响。结果组别主效应显著(F=3.706, P 0.05),发声复述主效应非常显著(F=25.570, P 0.001),延迟时间主效应非常显著(F=226.746, P 0.001);发声复述和延迟时间交互效应非常显著(F=22.808, P 0.001),延迟时间和组别交互效应显著(F=3.739, P 0.05)。其他因素交互效应均不显著。结论 SLI儿童存在新词命名学习缺陷,发声复述策略能减少新词语音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衰退,改善新词命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姿势和运动项目经验对下肢残疾残奥运动员距离视知觉的影响。方法 2019年5月至8月,选取上海市轮椅竞速队运动员19例和轮椅击剑队运动员16例,完成连续等分距离和盲走任务,测试其相对距离知觉与绝对距离知觉。结果 运动项目与姿势的交互作用效应显著(F=4.118, P <0.05);运动项目与距离判断的交互作用效应非常显著(F=8.913, P <0.01);姿势与距离判断的交互作用效应非常显著(F=11.894, P <0.01);运动项目主效应非常显著(F=7.467, P <0.01);姿势主效应非常显著(F=11.918, P <0.01);轮椅击剑显著优于轮椅竞速(P <0.01),站姿优于坐姿(P <0.01)。结论 平时采用站姿的运动员、轮椅击剑运动员的相对距离判断准确性较优。在绝对距离判断准确性上,不同姿势和运动项目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因子3(NT3)-壳聚糖载体对大鼠运动皮层损伤后的前肢行为学功能恢复的效果,并检测其对损伤区及侧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65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7)、单纯损伤组(n=29)和NT3-壳聚糖组(n=29)。制作大鼠运动皮层吸除损伤性脑损伤模型。NT3-壳聚糖组于手术后立即植入NT3-壳聚糖载体,单纯损伤组不给予任何治疗措施。分别于术后3 d、7 d、14 d、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应用食物球抓取实验观察大鼠前肢功能恢复情况,应用HE染色观察损伤区的空腔体积,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评价NSCs的增殖和分化。结果 NT3-壳聚糖组右侧前肢抓取成功率高于单纯损伤组右侧(F6.00,P≤0.05)。NT3-壳聚糖组空腔体积均显著小于单纯损伤组(F629.5,P0.001)。在NSCs分化实验中,NT3-壳聚糖组各时间点损伤区Brd U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单纯损伤组(F171.43,P0.001)。在NSCs增殖实验中,NT3-壳聚糖组Brd U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损伤组(F155.06,P0.001),术后7 d损伤同侧Dcx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纯损伤组(F=62.367,P0.001),Brd U/Dcx双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33.527,P0.001)。结论 NT3-壳聚糖载体可增加脑损伤所致的侧脑室下区NSCs的增殖,促进损伤区新生神经元的发生以及大鼠前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P)的执行功能现状。方法在Flanker任务条件下,对16例MHP和15例健康个体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分析,自动记录反应按键正误和反应时间,以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简单效应检验比较其正确率、反应时、N200和P300成分上的差异。结果 MHP组在正确率[F(1,29)=0.881,P=0.879]、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P=0.176);不一致条件下MHP组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照组(P=0.028);MHP组在Flanker效应下的反应时差也显著大于对照组(t=34.514,P0.001)。MHP组和对照组在一致/不一致条件N200的波峰值[F(1,28)=17.851,P0.001]、P300的波幅值[F(1,29)=4.348,P=0.046],均存在任务类型和组别效应的交互作用;在一致条件下,MHP组和对照组N200的波峰值(P=0.912)、P300的波幅值(P=0.452)均无显著差异;在不一致条件下,MHP组N200的波峰值(P=0.048)、P300的波幅值(P=0.049)则显著大于对照组。P300潜伏期的组别主效应显著[F(2,56)=17.482,P0.001]。结论 MHP的基本认知识别能力和简单反应时正常,但执行功能中的抑制控制能力和冲突监测能力均有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5.
聋人与正常人视觉频率反应特征的功能MRI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聋人与正常人的枕叶视皮层对不同闪烁频率刺激的功能活动特征。方法 给予18名聋人及22名正常人五种闪烁频率的视觉刺激,同时以fMRI技术对其枕叶成像。应用AFNI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聋人组与正常人组的枕叶视皮层在各个频率下均表现出明显兴奋,两组受试者的激活区强度(MR信号增加幅度)均随频率的增加有显著的变化(F=2.702,P=0.034),其中聋人组在频率为10Hz时表现出最多的激活和最大的信号强度增加幅度,而正常人在频率为6Hz时表现出最多的激活和最大的信号强度增加幅度,其频率和耳聋因素的交互影响显著(F=2.945,P=0.023)。结论 聋人与正常人对闪烁频率的基本反应规律相似。但引起视皮层最大兴奋的闪烁频率聋人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6.
探讨功能性任务对痉挛型偏瘫患儿的伸手动作的作用。选取 12例脑瘫偏瘫患儿快速完成 3组任务 :①伸手触碰开关使灯亮 (功能性任务 ) ;②伸手触碰开关但灯不亮 (半功能性任务 ) ;③伸手触碰开关标志 (无功能性任务 )。记录运动时间、最大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到达最大速度的时间与运动时间之比以及运动单元。结果功能性任务组可以诱发手臂 (特别是患手 )的伸手运动更迅速 (运动时间增加 ;F =10 .2 1,P <0 .0 1)、更流利 (运动单位减少 ;F =19.95 ,P <0 .0 0 1)和更好地控制 (到达最大速度的时间与运动时间之比右移 ;F =16 .0 3,P <0 .0 0 1) ,提示功能性任务对痉挛型偏瘫患儿的伸手动作有正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MRI(BOLD-fMRI),探索帕金森病(P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可能存在的异常。材料与方法对68例PD患者和3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息态BOLD-fMRI检查。分析PD组与正常对照组标准化脑功能低频振荡幅度(mALFF)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在双侧辅助运动区、中后扣带回、楔前叶、海马、海马旁回、外侧苍白球、背侧丘脑、小脑前叶以及右侧局部初级运动皮层、岛叶、尾状核、壳核、小脑后叶等广泛区域mALFF值显著减低(P〈0.05,AlphaSim校正),在双侧前额叶、顶叶及颞叶的广泛外侧皮层、左侧枕叶初级视觉皮层等区域mALFF值显著增高(P〈0.05,AlphaSim校正)。结论 P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存在广泛异常,主要表现为PD患者在运动调节相关脑区、默认网络关键节点、边缘系统等部位神经元活动减弱,在前额叶、顶叶、颞叶的广泛外侧皮层以及初级视觉皮层等部位神经元活动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步态分析手段,探讨认知任务对脑卒中患者步态的影响,比较不同认知任务对步态影响的区别。方法:15例脑卒中患者参与本项研究。要求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两种步行:自然状态下直线步行20m;步行的同时分别执行定向、记忆、计算和言语任务。采用Gaitwatch步态分析系统收集5次步行时的步态参数,包括步频、步幅、步速、双支撑相百分比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结果:5组步频无显著性差异(F=1.972,P=0.169),5组步幅(F=13.142,P0.01)、步速(F=11.445,P=0.001)、双支撑相百分比(F=13.142,P0.01)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F=11.000,P0.01)有显著性差异。与自然步行相比,4种认知任务时的步幅均显著降低,双支撑相百分比显著提高,定向任务和计算任务时的步速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显著降低。与计算任务相比,定向任务时的步幅、步速提高,双支撑相百分比降低;记忆任务时步幅、步速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提高,双支撑相百分比降低;言语任务时步幅和步速提高。结论:认知任务会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步幅、步速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延长双支撑相百分比,不同类型认知任务对步态的干扰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快速阅读训练对听力障碍大学生的适用性,以及不同认知灵活性水平被试在训练中的差异。方法 62名听力障碍大学生被分为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2),干预组接受快速阅读训练8次,对照组接受常规阅读练习。每组根据大学生认知灵活性问卷评分再分为高认知灵活性组和低认知灵活性组。干预前后,各以4篇阅读难度适中的短文为材料,测试阅读理解成绩。结果在阅读速度及有效阅读速度方面,干预水平的主效应显著(F66.62,P0.001),认知灵活性水平主效应显著(F9.68,P0.01),测试时间主效应显著(F80.35,P0.001)。在阅读理解方面,测试时间主效应显著(F=4.96,P=0.003),干预水平主效应不显著(F=1.269,P=0.265),认知灵活性水平主效应不显著(F=1.475,P=0.230)。结论快速阅读训练能提高听力障碍大学生的阅读速度及有效阅读速度,对认知灵活性水平高的个体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清醒安静的自然状态下记录雌鼠黑质听觉P50诱发电位,同时观察6-羟基多巴胺对雌鼠黑质听觉P50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2004-01在昆明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神经电生理和帕金森病研究室进行。取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鼠61只,在右侧黑质致密带埋置电极后随机分为3组:①模型组(n=25)雌鼠黑质致密带给予4μL的6-羟基多巴(2g/L),以0.5μL/min速度推注,注射完毕留针5min。②溶剂对照组(n=15)则向黑质致密带内注入同等剂量维生素C。③正常对照组(n=21)不给药。采用试验/条件(T/C)刺激模式,在清醒安静的自然状态下记录各组雌鼠黑质听觉P50诱发电位。结果:51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黑质内微量注射神经毒剂6-羟基多巴可成功建立帕金森病模型(皮下注射阿朴吗啡1mL/kg后,定向旋转>7r/min,持续时间>30min为造模成功);成功率60%(15/25)。②P50试验/条件(T/C)比值:正常对照组为66.68±3.71;溶剂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64.05±5.89,P>0.05),模型组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39.90±5.41,P<0.01)。结论:①正常雌鼠黑质内存在听觉P50诱发电位。②多巴胺可能对黑质P50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在临床治疗前后辅助练习医疗气功认知电位P300的变化。方法:使用丹麦DantecConcertoSEEG-16道电生理仪器以及“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为诱发条件,对33例药物治疗中期的帕金森病患者作医疗气功辅助治疗3个月,观察练习医疗气功前后的P300电位的变化。结果:帕金森病组P300与正常对照组存在多项指标差异,P3潜伏期延迟尤甚。帕金森病组功前靶潜伏期P2(197±25)ms,N2(258±25)ms,P3(348±28)ms,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71±31),(235±27)ms,(313±25)ms;帕金森病组功前非靶潜伏期N1(129±27)ms,P2(226±26)ms,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99±12),(200±33)ms;帕金森病组功前靶波幅P2(4.5±1.8)μV,P3(7.8±1.7)μV,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2±2.7),(5.3±2.9)μV,统计学处理以上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性或极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练习医疗气功后其N2、P3潜伏期缩短的同时犤靶潜伏期N2正常对照组(235±27)ms,帕金森病组功前(258±25)ms,功后(240±21)ms,F值7.5,P<0.05;靶潜伏期P3正常对照组(313±25)ms,帕金森病组功前(348±28)ms,功后(323±25)ms,F=14.1,P<0.01〗,其临床症状也获得改善。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有认知功能改变,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医疗气功治疗可使其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嗓音功能运动的发声训练对嗓音障碍患者发声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嗓音障 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以常规训练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嗓音功能运动的 发声训练干预。对2组患者的嗓音声学参数、嗓音障碍指数(VHI)、治疗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 后,观察组的嗓音声学参数包括振幅微扰(Shimmer)、基频微扰(Jitter)、噪谐比(NHR)均低于对照组,而最 大发声时间(MP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VHI 评分包括功能、生理、情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 91.49%(43/4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4.47%(35/47)(χ2=4.821,P= 0.028)。结论:基于嗓音功能运动的发声训练能改善嗓音障碍患者的嗓音学参数指标,降低患者的VHI评 分,改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元音产出特征改变及其与言语清晰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选择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19例(脑卒中组)和健康成人18例(对照组),朗读一段语音均衡材料,分析元音产出声学特征,包括下颌距、舌距、F2i/F2u、元音空间面积(VSA)、元音清晰度指数(VAI)、F1变异性、F2变异性;两名言语治疗师对言语清晰度进行主观评判。将元音产出特征与言语清晰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脑卒中组舌距、F2i/F2u、VSA、VAI和言语清晰度小于对照组(|t| > 2.268, P < 0.05);F2变异性大于对照组(t = 2.375, P < 0.05)。脑卒中组的F2i/F2u (r = 0.465)、VAI (r = 0.488)、F2变异性(r = -0.504)均与言语清晰度相关(P < 0.05)。 结论 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元音产出存在缺陷,表现为构音运动异常、各元音呈集中趋势、元音稳定性较差,脑卒中患者元音产出特征与其言语清晰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噪声环境下的言语听觉感知测试技术(hearing in noise test,HINT),研究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 TLE)患者的言语感知能力并探讨其神经机制。方法:选择30例TLE患者和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外周听力均正常,进行噪声环境下的言语感知能力测试,获得TLE组与正常对照组的信噪比阈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信噪比阈值明显低于TLE组(P0.001),表明TLE患者在噪声环境下的言语感知能力出现显著下降。结论:TLE患者虽然具有正常听力,但是噪声环境下理解言语的能力明显降低,严重影响了言语交流的效果。本研究首次证实TLE患者在言语感知方面存在缺陷,这可能与TLE导致中枢性听觉处理机制出现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5.
黄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7):2508-2510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患儿听觉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37例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纳入观察组(n=19)及对照组(n=1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半年,应用听觉整合问卷(MAIS)以及简易健康量表(SF-36)对患儿听觉康复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术后半年使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评估所有患儿的听觉和言语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半年MAI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在手术后MAIS总分、信心分、警觉分、意义分以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CAP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但SIR分级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的听觉康复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韩婷婷  尤红  张敏  杨燕 《中国康复》2016,31(4):258-260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平衡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和Pro-Kin平衡训练仪对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的Berg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的Berg得分提高更为明显(P0.01)。2组的睁、闭眼长度及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且观察组的减小程度更为显著(P0.01)。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能力,而将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与常规康复治疗相结合,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能力的改善则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言语听觉反馈训练联合经颅磁电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认 知功能障碍患者6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言语听觉反馈训练,观察组(31例)采用言语听觉反 馈训练联合经颅磁电治疗,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Ⅱ 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2组的认知功能;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患 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2组的LOTCA-Ⅱ评分的各项和总分、MoCA评分的各项和总分和GQOLI-74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LOTCA-Ⅱ评分的各项和总分均高于各组治疗前(P< 0.05),观察组的视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注意力及专注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 的MoCA评分的各项和总分均高于各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注意与集中、记忆、视结构技能、语言及 总标准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GQOLI-74评分分别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言语听觉反馈训练联合经颅磁电治疗能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质 量。  相似文献   

18.
背景帕金森病患者有运动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体感诱发电位等多种诱发电位的异常,提示帕金森病患者除锥体外系病变外,其他神经通路功能也受累.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的变化及其与临床智能障碍表现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对象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就诊帕金森病患者186例,诊断均符合全国锥体外系疾病研讨会通过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除外不支持本病 的不典型症状和体征如锥体束征、失用性步态障碍、小脑症状、意向性震颤、凝视麻痹、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明显的痴呆伴有轻度锥体外系症状等,并经头颅CT或MRI、心电图、胸片、肝肾功能等检查除外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符合以上标准患者70例(帕金森病组),男32例,女38例;年龄49~76岁,平均(62.2±6.4)岁;受教育年限0~15年,平均(8.9±5.5)年;病程1~9年,平均(4.7±2.3)年.正常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50~69岁,平均(59.9±5.3)岁;受教育年限0~15年,平均(7.7±6.4)年,均为本科体检健康者,均自愿参加.方法按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调查.智能测定采用长谷川简易智能评价分度表(HDS)评定.对帕金森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BAEP和VEP检测.主要观察指标①HDS和UPDRS评分.②BAEP和VEP潜伏期和波间期.结果帕金森病组BAEP异常率为44.3%(31/70),其中伴智能障碍18例(18/31,58.1%),BAEP正常患者,伴智能障碍9例(9/39,23.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8.92,P<0.01).帕金森病组VEP各波的潜伏期N75,P100,N135分别为(93.2±5.1)ms,(125.2±12.4)ms和(157.2±19.5)m,均较正常对照组[(83.1±14.8)ms,(104.2±7.3)ms和(139.5±14.4)ms]明显延长(t=3.84,11.5,5.8,P<0.01);帕金森病患者VEP的P100潜伏期与UPDRS评分呈正相关(r=0.61,P<0.01);与HDS评分呈负相关(r=-0.54,P<0.01).结论BAEP和VEP可客观地反映帕金森病患者听觉和视觉通路电生理的变化,并对伴发智能障碍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24式太极拳训练和新编太极健骨操训练对绝经期女性下肢选择反应时的干预效果,为降低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将95例绝经期女性随机分为3组。24式太极组训练24式太极拳套路,改良太极组训练改良的太极拳(太极健骨操),均为每周4次、每次1h、教练带领下的集体训练,对照组不做专门训练,为期6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后通过Psytech神经-肌肉反应时系统进行下肢选择反应时测试。结果:24式太极组与对照组下肢反应时无显著差异,改良太极组反应时明显加快,干预效果明显。结果发现,左侧向前,干预主效应显著(F=12.457,P0.001);左侧向后方向,干预主效应显著(F=13.069,P0.001);右侧向前,干预主效应显著(F=50.893,P0.001),组别主效应显著(F=3.656,P0.050);右侧向后,干预主效应显著(F=44.120,P0.001),组别主效应显著(F=3.366,P0.050)。结论:24式太极拳和新编太极健骨操对绝经后女性下肢选择反应时的干预效果不同,24式太极拳的作用不明显,新编太极健骨操训练可以达到显著加快下肢反应时的作用,左侧下肢的干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汉语的字谜问题,分析正负诱发情绪状态对顿悟中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情绪与顿悟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方法:①实验对象与分组:选取西南大学物理学院大一学生53人,平均年龄19岁。所有受试者实验前均未参加过心理学课程及瑞文推理测验,且平时很少接触字谜测验,裸视或矫正视力正常。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面情绪诱导组23人、负面情绪诱导组17人、控制组13人。②情绪诱发的处理: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国城市版)》中选择难度较大的14道题目,各组受试者完成后给予由计算机程序事先设定的反馈结果。正面情绪诱导组给以诱导正面情绪的总反馈。控制组不接受任何情绪的诱导,只观看记录片《国家地理百年纪念:非洲野生动物》中前410s的内容。③原型字谜和靶字谜的选择:在专门用于研究顿悟“原型启发效应”的《字谜库》中选取难度适中的字谜10对,每对字谜包含一个原型字谜和一个靶字谜。④实验过程:由1名与受试者同性别的主试单独施测。第一阶段,各组受试者学习原型字谜。第二阶段,各组进行不同情绪诱发处理。第三阶段,在无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要求受试者限时(每条12s)猜测谜底。⑤实验评估条件:每正确猜测1个靶字谜记1分,猜错或猜不出为0分。结果:实验选取西南大学物理学院大一学生53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面情绪诱导组靶字谜测试成绩为(7.957±1.609)分,负面情绪诱导组为(5.647±1.579)分,控制组为(5.539±1.266)分。与正面情绪诱导组比较,负面情绪诱导组及控制组靶字谜测试成绩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t=4.523~4.655,P均<0.05);负面情绪诱导组与控制组靶字谜测试成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203,P>0.05)。②性别对靶字谜测试成绩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F=0.002,P=0.961),性别和情绪的交互作用也无显著性意义(F=1.108,P=0.339),但情绪对靶字谜测试成绩的主效应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F=16.178,P=0.000)。结论:①难度中等的靶字谜测试,诱发的正面情绪对原型启发效应有促进作用,而负面情绪对原型启发效应无明显影响。②性别变量在正、负面情绪条件下均未产生显著主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