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为探求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疗法,进行了皮肤牵伸延长术治疗豚鼠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实验。结果表明:大面积皮肤缺损可经缺损区两端正常皮肤的牵伸逐日延长而达到治愈。而且愈后缺损区所获得的皮肤在外观和功能上均与正常皮肤基本相同,并就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头皮缺损以往多采用局部皮瓣修复,但对大于100cm2的头皮缺损常只能缩小或转移秃发区部位。本文总结12例采用皮肤扩张器行头皮快速扩张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均取得满意效果。并对10例病人进行了随访,扩张区及修复区头皮均生长茂盛。本文还讨论了使用扩张器行头皮快速扩张的优缺点及并发症。认为这是一种对大面积头皮缺损修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术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科5例皮肤扩张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患者,采用一期置入扩张器行皮肤扩张术。二期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治疗方法,根据治疗结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术后6个月—1年随访,瘢痕隐蔽、头发生长良好、外观满意。5例患者完全恢复。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实用的方法,可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阴茎皮肤大面积缺损的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阴茎皮肤大面积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用游离自体皮瓣修复阴茎皮肤缺损6例,用腹股沟皮瓣修复9例,用阴囊皮瓣修复21例。结果游离自体皮瓣修复阴茎皮肤缺损手术时间(95.6±16.6)min,术后并发症4例;腹股沟皮瓣修复手术平均时间(78.5±9.1)min,术后并发症3例;阴囊皮瓣修复21例,手术时间(59.8±3.5)min,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阴囊皮瓣修复阴茎皮肤缺损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术后外观和功能满意,是小儿阴茎皮肤大面积缺损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手背部皮肤大面积缺损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背部皮肤大面积缺损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以来83例手痛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全组83例病人,采用原位或游离植皮,各种皮瓣等治疗方法,远期随访1-5年,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3%。结论:应根据创面缺损的大小、层次不同和缺损组织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 采用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严重创伤所致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质缺损或外露7例。结果 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经3个月-1年随访,皮瓣成活良好,修复的肢体均恢复了功能。结论 胸脐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VSD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选择42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2例患者给予VSD治疗和护理措施干预。结果经VSD治疗和护理措施干预后,患者创面组织生长与血运情况理想,未发生感染。结论 VSD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时配合临床护理干预能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力带治疗早期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简易、美观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大面积皮肤缺损共21例。上臂3例,前臂6例,大腿4例,小腿8例。全部采用张力带持续加压。缺损最大面积为100 cm2,最小面积22 cm2。男性11例,女性10例。结果:19例在1周内缝合,2例在3周内缝合。2例皮缘坏死,经换药愈合后全部愈合。结论:张力带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美观并可减少创伤,是成功率较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何丽 《海南医学》2010,21(3):138-139
目的总结23例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大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一期置入扩张器行皮肤扩张术,注水充分扩张后,二期合理设计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方法,治疗大面积头皮缺损23例。结果23例大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均完全修复。本组出现并发症4例:皮瓣远端表皮坏死2例,经换药治疗后延期愈合;扩张器外露1例,取出扩张器,另一头皮切口再置入,头皮扩张成功;切口裂开1例,抽出扩张器已注入的水,分层严密缝合头皮后消失。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头发生长良好,疤痕隐蔽,外观满意。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一种修复大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的最理想的手术方法,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面积头皮软组织缺损都能得以修复。  相似文献   

10.
何兵  罗云飞  徐连湖 《医学新知杂志》2009,19(4):244-244,246
目的 探讨肢体大面积皮肤缺损污染伤口的临床特点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9 例肢体大面积皮肤缺损污染伤口,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5 例,背阔肌皮瓣转位2 例,预制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 例.结果 9例皮瓣全部存活,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 对肢体大面积皮肤缺损污染伤口,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用皮瓣移植或转位覆盖创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 造成严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深部组织外露或缺损临床上并非罕见。为了保留肢体并恢复功能,选用大面积组织瓣移植覆盖创面,进行修复与重建是外科领域中一项重要课题。现就对严重巨大缺损的组织瓣选用提出一些不成熟看法,供同道指正。 1.选用大面积组织瓣的前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网状中厚皮片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我院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例特殊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和2例皮肤坏死创面患者,采用网状中厚皮片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结果:10例回植皮肤全部存活,2例出现局灶性感染坏死,换药后均愈合,愈合后的肢体功能好,外观良。结论:自体网状中厚皮片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具有愈合快,疗程短,瘢痕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患者分别采用胸脐皮瓣、大网膜游离移植进行治疗。结果:用胸脐皮瓣游离移植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11例,术后I期愈合10例,1例皮瓣下感染,切口部分裂开,经换药后切口愈合;用大网膜游离移植治疗4例,3例I期愈合,1例大部分坏死。换药植皮后创面愈合。结论:胸脐皮瓣和大网膜游离移植都是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大面积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行有效清创、持续负压引流15d后检查创面情况。结果43例患者植皮完全成活,4例患者去除Vacuseal敷料后,边缘少许坏死,积极换药后成活,皮片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术后护理方便,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皮方法。  相似文献   

15.
姚小荷 《中外医疗》2010,29(13):41-42
目的分析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笔者所在医院2007~2009年收治的32例大面积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敷料覆盖创面,维持负压50~60kPa,治疗7d后,去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术。结果 32例患者中例患27例患者二期植皮一次成功;5例患者行2次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能有效清除创伤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减轻炎症性刺激,促进肉芽生长,提高植皮成功率,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坏死感染后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治疗较为困难,除控制感染外还应修复缺损区,缺损区除皮肤缺损外还常伴有软组织缺损甚至肌腱或骨外露.目前常用的方法首先是控制感染,然后移植带血管蒂的肌皮瓣或皮瓣封闭创面.但这类手术创伤较大,难度较高.我科应用皮肤伸展的原理,成功地治疗坏死感染后大面积皮肤缺损4例,创面最大面积17cm×10cm.闭合创面方法简单、创伤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叶建 《衡阳医学院学报》1997,25(3):270-271,273
收治创伤性皮肤缺损33例,其中左侧头皮缺损1例,上肢18例,下肢14例,分析行中厚皮片游离移植20例,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4例,局部皮瓣2例,远位皮瓣3例,轴型皮瓣3例,岛状皮1例。全部病例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对修复创伤性皮肤缺损的术式选择,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有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1—53岁,其中9例为小腿内侧开放性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2例为大面积皮肤缺损无骨折。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以背部为供皮区的鼓式取皮技术在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优点.方法:对深度烧伤、体表瘢痕、巨型黑色素细胞痣等手术,皮肤撕脱伤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大面积皮肤缺损的62例患者,根据皮肤缺损大小,用鼓式取皮机在背部切取相应的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缺损.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2年,所有移植皮片均成活,植皮区皮肤组织丰满,皮...  相似文献   

20.
紫外线照射治疗创伤性皮肤缺损74例王蓓蓓虞素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南京210029)关键词创伤性皮肤缺损;紫外线照射创伤性皮肤缺损临床多采用清创缝合和植皮等方法来促进创面愈合。但创伤性皮肤缺损常合并感染,这将严重影响清创缝合术后的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