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菱形肌损伤为背部肌肉劳损与扭伤的常见病之一,且临床发病率很高。笔者对此病的治疗进行了摸索,从中得到点滴收获,略述一二,俾同道者细究。一知常达变,明察病机菱形肌位于肢体背部斜方肌的深侧,有大小之分,小菱形肌起于项韧带下部及第七颈椎棘突(有的在第一胸椎棘突),止于肩胛骨内侧脊椎缘。大菱形肌起于胸椎4、⑤棘突及棘上韧带,纤维斜面下外止于肩胛骨脊椎缘的下角。其作用为上提和内移肩胛骨。从临床实践中观察,本病发生多由上臂过举,或忽然后伸、内收、内旋和剧烈的肩胛运动,负荷过重或姿势不正,持久用力,或久卧湿地感受外邪引起经脉闭阻,而发生以  相似文献   

2.
菱形肌损伤是引起肩背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菱形肌损伤多因长期在肩胛骨外旋位姿势下工作、局部外感风寒湿邪或使肌纤维出现慢性炎症、变性、粘连.此外,因肩扛重物、手持物向前抛掷、举重、搬运重物等,使肩胛骨外旋转,由于力量过大或牵拉过度而致肌纤维撕裂出血、水肿、渗出、肌肉痉挛,也常能导致菱形肌急性损伤.3年来我科运用肌肉起止点针刀治疗配合壮医经筋多向刺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验方六则     
菱形肌分大小两种,小菱形肌呈窄带状,起自下位二个颈椎的棘突,而附着于肩胛骨脊柱缘的上部,在大菱形肌上方,与大菱形之间隔以很薄的蜂窝组织层。大菱形肌呈扁阔菱形,起自上位四个胸椎的棘突,向外下几乎附着肩胛骨脊柱缘的全长,大小菱形肌能内收及外旋肩胛骨,并上提肩胛骨使之接近中线,当该肌损伤时,患者多以上背部顽固性疼痛就诊。  相似文献   

4.
菱形肌起始于2个颈椎及上4个胸椎棘突,止于肩胛骨内侧缘,由大小菱形肌组成,小菱形肌附着于肩胛冈的平面,大菱形肌附着于冈以下的内侧缘直至下角。由肩胛背神经支配;有上提肩胛骨,使肩胛骨靠近脊柱,内收和固定肩胛骨的作用。所以当劳累过度或猛力牵拉前臂及坐卧姿势不正过久等导致  相似文献   

5.
正肩胛提肌损伤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是临床常见的颈肩部疾病。本病多由突然性动作造成损伤,上肢过度后伸,使肩胛骨上提和向内上方旋转,肩胛提肌突然强烈收缩;由于肩胛骨周围软组织的影响,使肩胛骨与肩胛提肌不能同步运动,从而造成肩胛骨脊柱缘内上角的肩胛提肌附着处损伤[1]。笔者近年来采用小针刀结合拔罐放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韶关  相似文献   

6.
陆瑾 《中国针灸》2005,25(7):520-520
菱形肌损伤是引起肩背部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部,患者常表现为肩胛骨内侧缘下半部的深部疼痛,针刺常规穴位,疗效较差.笔者在临床上尝试取用局部特定穴位以短刺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肩胛提肌损伤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多由长期低头并稍转向一侧的姿势及局部受凉有关,以颈肩背部酸痛不适为主要症状,疼痛部位以肩胛骨内上方最为明显,伴有颈部肌肉僵硬,在肩胛骨内上角可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物,活动肩关节,肩胛骨内上方可有弹响声.笔者近1年来采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慢性肩胛提肌损伤30例,疗效显著,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肩胛提肌损伤在临床是一种常见病,但大部分被含糊地诊断为肩部损伤,或背痛、肩胛痛,也有被误诊为颈椎病或肩周炎.该病与长期低头并稍转向一侧的姿势及局部受凉有关,以颈肩背酸痛不适为主要症状,疼痛部位以肩胛骨内上方最为明显,伴有颈部肌肉僵硬,在肩胛骨内上角可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物,活动肩关节,肩胛内上方有弹响声.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为主综合治疗慢性肩胛提肌损伤25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TDP照射加推拿治疗项背肌筋膜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背肌筋膜炎又称项背纤维组织炎或内风湿症.一般是指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主要表现可见项背部疼痛、僵硬、运动受限及软弱无力等症状.常累及斜方肌、菱形肌和提肩胛肌等.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潮湿、风寒、劳累、损伤可使症状加重.患处肌肉发僵,压之酸痛,皮下可触及变性的肌筋膜及纤维小节,并可触及肌膜摩擦音,多无肌力和肌腱反射的改变,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10.
菱形肌损伤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常因搬提重物,长期伏案工作,投掷或上肢长期超负荷引起.证属中医学的“肩背痛”范畴.近年来笔者运用推拿结合樟脑热帖法治疗48例菱形肌损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推拿加局封治疗菱形肌损伤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菱形肌损伤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证属中医“肩背痛”范畴,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或长期伏案工作者,也有部分因锻炼不慎时造成急性损伤。自2003~2006年本科共接诊58例,运用推拿加局封法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58例中,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8岁,以上25~50岁居多。右侧损伤48例,左侧损伤10例;病程短者5天,长者1年余。急性损伤45例,慢性损伤13例。2诊断有急性损伤,慢性积累性损伤病史。在肩胛内侧缘菱形肌体表投影区出现疼痛,少数患者疼痛可扩散致颈项部及前胸部。伏案久坐,仰头甚至深呼吸可使疼痛加剧;使患侧肩部稍加活动,疼痛即可缓解。触诊检查患侧可发现患部肌肉紧张、僵硬、疼痛或条索状肌腹,按之疼痛。松肩、仰头、挺胸疼痛加剧,扩胸痛减。本病较易误诊,临床上应与颈椎病、胸椎骨关节病相鉴别。3治疗方法3.1推拿疗法以理筋舒筋,松解粘连,解痉止痛为原则。患者取俯卧位,两手自然下垂于治疗床两侧,以利肩胛骨外移,使菱形肌充分暴露,便于施术操作。先用大鱼际揉法在患处治疗3~5min;再用一指推法及滚法各治疗3~5min;然后用弹拔法弹拔菱形肌、肩胛提肌数次,在痛点和肌痉挛结节处弹拔手法力度可稍大,...  相似文献   

12.
菱形肌损伤在临床上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尤其是用肩挑、背负、较大量的手提等,由于长期的超肌肉负担,造成菱形肌的超量负荷,致使菱形肌(有时也包括肩脚提肌)的劳损。或者由于一次超大量的负荷,或在耸肩的情况下的暴力打击等,常常致使菱形肌发生急性损伤。近年来,我们应用中医手法对菱形肌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13.
菱形肌为人体主要收缩肌之一,由于肩关节属多轴运动关节,菱形肌是参与肩胛骨和肩关节活动肌群的主要肌肉,肩关节在大负荷受力条件下,菱形肌很容易拉伤,在超负荷快速用力情况下,易造成菱形肌急性损伤。肩关节长期大负荷地受力或动作不正确的肩关节运动,也能造成菱形肌慢性劳损疾病。菱形肌损伤不但能造成运动性功能障碍,而且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痛苦,如肩、背、颈、脊、胸椎部疼痛或不适感等。菱形肌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较高,患者疼痛剧烈。传统的单一手法治疗,虽能使患者痊愈,但需要的时间较长,患者忍受疼痛的时间也相对较长。近几年来,我科采用推拿与超短波相结合的疗法治疗本病3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对于提高按摩技术、开展按摩业务有很大帮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肩胛提肌损伤在临床上很常见.临床上很多被笼统地诊断为颈椎病、颈部损伤或肩痛、肩胛痛患者,经过仔细查体都可归结为肩胛提肌损伤,或主要是该肌损伤导致.笔者用刃针治疗本病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肩胛提肌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笔者自1997年 6月以来 ,运用小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52例 ,疗效满意 ,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2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36岁 ,女 16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6 6岁 ,平均 4 0 .3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2 3年 ,平均 6 .8年。1.2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及体征 :患侧颈部及肩胛骨内侧缘上部酸痛不适 ,肩背部沉重感 ,颈肩活动不利 ,劳累或受凉后加重 ;患侧颈 1~ 4椎横突及肩胛内上角处压痛明显 ,在肩胛内上角处可触及条索样物 ,重按掸拔有弹响声。2 治疗方法2 .1 定穴 患者反坐靠背椅 …  相似文献   

16.
菱形肌损伤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还有一部分颈椎病并发菱形肌损伤,它也常常是引起肩背痛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了一套行之有效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7.
菱形肌损伤性病变也叫萎形肌功能紊乱,常表现为肩胛骨脊柱缘疼痛不适及背部压迫感,并可影响到颈肩背部的活动,局部有明显压痛点或可触及条索状隆起。患者多有负重、暴力;或因寒冷、潮湿等外因使疲劳的肌肉遭病损而致病。笔者采用透穴针法加电针治疗46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6例中,男19例,女27例;年龄16~65岁;病程最短者2小时,最长者12年。  相似文献   

18.
梁晓东  张良 《中国针灸》2006,26(7):518-518
肩胛提肌损伤是肩部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多在肩胛骨内侧上端疼痛。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此病1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菱形肌损伤是引起肩背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因长期在肩胛骨外旋位姿势下工作、局部外感风寒湿邪或使肌纤维出现慢性炎症、变性、粘连[1]。我们采用针刀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均为我院门诊部病人,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5-57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5年;左侧13例,右侧32例。诊断标准根据《针刀医学临床诊疗与操作规范》中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总结推拿拔罐疗法治疗菱形肌损伤的疗效.方法:中医经络穴位推拿拔火罐综合治疗.结果:72例中痊愈者28例(39%),显效者25例(35%),有效者13例(18%),无效者6例(8%),总有效率92%.结论:推拿配合拔火罐疗法治疗菱形肌损伤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