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药熏洗结合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结合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中药熏洗组(治疗组)30例和温水泡洗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行促通技术康复训练。治疗10d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偏瘫侧肩痛、关节活动度、水肿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结合促通技术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效果,早期干预疗效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药熏洗在手外伤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在手外伤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80例手外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n=40):给给予系统康复治疗,1次/周;观察组(n=40):给予系统康复治疗,并配合使用中药熏洗,观察时间为1~2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经过治疗后,采TAM方法和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对手功能恢复进行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论:手外伤术后系统康复治疗配合中药熏洗效果确切,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配合作业治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科的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针刺、推拿配合基础康复;治疗组25例患者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作业治疗,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简式Fugl Meyer上肢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临床疗效。结果干预4周后,治疗组Fugl Meyer和MBI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疗效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配合作业治疗,对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恢复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刘桂英  马育倩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679-2679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偏瘫后出现的以手肿、肩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并发症。多在中风后1~3个月内发生,易导致患肢永久性的手指关节畸形。我院采取一系列的手法康复,并结合中药熏洗疗法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右江医学》2016,(5):543-545
目的探讨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SHS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积分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较大改善,且观察组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草药熏洗加马氏温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利于改善症状,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肩三针穴位注射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肩三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前后比较,2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疼痛评分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肩三针穴位注射与关节松动术结合治疗,可更好地提高疗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与肩关节活动度,并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7.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偏瘫后出现的以手肿、肩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并发症.多在中风后1~3个月内发生,易导致患肢永久性的手指关节畸形.我院采取一系列的手法康复,并结合中药熏洗疗法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悬吊配合关节松动术与传统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肩关节周围炎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取悬吊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分别于治疗1疗程(30天)后评价2组减轻疼痛与受限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与受限功能恢复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效果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悬吊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具有较好的止痛与恢复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对尺骨鹰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尺骨鹰嘴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2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均给予常规锻炼,中药熏洗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21 d后观察2组病人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VAS疼痛评分、肘关节活动度的差异。结果:与常规锻炼组比较,中药熏洗组肘关节疼痛、肘关节活动度以及肘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能明显改善尺骨鹰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加快肘关节功能恢复进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型手指操配合中药熏洗在手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16例手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新型手指操合中药熏洗.对比两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手指操配合中药熏洗能有效的改善手外伤术后患者的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采用温针配合中药熏洗疗法;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普通针刺法。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9%;对照组总有效率84.72%,结论:治疗组对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疗效确切,早期介入效果更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关节松动术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合并肩痛的作用.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偏瘫合并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浮针疗法和关节松动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康复治疗共14天. 2组患者均在康复前和康复14天后进行评定.疗效评定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简式FMA上肢功能评定,改良巴氏指数,并进行肩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和外旋被动活动度的测量.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浮针结合关节松动术在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治疗中更加有效,能够明显缩短病程,促使患者更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气虚血瘀证中风恢复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护理疗法,均治疗护理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并测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护理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指标均有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2组治疗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能刺激经络、开泄腠理,使药物得以充分吸收,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李小平 《河北医学》2014,(7):1108-1110
目的:探讨中药活血止痛熏洗剂结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病历资料完整的踝关节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依据术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后15 d开始采用活血止痛熏洗剂结合功能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对照组术后单纯采用功能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康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30、45 d VAS疼痛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肿胀消退率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AOFAS 踝-后足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5d AO-FAS 踝-后足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第30、45天AOFAS踝-后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活血止痛熏洗剂结合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及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联合经络导推在改善中风恢复期肌张力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中风恢复期肌张力增高的患者,按照Minimize分层软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络导推,观察组在经络导推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8周为一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后,进行FMA、MAS、MBI的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FMA、MBI评分均有所升高,两组患者使用Ashworth评定肌张力改善情况,观察组有效率88%,对照组有效率66%。结论 中风恢复期肌张力增高患者在经络导推的基础上,再联合活血通络方中药熏洗,肌张力改善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关节腔注射、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关节腔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肩关节功能Melle评分量表及肩关节活动度评价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Melle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升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能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关节腔注射、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对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关节腔注射联合运动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跖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跖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40例进行封闭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77.5%,对照组疗效优良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跖管综合征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较单纯西医疗法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104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还给予雷火灸治疗,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 d休息2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肩痛、关节活动度、水肿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