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阮长耿 《中国药房》2013,(38):3553-3555
目的:为抗血小板药物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该文就抗血小板药物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述评。结果:动脉粥样斑块脱落后血小板黏附、活化和聚集,形成附壁血栓是导致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血小板的活化、释放、黏附和聚集等在这一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论:抗血小板药物在动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黄立  杨期东 《药品评价》2009,6(7):266-267
缺血性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首要致残原因。目前,缺血性卒中治疗手段有限,采取有力的措施预防其发生或复发,在其防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是临床使用最多、最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它可使缺血性卒中事件减少1/3,大大降低其发病以及死亡风险。同时,循证医学已经确立了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和预防中的基石地位。  相似文献   

3.
抗栓药物可进一步分抗凝、抗血小板和溶栓这三类药物,它们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缺血性事件,具体适应证则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塞、中风、静脉血栓栓塞和外周动脉闭塞症等。  相似文献   

4.
余芬 《安徽医药》2017,21(4):724-727
目的 研究小样本缺血性卒中病人的CYP2C19基因型,根据其CYP2C19基因型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并观察其临床预后.方法 入选急性缺血卒中病人300例,对入选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个体化治疗组150例和常规治疗组150例.个体化治疗组在入选后立即检测CYP2C19基因,按照不同的基因型采用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即快代谢型按照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维持量50 mg·d-1口服;中间代谢型按照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维持量75 mg·d-1口服;慢代谢型按照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维持量75 mg·d-1,联合阿司匹林100 mg·d-1口服.常规治疗组直接按照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维持量75 mg·d-1口服治疗,不检测CYP2C19基因.通过随访观察两组病人治疗30 d及180 d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随访6个月,再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在个体化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在个体化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根据CYP2C19基因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可以及时发现慢代谢病人,进而调整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一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61-3762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导致临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病理基础,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目前临床效价比最高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环氧酶1抑制剂),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方面初步达成多项共识,但在一级预防中还存在争议,其实一级预防远比二级预防显得重要,挽救的患者也更多,因为这部分患者基数很大。本文就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发病后48 h内使用阿司匹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除溶栓以外被循证医学证实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阿司匹林的净效益有限。国际上一直在开展替代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药物或方案。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以失败而告终。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缓释剂、西洛他唑已经获得了至少与阿司匹林同样有效和安全的初步证据。氯吡格雷单用虽然获得了初步可行性的证据,但尚缺乏与阿司匹林的直接比较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治疗是重要的二级预防手段,近年研究提示尽早实施则可以额外获益。而针对小卒中或TIA患者短期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也获得了初步证据。本文对上述有关临床研究进行总结,结合国内外指南,系统阐述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抗血小板药物的规范化使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研究表明,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目前,抗血小板治疗药物不断增多,总结主要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择合适的方案,可使患者得到最佳获益。本文就抗血小板治疗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孙鹏 《药学实践杂志》1998,16(6):325-328
急性缺血性卒中已成为人类的第三死因,因而对其防治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近年来对局部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进行了深人探讨,对缺血性卒中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目前已形成了三个治疗目标,包括动脉再通、抑制炎性过程、以及神经保护药物治疗。本文在综合考虑药物作用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有关急性缺血卒中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一、溶栓、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药已有证据表明[‘]局部脑缺血病人,症状发作的8-24h,大约80一叨%是由于血栓栓塞的形成,因而对急性缺血性卒中使用溶栓。抗凝血以及抗血小板药是合理的。(一)溶栓药溶栓药…  相似文献   

9.
张文颖  谢立 《中国药房》2014,(22):2086-2089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血小板功能检测的角色。方法:通过对比国外最新有关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研究,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限制、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临床试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结论:从国外最新的几个临床研究来看,未发现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与冠心病缺血事件有显著的相关性。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推荐常规检测血小板功能仍需要等待前瞻性、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氯吡格雷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血小板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性缺血事件发生中起极其重要的关键作用,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本文简要综述血小板在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急性缺血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与氯吡格雷的药理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胡健  李梦 《药品评价》2009,6(7):270-272
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其在未来10年缺血性心脏病将成为全球首位死因。已证实,缺血性心脏病的病情进展主要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效应,因此,抗血小板药物被认为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石。近年来,阿司匹林在防治缺血性心脏病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增多,在一、二级预防中均显示了其优越性,可降低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病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及进展。方法:查询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治疗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降低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通过提高血管重建术后的通畅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抗凝药物在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仍应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合理的联用可能为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治疗血栓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性疾病是西方社会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已有的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等抗血小板药物和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在这类疾病的治疗中已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它们仍然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尤其是,近些年严重心血管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出血相关的并发症成为治疗的主要障碍.此外,已确立的或新的抗血小板药物对于预防血管重建后出现的再狭窄无益,而且肝素和华法林在使用中尚需进行实验室监测. 第一代抗栓药物的缺陷如上所述.尽管所谓的第二代药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近来发现的一些新的抗血栓形成物质显示出对血小板病理生理及凝血激活作用等多方面的优点(见表1).这些新途径的发展可能会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出血副作用的发生率进一步下降,还可能减少其实验室监测的必要性.本文将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甘后军 《安徽医药》2006,10(5):368-370
抗血小板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用于治疗频发性动脉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近期的脑血管及心血管试验表明,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氯吡格雷,曾被誉为超级阿斯匹林,与阿斯匹林联合治疗脑缺血显示出比单独使用阿斯匹林更突出的功效。阿斯匹林与防治心绞痛控释药双嘧达莫联合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尽管如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仍然存在着某些争议。目前的研究旨在区分不同抗血小板联合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明山 《医药导报》2009,28(2):140-144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防治缺血性卒中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目前临床常用抗血小板西药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糖蛋白受体抑制药、西洛他唑、三氟柳、盐酸沙格雷酯和曲克芦丁等。此外,随着中医对血瘀症发病学认识的深入和活血化瘀中药药理研究的进步,丹参、川芎、当归、天麻、葛根、刺五加等中药及其制剂在临床治疗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6.
<正>血小板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自然病程中起重要作用,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抗血小板药物能明显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改变。抗血小板药物并不是指一类药物,而是一组通过各种不同机制降低  相似文献   

17.
从动脉粥样硬化到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全身炎性反应过程[1]。近年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血小板在动脉硬化的发病、血栓(尤其是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改善血小板功能异常,减少不良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系统研究的需要,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对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8.
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动脉血栓疾病的主要药物,目前应用的该类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糖蛋白IIb/IIIa(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和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拮抗剂等。尽管已有抗血小板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动脉血栓疾病的发生,但出血副作用不容忽视。随着对血小板相关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抗血小板药物新靶点被发现,包括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血小板糖蛋白VI(GPVI)、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β)和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DI)等。综述了已上市的抗血小板药物、目前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以新靶点研发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9.
<正> 脑卒中发病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脑血管的异常;血液学异常;血液动力学的异常。本文重点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进行讨论。1 抗血小板治疗在病理情况下,血液中存在着各种使血小板活化的因素。卒中患者或卒中高危个体(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情况)体内存在着诸多激  相似文献   

20.
研究己经证实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抗血小板聚积药物在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疗效确切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包括环氧化酶抑制剂,腺苷受体拮抗剂(ADP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抑制药、血小板糖蛋白Ⅱb/Ⅱa受体拮抗剂(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和其它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