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教学对象(学生)的角度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2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针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传统板书为主的教学方式比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方式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同时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若能够克服多媒体教学的诸多缺点,并配合板书教学则必将会大大提高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后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科的重要基础。然而,多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一直存在内容抽象深奥,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在中医药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今Internet网络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日趋广泛,多媒体素材、CAI等教学辅助工具应运而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课堂教学密度增大,教学效果大大提高。现将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医药各科教学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1中医基础理论陈聪~([1])等认为,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4.
刘运珠  莫靖新  赖若云 《光明中医》2008,23(12):2051-2052
《针灸治疗学》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针推专业的必修课,探讨其教学方法。教学中加强脏腑经络腧穴基础理论复习巩固,突出辨证论治,尤其是经络辨证,发挥针灸临证的特色,使用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中医基础理论》是重要的中医基础课之一。其教学既有与一般学科相同的教学规律及方法,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了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课,既是基础课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习《中医内科学》的首要目的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如何看病,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远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王朝阳  曹继刚  张茂林 《光明中医》2010,25(12):2350-2351
《中医基础理论》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新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几年的尝试实践,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郑杨 《中医药导报》2007,13(10):112-112
文章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围绕建立专业信心、以学生为本、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突出中医临床优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进行教学,有益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中医皮肤性病学的教学过程中,作者按中国中医药出版的教材《中医皮肤性病学》的教学内容,自行制作开发了一套“中医皮肤性病学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中医皮肤性病学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者认为,多媒体教学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就此做了体会总结。  相似文献   

10.
PBL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整个中医课程体系中的入门基础课,新生普遍认为接受本课程比较困难。如何使学生更有兴致、更有效地学习,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已是迫在眉睫。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试行了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了传统教学与PBL教学比例的确定、讨论问题的提出、讨论形式的确定及教师角色的掌握等方面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1.
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在中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将互动式教学法引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实践中.分别采用互动式结合传统式和传统式对2个班的中医基础理论课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对2个班的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判断2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差异,得出互动式教学法比较适宜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一直是中医药院校广泛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针对目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教学手段落后、学生兴趣减退、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认真总结近年《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工作发展现状及改革进展,剖析教学问题,探索改革思路,促进《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更新与进步,为培养中医优秀人才,推进中医事业积极、健康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PBL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更好培养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建立良好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临床衔接不紧密、教学方法单一等弊病,我教研室以PBL教学法为主导,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进行了探索性的PBL病案讨论式教学。结果表明学生对PBL教学方法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效果较满意。通过PBL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中医内科学》中PBL教学改革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门中医入门课,是学习中医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石,因此,尝试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中医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体会:即注重中医思维方式的引导,以提高兴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注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临床经验,认真撰写授课实施效果四个方面相结合,大大提高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和中医院校各专业的公共课及必修课,是学习其他中医专业课的基础。中基的教学效果好,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牢固,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其他中医学课程。然而,长期以来,中医院校比较强调后期临床教学,把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临床教学阶段,对基础阶段的实践教学比较忽视,使得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外科学》教学方法。方法:分析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及时见习法、临床实训法等教学方法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认为这几种教学方法各有优势。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临床诊断、辨证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7.
《推拿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一只粉笔、三尺讲台、一块黑板的落后授课方法,我们对《推拿学》的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后,将《推拿学》中推拿手法学部分制作了一套多媒体教学课件,付诸使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点滴体会作以说明,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8.
临床实践理论教学在目前的《中医内科学》教学中是缺失的,但它是在《中医内科学》基础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之间客观存在的桥梁环节,它主要包括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流程理论。以虚实相兼、寒热错杂为基本证型是构建《中医内科学》临床实践理论基础的现实选择。它实现了中医内科病症的病人具有相对固定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用药方向,实现了中医内科病症的基础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吻合,使中医内科病症临床实践具较强的操作性、相对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在实际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情境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并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情境教学法可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且有助于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对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本科阶段要学习的其它主干课程有横向到纵向的贯通作用,起到连接理论课和临床课的作用。结论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医基础理论》六版教材刍议潘毅(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广州510407)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六版《中基》)是全国中医药院校正开始使用的统一教材,去年开始应用于我校。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六版《中基》较之以往的几版教材,在保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