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45例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常规放射治疗前列腺癌45例,41例放射治疗前接受双侧睾丸切除,29例同时服用内分泌治疗药物.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技术,5次/周,1.8~2.0*!Gy/次,肿瘤剂量最低50.4*!Gy,最高75.9*!Gy,中位68.3*!Gy.结果中位随访28个月(范围1~111个月),随访率91.1%.5年总生存率为76.4%,肿瘤特异生存率为76.5%.1、2、3级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5%、7.0%、9.3%,1、2级急性泌尿生殖系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9%、4.7%;1、2级胃肠道晚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7.1%,1、2、3级泌尿生殖系统晚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8%、4.8%、2.4%.结论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结果较为满意,治疗的副反应尚能承受.  相似文献   

2.
45例胶列腺癌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常规放射治疗前列腺癌45例,41例放射治疗前接受双侧睾丸切除,29例同时服用内分泌治疗药物。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技术,5次/周,1.8-2.0Gy/次,肿瘤剂量最低50.4Gy,最高75.9Gy,中位68.3Gy。结果 中位随访28个月(范围1-111个月),随访率91.1%。5年总生态率为76.4%,肿瘤特异生存率为76.5%。1、2、3级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5%、7.0%、9.3%,1、2级急性泌尿生殖系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9%、4.7%;1、2级胃肠道晚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7.1%,1、2、3级泌尿生殖系统晚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8%、4.8%、2.4%。结论 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结果较为满意,治疗的副反应尚能承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效果和放射损伤情况。[方法]39例NSCLC中,初治者34例,术后局部复发5例。39例患者均采用3D-CRT,放疗单次剂量2Gy,5次/周,中位总剂量60Gy,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结果]全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14例,进展1例,有效率为61.5%。1年总生存率为69.2%,2年总生存率为33.5%,中位生存期17个月。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5.1%(2/39),2级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5.1%(2/39);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10.3%(4/39);2级急性骨髓毒性发生率为7.7%(3/39)。[结论]3D-CRT治疗NSCLC是可行的,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放射损伤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放射治疗41例前列腺癌患者,其中3DCRT组18例,常规放疗组2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15MV X线,1.8-2.0Gy/次,每周5次.3DCRT组肿瘤剂量DT70-78 Gy,常规放疗组肿瘤剂量DT65-72Gy.结果:3DCRT组与常规放疗组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6.7%和69.6%、56.5%(P>0.05),两组2级以上急性胃肠道和泌尿系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8%和60.9%(P<0.05),2级以上慢性胃肠道和泌尿系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和21.7%(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前列腺癌有提高生存率的趋势,副反应可接受,未发生严重晚期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局限期中危前列腺癌IMRT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PSA变化水平和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8年间经本院IMRT局限期中危前列腺癌66例资料。60例放疗前接受内分泌治疗,6例照射野包括盆腔淋巴引流区,47例采用IGRT技术。前列腺精囊腺中位剂量78 Gy,盆腔淋巴引流区中位剂量48 Gy。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中位年龄77岁,中位随访时间71.3个月。5年样本量47例。3、5年OS率分别为98%、90%,CSS率分别为100%、93%,BRFS率分别为97%、86%。PSA降至最低点的平均时间为5.83个月。IMRT后PSA最低点中位数为0.06 ng/ml。1、2级早期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6%,1、2级早期直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3%,1、2级晚期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1级晚期直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结论 局限期中危前列腺癌IMRT疗效好,早期、晚期不良反应小,IMRT后PSA监测利于判断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剂量递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剂量递增获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最大耐受剂量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84例Ⅰ~Ⅲ期NSCLC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不进行区域淋巴结预防性照射。在CTV照射患者60Gy(2Gy/次,1次/天,5天/周)后,开始对GTV进行剂量递增。2~4Gy/次,递增次数为3~11次。根据肺V20和将患者分为V20〈25%组和V2025%~36%组,两组患者再根据总剂量分剂量亚组,观察放射性损伤发生率和疗效。以≥15%的患者出现3级以上急性放射性肺损伤(RTOG)为限制剂量递增标准。结果全组84例。V20〈25%组45例,剂量亚组分别为70Gy、74Gy、78Gy、82Gy。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4.4%(2/45)。V2025%~36%组39例,剂量亚组分别为66Gy、70Gy、74Gy、78Gy。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5.1%(2/39)。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5%、52.8%,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9.7%、53.6%。随着剂量增加,1、2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有所增高,但统计学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3DCRT治疗NSCLC时,提高局部放射剂量应考虑正常肺组织所受照射的剂量和体积。当V20〈25%时,可以安全地递增到82Gy,其放射性损伤可以接受;当V20为25%~36%时,可以递增到76Gy。但当V20〉30%时,增加到更高的放射剂量应谨慎,而提高局部剂量对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的意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采用IMRT技术再程放射治疗加或不加化学治疗后,复发性高分级胶质瘤(HGG)患者的不良反应、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19例复发性HGG患者接受再程常规分割放射治疗,两次放射治疗间隔时间为9~156个月,中位32个月;剂量为40~60Gy,17~30fx,28~45d,中位剂量48Gy,24fx,35d;放射治疗采用IMRT技术;按L-Q模式计算等效生物剂量;记录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计算总体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放射坏死生存率。结果:本组BEDα/β=10中位值58Gy(48~72Gy)。急性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头痛和神经功能障碍加重,为1~2级,经对症治疗能明显减轻,未发现3级以上急性反应;有5例发生后期放射性脑坏死;PR 3例,SD 13例,PD 3例;KPS提高5例,不变10例,下降4例。 1、2年总体生存率为62.4%和34.0%;间变性星型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个月和10个月;1、2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为45.6%和26.1%;1、2年无放射坏死生存率为68.8%和55.0%。结论:初步结果显示采用IMRT技术和合适的放射剂量(中位BEDα/β=10 58 Gy)再程放射治疗加或不加化学治疗治疗复发性HGG安全有效。但本组病例数较少,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同步紫杉醇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放疗采用60Co,2 Gy/次,5次/周,总剂量60~70 Gy/6~7周.放疗的同时给予化疗,每周给予紫杉醇45 mg/m2,共5周,化疗前常规预处理.结果 全组42例中,CR 25例,PR 13例,SD 4例,总有效率90.5%.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8.1%和50.0%.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为92.9%,其中Ⅲ~Ⅳ度占57.1%.Ⅰ~Ⅱ级放射件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80.9%和33.3%,Ⅲ级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8.6%和9.5%.未发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 放疗联合同步紫杉醇化疗治疗食管癌疗效较好,但毒副反应较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副反应,分析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的变化水平和意义.方法 62例前列腺痛患者,60例采用调强放疗,2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56例放疗前接受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精囊95%计划靶体积的中位处方剂量为78 Gy,盆腔的为48 Gy.放疗前、后测量血液中PSA水平,观察PSA最低点值与预后关系.观察正常组织早、晚期副反应.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5.4个月.全组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生化复发生存率、总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分别为77%、87%、90%和92%,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生化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5%、69%和83%.放疗后PSA最低点≤2 ng/ml与>2 ng/ml的3年总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4%、88%%与56%、11%(χ~2=16.39,P<0.01;χ~2=28.87,P<0.01).1、2级早期泌尿系统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0%,1、2级早期直肠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3%,1、2级嗍泌尿系统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1、2级晚期直肠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结论 前列腺癌适形调强放疗疗效好,早、晚期副反应小;放疗后PSA监测利于判断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晚期前列腺癌同步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7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同步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2.2~2.4Gy/f,每天1次,每周5次,共31次,DT 70~75Gy;放疗第1天起口服氟他胺0.25g/次,每天3次。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分析影响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因素。结果 67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获CR 21例、PR 37例、SD 9例,总有效率(RR)为86.5%。随访时间为12.5~99.6个月,6例失访。随访满5年者(包括随访5年内死亡患者)共39例,其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0%、80.5%,3、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2.0%、63.0%。肿瘤GTV≥141cm3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6.7个月,较GTV<141cm3者的56.9个月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全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91.0%、89.6%,急性肝损伤为3.0%,急性放射性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分别为100.0%和95.5%。肿瘤GTV体积是影响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因素(P<0.05)。结论 同步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