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目的]规范血液透析(HD)病人的健康教育模式,减少健康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HD病人健康教育质量。[方法]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150例维持性HD病人有关血液透析知识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存在问题制订出HD病人健康教育的临床路径。[结果]HD病人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的程度、动一静脉内瘘自我护理、饮食控制等自我护理技能明显提高。[结论]HD病人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适合血液净化中心特点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黄永芳 《全科护理》2013,11(3):258-259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血液透析病人中的推行及成效。[方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由专管护士全面管理病人的健康知识宣教、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血液透析病人对血液净化知识的掌握有所提高,从而增强了自我护理的意识。[结论]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血液透析病人中的推行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镜梅  罗英 《全科护理》2011,(14):1313-13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白内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科室统一制订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对100例白内障手术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在病人入院时和出院前1 d天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健康教育前后病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白内障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后病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白内障相关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均有了明显提高,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能提高病人自我效能感、白内障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净化中心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干预组应用行动研究法建立自我管理行为流程,即确定、评估问题后按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修正计划实施干预,如此螺旋式循环3个阶段后评价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总分及伙伴关系、情绪处理、问题解决和自我护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行动研究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中可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疾病知识及高磷血症的预防。[方法]将84例行维持血液透析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血液透析期间应用健康教育,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行常规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自护能力及血液透析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高磷血症发生率、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总评分、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磷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知晓率,降低高磷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介绍血液净化中心的情况、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心理护理、内瘘的自我护理、饮食宣教和用药指导等。认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使血液透析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白内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科室统一制订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对100例白内障手术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在病人入院时和出院前1 d天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健康教育前后病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白内障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后病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白内障相关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均有了明显提高,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能提高病人自我效能感、白内障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血液透析病人的相关资料,按不同护理模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病人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病人实施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内瘘相关知识知晓率、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动脉瘤发生率、内瘘阻塞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86.7%,内瘘穿刺成功率99.5%,动脉瘤发生率10.0%,内瘘阻塞率3.3%;对照组病人或家属内瘘相关知识知晓率40.0%,内瘘穿刺成功率88.6%,动脉瘤发生率50.3%,内瘘阻塞率2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责任包干制的整体护理模式能提高病人内瘘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护士对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使用时间,对动静脉内瘘的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欣  蔡汝珠 《全科护理》2008,6(31):2822-2824
[目的]探讨路径教育模式对原发性肝癌手术病人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130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58例和路径组72例,常规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路径组病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认知度、护理质量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路径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认知情况、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少。[结论]运用路径教育模式对肝癌手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36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自我护理能力及其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促进得分及其健康责任、运动、压力应对、自我实现、人际支持、营养6个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能够充分调动COPD病人的积极性,可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为血液透析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8例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饮食、药物、运动等遵医行为和生活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生活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患者生活满意度和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是一种适合血液净化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路径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相关知识达标率、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遵医情况。结果:路径组相关知识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及遵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教育效果、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降低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是血液净化中心理想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机体微炎症状态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MHD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HD+HP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组(HD+HDF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灌流组(HD+HDF+HP组),观察12个月,比较组内及组间12个月前、后白细胞介素 6(IL 6)、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PCT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PCT的影响。结果 HD+HP组、HD+HDF组、HD+HDF+HP组IL 6、ESR、CRP、PC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治疗12个月后IL 6、CRP、PCT水平优于HD+HDF组、HD+HDF+HP组,其中IL 6下降的程度与HD+HDF组及HD+HDF+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或(和)血液透析滤过的治疗方式可以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降低PCT水平;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组18例,常规血液透析(HD)每周二次,其中一次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HDF+HD)组20例,每周常规HD治疗两次,HDF治疗一次,疗程为12周。治疗前后观察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钙(Ca^2+)、磷(P^3-)、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数值变化以及患者皮肤瘙痒缓解情况。结果HP+HD组患者皮肤瘙痒的缓解率为89%,高于HDF+HD组(6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HP+HD组血P^3-、PTH较HDF组下降明显(P〈0.05);但BUN、SCr的下降程度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HD能有效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且优于HDF+HD。  相似文献   

15.
方娇 《临床医学》2014,(11):6-8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的血液净化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MHD患者60例,按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分为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HF组)、血液透析灌流组(HD+HP组),另选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 d及治疗后12周检测各组血清Hcy及CRP的水平。结果 MHD患者血清Hcy、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D+HF组和HD+HP组治疗后Hcy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12周HD+HP组CRP下降明显(P〈0.05)。结论 HD+HF及HD+HP治疗可使M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CRP水平下降,可能有助于降低尿毒症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Leptin的清除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血 L eptin的清除效果。方法 :选 31例因慢性肾衰竭而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研究。于 31例患者单次普通血液透析前后 ,其中 1 2例于单次血液透析滤过前后、8例于单次血液吸附治疗前后分别采静脉血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 L eptin水平。结果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常规透析前后血 L eptin水平无显著差异〔(1 1 .82 0± 5 .5 0 7) μg/ L 比 (1 2 .2 5 5± 5 .1 72 ) μg/ L,P>0 .0 5〕。单次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吸附治疗可分别降低血 L eptin(2 9.0 7± 8.5 6 ) %和 (4 0 .2 9± 8.33) % ,两种治疗方法清除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结论 :常规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体内高 L eptin血症无影响 ;单次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吸附治疗均可降低血 L eptin水平 ;血液吸附治疗对血 L eptin的清除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效果.[方法]将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按传统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按制定好的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病人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病人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血液净化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方法在妊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从1996年1月至2001年8月期间收治14例妊娠合并ARF患者,选用血液透析(HD)或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选用血液透析(HD)或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14例病人中4例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7例采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3例采用HD CVVH治疗;14例中有1例曾行血浆置换治疗;12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死亡率为16.67%。结论 妊娠合并急性肾衰患者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方法,疗效较好;合并多脏器衰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间歇性血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信息化虚拟药房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应用的效果.方法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于2020年7月起建立并实施信息化虚拟药房管理.选取在中心行规律透析的4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实施前(2020年4月至6月)与实施后(2020年7月至9月)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透析药品不合格率、护理人员工作量.结果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拔针后发生皮下血肿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接受内瘘穿刺拔针后发生的皮下血肿10例。结果皮下血肿的发生与内瘘不成熟、拔针后按压方法不当、患者自身原因、护士穿刺技术等有关。结论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穿刺技术水平,掌握内瘘使用时间,正确拔针,加强健康宣教,能有效降低皮下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