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重点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于199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脑病医疗中心建设单位,200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脑病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学术队伍及人才培养本学科在学术带头人王永炎院士的领导下,学科的科学研究始终处在国内中医脑病研究领域的前沿,并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中医药学术骨干,学科形成了具有稳定研究方向和合理人才梯队的学术团队。学科人员构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9名,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以来毕业博士研究生3…  相似文献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重点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于199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脑病医疗中心建设单位,200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脑病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相似文献   

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重点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于199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脑病医疗中心建设单位.200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脑病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相似文献   

4.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始建于1958年,197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全国较早的中医基础理论博士点。1991年被列为山东省“八五”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1996年由山东省教委组织专家验收,成绩优秀,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1年入选山东省“十五”强化建设A级学科;2002年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挂靠本学科。本学科奠基人为全国著名中医基础理论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张珍玉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为迟华基教授,学科带头人为乔明琦教授。  相似文献   

5.
中医脑病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F0002-F0002,F0003
<正>1建设背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病协作组最早成员单位之一,"十五"期间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年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之一,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201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学重点学科。1.1建设基础中医脑病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重点阐述中医脑病病因病机、证治规律、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5):F0003-F0003
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创建于1954年,是全国成立最早的中医肾病医疗小组,是第一批确定的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2001年以来,先后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强化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江苏省中医药局重点示范专科。  相似文献   

7.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5):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于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学科由上海市名中医黄振翘、王文健、东贵荣3位教授担任学术带头人,上  相似文献   

8.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4):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于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也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市医史文献重点学科的牵头单位和重要组成部分。本学科由学术带头人严世芸教授、学科带头人朱邦贤教  相似文献   

9.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5):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学科于2012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目前,学术带头人为严世芸、朱邦贤教授,学科带头人为李其忠教授,后备学科带头人为张苇航副教授和章原副研究员。目前学科研究队伍共1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名,副教授(副研究员)4名。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在读博士生2名。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5):F0002-F0002
陕西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重点学科建设单位,1998年被批准为中医诊断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为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常务委员单位、国家高等教育 委员会中医诊断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医诊断学》课程2005年被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1.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学科于2007年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第5期重点学科,2008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高校第3期重点学科,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该学科主要依托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医四诊信息综合研究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为王忆勤教授,后备学科带头人为李福凤副教授、李琦副教授。学术团队由中医学、中医工程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乳腺病学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上海市中医乳腺病特色专科、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首批临床医学中心。学术带头人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会长陆德铭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全国及上海名中医唐汉钧教授;学科带头人为刘胜教授和陈红风教授。自2001年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外科)三级实验室、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4):F0003-F000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学科是1989年、1993年分别被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重点学科,“十五”期间,再次进入教育部重点学科建设行列,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4.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3):F0004-F0004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由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创建于1956年,是中医妇科学专业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通过广东省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织的重点学科规划论证。2000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肿瘤)。于1960年开设肿瘤专科门诊,1981年建科;1996年成为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199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胃癌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肿瘤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学科于2007年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第5期重点学科,2008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高校第3期重点学科,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该学科主要依托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一一中医四诊信息综合研究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为王忆勤教授,后备学科带头人为李福凤副教授、李琦副教授。学术团队由中医学、中医工程学、计算机学、医学统计学、信息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专业人员26人组成。目前已确定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王忆勤、汤伟昌教授领衔的“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6):F0002-F000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学科成立于1954年,是70年代国内首批招收中医儿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科点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点。学科于1988年被确定为江苏省教委重点学科,1995年、2003年2次被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2002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本学科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中医儿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于2012年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依托中医肿瘤科、普外科、消化内科、检验科、中西医结合介入科、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介入研究所等开展建设工作。该学科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硕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及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学科主干科室曾于1996年成为上海市中医肿瘤介入治疗中心;1997年成为上海市综合性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中医肿瘤介入特色专科;2004年成为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2006年成为上海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中医儿科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传统的优势学科、中医儿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儿科研究所依托单位。学科带头人虞坚尔教授,学术带头人王霞芳教授。虞坚尔教授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上海市名中医。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儿科研究所所长,海派中医徐氏儿科学术流派传承总基地负责人;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20.
自1988年以来,我校“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在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在校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我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等6个学科。通过近5年的学科建设,形成了26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现有学科及学术带头人38名,学术骨干78名;教授93人,副教授115人,博士生导师46人;获博士学位的教师53名。共培养硕士生125名,博士生115名,博士后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