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9,MMP抑制物(TIMP)-1及子宫自然杀伤(uNK)细胞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愿终止妊娠、停经≤8周的早孕妇女,自愿选择人工流产方法并相应处理后,根据情况将其分为负压吸宫组、药物流产不全组、药物流产完全组各20例。收集3组蜕膜组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3、MMP-9、TIMP-1、CD56的表达,图象分析仪半定量分析。结果:较负压吸宫组药物流产不全组出血区的MMP-3、MMP-9表达显著增强(P<0.01);TIMP-1的表达,显著减弱(P<0.01);uNK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多(P<0.01)。结论:药物流产不全者子宫内膜出血区的蜕膜细胞MMP-3、MMP-9增多,TIMP-1减少,两者比例失调导致细胞外基质退化,血管脆性增加,发生出血;另外uNK细胞数量异常增多,导致异常血管生成,孕囊与蜕膜剥离不全而引发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药流产后子宫出血与蜕膜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1(TIMP-1)表达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要求终止妊娠的、停经8周之内的早孕妇女,自愿选择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两种方法之一,分为人工流产组、药流不全组、药流完全组各20例。收集3组蜕膜组织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3、MMP-9、TIMP-1的表达,图象分析仪定量分析。结果:MMP-3、MMP-9和TIMP-1主要分布于子宫蜕膜上皮细胞、腺上皮及基质细胞的细胞浆内。药流不全出血区MMP-3、MMP-9的表达强度显著增强(P0.01);TIMP-1的表达强度显著减弱(P0.01)。结论:米非司酮作用于蜕膜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使其表达MMP-3、MMP-9增多,TIMP-1减少,且两者比例失调,导致细胞外基质退化,血管脆性增加,发生出血。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静波  翁静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61-263,26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药流产后子宫出血与蜕膜细胞凋亡、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其抑制物-1及子宫内膜自然杀伤(uNK)细胞等多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愿终止妊娠的停经8周之内的早孕妇女,自愿选择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两种方法,分为人工流产组、药流不全组、药流完全组各20例。收集3组蜕膜组织进行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L、MMP-3、TIMP-1、CD56的表达,图象分析仪定量分析。[结果]药流不全出血区FasL的表达显著减弱(P﹤0.01);MMP-3的表达强度显著增强(P﹤0.01);而TIMP-1的表达强度显著减弱(P﹤0.01);药流不全出血区uNK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多(P﹤0.01)。[结论]药流不完全出血区的蜕膜细胞FasL表达减弱,未凋亡的蜕膜组织残留于子宫内,导致流产不全,引发出血;MMP-9增多,TIMP-1减少,且两者比例失调,导致细胞外基质退化,血管脆性增加,产生出血;另外uNK细胞数量异常增多,导致异常血管生成,孕囊与蜕膜剥离不全,从而引起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前瞻性的实验,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促排卵治疗后MMP-9、TIMP-1在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方法收集8例正常妇女和13例PCOS妇女促排卵后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TIMP-1的表达。对比在MMP-9、TIMP-1的表达上是否存在差别。结果MMP-9和TIMP-1在着床窗口期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胞浆中,腺上皮呈中-强阳性表达,间质为中等强度表达,血管内皮细胞中呈阴性一弱阳性表达。PCOS病人促排卵治疗有排卵的着床期子宫内膜MMP-9与TIMP-1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的表达可能与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后低妊娠率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置宫内节育器(IUD)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局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MMP-9与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未上环妇女,24例上环正常患者,25例上环出血患者子宫内膜(正常部位、出血部位)MMP-9、TIMP-1、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在出血部位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部位及其他两组,TIMP-1在出血部位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部位及其他两组,ER、PR在出血局部间质的表达降低,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局部MMP-9的表达与ER、PR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局部MMP-9的表达升高、TIMP-1表达下降可能是导致IUD异常出血的直接原因,ER与PR在出血局部间质的表达下降可能与IUD出血有关,MMP-9的表达变化不是由ER或PR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明胶酶-A(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6例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20例非EMs患者的对照正常内膜中的EMMPRIN、MMP-2、TIMP-2的表达情况,并对它们的EMM—PRIN、MMP-2、TIMP-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异位内膜组EMMPRIN、MMP-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正常内膜组(P〈0.05);异位内膜组TIMP-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正常内膜组(P〈0.05)。在异位内膜组中,EMMPRIN和MMP-2呈正相关性(P〈0.01);MMP-2和TIMP~2呈负相关,但一致性较差(P〉9.05)。结论EMMPRIN、MMP-2和TIMP-2共同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MMP-2在异位内膜的高表达使异位内膜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痒的病程发展讲程中寺己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正常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月经正常者37例,子宫内膜组织分为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中期,所有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技术检测MMP-2、MMP-9和TIMP-1的表达,并采用病理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MMP-9、MMP-2及TIMP-1在各组子宫内膜中均呈阳性表达,在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胞浆均可见棕黄色颗粒沉着,以腺上皮细胞表达为著。分泌中期MMP-9、MMP-2及TIMP-1在子宫内膜腺上皮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殖期和分泌早期(P0.05);分泌早期MMP-9、MMP-2及TIMP-1在子宫内膜腺上皮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殖期(P0.05)。子宫内膜间质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类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腺上皮中MMP-9、MMP-2及TIMP-1的表达呈周期性变化,其表达与子宫内膜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母草颗粒辅助治疗对药物流产后子宫不规律出血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经过药物流产后发生不规律出血患者,根据入院顺序排序后取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均口服均给予米非司酮片及米索前列醇药流方式,对照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抗生素或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益母草颗粒辅助治疗,对比两组药流效果、治疗前后性激素及HMGB1、MMP2、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时间,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厚度(P0.05),两组出血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雌二醇水平升高,孕酮水平降低,HMGB1降低,MMP2、MMP9水平升高,并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母草颗粒辅助药物流产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不规律出血发生,改善性激素表达,能够升高MMP-2、MMP-9水平,降低HMGB1水平。  相似文献   

9.
于珍 《中国优生优育》2012,(5):351-353,36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I(Ang—Ⅰ)和Ang-Ⅱ在药物流产异常子宫出血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异常子宫出血的关系。方法20例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者官腔刮出物行病理学检查,另外选取20例药物流产后无异常出血者的宫腔排出物及20例早孕人工流产者的官腔刮出物做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组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Ang—Ⅰ、Ang-Ⅱ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Ang-Ⅰ、Ang-Ⅱ蛋白在药物流产后的子宫内膜组织的腺上皮及内膜基质细胞和血管壁中均有表达,以在腺体表达为主;异常出血组VEGF、Ang—Ⅰ和Ang-Ⅱ的表达强度较药物流产无异常出血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早孕手术流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流产后绒毛和蜕膜的残留可能是导致患者出血时间延长和出血量多的主要原因;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者子宫内膜中Ang的表达增强,可能引起血管生成的异常,从而使绒毛和蜕膜不容易脱落或子宫内膜的修复受影响,导致出血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脏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的变化及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变(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高脂食物喂养、小剂量链脲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正糖高胰岛素嵌铗技术(EICT)检测两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情况,葡萄糖输注速率(GIR)表示胰岛素抵抗;测定大鼠体重(BW)、心脏重量(HW)和计算HW /BW;RT-PCR测定两组大鼠MMP-2、MMP-9、TIMP-1、TIMP-2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MMP-9、TIMP-1、TIMP-2和Ⅰ、Ⅲ胶原蛋白水平.结果 糖尿病大鼠GI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 .糖尿病大鼠心脏:HW和HW /BW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Ⅰ、Ⅲ型胶原明显增多(P〈0.01),MMP-2、TIMP-1、TIMP-2的mRNA表达增加(P〈0.01), MMP-2、MMP-9、TIMP-1、TIMP-2的蛋白含量增加(MMP-2、TIMP-1:P 〈0.05;TIMP-2:P〈0.01);MMP-2、MMP-9与TIMP-1蛋白水平比值及MMP-2与TIMP-2蛋白水平比值均显著降低.结论 T2DM大鼠心脏MMP-2、MMP-9、TIMP-1、TIMP-2增加,MMPs/TIMPs比值降低,心脏Ⅰ、Ⅲ型胶原明显增多;心脏MMPs/TIMPs表达改变与心脏间质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3在内异症患者的腹膜红色病变和卵巢巧囊两种异位内膜组织及同期在位内膜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探讨两者与内异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分别检测38例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腹膜红色病变16例和卵巢巧囊22例)、20例内异症患者的同期在位内膜,以25例非内异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比较不同组织中MMP-3、TIMP-3 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并将结果进行统汁学分析。结果:①两种异位内膜组织中MMP-3和TIMP-3 mRNA的差异表达:腹膜红色病变中的MMP-3 mRNA含量高于卵巢巧囊及对照组子宫内膜的表达(P<0.05);卵巢巧囊中TIMP-3 mRNA的含量高于腹膜红色病变及对照组子宫内膜(P<0.05);腹膜红色病变中MMP-3/TIMP-3显著高于卵巢巧囊及对照组子宫内膜(P<0.05)。②在位内膜组织中MMP-3和TIMP-3 mRNA的表达:内异症患者的同期在位内膜中MMP-3mRNA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P<0.05),TIMP-3 mRNA的含量与对照组子宫内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位内膜组织中MMP-3/TIMP-3 mRNA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P<0.05)。结论:①MMP-3 mRNA在疾病早期的腹膜红色病灶中高表达,使异位内膜的侵袭性增强,与内异症的发生有关;TIMP-3在卵巢巧囊中表达上调,能抑制病灶的活动,故内异症发展至巧囊时侵袭力不及早期红色病变。②在位内膜中MMP-3 mRNA高表达,可能是内异症发生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MMP-9和TIMP-3在早孕、先兆流产和药物流产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及平衡在维持正常妊娠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0例早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负压吸宫术者30例为对照组,行药物流产术者30例为药物流产组;自愿行吸宫术的先兆流产妇女30例为先兆流产组,均留取绒毛和蜕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MMP-9和TIMP-3在不同早孕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MP-9和TIMP-3在3组绒毛的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蜕膜的蜕膜细胞、腺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呈不同程度的阳性染色。通过定量分析,药物流产组绒毛和蜕膜MMP-9的表达高于先兆流产组,先兆流产组高于对照组(P<0.05);3组绒毛和蜕膜TIMP-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和蜕膜中MMP-9/TIMP-3药物流产组高于先兆流产组,先兆流产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MP-9表达水平的升高在流产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MMP-9和TIMP-3的平衡对维持正常妊娠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费蓓蓓  钱志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703-4705
[目的]探讨EMMPRIN、MMP-2、TI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分别检测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组)的异位和在位内膜及2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组织EMM-PRIN、MMP-2、TIMP-2的表达。[结果]异位内膜中EMMPRIN、MMP-2的表达强度均高于在位内膜及对照内膜(P﹤0.05);异位内膜中的TIMP-2的表达强度均低于在位内膜及对照内膜(P﹤0.05)。EMMPRIN蛋白、MMP-2蛋白在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TIMP-2蛋白在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低于Ⅰ-Ⅱ期(P﹤0.05)。对照正常内膜中,MMP-2和TIMP-2具有负相关性(P=0.045),EMMPRIN和MMP-2无明显的相关性;异位内膜中,EMMPRIN和MMP-2具有正相关性(P=0.009),MMP-2与TIMP-2之间表达虽有负相关关联(P=0.298),但一致性很差。[结论]EMMPRIN、MMP-2、TIMP-2共同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MMP-2在异位内膜的高表达使异位内膜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程发展迸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轶英  邹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465-2467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 atrix m etalloprote inases,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 ib itor of m etallo-prote inases,TIMP)-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妊高征(轻度10例、中重度38例)胎盘组织中MMP-9及TIMP-1的表达情况;同时做HE染色观察妊高征时胎盘的病理改变。结果:MMP-9、TIMP-1主要表达于滋养细胞、绒毛间质血管壁及蜕膜组织中。轻度妊高征MMP-9呈阳性表达,TIMP-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中、重度妊高征MMP-9和TIMP-1蛋白均呈弱阳性表达,分别与正常妊娠和轻度妊高征相比表达均减弱,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中重度妊高征时胎盘组织绒毛数及间质血管数减少,出现典型的纤维素样坏死。结论:母胎界面MMP-9/TIMP-1表达异常与妊高征发病及胎盘病理改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雌激素促进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在药物流产后使用雌激素对缩短阴道出血时间的作用。方法:将早孕行药物流产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在胎囊完全排出后服用促子宫收缩的中成药1周,试验组从胎囊排出的第2天开始每天服用雌激素补佳乐1mg,14~18天。观察两组阴道出血时间、子宫内膜修复和宫内残留情况。结果:试验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平均为10.6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5.7天(t=5.802,P<0.05)。药物流产后2周,B超检查试验组中55.77%(29/52)有内膜修复,而对照组只有17.31%(9/52)修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药物流产胎囊排出后加用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缩短阴道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本院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者1600例,其中自愿使选择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终止妊娠80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传统负压吸引终止妊娠8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术中、术后以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吸管出入宫颈次数以及吸宫次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腹痛天数及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月经量的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宫颈粘连和人工流产不全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包括子宫穿孔、漏吸、闭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用于终止早期妊娠,能避免"盲刮",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宫颈及子宫内膜的损伤,并降低人工流产不全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