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分析ChiariI型畸形(CMI)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与脊髓空洞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2001年142例CMI患者MR检查资料,其中伴发脊髓空洞症67例,无空洞症75例,测量小脑扁桃体下疝值,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结果比较表明,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在空洞组与无空洞组间无差异。结论:ChiariI型畸形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与脊髓空洞症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Chiari I型畸形(CM I)患者脊髓空洞症的可能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1~2001年142例CM I患者,其中无空洞症75例,合并脊髓空洞症67例.对CM I患者脊髓空洞与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程度、枕骨大孔前后径(D),小脑扁桃体疝出枕骨大孔时的前后径(d)及d/D及空洞内流空信号(CFVP)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脊髓空洞的发生与D、d及d/D无相关性,空洞的长度与d有相关性,空洞的最大前后径及左右径与CFVP有相关性.结论①CMI脊髓空洞的发生与小脑扁桃体疝出的程度,D、d及d/D无关.②空洞的长度与d值有关.③CFVP的发生与空洞的前后径及左右径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热灼加后颅窝减压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对18岁以上成年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行MRI检测后颅窝容积相关骨性标志间线性距离并进行比较,对72例MRI证实的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采用后颅窝正中入路,显微镜下行小脑扁桃体熟灼,松解粘连,使之回缩到枕骨大孔水平以上;后颅窝减压,硬膜扩大缝合.[结果]成年患者后颅窝容积相关骨性标志间线性距离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0.05).72例患者手术顺利,65例术后获得6个月至5年随访,按Tator标准,有效58例,有效率89.2%,无严重并发症.65例患者均复查MRI,63例示下疝之扁桃体均回缩到枕骨大孔水平以上,19例脊髓空洞消失,脊髓形态接近正常,38例脊髓空洞缩小.[结论]采用小脑扁桃体热灼加后颅窝减压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hiari I型畸形(CM I)患者脊髓空洞症的可能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1~2001年142例CM I患者,其中无空洞症75例,合并脊髓空洞症67例。对CM I患者脊髓空洞与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程度、枕骨大孔前后径(D),小脑扁桃体疝出枕骨大孔时的前后径(d)及d?蛐D及空洞内流空信号(CFVP)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脊髓空洞的发生与D、d及d?蛐D无相关性,空洞的长度与d有相关性,空洞的最大前后径及左右径与CFVP有相关性。结论:①CM I脊髓空洞的发生与小脑扁桃体疝出的程度,D、d及d?蛐D无关。②空洞的长度与d值有关。③CFVP的发生与空洞的前后径及左右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hiariⅠ型畸形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ChiariⅠ型畸形患者的临床、CT及MRI资料。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34.5岁。全部病例均行平扫。结果:小脑扁桃体下疝长度5~35mm,平均11.9mm,小脑扁桃体下极变尖26例。枕大孔前后径28~39mm。脊髓空洞症20例,颅底凹陷症15例,寰枢椎畸形9例。结论:综合分析ChiariⅠ型畸形的CT、MRI表现,对本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谭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3):8238-8238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MRI表现,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Chiari畸形患者的MRI资料与临床资料。结果:30例Chiari畸形患者小脑扁桃体疝至枕大孔平面下方5~26 mm。20例合并脊髓空洞,枕大孔层面延前池前后径宽度为0~5 mm,10例无脊髓空洞,延前池宽度为4.5~6 mm,5例合并颅颈交界区畸形,4例合并脑积水。结论:MRI是Chiari畸形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68例患者在显微镜下行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并硬脑膜重建扩容术,术中常规去除后颅窝颅骨约5cm×6cm,在显微镜下将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在软脑膜下隐性切除,使下疝部分上移,并松解小脑扁桃体与延髓的粘连以及颈、延髓周围的蛛网膜粘连,术毕应用自体筋膜行后颅窝硬脑膜扩大修补,使后颅窝扩容。结果:68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感觉障碍症状缓解者59例,有效率86.8%(59/68);根性症状恢复有效率62例,有效率91.2%(62/68):小脑和后组脑神经症状恢复有效率88.2%(60/68);肌力改善有效率76.4%(52/68);肌肉萎缩无明显变化。MRI复查脊髓空洞消失或基本消失者64例,较前缩小者3例,无改变者1例。结论: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行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并硬脑膜重建扩容术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伴有脊髓空洞症的Chiari Ⅰ型发病率、发病年龄及MR表现与相应神经系统症状关系。方法:对7例诊断为Chiari Ⅰ型畸型而不伴有脊髓空洞症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组发病率为25%,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结论:是否可以依据小脑扁桃体疝的形态来反映神经系统症状及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54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本组对1998年9月至2005年9月共收治的54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入路,对颅底凹陷症采用后路减压,显微镜下行小脑扁桃体软膜下部分切除,正中孔开放手术治疗。结果:54例患者术中观察发现延髓和上颈髓明显受压和不同程度同小脑扁桃体粘连,正中孔引流不畅;随访1月~7年,术后42例症状显著改善,12例明显改善;影像学复查提示脊髓空洞明显缩小。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hiari I型畸形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Chiari I型畸形患者的临床、CT及MRI资料.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34.5岁.全部病例均行平扫.结果:小脑扁桃体下疝长度5~35 mm,平均11.9 mm,小脑扁桃体下极变尖26例.枕大孔前后径28~39 mm.脊髓空洞症20例,颅底凹陷症15例,寰枢椎畸形9例.结论:综合分析Chiari I型畸形的CT、MRI表现,对本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枕大池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枕大池成形术(后颅凹减压+硬脑膜成形+小脑扁桃体切除+蛛网膜粘连松解)治疗17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对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近期疗效:17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15例(有效率为90%),MRI检查提示下疝扁桃体消失,脊髓空洞缩小.远期疗效:MRI检查提示枕大池成形,脊髓空洞消失或明显变细,脊髓蛛网膜下腔增宽.治疗有效12例(有效率70%).结论 枕大池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效果满意,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Chiari畸形也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以小脑扁桃体向下疝入枕骨大孔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脊髓空洞症为其常见的合并症[1],多以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既往所用的空洞分流手术已不作为对此病的首选术式,传统后颅窝减压术也暴露出许多缺陷.我院近3年来设计实施3 cm小切口微创术式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取得良好效果,至今已开展该类手术3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枕大池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枕大池成形术(后颅凹减压+硬脑膜成形+小脑扁桃体切除+蛛网膜粘连松解)治疗17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对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近期疗效:17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15例(有效率为90%),MRI检查提示下疝扁桃体消失,脊髓空洞缩小.远期疗效:MRI检查提示枕大池成形,脊髓空洞消失或明显变细,脊髓蛛网膜下腔增宽.治疗有效12例(有效率70%).结论 枕大池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效果满意,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枕大池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枕大池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枕大池成形术(后颅凹减压+硬脑膜成形+小脑扁桃体切除+蛛网膜粘连松解)治疗17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对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近期疗效:17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15例(有效率为90%),MRI检查提示下疝扁桃体消失,脊髓空洞缩小.远期疗效:MRI检查提示枕大池成形,脊髓空洞消失或明显变细,脊髓蛛网膜下腔增宽.治疗有效12例(有效率70%).结论 枕大池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效果满意,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小脑扁桃体下疝导致脊髓空洞症微创手术治疗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随访总结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37例小脑扁桃体下疝导致脊髓空洞症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所有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被纠正,脊髓空洞消失21例,明显缩小15例,轻微缩小1例,有效率100%.结论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导致脊髓空洞的微创手术方式及术前术后全方位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Chiari畸形是以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为特征的先天性疾患,常合并脊髓空洞症及环枕畸形。夏科关节是一种慢性无痛性关节破坏性疾病,多由脊髓空洞症引起,好发生于肘关节及踝关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的MRI影像表现,评价MRI对Chiari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RI及手术证实的15例Chiari畸形的MRI表现。结果:小脑扁桃体下缘变尖12例。下疝至枕骨大孔平面下3.5~21mm,12例伴有脊髓空洞。结论:MRI能清楚显示Chiari畸形病灶的部位及形态,是其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脊髓空洞是Chiari畸形主要合并症。  相似文献   

18.
张丹  吕亮  万立野 《临床荟萃》2007,22(17):1276-1277
Chiari畸形,即小脑扁桃体联合畸形,又称Arnold-chiari综合征,为后脑先天性发育异常,是小脑扁桃体经枕骨大孔疝入椎管所形成的一组脑复杂畸形.常与先天性脑积水、脊椎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空洞症和颅脑后部畸形等同时存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1例临床确诊的Chiari畸形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其临床及MRI诊断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Chiari畸形是以小脑扁桃体下疝入枕骨大孔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常伴有脊髓空洞症和颅颈部其它畸形。据报道,约50%~75%的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手术方式有多种多样,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复杂性。笔者对本院2007~2009年21例Chiari畸形行后路减压手术围手术期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Chiari 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86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iari I畸形(Chiari I malformation,CM I)是一种以小脑扁桃体向下疝入枕骨大孔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为其最常见的合并症.我院1995-02~2004-05共收治86例Chiari 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以不同方式进行手术,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