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和掌握珲春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方法]2009年8月,在珲春市抽取部分城乡中小学校,抽取部分7、9、12、14、17岁男、女学生进行血红蛋白含量检测。[结果]检测男生3 900人,贫血患病率为16.44%,其中城区、乡镇学生患病率分别为18.71%、13.33%(P〈0.01);检测女生3 900人,贫血患病率为25.33%,其中城区、乡镇学生患病率分别为27.11%、22.91%(P〈0.01)。贫血患病率,城区、乡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男生、女生各个年龄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男生(2 354人)、朝鲜族男生(1 546人)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6.53%、16.30%(P〉0.05);汉族女生(2 215人)、朝鲜族女生(1 685人)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5.64%、24.93%(P〉0.01)。[结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女生高于男生,城区高于乡镇,汉族与朝鲜族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辽源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为制订贫血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辽源市部分中小学生Hb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2005年为21.35%,2006年为13.37%,2007年为9.08%,2008年为9.25%(P〈0.01)。2005-2008年平均贫血检出率,小学生为10.26%,初中生为10.87%,高中生为25.44%;男生为16.21%,女生为6.29%(P〈0.05)。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贫血检出率均逐年呈下降趋势(P〈0.01);小学女生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初中男生呈下降趋势(P〈0.01),高中男生、女生均为2007年、2008年较2005年、2006年明显下降(P〈0.01)。[结论]辽源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贫血患病率高中生最高,女生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岛中,小学生血红蛋白及贫血状况。方法:对海岛2022名中小学生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男生血红蛋白均值为125.61g/L,女生为121.23g/L,男女生有差异显著性;女生贫血患病率29.35%,明显高于男生贫血患病率23.10%,城,乡学生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0.24%和22.28%,两者有差异显著性,结论:提示在中小学生中尤其是城镇学生应加强营养知识宣传,平衡膳食结构,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驻马店市2165例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芳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67-1168
目的掌握驻马店市中小学生的贫血状况,探讨各种因素对贫血的影响,指导学校做好中小学生的贫血防治工作。方法对2008年驻马店市城区三所学校的2165名学生的贫血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驻马店市2165名中小学生的贫血患病率为12.47%,高中生16.08%,初中生9.38%,小学生5.08%;男生10.36%,女生14.65%。结论驻马店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年级、性别之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今后该市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南宁市城乡中小学生贫血流行现状,为防治中小学生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法,以南宁市城乡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为调研样本,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检测南宁市城乡中小学生1343人,低血红蛋白243人,患病率为18.09%,其中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1.56%、25.04%;城乡学生患病率分别为19.97%、15.40%,各年龄组之间贫血存在一定差异,女生贫血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男女生17岁年龄组贫血率最高,女生贫血检出率高于男生.结论 中小学生贫血防治工作仍是我市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应采取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贫血的发生率,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朐县儿童青少年贫血情况,探讨贫血防治对策。[方法]于2004 年5 月10 日至6 月10 日对临朐县内12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采用氰化高铁法,利用KJ 2G型血红蛋白仪进行测定。[结果]共体检6 201人,贫血者1 269人,贫血患病率为20 5%。其中男生贫血患病率为19 4%,女生贫血患病率21 9%;农村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28 2%,城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16 7%。[结论]临朐县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农村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凉山州喜德县彝族中小学生贫血状况、特点、趋势变化,为彝族学生贫血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2010、2014和2019年凉山州参与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项目中,选取7、9、12和14岁年龄组彝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WHO贫血诊断标准,了解调查对象血红蛋白水平、贫血患病率及贫血程度,分析7~14岁彝族学生贫血流行现状。结果 2010、2014和2019年彝族中小学生总平均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32.58±11.04)g/L、(138.13±11.64)g/L和(132.23±12.79)g/L。各年度男生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女生,消瘦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和超重、肥胖组。各年轻度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010年5.65%,2014年1.89%,2019年5.42%,中度贫血检出率各年分别为2010年0.94%、2014年0.73%和2019年4.29%,贫血程度以轻度贫血为主,中度贫血比例近年来有较大上升,没有重度贫血。凉山州喜德县彝族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贫血率分别为2010年6.6%、2014年2.6%和2019年9.7%。2010年彝族女生贫血率显著高于男生。2014、2019年彝族男女生贫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岁人群贫血患病率有所改善,7、9岁是人群中的薄弱环节,贫血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趋势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度不同营养状况群体贫血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彝族中小学生的贫血问题并未得到彻底改善,应高度重视对彝族学生的贫血监测和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贫血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毛晔 《江苏卫生保健》2000,2(3):151-152
为了解城区学生贫血患病情况,采用WHO推荐的氧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对城区7所学校的10128名中小学生进行贫血调查。结果表明:城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21.2%,以轻度贫血为主;女生贫血患病率高于男生;贫血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分析宁夏地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与体能相关因素的关联,为该地区中小学生贫血提供多种防治途径.方法 资料来自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共选取3 633名7,9,12,14岁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浓度,采用HemoCue法诊断贫血.结果 宁夏地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8.4%.其中女生高于男生,低年龄组高于高年龄组(7,9,12,14岁组分别为11.4%,10.0%,6.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48,28.08,P值均<0.05).50 m跑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成绩优秀组贫血患病率最低.耐力跑成绩良好、合格的学生贫血患病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0 m跑、耐力跑成绩均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宁夏地区农村、女生贫血患病率依旧较高,体能成绩与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有关联.应加强教育宣传,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了解闵行区6~13岁在校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特征,为制定在校学生贫血预防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4年连续2a对闵行区6~13岁所有在校学生共71 743名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其中男生38 469名,女生33 274名.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完成所有资料分析.结果 男生2次血红蛋白均值分别为(132.4±11.3)(132.6±12.2) g/L,女生2次血红蛋白均值分别为(131.6±11.0)(131.4±11.8) g/L,男生2次血红蛋白均值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贫血现患率为5.0%,发病率为5.8%,现患贫血中1a后81.3%恢复正常,人群持续贫血率为0.9%.女生贫血患病率高于男生(P<0.01);女生贫血发病风险是男生的1.20倍;持续贫血风险男女生整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贫血患病率和发病风险均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6岁组是发病及持续性贫血风险最高的年龄组;女生6岁组,12岁组是贫血患病风险、发病风险及持续性贫血风险最高的年龄组.现患贫血中轻度占81.1%,中度占18.8%,重度占0.1%;16.9%轻度贫血转化为持续贫血,26.6%中重度贫血转化为持续贫血;新发贫血中79.3%为轻度,20.6%为中度,0.1%为重度.男、女生轻度与中重度贫血中持续贫血率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对中小学生开展连续性血红蛋白监测,并针对不同年龄开展健康教育,同时需重点关注持续性贫血学生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1.
刘建国  王继海 《职业与健康》2005,21(12):2025-2025
目的了解临沂市兰山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状况.方法 1999年和2004年,对该区的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两次调查的贫血患病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4年度贫血患病率(33.35%)明显低于1999年(46.68%);中学生患病率低于小学生,女生贫血患病率高于男生.结论贫血患病率可能与学生膳食不平衡、体育锻炼不足及课业负担过重有关.预防贫血的发生应从健康教育入手,强化自我保健意识,推广平衡膳食,纠正偏食等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12.
2004年辽阳市宏伟区部分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辽阳市宏伟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状况,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对宏伟区部分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7936名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22.67%。贫血患病率,小学生为27.79%,初中生为21.73%。高中生率为15.14%;男生为20.27%,女生为25.33%;城区学生为20.36%,农村学生为27.40%。[结论]宏伟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随着学级的增高逐渐下降,女生高于男生,农村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广东省中小学生血红蛋白现状及体质影响因素,为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14年广东省参与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项目中,选取7、9、12、14岁年龄组4 78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叠氮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测血红蛋白,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分析血红蛋白值影响因素。结果广东省中小学生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34.28±12.234)g/L,男生为(136.33±13.022)g/L,女生为(132.21±11.013)g/L;城市学生为(134.89±11.931)g/L,农村学生为(133.66±12.504)g/L。贫血患病率为10.6%,男生为9.8%,女生为11.5%;城市学生为8.7%,乡村学生为12.6%。近20年来广东省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每5年呈现一个上升/下降的波动,波幅5%左右;2014年学生贫血率高于2010年。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活量、上臂部皮脂厚度、握力与血红蛋白值呈正相关,脉搏、肩胛部皮脂厚度、臀围、仰卧起坐/斜身引体/引体向上、50 m跑、年龄与血红蛋白值呈负相关。结论广东省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属于轻度水平,但有回升趋势,应密切监测;血红蛋白与生长发育和体能指标有关,应实施营养干预,提高学生血红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贫血患病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柳州市135所中小学校7~19岁学生80036名进行体格检查,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和用《1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27.17%,小学男、女生贫血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学女生高于男生(P〈0.01);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5.09%,中小学均为女生高于男生(P〈0.01);在学段的分布上,贫血患病率和营养不良检出率中学生均高于小学生(P〈0.01)。结论柳州市中小学生贫血和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应制定多方面多层次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桐城市中小学学生贫血状况,为开展学生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桐城市常见病监测点校的全体学生 8 816人进行血红蛋白(Hb)检测。结果 桐城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 35.11%。重点学校学生贫血患病率高于一般学校,乡镇学校高于市区学校,市区学校的女生贫血患病率高于男生。各年龄组学生贫血患病率也不相同。学生贫血患病率高低还与学生学习负担、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有关。结论 桐城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要实现《全国学生贫血综合防治方案 (试行 )》第二阶段目标要求,任务还是艰巨的。  相似文献   

16.
芝山区中小学生贫血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芝山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全区共抽取23709名7-8岁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贫血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女生高于男生,小学生高于初中、高中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的贫血状况。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中小学生血红蛋白,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0、2005年分别调查2446、4135和5012人,检出贫血人数1236、1103和1559人,贫血率分别为50.53%、26.67%和31.10%,中度贫血者逐次减少,7岁组和14~17岁组贫血率较高、女生贫血率高于男生、乡村学生贫血率高于城市学生。结论达州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5年韶关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和贫血程度,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技术规范(试行)》,对韶关市区、南雄市共12所监测学校7、9、12、14、17岁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共检测1999名在校学生,其中城市学生1000人,农村学生999人。城市学生贫血患病率(8.0%)低于乡村学生(17.7%),城市女生贫血患病率(10.0%)高于男生(6.0%)(P<0.05),乡村男女生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程度构成以边缘为主(80.9%),轻度次之(19.1%)。结论该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状况不容忽视,仍需加强健康教育与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近10年来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的动态变化和评价防治效果。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学生贫血状况,对贫血学生进行综合防治。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值,诊断按WHO 1972年贫血筛查标准。结果贫血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7年的18.91%下降至2007年的2.31%;中度以上程度贫血构成比由1997年的25.90%下降至2001年的1.00%,2002--2007年未检出;贫血患病率下降趋势小学生强于中学生,男生强于女生;平均贫血患病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中学女生高于中学男生。结论江门市区中小学生贫血防治10年效果显著。防治贫血的重点人群是小学生和中学女生。  相似文献   

20.
姬春燕  孙洪文  李慧 《职业与健康》2011,27(15):1768-1770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9—2010年度大兴区全体中小学生的健康监测资料,对学生视力低下、肥胖、营养不良、龋齿、沙眼、贫血的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加体验学生共计62 280人,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8.43%,女生高于男生,随学段上升而增高。肥胖检出率为12.63%,男生高于女生,随学段上升而减少。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5.80%,女生高于男生,高中偏高,小学及初中相对偏低。缺铁性贫血检出率为0.77%,女生高于男生,随学段上升而增高。恒牙龋齿患病率为13.47%,女生高于男生,小学阶段偏低,初、高中普遍偏高。沙眼检出率为0.73%,男女生各学段的变化略有差别。结论视力低下、肥胖和龋齿的防治工作仍是常见病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努力探索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其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