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头针对抑郁症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头针对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12例抑郁症患者均接受头针治疗,取穴为顶中线(MS5)、额中线(MSI)和双侧额旁1线(MS2)。电针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接受PET检测。框取感兴趣脑区(ROI),将各脑区所得葡萄糖代谢放射性计数采用半定量方式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上述穴位头针能升高双侧额叶、双侧顶叶、右侧扣带回、右侧尾核和左侧小脑葡萄糖代谢,降低右侧颞叶、双侧丘脑葡萄糖代谢。结论 电针抑郁症患者顶中线、额中线和双侧额旁1线能影响不同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初步表明头针治疗抑郁症的机理与其调整皮质一边缘通路功能障碍、提高脑区葡萄糖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
头针对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颞叶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头针对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颞叶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5例正常人和12例抑郁症患者均接受顶中线(MS5)、额中线(MS1)、双侧额旁1线(MS2)的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接受脑部PET检测,并以颞叶作为感兴趣区分析葡萄糖代谢水平。结果:正常人头针刺激后,左右两侧颞叶的葡萄糖代谢无显著变化;抑郁症患者左右两侧颞叶的葡萄糖代谢较正常人增高,头针治疗后,左侧颞叶葡萄糖代谢无明显改变,右侧颞叶葡萄糖代谢则有显著降低。结论:头针对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颞叶葡萄糖代谢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头电针对抑郁症脑功能成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 ,观察头电针对抑郁症患者脑部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2 0例抑郁症患者均接受头电针治疗 ,取穴为顶中线、额中线和双侧额旁 1线。电针前和治疗 6星期后分别接受 PET检测。框取感兴趣脑区 (ROI) ,将各脑区所得葡萄糖代谢放射性计数采用半定量方式进行治疗前后配对 t检验。结果 头电针能不同程度地升高双侧额叶、尾核、左侧扣带回和右侧小脑的葡萄糖代谢。结论 头电针抑郁症患者能提高部分脑区的葡萄糖代谢。  相似文献   

4.
头针对抑郁症患者顶叶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运用 PET技术观察头针对抑郁症患者顶叶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1 2例抑郁症患者均接受顶中线 (MS5 )、额中线 (MS1 )、双侧额旁 1线 (MS2 )的电针治疗 ,治疗前后分别接受脑部 PET检测。 5例健康人接受静态 PET检测 ,作为对照。以顶叶作为感兴趣区分析葡萄糖代谢水平。结果 :抑郁症患者左右两侧顶叶的葡萄糖代谢较健康人略为降低 (无统计学意义 ) ,头针治疗后 ,左右两侧顶叶葡萄糖代谢均有显著升高。结论 :头针能升高抑郁症患者两侧顶叶葡萄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5.
头针对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枕叶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运用PET技术观察头针对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枕叶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5例健康人和12例抑郁症患者均接受顶中线(MSS)、额中线(MSI)、双侧额旁1线(MS2)的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接受脑部PET检测,并以枕叶作为感兴趣区分析葡萄糖代谢水平。结果:健康人头针刺激后.左侧枕叶的葡萄糖代谢显著升高,右侧没有显著变化;抑郁症患者两侧枕叶的葡萄糖代谢较健康人增高.头针治疗后.两侧枕叶葡萄糖代谢有降低趋势。结论:头针对健康人和抑郁症患者枕叶葡萄糖代谢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
头针对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丘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运用PET技术观察头针对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丘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12例抑郁症患者和5例健康自愿者均接受顶中线(MS5)、额中线(MSI)、双侧额旁1线(MS2)的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接受脑部PET检测,并以丘脑作为感兴趣区分析葡萄糖代谢水平。结果:健康自愿者头针刺激后,左侧丘脑葡萄糖代谢有增高趋势,右侧则无明显改变;抑郁症患者左右两侧丘脑的葡萄糖代谢较健康人相对增高。头针治疗后,左右两侧丘脑葡萄糖代谢均有显著降低。结论:头针对健康自愿者和抑郁症患者丘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7.
运用PET技术研究头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探讨头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98例抑郁症患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均接受头电针治疗,取穴为顶中线(MS5)、额中线(MSl)和双侧额旁1线(MS2);对照组48例,均口服氟西汀。治疗组中20例、对照组中6例抑郁症患在为期6周的治疗前后分别接受PET检测。另有6例正常人接受自然状态下的PET检测,作为阴性对照。框取感兴趣脑区(ROI),将各脑区所得葡萄糖代谢放射性计数以半定量方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抑郁症患额叶、扣带回、尾核等脑区葡萄糖代谢与正常人相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头电针治疗后,左右两侧额叶、右侧扣带回和左侧尾核葡萄糖代谢均有显升高;氟西汀治疗后,患左右两侧额叶、扣带回和尾核葡萄糖代谢都有显的升高。结论:头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理与其提高脑区葡萄糖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8.
头电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纹状体区DAT显像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运用SPECT技术探讨头电针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机理.方法5例PD患者均接受顶颞前斜线(MS 6),额旁3线(MS 4),顶旁1线(MS 8),顶旁2线(MS 9),枕下旁线(MS 14)的电针治疗,单侧病变针对侧,双侧病变针双侧.治疗前后分别行99mTc-TRODAT-1 SPECT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OI)测定纹状体/枕叶(ST/OC)的比值,分析纹状体区的多巴胺转运体(DAT)活性.结果治疗前后发病同侧ST/OC分别是1.19±0.15和1.24±0.31,而对侧分别是0.90±0.12和0.95±0.25,治疗后均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电针可以减少PD患者纹状体区DAT的丢失,改善纹状体区DAT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电针头部穴位和肢体穴位对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Talairach大脑立体定位法,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观察运动状态下正常人电针前后大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变化。结果①电针百会和左侧曲鬓穴引起双侧大脑顶上小叶、楔前叶葡萄糖代谢增高,但以左侧大脑为主;②电针右侧曲池、足三里等穴位,左侧中央前回、右侧旁中央小叶、额内侧回、双侧小脑、壳核等神经元细胞葡萄糖代谢发生了改变。结论针刺不同穴位均可改变大脑双侧有关运动区域的代谢,不同部位的穴位激活大脑不同的运动功能区。针剌的作用是综合调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研究针刺水沟穴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从该穴对脑功能成像的变化,分析其作用方向和特点。方法:5例VD病人,在针刺偏瘫的常规穴位(手足三阳经为主)基础上,加用水沟穴进行治疗。每周5次,共治4周。治疗前后,所有病人均接受PET检测。框取VD患者双侧额叶(眶回)、双侧顶叶、双侧颞叶(海马及海马旁回)、双侧枕叶、双侧丘脑、双侧扣带回、双侧尾状核、双侧豆状核和双侧小脑为感兴趣区。分析各区葡萄糖代谢水平,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治疗后,健脑额叶、健脑颞叶、患脑豆状核的代谢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表明水沟穴治疗VD的方向性特点,与其改善额叶、豆状核、颞叶的葡萄糖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1.
针刺头穴对运动条件下人脑功能成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目的:观察运动状态下针刺头穴对正常人大脑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观察6例正常人运动时针刺前后的大脑细胞葡萄糖代谢井进行自身对照。结果:针刺百合与左侧曲鬓穴可使双侧大脑顶上小叶、楔前叶葡萄糖代谢增高,但以左侧大脑为主;葡萄糖代谢减低区主要集中在左侧小脑、脑干和前额区及颞叶。结论:针刺头穴百合与曲鬓可以增强大脑双侧有关运动区域的代谢,但以同侧为主。同时也影响大脑的高级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2.
针刺足三里PET脑功能成像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PET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寻找针刺足三里脑功能变化的实验依据。方法:用PET对6例男性健康志愿者行针刺右侧足三里前后的^18FDG-PET脑功能成像,用SPM软件处理脑内葡萄糖代谢率变化的实验数据。获得脑功能变化的可视性实验依据。结果: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引起视丘下部,尾状核头部,小脑,颞叶,中央后回,脑千的葡萄糖代谢增加,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引起与内脏功能有关的皮质下植物神经中枢葡萄糖代谢增加,PET是研究针灸中枢机制的可行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不同穴位组合对脑梗死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PET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组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12例,随机分为2组,醒脑开窍组(7例)选取内关、水沟、风池、三阴交、阴陵泉、太冲;常规针刺组(5例)选取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和悬钟。针刺前后应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结果:醒脑开窍组激活的脑区有梗死中心区、颞上回、丘脑、颞下回、直回、岛叶、枕外侧、顶叶、小脑;常规针刺组激活海马、额下回、尾状核、扣带回、楔前叶、顶叶。结论:不同穴位组合激活不同的脑区,说明了穴位与脑功能区存在特异联系。  相似文献   

14.
针刺头穴对中风患者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石现  左芳  田嘉禾 《针刺研究》2005,30(3):167-170
目的:研究针刺百会、曲鬓穴对中风患者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Talairach大脑立体定位法,运用PET观察运动状态下中风患者电针前后以及电针治疗3周后的大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变化。结果:①针刺的即刻效应:患者双侧第一躯体运动皮质区、运动前区及顶上小叶和健侧的补充运动区发生了明显的代谢功能改变,表现为糖代谢增高的区域集中于健侧,代谢减低集中于病灶侧。②3周后效应:患者第一躯体运动皮质区仍有改变,仍表现为糖代谢增高的区域集中于健侧,代谢减低集中于病灶侧。结论:电针头穴百会与曲鬓可以升高或降低双侧大脑的运动功能区域中葡萄糖的代谢,从而可能诱导与运动相关的某些区域神经组织兴奋,补偿或协助受损的神经网络,促进运动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头穴电刺激脑梗死大鼠不同时间窗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健康雌性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及头穴电刺激组,每组又分为治疗1天、3天、7天、14天4个亚组,每组15只。头穴电刺激组、模型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假手术对照组只分离动脉不结扎插线。对3组大鼠Zea Longa评分,造模24 h内对头穴电刺激组大鼠针刺大椎、百会进行电刺激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治疗1天、3天、7天、14天,其余两组于每天相同时间将大鼠固定于实验台上,不予处置。在治疗后1天、3天、7天、14天对各组大鼠进行评分,断头取脑,用PT-PCR方法检测Caspase-3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穴电刺激治疗14天组和治疗7天组Zea Longa评分疗效显著(P〈0.05);头穴电刺激组中治疗14天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治疗1天、3天(P〈0.05)。结论:对急性脑缺血性脑梗死大鼠行头穴电刺激治疗,可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14天疗程对大鼠肢体功能的恢复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6.
Pseudobulbarparalysisisoneofthemostseriouscomplicationsofcerebrovasculardisease ,manifestedmainlyasdysphagiaanddysphoniainclinic [dysphagia dysphoniasyndrome (WDS) ] .Cerebralhemorrhageorinfarctionoccurringinthecerticonucleartractatanysitesmayaffectfunct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