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研究表明,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目前,抗血小板治疗药物不断增多,总结主要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择合适的方案,可使患者得到最佳获益。本文就抗血小板治疗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发病前24 h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282例,根据患者发病前24 h有无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分为观察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对照组(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观察2组近期疗效、远期预后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静脉溶栓治疗后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远期疗效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病前24 h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能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近期疗效,对远期预后及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冯建玉 《上海医药》2017,(22):39-41
目的:了解社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社区登记在册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6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36例,分析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后6个月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和剂量,以及患者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原因.结果:出院时,有305例患者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其中275例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药率为96.2%(275/286);30例为TIA患者,使用率为83.3%(30/36),出院6月时,5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0例TIA患者已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停药率分别为21.5%(59/275)和66.7%(20/30).停药原因依次分别是社区医生认为不需要使用(27.85%)、担心药物不良反应(22.78%)、自认为疾病好转不愿坚持服用(17.72%)、相信中成药物(17.72%)、就医不便(12.66%),经济原因(1.27%).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早期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比例较高,出院6月时依从性下降,需专科医师与全科医师共同努力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正>缺血性卒中抗血小板的发展是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的重大进步。但是,对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1血小板在缺血性卒中的角色几个世纪以来,人们认为脑血管堵塞和脑组织缺血梗死的最后一步病理机制是血栓形成。20世纪60年代临床研究观察到血小板血栓参与眼动脉和脑动脉缺血事件[1]。心脏病学的研究在认识和防治缺血事件的发展中起主导地位,心脏和大脑共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第二次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8例的临床资料.将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好的132例患者分为A组,依从性差的136例患者分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A组的受教育程度、有医疗保险比例、居住在城市的比例、年收入、接受健康教育的比例、有高血压史比例以及有糖尿病史比例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以及健康教育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以及健康教育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4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利用他汀(辛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对照组仅施与阿司匹林,经治疗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4.2%)。结论他汀类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动脉血栓疾病的主要药物,目前应用的该类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糖蛋白IIb/IIIa(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和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拮抗剂等。尽管已有抗血小板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动脉血栓疾病的发生,但出血副作用不容忽视。随着对血小板相关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抗血小板药物新靶点被发现,包括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血小板糖蛋白VI(GPVI)、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β)和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DI)等。综述了已上市的抗血小板药物、目前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以新靶点研发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8.
研究己经证实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抗血小板聚积药物在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疗效确切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包括环氧化酶抑制剂,腺苷受体拮抗剂(ADP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抑制药、血小板糖蛋白Ⅱb/Ⅱa受体拮抗剂(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和其它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9.
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甘后军 《安徽医药》2006,10(5):368-370
抗血小板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用于治疗频发性动脉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近期的脑血管及心血管试验表明,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氯吡格雷,曾被誉为超级阿斯匹林,与阿斯匹林联合治疗脑缺血显示出比单独使用阿斯匹林更突出的功效。阿斯匹林与防治心绞痛控释药双嘧达莫联合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尽管如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仍然存在着某些争议。目前的研究旨在区分不同抗血小板联合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CIS)患者,所有患者均在4.5 h内均接受了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根据患者在治疗前有无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将其分为有抗组(15例)和无抗组(10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颅内出血转化率及90 d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年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抗组颅内出血转化率显著高于无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4,P<0.05),但两组90 d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01,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也表明年龄和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均是CIS患者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CIS患者溶栓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会增加颅内出血转化的风险,但是这并不会影响90 d后的预后效果,因此临床医师对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CIS患者应该积极采用静脉溶栓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