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52例符合肱骨外上髁炎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微波治疗、针灸治疗和红外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体外冲击波和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在疗程0、2、4周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上肢功能评分(DASH)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2周、4周后,其VAS评分、DASH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VAS评分、DASH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得分(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较常规治疗方法能更好地缓解疼痛,提高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KT)联合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MET治疗,每次练习5组,每日练习2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MET治疗基础上辅以KT治疗,KT治疗每3天1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1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上肢功能评分(DASH)及肱骨外上髁压痛阈值(PPT)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1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DASH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肱骨外上髁PP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并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及治疗后3个月时总有效率(90.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64.7%),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龚显玉  袁晓芳  谈笑  高海萍  张一 《中国康复》2020,35(10):532-534
目的:观察高能量激光联合冲击波与单纯冲击波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方法:40名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高能量激光和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冲击波治疗,2组在治疗前均接受手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2组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能量激光联合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较单纯冲击波疗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被分为放散状冲击波治疗组(放散组)和聚焦状冲击波治疗组(聚焦组),分别为21例和19例.所有患者均治疗3次,治疗间隔为7d,治疗部位为肱骨外上髁部.治疗前、末次治疗4周后和1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级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相近,末次治疗4周后及12周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末次治疗4周后放散组VAS评分显著低于聚焦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12周时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1.00).结论:放散状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显效快,但是其远期疗效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斌  张超 《中国康复》2016,31(6):455-456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恢复期手指屈肌腱Ⅱ区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2例恢复期手指屈肌腱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6例,2组均每天进行2次常规作业疗法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手主动运动能力测试(TA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及手功能DASH问卷评价(DASH)。结果:治疗后,2组TAM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及DASH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手屈肌腱损伤恢复期患者的手功能,松解粘连,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6.
何斌  张超 《中国康复》2018,33(3):218-220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肘关节脱位保守治疗后患者上肢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肘关节脱位经手法复位及石膏绷带外固定的患者随机分为ESWT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每天进行相同的肘关节及上肢功能康复治疗,ESWT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肘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上肢及手功能DASH问卷(DASH)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的肘关节AROM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ESWT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及DASH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且ESWT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结合上肢功能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肘关节脱位保守治疗后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同时有效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压强条件下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肱骨外上髁炎病人根据治疗压强不同分为3组,每组30例,压强分别为1 bar、2 bar、3 bar。三组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前、末次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s, NRS)和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组内治疗后不同时点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II组和III组治疗后6个月NRS评分低于I组(P <0.05);II组和III组治疗后6个月NRS评分相比无明显变化(P> 0.05);II组和III组治疗后6个月优良率大于I组(P <0.05);III组不良反应(治疗后短期内疼痛加重)多于I组和II组(P <0.05)。结论:压强为2 bar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Quinnell分级Ⅲ~Ⅳ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冲击波治疗组、局部封闭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各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定及手指捏力评估,并进行总体有效率评估。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VAS评分、DASH评分、手指捏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局部封闭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冲击波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与局部封闭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DASH评分低于冲击波治疗组和局部封闭治疗组(P0.05);局部封闭治疗组患者DASH评分低于冲击波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捏力改善优于冲击波治疗组和局部封闭治疗组(P0.05);冲击波治疗组与局部封闭治疗组患者捏力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局部封闭治疗组(83.33%)及冲击波治疗组(7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冲击波治疗对于Ⅲ~Ⅳ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疗效不佳,与局部封闭联合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外用附子摩散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收集80例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外用附子摩散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封闭法治疗。结果:(1)临床总体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均有效,观察组在缓解疼痛程度、治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外用附子摩散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相对于封闭疗法,副作用更小,相对经济,且无皮肤过敏反应,是一种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离心训练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Biodex等速训练仪进行腕背伸肌离心训练,观察组在接受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肘关节动态关节松动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对各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无痛握力(PFG)及网球肘分级评定(PRTEE)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PRTEE疼痛、功能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FG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关节松动结合离心训练对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体外发散式冲击波与局部皮质类固醇(CS)药物注射治疗慢性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西安红会医院足踝外科门诊治疗的80例慢性跖筋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在足底区进行CS局部封闭注射治疗的40例为封闭组,以在足底区和同侧小腿三头肌进行冲击波治疗的40例为冲击波组,比较两组满意...  相似文献   

12.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changes in the myofascial pain and range of the motion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when Kinesio taping is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latent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of the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Subjects and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42 males and females aged 20 to 30 years (male 17, female 25).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would receive Kinesio taping. Kinesio taping was applied to the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three times per week for two weeks. The pain triggered when the taut band or nodule was palpated was measured. Pain intensity was measured using the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and pressure pain threshold (PPT). The range of motion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was measured. In all subjects, VAS, PPT, and range of motion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t was found that pain in the SCM was relived, as the VAS and PPT score decrease significantly and range of motion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increase significantly. In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roup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shown in the VAS and PPT scores and in the range of motion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Conclusion] Kinesio taping is thought to be an intervention method that can be applied to latent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Key words: Kinesio taping, Latent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关节松动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靶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肩关节松动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靶点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治疗前、治疗7、14、21和28d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和肩关节活动度(ROM)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的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治疗后7d及14d后比较,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1和28d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8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MS评分及ROM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关节松动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靶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可,值得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患者共12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体外冲击波(ESWT)组、肌肉能量技术(MET)组和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ESWT+MET)组4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和MET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4周;ESWT每周1次,治疗4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最大张口度(MMO)、压力疼痛阈值(PPT)、疼痛情况(VAS)和下颌功能损害问卷(MFIQ)评分。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的MMO、PPT、VAS及MFI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4组患者的MMO及PP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ESWT组、MET组及ESWT+MET组高于常规组(P<0.05),ESWT+MET组高于ESWT组和MET组(P<0.05);MET组的MMO较ESWT组增加(P<0.05),ESWT组的PPT较MET组增加(P<0.05)。4组VAS及MFI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ESWT组、MET组及ESWT+MET组低于常规组(P<0.05),ESWT+MET组低于ESWT组和MET组(P<0.05);ESWT组VAS评分较MET组下降(P<0.05),MFIQ评分ESWT组与ME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冲击波和肌肉能量技术均能有效改善TMD患者的最大张口度、疼痛情况及下颌功能,但是体外冲击波和肌肉能量技术的联合效果优于单一的体外冲击波或肌肉能量技术,临床上可以考虑将二者结合用于治疗TM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能量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行中能量(0.12~0.25mJ/mm2)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评定;于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行钙化灶消失有效率比较。结果:治疗2周时,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UL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但VAS及ULCA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明显下降(均P<0.05),ULCA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LCA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明显下降(均P<0.05),ULCA评分均较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LCA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观察组肩袖相关钙化灶吸收情况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8周随访时发现,2组患者有效率较治疗4周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有效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能量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有效减轻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促进钙化灶的消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氟比洛芬凝胶贴膏1贴贴于腰部目标部位,每日2次,共2周;观察组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贴治疗基础上,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进行腰部目标范围治疗,每周3次,共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VAS评分和ODI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59、9.90、17.39、19.40、19.95、2.87、5.92、8.22、9.83、10.16,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9、3.62、9.95、11.89、12.98,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1、5.63、7.41、7.42,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持久,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无创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夹腕端正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即刻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夹腕端正法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肘关节周围理筋法),每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肘关节VAS评分及肘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肘关节伸、屈活动度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肘关节伸、屈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腕端正法可减轻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肘关节疼痛程度,改善肘关节活动度,效果优于常规肘关节周围理筋法。  相似文献   

18.
宋健  彭理  邓明  刘淑芬  刘颖 《协和医学杂志》2022,13(6):1045-1050
  目的  探究肌筋膜松解手法在乳腺癌患者术后Ⅲ期淋巴水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乳腺癌相关Ⅲ期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 将患者分为手法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绷带加压联合运动训练治疗, 手法治疗组在绷带加压、运动训练前予以肌筋膜松解手法, 两组均每周治疗2~3次, 共治疗25~30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患肢体积、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以及肢体功能, 其中患肢体积为主要结局指标。  结果  共入选79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乳腺癌相关Ⅲ期淋巴水肿患者, 其中常规治疗组39例、手法治疗组40例。两组治疗前患肢体积、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前屈与外展ROM、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isability arm shoulder hand, DASH)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手法治疗组治疗结束[(2511.70±437.08)cm3比(2823.58±537.60)cm3, P=0.006]、治疗结束后3个月[(2492.91±446.52)cm3比(2813.90±533.87)cm3, P=0.005]患肢体积均减小, VAS、DASH评分均降低(P均<0.05), 治疗结束后3个月患肢前屈与外展ROM均增大(P均<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手法治疗组治疗后患肢体积相较于治疗前的平均减小量比常规治疗组多156.260 cm3(95% CI: 124.264~188.255, P<0.001), VAS评分平均减小值比常规治疗组多0.557(95% CI: 0.163~0.951, P=0.006), DASH评分平均减小值比常规治疗组多16.590(95% CI: 12.270~20.911, P<0.001);手法治疗组治疗后患肢前屈ROM相对于治疗前的平均增加度数比常规治疗组多7.390(95% CI: 2.016~12.763, P=0.007), 外展ROM平均增加度数比常规治疗组多12.737(95% CI: 6.320~19.153, P<0.001)。  结论  肌筋膜松解手法可能与乳腺癌患者Ⅲ期淋巴水肿体积减小有关, 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前后T2值的变化及其对足底筋膜炎疗效的评估价值。 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23例足底筋膜炎患者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4 h行磁共振检查,治疗前及疗程结束1个月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足跟压痛指数(HTI)、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最长行走时间。对患者治疗前后筋膜、肌肉、脂肪垫T2值,最长行走时间及患者VAS评分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上述感兴趣区T2值变化量与VAS评分变化量的相关性。 结果 经冲击波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HIT评分、AOF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最长行走时间明显延长。磁共振成像显示治疗后4 h筋膜及周围软组织的水肿程度增加,T2压脂高信号影的范围及程度增多,T2值变化量与VAS评分变化量呈正相关。 结论 体外冲击波对足底筋膜炎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减轻足部疼痛,改善足部运动功能,治疗后磁共振T2值的变化能够反映足底筋膜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