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丹星通络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丹星通络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并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L/R)、丹星通络汤大、小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每组8只。丹星通络汤组分别按15mL/kg(大剂量),7.5mL/kg(小剂量),尼莫地平组10mL/kg,术前连续灌胃给药7天,每天1次。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组分别灌以10mL/kg的生理盐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然后进行再灌注。在再灌注24h断头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与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对照。结果:丹星通络汤能明显降低大脑皮质及海马Caspase-3的表达,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结论:丹星通络汤能减轻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星通络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 protein 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并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丹星通络汤大、小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每组8只。丹星通络汤组分别按15mL/kg(大剂量),7.5 mL/kg(小剂量),尼莫地平组10 mg/kg,术前连续给药7 d,每天1次。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组分别灌以10 mL/kg的生理盐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 h,然后行再灌注。再灌注24 h断头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HSP70蛋白的表达,并与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对照。结果丹星通络汤能明显增强大脑皮质及海马HSP70的表达,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结论丹参通络汤能减轻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菖蒲益智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急性期脑组织谷氨酸及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菖蒲益智汤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复方菖蒲益智汤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尼莫地平对照组(尼莫地平组),每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的方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给药14天后,观察海马区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脑组织谷氨酸及血清CaN(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结果各用药组小鼠海马区锥体细胞病变较模型组均有所改善,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显著;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谷氨酸活性、血清CaN活性均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P0.05)。结论复方菖蒲益智汤能够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谷氨酸、血清CaN活性,对于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影响。方法 3 6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治疗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Bcl-2/Bax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模型),缺血2 h再灌注6 h,12 h,24 h,72 h。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Bcl-2、Bax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神经细胞凋亡计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显著减少(P〈0.05)。药物治疗组随再灌注时间延长,缺血半暗带区Bcl-2表达逐渐增强、以及Bax表达逐渐减弱,缺血2 h再灌注12 h后,Bcl-2/Bax比值达到高峰,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缺血半暗带区,神经节苷脂联合尼莫地平干预治疗,通过上调Bcl-2表达,以及下调Bax表达,能够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乐尔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Fas、Bax表达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CA())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凋亡细胞原位未端标记法(TUNEL)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Fas、Bax、Caspase-3、Caspase-9 mRNA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处理分析结果。结果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组织可检测到较多的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CA1区。海马Fas mRNA表达上调,海马CA,区锥体层神经元、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Fas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与凋亡呈同样趋势。海马Bax mRNA上调,但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水平却显著增加,下游Caspase-3、Caspase-9 mRNA显著上调。乐尔脉和氟桂利嗪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降低Fas mRNA和Fas蛋白表达,但不降低Bax mRNA和Bax蛋白表达。结论乐尔脉限制和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期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和发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乐尔鼠、降低海马Fas mRNA表达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并研究方剂配伍的意义。方法:通过四血管结扎法制作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总方组与拆方黄芪组、活血组药物对模型脑组织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加,Bcl-2、Bax染色阳性细胞的表达增多,Bax阳性细胞表达更明显。黄芪组、活血组、总方组有抑制模型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明显增加Bcl-2染色阳性细胞的表达,降低模型大鼠Bax阳性细胞的表达。活血组与黄芪组作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总方组与黄芪组、活血组作用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具有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达到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龙汤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海马区Bcl-2和 Bax 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的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脑复康组及参龙汤大、小剂量组。造模后药物处理4周,采用 Morris 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逃避潜伏期的时间及跨越平台的次数,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海马Bcl-2和 Bax 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跨越平台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参龙汤大剂量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参龙汤大剂量组大鼠海马 Bax 蛋白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Bcl-2蛋白阳性表达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参龙汤可以改善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脑缺血大鼠海马Bcl-2蛋白阳性表达、减少Bax蛋白阳性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每组8只。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和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白藜芦醇45 mg/kg和9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14 d。在末次灌胃2 h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姿势反射评分、平衡木测试评分、脱胶试验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采用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及Wn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姿势反射评分、平衡测试评分、脱胶试验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而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各项评分及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白藜芦醇低剂量组(P均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Bax、Wn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Bax、Wn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各指标升高或降低幅度较白藜芦醇低剂量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Wnt通路降低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脑膏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含水量、组织形态学及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探讨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补脑膏大剂量组、补脑膏小剂量组各24只。其中模型组、补脑膏大剂量组、补脑膏小剂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24、48和72小时3个亚组,各亚组8只大鼠。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1小时后,灌胃给药补脑膏,2次/d;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于再灌注72小时末断头取材,制备病理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匀浆待测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测定脑组织VEGF含量。结果:1再灌注72小时末,模型组及补脑膏大、小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较假手术组均升高(P〈0.05);再灌注24、48、72小时各时间点,补脑膏大、小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而补脑膏大、小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2再灌注24、48、72小时各时间点,补脑膏大、小剂量组VEGF的含量均较模型组增加(P〈0.05);而补脑膏大剂量组VEGF的含量高于小剂量组(P〈0.05)。3组织形态学改变:假手术组脑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海马区神经细胞排列紊乱、结构模糊,部分细胞变性坏死;补脑膏大、小剂量组海马区神经细胞较模型组集中,变性细胞水肿缓解,细胞排列较有序。结论:补脑膏可通过减轻脑组织水肿及组织形态学改变,增加脑组织VEGF含量而起到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Bax蛋白、Bcl-2蛋白、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保护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尼莫地平组(1 mg·kg-1)和地黄饮子高、中、低(32,16,8g·kg-1)剂量组,每组10只,用药7d后造模.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地黄饮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120 min后脑组织Bax蛋白、Bcl-2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与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药物治疗组能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黄饮子能通过下调Bax蛋白、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针药氧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Pulsinelli4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方法,建立短暂反复全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大鼠模型。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电针组(E组)、药氧组(O组)、电针药氧联合组(C组),每组6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cl-2、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平均灰度。结果:M组与S组比较,海马CA1区Bcl-2、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平均灰度均降低(P0.05;P0.01);E、O、C组与M组比较,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增多,平均灰度降低,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平均灰度升高(P0.05),以C组效果更明显。结论:全脑缺血后早期电针药氧可上调Bcl-2、下调Bax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电针药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脑膏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补脑膏临床治疗中风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24只、补脑膏大剂量组24只、补脑膏小剂量24只。其中模型组、补脑膏大剂量组、补脑膏小剂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24、48和72小时3个亚组,各亚组8只大鼠。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药物组再灌1小时后,灌胃给药补脑膏,2次/d;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及各药物组于再灌注3小时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进行评分,再灌注24、48和72小时末断头取材,TTC染色检测脑梗死组织比重、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NGF、BDNF表达量。结果:①补脑膏大剂量组在再灌注48、72小时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补脑膏小剂量组仅在再灌注72小时,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与模型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②补脑膏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梗死脑组织比重明显降低(P〈0.05)。③再灌注24、48、72小时时,补脑膏犬、小剂量组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较模型组均增加(P〈0.05);而补脑膏大剂量组NGF的表达高于小剂量组(P〈0.05),2组间BDNF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补脑膏可通过减轻脑组织梗死比重,上调NGF、BDNF的表达,通过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缺损症状,而起到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灌Ⅰ号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复制SD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动物不给药物;IR组于造成缺血前12h、造成缺血时和再灌注时于腹腔内各注射生理盐水1ml;Ⅰ-IR组于造成缺血前12h、缺血时和再灌注时腹腔各注射复灌Ⅰ号注射液1ml。各组大鼠于相应时间点切取约1000mg右侧腓肠肌中部肌肉进行固定、脱水、包埋后切片,采用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经Motic I mage advanced3.1图像分析系统测定Bax、Bcl-2蛋白灰度值,然后对Bax、Bcl-2免疫组化阳性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Bax免疫组化结果示:对照组骨骼肌组织中未见有阳性细胞表达,在再灌注损伤8h内,IR组与Ⅰ-IR组各时间点灰度值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除IR-2组和Ⅰ-IR-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Ⅰ-IR各组在相应时间点上其灰度值均较IR组为高,除2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Bcl-2免疫组化结果示:对照组未见阳性细胞表达,再灌注损伤8h内,2h时表达最为明显,其后随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逐渐减弱,灰度值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相比,Ⅰ-IR组各时间点的阳性表达均稍高,除2h外,其他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Bcl-2/Bax结果示:再灌注8h内,随时间的延长,其比值逐渐增加,Ⅰ-IR各组在相同时间点上较IR各组为低,除2h时间点外,其他时间点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复灌Ⅰ号注射液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抗骨骼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复灌Ⅰ号注射液可以降低Bax的表达,升高Bcl-2的表达,从而减少骨骼肌细胞凋亡,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骨骼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芹菜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心肌缺血45 min,再灌注2 h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缺血再灌注组、溶剂对照组、美托洛尔阳性对照组及芹菜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余各组在缺血前10 min分别股静脉给药.再灌注2 h后迅速取出心脏,用RT-PCR测Bcl-2及Bax基因的mRNA表达;实验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S-T段并计算心律失常Lambeth评分.结果 芹菜素组与生理盐水缺血再灌注组比较,Bcl-2 mRNA表达量增加,Bax mRNA表达量减少,均呈剂量依赖性(P<0.05);心律失常Lambeth评分芹菜素组低于假手术组 (P〈0.05);芹菜素能缩短再灌注心律失常持续时间(P〈0.05).结论 芹菜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芹菜素抗心肌凋亡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cl-2基因表达和下调Bax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阳益心中药预处理和心肌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48h缺血大鼠心肌Bcl-2、Bax、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正常喂食,1组灌胃中药悬液,10d后选各组健康大鼠行冠脉结扎,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完成全部手术操作,只穿线不结扎冠脉;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45min后再灌注48h;温阳益心中药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中药组):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45min后再灌注48h;预适应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P组):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5min,再灌注5min,重复3次,之后心肌缺血45min,再灌注48h。采用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阳性细胞表达,原位杂交检测Bcl-2、BaxmRNA阳性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AP)。结果 IP组和中药组AP较IR组低,Bcl-2阳性表达心肌细胞数与Bcl-2mRNA表达率比IP组高,Bax阳性表达心肌细胞数与BaxmRNA表达率比IR组低(P0.05)。结论 IP与温阳益心中药对IR的心肌保护均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功能,且有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芍药苷组及尼莫地平组各20只,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脑梗死面积,TUNEL检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未表现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脑梗死面积高于假手术组,芍药苷组及尼莫地平组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几乎未见神经细胞凋亡,模型组TUNEL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假手术组,芍药苷组及尼莫地平组细胞凋亡个数及阳性率均低于模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质中Bcl-2及Bax的灰度值均高于模型组,芍药苷组及尼莫地平组大鼠Bcl-2灰度值较模型组降低,而Bax灰度值较模型组明显升高,2组Bcl-2/Bax灰度值较模型组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苷可通过抑制Bax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保护神经功能,减轻脑梗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龙醒脑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龙醒脑片组和尼莫地平组的凋亡细胞数和TNF—α阳性细胞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凋亡细胞数和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丹龙醒脑片组凋亡细胞数和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TNF-α表达下降可能是丹龙醒脑片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中药补脑止痫散对戊四氮化学点燃癫痫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脑止痫散治疗癫痫的相关机制.方法 从78只正常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列为正常组,剩余68只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制作癫痫点燃模型,再随机选取5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补脑止痫散高剂量组、补脑止痫散中剂量组和补脑止痫散低剂量组,每组10只.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药物治疗各组大鼠与正常组和模型组比较海马中神经元凋亡基因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各治疗组大鼠海马Bax和Bcl-2蛋白阳性目标面密度值与模型组相比分别出现明显降低和升高(P<0.05),而补脑止痫散低剂量组大鼠海马Bax和Bcl-2蛋白阳性目标面密度值改变不明显(P>0.05),并且补脑止痫散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比较,以及此二组与丙戊酸钠组相比大鼠海马Bax和Bcl-2蛋白阳性目标面密度值改变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药补脑止痫散高、中剂量能调整癫痫患者海马神经元凋亡基因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9.
印美财  刘瑞珍 《中医药研究》2011,(11):1366-1368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处理对大鼠大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Bax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规律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30g±10g)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普萘洛尔给药组、美托洛尔给药组。每组又分为12h、24h、48h三个亚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Bax、Bcl-2与NGF的平均灰度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cl-2,Bax和NGF在缺血再灌注组12h升高,24h达高峰(P〈0.05)。普萘洛尔给药组和美托洛尔给药组的Bcl-2阳性细胞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而Bax阳性细胞均较模型组则明显减少(P〈0.05),但均多于假手术组(P〈0.05)。美托洛尔给药组的NGF阳性细胞与模型组无统计学意义,而普萘洛尔给药组的NGF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均可通过抑制Bax和促进Bcl-2表达来对大脑局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