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在灭菌的冷饮中加入大肠杆菌(ATCC8099),观察大肠杆菌经冷冻(-20℃)后在3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方法:将经过不同时间冷冻后的大肠杆菌用倾注法在胰化大豆琼脂(TSA),单倍乳糖胆盐培养基(以下简称单料)和双倍乳糖胆盐培养基(以下简称双料)上培养,进行菌落计数,并计算出单料,双料培养基上菌落数减少的百分比。结果:大肠杆菌在活菌浓度为10^-3efu/ml时冷冻后与TSA相比,单料上的菌落数减少51.2%,双料减少33.4%。结论:经不同时间冷冻的大肠杆菌在3种培养基上,菌落数有明显差异。亚致死性损伤菌在TSA上能够生长,而在含胆盐的单料和双料上则菌落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基对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影响,探索一种简便实用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对医院空气微生物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检测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5.32%,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血琼脂平板检测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3.25%,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份,溶血性链球菌1份。细菌总数超标率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2χ=0.68,P0.05),致病菌检测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2χ=4.02,P0.05);致病菌检测后者优于前者。两种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在0~1 cfu/平板至7 cfu/平板各区间分布的检测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血琼脂平板对医院空气检测结果优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尤其是致病菌检测。  相似文献   

3.
两种培养基方法对医院空气检测结果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索简便实用的采样与检测方法。方法:用普通营养琼脂和兔血营养琼脂两种平板对医院环境空气进行沉降采样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进行采样和检测,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6.91%,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用兔血营养琼脂平板进行采样和检测,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5.44%,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溶血性链球菌1株。细菌总数超标率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在≤1 cfu/皿至〉5 cfu/皿各区间分布的样品个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致病菌的检测后者优于前者。结论:用兔血营养琼脂平板对医院环境空气进行监测,结果优于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培养基对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影响,探讨日常工作中简便、实用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和血营养琼脂两种培养基对医院环境空气进行采样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用普通营养琼脂进行检测,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6.50%,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件链球菌;用血营养琼脂进行检测,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7.48%,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溶血性链球菌1株.细菌总数超标率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培养基生长的平均菌落数在≤lefu/皿至>5efu/皿,各区间分布的样品个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致病菌的检测后者优于前者(P<0.05).结论 用血营养琼脂进行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优于普通营养琼脂.  相似文献   

5.
滨州地区卫生防疫站自1989年以来.对送检样品进行了需氧菌和嗜热菌检验,在多种食品中检出了地衣芽胞杆菌,作者对该菌耐热、耐糖、耐酸碱、药敏试验、厌氧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菌种来源:通过送检食品55℃培养筛选而得。1.2培养基:含糖营养琼脂,肉汤培养基1.3方法:将样品以无菌操作接种于无菌平皿中,倒入含糖营养琼脂,放入37℃和55℃各一个平皿,48h取出细菌汁数,挑取可疑菌落分离、接种生化等试验。2结果2.1地衣芽胞杆菌在不含糖的营养琼脂上菌落不透明、干燥、边缘不整齐、扁平、菌落表面有皱折,…  相似文献   

6.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国标法是采用普通琼脂倾注平皿培养计数法。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样品残渣微粒(特别是一些较难溶食品如糕点等)与细菌菌落难以区分的问题,影响了细菌计数的准确性。近年来不少学者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加入氯化三苯甲基四氮唑(TTC),使菌落着色,从而将菌落与样品残渣微粒区分开来,以提高判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将96份食品用此法和国标法进行细菌总数测定对照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 干燥营养琼脂:江苏省宜兴市万石培养基厂出品。 1%TTC溶液:商品名为红四氮唑,由上海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固体培养基螺旋接种代替涂布接种方法的可能性。方法以国内外6个厂家的7种固体培养基(麦康凯琼脂、亚硫酸铋琼脂、HE琼脂、沙门菌显色培养基、平板计数琼脂、营养琼脂、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分别用螺旋平板法与传统的涂布平板法对7株不同菌株(鼠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福氏志贺菌)进行比对测定。结果对用2种接种方法在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进行方差统计,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在平板计数琼脂和营养琼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菌株基本上在7种培养基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部分菌株的接种,螺旋平板法可代替传统的涂布平板的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肠道沙门氏菌菌落在鉴别培养基上特性与一些非沙门氏菌非常相似,而作者经多年的摸索发现沙门氏菌在WS培养基上有其特殊的菌落特征。现介绍如下: 样品按常规操作,然后选用WS琼脂进行分离,经36℃18~24h培养,挑选产H2S的菌落,用接种针轻轻横向拨动菌落,选择  相似文献   

9.
WS琼脂(原名:武汉沙门菌琼脂)配方中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抑菌剂,引入HE琼脂的指示系统制成,为一种弱选择性培养基,用于沙门菌的分离。其效果优于HE琼脂且成本低廉。1994年列入食品卫生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由于沙门菌、志贺菌在该培养基上形成蓝绿色菌落(产生H2S的菌株可在16h左右出现黑色中心)而大肠埃希菌呈桔红(桔黄)色菌落,  相似文献   

10.
胡秀杰  宋凤燕  徐燕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687-1688
目的在灭菌的冷饮中加入大肠埃希菌(8099),观察大肠埃希菌经冷冻(-20℃)后在3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方法将经过90 mim和(48±2)h冷冻后的大肠埃希菌用倾注法在胰化大豆琼脂(TSA),单倍乳糖胆盐培养基(以下简称单料)和双倍乳糖胆盐培养基(以下简称双料)上培养,进行菌落计数,并计算出单料,双料培养基上菌落数减少的百分比。结果大肠埃希菌在活菌浓度为10-3cfu/ml时冷冻后与TSA相比,单料上的菌落数减少51.2%,双料减少33.4%。大肠埃希菌在3种培养基上冷冻90 min和(48±2)h,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亚致死性损伤菌在TSA上能够生长,而在含胆盐的单料和双料上则菌落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从患者咽喉部分离一株白喉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我市传染病院收治一疑似白喉症状的病人。接到报告后,我们立即到现场采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样本来源:为市传染病院 培养基: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按常规方法配制)1.2白喉标准菌株:购于辽宁省卫生防疫站(有效期内使用) 采样方法: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肉汤,在管壁之挤去多余的液体,涂抹病患处的伪膜周边,即分离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培养。 分离鉴定;37℃培养48h后,菌落特点为光滑,圆形突起,呈灰黑色,较湿润,菌落较纯,挑起菌落不粘稠。将菌落作革兰染色和阿伯特特殊染色及纯…  相似文献   

12.
洁净室是无菌药品生产中的基本设施。监测微生物和尘埃粒子数是良好生产工艺 (GMP)的一部分。监测规程包括培养基的选用 ,如大豆酪蛋白消化琼脂 (SCDA)和 3 0℃~ 3 5℃培养 4d。有资料表明 ,随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不同 ,菌落数有10 %~ 3 0 %的差异 ,建议的标准值常常太低 ,无法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这些问题使得洁净室的细菌学标准常引起争议。在过去 10年中 ,人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搞清楚在任何环境中细菌存在的数量和种类都远比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出来的多。据估计 ,这种差异可达 2个数量级之多。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的细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检验瓶装饮用水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方法:采用各种增菌程序、分离平板和初筛鉴定培养基对86份瓶装水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含10mg /L氨苄青霉素的肉浸液肉汤与碱性蛋白胨水的增菌效果无统计学差异;嗜水气单胞菌在含30mg/L氨苄青霉素的血琼脂或RS琼脂上均生长良好,但是以血琼脂作为选择培养基可以减少后续生化鉴定工作量;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和改良麦康凯琼脂上的竞争菌较多。添加氨苄青霉素的肉汤和血琼脂组合较优,应用该法对86件瓶装水进行检测,2件试样阳性(2.33%)。结论:直接添加浓缩增菌液的方法可以免除繁琐的抽滤过程。使用添加氨苄青霉素的增菌液和血琼脂,经过生化初筛,配合应用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检验过程可以在48~88h内完成,尤其适合在目标菌数量较少且其可能受到加工伤害的瓶装饮用水检验。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12月 ,我们对当地的生牛奶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调查 ,从采集的 5 0份样品在营养琼脂单板上发现一些样品中出现红色菌落 ,经鉴定为红色沙雷菌 (Serratia,ru bidaea)。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样品来源 采集的样品来自个体奶牛养殖户自产生牛奶。1 2 方法1 2 1 GB4789.10 - 94.1 2 2 按照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的方法。2 结果2 1 对所采的生牛奶按GB4789.10 - 94方法进行增菌培养 ,将增菌培养物划线接种血平板和营养琼脂平板。2 2 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出现较纯的红色菌落 ,1mm大小 ,湿润、光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三种方法用于监测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微生物检测的效果。方法在某次飞行检查中采集36所受检单位的血液透析液和透析用水72份,分别采用血琼脂平皿(35℃,72 h)、胰蛋白酶大豆琼脂(TSA)平皿(35℃,72 h)、R2A营养琼脂(23℃,168 h)三种方法进行培养,比较三种方法菌落计数、菌落和超干预值(≥50 CFU/mL)检出率的差异。结果采用三种方法对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进行检测,血琼脂平皿、TSA平皿、R2A营养琼脂菌落检出率分别为40.28%、63.89%和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6,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R2A营养琼脂和TSA平皿检出率高于血琼脂平皿。血琼脂平皿与R2A营养琼脂、TSA与R2A营养琼脂检出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515、-6.970,均P0.05)。血琼脂平皿、TSA平皿、R2A营养琼脂法检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菌落数,超干预值检出率分别为1.39%、4.17%和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3,P0.05),R2A营养琼脂检出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 R2A营养琼脂和TSA平皿检出率优于血琼脂平皿,R2A营养琼脂超干预值检出率高于TSA平皿和血琼脂平皿,R2A营养琼脂(23℃,168 h)用于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微生物监测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选择性培养基在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效果。方法:采用滤膜法,分别将致病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与基础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做比较,计算生长率;然后研究抑菌效果;并抽检实际样品。结果:相应致病菌在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培养基A、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培养基B、Drake's19、SIS和TSC上生长率95%置信区间分别为(93.8%,118.6%)、(20.3%,26.6%)、(85.1%,103.3%)、(83.8%,108.1%)、(90.9%,112.3%)和(77.9%,99.4%);大肠埃希菌在以上6种选择性培养基上均被抑制。市场抽查22种瓶装矿泉水细菌总数为1~5cfu/500ml,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可以考虑引进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培养基A、KF、SIS和TSC至矿泉水致病菌检测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科玛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和Baird-Parker琼脂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方法参照国标GB/T4789.10-2010,用科玛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和Baird-Parker琼脂对食源性样品及人工染菌样品进行检验。结果在52份样品中,Baird-Parker平板和科玛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的可疑菌落分别为26株,24株,确认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均为21株,可疑菌落的阳性率分别为80.77%,87.50%,两种培养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结论灵活选择和运用两种培养基,两种培养基筛查到疑似菌落后,都需进行确认试验,提高样品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不同培养基和甲酸浓度的选择上MALDI-TOF MS对鉴定白色假丝酵母菌结果的影响。方法哥伦比亚血琼脂、沙氏琼脂和念珠菌显色3种培养基上生长的标准白色念珠菌,通过5种浓度的甲酸破壁处理后进行质谱仪鉴定。结果以2. 0及以上的分值为准确值,3种培养基在各自分别为90%、90%和80%的甲酸浓度下准确值最多;血琼脂培养基中90%与70%、90%与60%的甲酸浓度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 269、5. 689,P 0. 05)。沙氏琼脂培养基中以90%与70%、90%与60%的甲酸浓度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 169、9. 553,P 0. 05)。念珠菌显色培养基80%的甲酸浓度与其他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血琼脂培养基同沙氏琼脂培养基两者的90%甲酸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751,P 0. 05)。结论血琼脂培养基和沙氏琼脂培养基中90%与70%、90%与60%的甲酸浓度数值之间均有差异,两者90%的甲酸浓度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9.
常见致食物中毒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常见致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情况,供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挑取疑似菌落时参考。方法:将已知病原菌分别接种于血平皿、营养琼脂平皿以及各选择性平皿,(36±1)℃培养20 h后,观察菌落形态。结果:获得了不同致病菌在相应选择性平皿上所生长的菌落形态,同时获得了像副溶血性弧菌在WS,沙门氏菌在TCBS等非选择性培养基上所生长的菌落形态。结论:所获得各种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所生长的菌落形态详细情况,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检测检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曾惠芳  张静  叶宝英  张然 《职业与健康》2005,21(9):1315-1316
目的 在化妆品中运用真菌检测技术对两种培养基进行比较。方法 取112份化妆品分别用Sabouraud琼脂培养基和盂加拉红培养基进行真菌检测。结果 用Sabouraud琼脂培养基检测,有15份样品出现真菌菌落,阳性率为13.4%;使用孟加拉红培养基检测,有16份检出真菌,阳性率为14.3%。结论 使用2种培养基检测结果差异没有显著性,使用孟加拉红培养基作真菌检测,检测方法简单,准确,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