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索根治性放化疗后局部复发食管鳞癌接受再程放化疗患者的生存结果和失败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8年10月接受再程放化疗的局部复发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结果、失败模式、不良反应,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生存结果。结果 纳入105例食管鳞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9个月和15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再程放疗剂量和复发时间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因素,再程放疗剂量和复发时间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因素。失败模式包括远处转移(41例)、局部区域失败(24例)、原发灶失败(6例)和食管其他部位新发肿瘤(6例)。结论 局部复发食管鳞癌再程放化疗后的失败模式以远处转移为主,再程放疗剂量和年龄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的转移侧数对非手术胸段食管鳞癌预后的影响及胸段食管鳞癌放化疗预后因素。 【方法】 将395例接受同期放化疗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分为五组:A组,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B组,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C组,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不伴有其他远处转移;D组,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不伴有其他远处转移;E组,其他远处转移。研究终点是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并对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A、B、C、D、E组的3年OS分别为 47.6%、46.4%、33.5%、14.8%、5.7%(P = 0.000);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5.2%、39.5%、26.4%、4.9%、4.3%(P= 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肿瘤长度、T分期、M分期、化疗方案及疾病分组对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化疗方案及疾病分组为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胸上段和胸中段食管癌,与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比,胸段食管鳞癌伴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更好,可考虑视为区域性病变。性别、T分期、同期化疗方案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侧数是胸段食管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了解治疗失败模式,为临床勾画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的治疗失败模式,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给予的处方剂量为66 Gy/33次,仅照射原发肿瘤和阳性淋巴结,未进行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的预防照射。结果:全组患者的1年和2年的生存率、局控率分别为75.3%、52.7%和82.5%、67.3%。共有37例患者出现治疗失败,治疗失败率是61.7%(37/60);区域失败率是59.5%(22/37),其中野内复发为20例(90.9%),野外复发2例(10.1%);远处转移率48.6%(18/37),其中有3个患者同时出现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野内复发和远处转移是食管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形式,仅照射原发肿瘤和阳性淋巴结可能是可行的,CTV1为肿瘤靶体积(gross tumorvolume,GTV)纵向方向上下外放2 cm可能足够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肿瘤复发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接受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184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术后3年内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3年内86例(46.7%)患者肿瘤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11.4个月,其中局部-区域性复发46例(25.0%)、血行转移40例(21.7%)。单因素分析显示,食管癌术后复发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为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影响术后血行转移复发的独立因素为血管浸润。结论食管癌的局部复发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而血行转移与血管浸润有关;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胸上段食管癌同期放化疗和单纯放疗的近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颈、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111例随机分为放化组及单放组。两组放疗均采用适形放疗DT64.4-69.2Gy。化疗方案采用TD或PF。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毒副反应、失败原因。结果放化组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及1、3、5年生存率均高于单放组。放化组的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单放组为高,其他急性毒副反应、晚期副反应发生率相似。放化组局部复发率低于单放组,两组远处转移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同期放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总生存率,降低区域失败率,但未能降低远处转移率,3-4级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有所增加但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前,临床上多数中晚期食管癌应用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患者症状有所缓解、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但总的生存率并不高;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为探讨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价值,1999~2002年我科对收治的7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采取同期放化疗及单纯放疗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现就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性放疗疗效、预后及复发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8例根治性放疗食管鳞癌患者。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分别是15.3月和12.2月。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M分期、同步化疗和放疗剂量。结论: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仍然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加胸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后的病理特征、分级方法,寻找食管鳞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浙江省台州医院共完成术前放化疗加胸腹镜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ⅡB~ⅢA期)食管鳞癌22例。对食管肿瘤及送检淋巴结全部取材,进行病理分析。结果7例(31.8%)达到完全病理缓解(pCR),15例(61.2%)未达到完全病理缓解(非pCR)。在15例非pCR患者中,13例食管有肿瘤残留,6例有淋巴结转移,4例既有食管肿瘤残留又有淋巴结转移。2例患者术后短时间内发生远处转移并死亡,食管均有肿瘤残留且有淋巴结转移。结论TNM分期或G分期均适合于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加手术治疗后的病理分析,非pCR是食管鳞癌发生远处转移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治性放化疗因可能遗漏较小的肿瘤或不能清除已经转移的淋巴结,可能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对食管癌根治术后颈胸淋巴结转移者的效果。方法:通过电话随访及电子病历回顾性分析54例食管鳞癌根治术后颈胸内淋巴结转移患者调强放疗的预后。用SPSS17统计软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全组l、2、3年生存率为69%、55%、47%,中位生存时间29个月。胸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淋巴结〈2cm者生存率优于1〉2cm者(矿=6.276,P:0.012),淋巴结转移的时间为生存率影响因素。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根治术后颈胸淋巴结转移疗效好,淋巴结转移时间是生存率影响因素,转移淋巴结大小是胸部转移患者生存率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手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生存因素。方法 对110例在我院行手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 本研究患者总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6.36%(95/110)、50.9%(56/110)和39.11%(39/1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区域数、切缘阳性、肿瘤复发、手术后治疗及放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浓度与预后密切有关。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区域数和肿瘤复发是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危险因素;经胸行肿瘤切除术且经左胸二野淋巴结清除术处理、术后使用放疗治疗及放疗后Hb升高是食管癌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手术治疗是目前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同时注意选择手术方式及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术后予放疗治疗,且密切观察Hb变化,更加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50例喉鳞癌复发患者的相关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首次治疗方法及病理情况与肿瘤复发间的关系。方法: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1992年至2008年所收治的50例复发性喉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复发性喉鳞癌共50例,其中局部复发21例(42%),颈部淋巴结转移27例(54%),局部复发并颈淋巴结转移2例(4%);复发喉鳞癌病理中Ⅰ~Ⅱ级19例(38%),Ⅲ~Ⅳ级31例(62%);局部病灶T1-224例(48%),T3-426例(52%);首次治疗全喉或近全喉切除21例(42%),其他治疗如部分喉切除20例(40%),放化疗等9例(18%)。再次治疗采取部分喉切除、全喉切除及(或)淋巴清扫术合并放化疗。其中局部复发组5年生存率33.33%(7/21),颈淋巴结转移组5年生存率29.63%(8/27),局部复发并颈淋巴结转移组5年生存率0%(0/2)。术后复发时间8~42个月,中位复发时间13个月。结论:喉鳞癌治疗后复发同病理分级、首次治疗方法有相关性,与局部病灶分期无明显相关性,对复发喉鳞癌的治疗应以根治手术为主配合放化疗,可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相比对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疗效及毒副反应的不同。方法:67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RT)和同期放化疗组(RT+CT),两组放疗方法相同,都使用常规放疗技术,同期放化疗组在放疗同时给予顺铂和氟尿嘧啶4周期化疗,放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患者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均完成治疗计划,在放疗结束后1个月和3个月原发灶CR率和颈部淋巴结CR率无明显差异(P〉0.05),一年内远处转移率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放化疗组的急性毒副反应与单纯放疗组相比明显加重(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TNM分期和治疗方式与肿瘤的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P=0.00),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病理组织类型与肿瘤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1),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影响肿瘤预后的趋势(P=0.052)。肿瘤TNM分期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期越晚,患者生存期越短;而同期放化疗为保护因素,与单纯放疗相比降低死亡风险达68,7%。结论:同期放化疗的毒副反应较重且明显,但病人可以耐受,与单纯放疗相比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性。方法:采用右前胸、颈、腹三切口施行三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152例。结果:医院内手术死亡3例(2.0%),全组病人淋巴结转移率为55.9%(85/152),颈、纵隔、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1%(23/152)、44.1%(67/152)、22.4%(34/152)。纵隔淋巴结转移与病变部位无关,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见于胸上、中段食管鳞癌,转移率分别为22.2%(8/36)、16,7%(13/78);腹腔淋巴结转移多见于胸中、下段食管鳞癌,转移率分别为23.1%(18/78)、34.2%(13/38);颈淋巴结转移率在PT1~PT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PT3、PT4与PT1、PT2纵隔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胸段食管癌易发生纵隔、颈部、腹腔淋巴结转移;(2)胸段食管癌浸润早期即可发生颈淋巴结转移;(3)三野淋巴结清扫对胸段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Ⅱa期食管癌常规放疗后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回顾分析经三维计划系统设野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疗食管癌76例,放疗方法均为前2/3疗程常规设野放疗.每次2Gy,共40Gy左右;后1/3疗程改为CT模拟定位,经三维计划系统设野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2次/d,每次1.5Gy。共15~24Gy左右。全疗程35~40d,总剂量为55~64Gy/30~36次。结果76例患者1、3、5a生存率分别为90.8%、68.4%和48.7%;1、3、5a局控率分别为93.4%、86.8%和85.5%。死亡22例,其中死于未控和局部复发6例,占27.3%;远处转移12例(含4例伴有淋巴结转移),占54.5%;淋巴结转移7例(含4例伴有远处转移),占31.8%;食管大出血1例,占4.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部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颈段、胸上段明显优于胸中段。结论常规放疗后经三维计划系统设野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可作为颈段、胸上段Ⅱa期食管癌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院螺旋断层放疗治疗鼻咽癌36例失败病例的临床经验。方法2007年9月--2012年8月间共初治鼻咽癌217例,治疗失败36例(Ⅰ期1例、Ⅱ期5例、Ⅲ期16例、Ⅳ期14例),其中单纯放疗9例,同步综合治疗27例。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7(6~57)个月,中位失败时间12(3~42)个月,局部复发10例(Ⅰ期1例、Ⅱ期1例、Ⅲ期5例、IVa期3例),照射野内复发7例,照射野边缘复发3例;区域复发3例(Ⅲ期2例、Ⅳa期1例),远处转移16例(Ⅱ期3例、Ⅲ期7例、Ⅳa期6例),5例骨转移,5例肝转移,1例髓内转移,5例多器官转移;其他因素失败7例。死亡29例(80.6%),包括局部复发7例,区域复发2例,远处转移13例,不明原因咽部出血5例,急性脑疝1例,全身虚弱衰竭1例。结论螺旋断层放疗治疗鼻咽癌失败主要原因为复发及转移,建议原发肿瘤GTV外扩5mm边界并每日行图像引导;针对N。的Ⅱ期患者放疗联合含铂化疗可以有效降低治疗失败率;治疗失败后患者可从挽救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6.
管云峰  张海兵 《浙江医学》2021,43(19):2073-2077
目的探究非区域淋巴结转移与胸段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13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其中有非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33例为观察组,无非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106例为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1∶1匹配,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的总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57.5%;对照组总缓解率为76.4%(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PFS分别为7.3个月和13.0个月,中位OS分别为12.1个月和19.6个月。观察组PFS和OS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匹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PFS分别为7.3个月和12.4个月,中位OS分别为12.1个月和19.8个月,观察组PFS和OS仍短于对照组(均P<0.05)。非区域淋巴结转移、cTNM是影响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胸段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金属硫蛋白在原发食管癌和转移淋巴结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在食管癌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以MT和细胞角蛋白4单克隆抗体标记10例正常食管粘膜、108例原发食管癌和188全区域淋巴结。结果:非典型增生的鳞状上皮MT阳性部位局限于基底和基底旁细胞,原发食管癌阳性率为54.6%(59/108),淋巴结转移癌MT表达情况与原发癌基本相同。MT的表达与癌组织的分级、类型和角化型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结论:MT的超表达是食管粘膜上皮增生和角化型鳞癌转移的一种生物学标志,但其与淋巴结转移的联系则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分析调强放疗并同步化疗与常规放疗并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性不良反应,探讨调强放疗并同步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同步放化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200例,用随机配对法分为两组: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组(调强放疗组)92例和常规二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组(常规放疗组)108例.结果 调强放疗组和常规放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5.2% (P=0.005),两组3年的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3.6%对38.9%、68.7%对41.2%和56.2%对30.8%,调强放疗组均好于常规放疗组(P<0.0001).调强放疗组与常规放疗组比较降低了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和原发瘤床复发率和总复发转移率(P<0.05),远处转移率及毒性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加铂类方案同步化疗较常规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咽后淋巴结转移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01~2007-12间,本院病理确诊鼻咽非角化性或未分化癌,分期为Ⅱ~Ⅳa(2008年广州鼻咽癌分期标准)患者102例,根据MR检查结果分为:无咽后淋巴结转移、单侧咽后淋巴结转移及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3组,Ⅱ期患者采用常规鼻咽癌根治性放疗;Ⅲ~Ⅳa期患者采用常规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及同期放化疗或辅助性化疗。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鼻咽及颈部MRI、胸腹部CT、全骨ECT,所有患者随访2年,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果 102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全程放疗,同期化疗为顺铂(Cisplatin)30 mg/(次.周)-1×7方案,辅助性化疗为PF方案2~4个疗程,所有患者近期完全缓解率100%。随访2年3,组患者之间2,年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发生率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分期因素,Ⅲ期患者3组患者之间2年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发生率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a期患者3组患者之间2年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咽后淋巴结转移属于高危预后因素之一,较易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放化疗后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模式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4年143例胃癌根治术后在我院行化疗及序贯放化疗后复发转移患者,对其首次失败部位、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3例术后失败中局部复发93例,最常见部位分别为腹膜后淋巴结、瘤床、吻合口,其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多为第16组淋巴结A2、B1站,远处转移共89例,以腹腔种植、肝脏、肺较常见。术后放疗组中局部复发概率明显小于术后化疗组,远处转移概率无明显区别。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手术方式、淋巴结阳性率、浸润深度为影响胃癌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因素(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应强调规范化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复发及转移,其失败模式主要以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及腹腔种植转移为主,辅助性放疗可明显减少局部复发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