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术后给予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依据术后镇痛评级标准观察并比较2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泌乳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的泌乳状况及对血清泌乳素 (PRL)的影响。方法 足月初产妇 90例均分为三组 :Ⅰ组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芬太尼、布比卡因自控镇痛(PCEA) ;Ⅱ组为剖宫术后非镇痛 ;Ⅲ组为阴道自然分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泌乳素 (PRL)浓度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估计镇痛效果 ,随访 72小时。结果 镇痛组VAS明显低于非镇痛组 (P<0 0 1) ;镇痛组初乳时间明显早于非镇痛组 (P <0 0 5 ) ;三组病人产后PRL较产前明显升高 (P <0 0 1) ,镇痛组术后 2 4、48小时PRL明显高于非镇痛组 (P <0 0 5 )。结论 剖宫产术后采用芬太尼、布比卡因硬膜外PCEA ,镇痛效果确切 ,能增加PRL分泌 ,促进早泌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羟考酮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自控镇痛对血泌乳素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100例。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观察组予以羟考酮+酮咯酸氨丁三醇,对照组予以舒芬太尼+酮咯酸氨丁三醇+托烷司琼。比较2组血泌乳素水平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术后2组血泌乳素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剖宫产术后羟考酮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自控镇痛,可提高血泌乳素水平,缓解术后疼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单胎待产孕妇(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术中麻醉方法相同。芬太尼组术后镇痛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4m1+1%罗哌卡因10ml+芬太尼o.4mg+生理盐水,经硬膜外镇痛泵给药。舒芬太尼组以舒芬太尼0.04mg代替芬太尼,其余药物及给药方法与芬太尼组相同。两组均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持续剂量背景流速2ml/h。于自控镇痛给药后6、12、24、48h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运动阻滞评分及不良反应,评价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均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镇痛满意率均在95%以上。两组术后6~48h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O.05)。舒芬太尼组镇静评分2分的例数高于芬太尼组,两组均无重度镇静。舒芬太尼组术后12、24、48h舒芬太尼组运动障碍发生率均低于芬太尼组(P〈O.05)。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舒芬太尼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O.05)。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1%罗哌卡因10m1+舒芬太尼0.04mg能取得与1%罗哌卡因10ml+芬太尼0.4mg相似的术后镇痛效果,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和术后运动障碍的发生,但需注意观察镇静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拟于嵩县中医院产科行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0.12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产妇不采取任何分娩镇痛措施.记录产妇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产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腰-硬膜外联合阻滞(ECSA)麻醉的72例足月单胎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术后均采用PCEA。S组镇痛泵药液为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4 mg+0.9%氯化钠注射液。DS组为地佐辛0.3 mg/kg+舒芬太尼1μg/kg+左旋布比卡因3 mg/kg。2组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 L。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2 h、12 h、24 g、48 h的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储留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65~80岁,BMI 18.6~27.5 kg/m2,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对照组)和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镇痛配方为舒芬太尼1.5 μg/kg+格拉司琼6 mg;观察组镇痛配方为艾司氯胺酮0.2 mg/kg+舒芬太尼1.3 μg/kg+格拉司琼6 mg。记录术后6、12、24、48、72 h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4和72 h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浓度。记录术前1 d、术后3、7 d的MoCA评分,并统计术后7 d POCD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6、12、24、48、72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及术后48、72 h时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72 h的TNF-α、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 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有3例(10%)发生POC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37%)(P<0.05)。
结论 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可以有效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脊柱骨折手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脊柱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P、C两组。脊柱骨折内固定完成后,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记录术后2、4、6、12小时和24小时的疼痛强度VAS评分和PCA按压总次数、有效次数,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P组术后4、6、12小时两组间比较VAS评分、在术后12小时和24小时内PCA总次数和PCA有效次数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5)。两组间嗜睡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安全有效,可增强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减少舒芬太尼用量,提高术后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舒芬太尼镇痛)与对照组(单纯采用舒芬太尼镇痛),每组30例。记录两组开始镇痛后1 h、2 h、4 h、8 h、12 h、24 h、48 h的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表示;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期间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异常出血等)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h、2 h、4 h、8 h、12 h、24 h、48 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48 h,观察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舒芬太尼用于LC后静脉自控镇痛,可显著减少单纯应用舒芬太尼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术后镇痛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帕瑞昔布钠和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在肛肠病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将肛肠病术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手术结束时帕瑞昔布钠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和舒芬太尼1.00pg/ml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12h后帕瑞昔布钠组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单纯应用舒芬太尼1.50μg/ml行PCIA。观察两组病人术后2,4,6,12h和24h的疼痛强度(VAS评分)、镇痛的补救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帕瑞昔布钠组术后舒芬太尼用最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术后24h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而两组12h和24h 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肛肠病术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可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的用量,提高病人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产妇泌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 75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A组)、静脉镇痛组(B组)和肌注镇痛组(C组),每组25例.观察术后12、24、48 h VAS评分、泌乳情况及血浆泌乳素(PRL)水平.结果 A组和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5),术后48 h PRL水平也明显高于C组(P<0.05),且初乳时间明显提前.结论 硬膜外镇痛或静脉镇痛效果优于哌替啶肌注,可提高血浆泌乳素水平,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全髋置换术后老年患者50例,ASAⅠ—Ⅲ级,年龄65—96岁,随机分为2组(n=25),舒芬太尼PCIA组和舒芬太尼PCEA组。应用Graseby9500电子镇痛泵,PCIA组和PCEA组药物配伍相同,即舒芬太尼250μg+氟哌利多5mg混合液100ml,两组PCA均采用负荷量-持续背景量-PCA量模式:负荷剂量5μg,背景剂量1μg/h。PCA追加剂量2.5μg,锁定时间3min。患者术后自觉疼痛时(VAS评分〉0)进行镇痛,记录给负荷剂量后0、4、8、20、24和48h时舒芬太尼累积用量、按压次数(D1)、实进次数(D2)、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VAS评分、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和治疗措施。计算术后第2天舒芬太尼累积用量。结果PCIA组术后第1天舒芬太尼累积用量、D1和D2多于PCEA组(P〈0.01)。两组镇痛期间VAS评分、术后第2天舒芬太尼累积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均为2分(P〉0.05)。结论 老年患者全髋簧换术后舒芬太尼PCIA与PCEA均安全有效,舒芬太尼PCIA用量较PCEA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产妇催乳素(PRL)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产妇40例,单胎,足月(孕38~41周),年龄20~39岁,体重50~80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C组不实施腹横肌平面阻滞,T组于手术结束即刻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1μg/ml舒芬太尼行PCIA,负荷量2ml,背景输注速率2ml/h,单次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若VAS评分3分,静脉注射曲马多50mg行镇痛补救。记录初乳时间及术前30min、术后24、48h产妇血清PRL浓度;记录术后静息状态下2、4、12、24和48hVAS评分,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镇痛补救率,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24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组初乳时间明显早于C组(P0.05);T组术后24、48h血清PRL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T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C组(P0.05);T组术后静息状态下2、4、12和24h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T组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明显少于C组、镇痛补救率明显低于C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C组(P0.05);T组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可促进产妇早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及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观察剖宫产及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产妇的泌乳状况及血清泌乳素(PRL)变化。方法:足月初产妇120例均分为四组:Ⅰ组术毕行硬膜外吗啡镇痛;Ⅱ组术毕硬膜外吗啡镇痛,24小时后追加1次;Ⅲ组未行术后镇痛;阴道自然分娩30例为Ⅳ组。结果:产后5分钟、24值变化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Ⅳ组产后24小时内开发泌乳发生率(40%),高于同期所有剖宫产组(20%);但48小时内开始泌乳及72小时乳汁分泌不足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应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测定其血浆IL-6、IL-10含量。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头晕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IL-6水平比较在术毕、术后24、48小时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血浆IL-10水平比较在术后24、48小时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脊柱手术患者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对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泵镇痛对泌乳素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正常产妇和足月中、重度妊高征产妇各3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分为四组:正常产妇镇痛组(A组)、正常产妇对照组(B组)、妊高征产妇镇痛组(C组)、妊高征产妇对照组(D组),每组各15例。A组和c组术后采用硬膜外微量泵镇痛,B组和D组术后按需肌肉注射哌替啶。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24h、术后48h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泌乳素水平,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定镇痛效果。结果A组和B组MAP和心率无明显变化,c组和D组术毕、术后24h和术后48hMA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C组术后24h和术后48h较D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A组和C组术后24h和术后48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和D组(P〈0.01)。术前A组和B组泌乳素水平[(196.45±38.57)、(195.61±36.23)μg/L]高于C组和D组[(161.75±42.66)、(162.26±35.38)μg/L](P〈0.05),术后24h和术后48h四组泌乳素水平[A组:(335.28±42.63)、(397.63±40.59)μg/L,B组(288.26±45.47)、(359.74±43.24)μg/L,C组(322.52±50.62)、(391.57±54.52)μg/L,D组(261.34±43.14)、(318.24±43.68)μg/L]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24h和术后48hA组泌乳素水平高于B组,B组和c组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48h泌乳素水平均高于术后24h(P〈0.05)。初乳时间及肠排气时间A组和C组早于B组和D组(P〈0.05),B组早于D组(P〈0.05)。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恶心、呕吐、头痛发生。结论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后采用布比卡因、芬太尼硬膜外微量泵镇痛效果确切、安全,能促进泌乳素分泌,提高初乳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静脉自控镇痛(PICA)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PICA用于全麻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剖宫产术产妇80例,年龄23~34岁。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PICA,复合组采用PICA联合TAPB。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产妇术后2 h、4 h、12 h、24 h、48 h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镇痛效果实施评估。同时统计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即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复合组术后静息和活动状态下2 h、4 h、12 h、24 h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ICA联合TAPB用于全麻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镇痛药物的用量,是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60例子宫全切手术病人,根据自控镇痛泵配制预定舒芬太尼剂量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即:A组舒芬太尼为1.5μg/kg,B组舒芬太尼为2.0μg/kg,C组舒芬太尼为2.5μg/kg。3组镇痛泵中均加布比卡因100 mg+氟哌利多2.5 mg至生理盐水100 mL中。结果 A组镇痛效果欠佳,与B和C 2组相比存在着明显差异性(P〈0.05),但C组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略多于A和B 2组。结论 B组具有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是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部术后应用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88例静吸麻醉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44例。术后均给予自控静脉镇痛。对照组单纯使用舒芬太尼,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按压自控静脉镇痛泵次数、各时间点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吸麻醉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实施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自控静脉镇痛,可有效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肝脏术后舒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肝脏手术病人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择期肝脏手术病人30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18~64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B组应用0.25%布比卡因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BS组应用0.125%布比卡因混合0.4μg/ml舒芬太尼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S组应用0.8μg/ml舒芬太尼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B组和BS组背景剂量4 ml/h、PCEA剂量4 ml/次,锁定时间10 min;S组背景剂量2.5 ml/h、PCIA剂量5 ml/次,锁定时间8 min。记录3组术后48 h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病人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引流量、术后24、48 h VAS评分及住院时间,观察循环、呼吸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30 min内所有病人MMC均消失,术后30 min后出现的MMC仅由Ⅰ相和Ⅲ相构成,缺乏MMCⅡ相。B组MMCⅢ相的曲线下面积最大,收缩持续时间最长,收缩幅度最高(P<0.05)。3组病人均镇痛良好,BS组术后48 h VAS评分最低(P<0.05)。与B组比较,BS组和S组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与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相比,肝脏术后病人舒芬太尼硬膜外或静脉镇痛时胃肠动力的恢复延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