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从三维宏观态势医学角度探析传统中医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梁启军 《吉林中医药》2008,28(6):391-393
人体生命的维度是,而且仅仅是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传统中医也是从物质、能量、时空三维的宏观角度描述人体不同层面的生理运动态势和正邪斗争的病理生理态势,客观地表述了人体固有的生理、病理规律和现象,故传统中医是三维宏观态势医学.中药学也是从物质、能量、时空三维界定中药的性能,即中药的功能被概括为纠正人体物质、能量、时空三维方面的某种病理偏态,中药的功能也是态势描述法.西医是线性微观形态医学,其内容也在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之内;现代中医可以吸收西医和其它科学的微观成果,超越发展宏微观并重的现代三维态势医学.  相似文献   

2.
三维宏观态势思维治疗就是三维(物质、能量、时空)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治疗思维,来源于八纲辨证又不同于八纲辨证。以之指导肾系疾病治疗,可以兼收中、西医长处,提高临床疗效。以狼疮性肾炎为例,基于三维宏观态势思的治疗思路是:扶正祛邪以治本、抑制免疫损伤以治标、纠正寒热、其他对症治疗等。这种思维进一步发展、应用需要理论、临床、实验研究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对特殊类型节育器异常的诊断优势。方法:对门诊节育器异常38例,常规行经阴式二维及三维扫查,获取三维图像,记录特殊类型节育器异常的类型及特征。结果:超声诊断节育器异常均用二维及三维检查38例,仅行二维扫查即可明确诊断的13例,行三维检查后获得诊断25例,三维超声检查对大部分类型的节育器异常能做出正确的结论。结论:对于节育器的异常三维超声提供了更多的观察切面,使得过去无法诊断或难以诊断的病例诊断成为可能。为临床提供了更准确更细致的诊断内容,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更高的手术平台。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二维、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异常的不同,探讨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因为不孕、子宫异常出血等病症来院就诊的患者90例,先后进行二维、三维超声检查从观察检查时间、准确率、影像效果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维超声波时间短、准确率高等优势明显,并且一次性检查能够同时观察三切面的影像。结论:三维超声波诊断子宫异常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寻常型银屑病维医诊疗方案进行多中心临床病历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人口学、诊断学、治疗学、疗效评价、护理学资料等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归纳分析其主症和次症表现,将寻常型银屑病分为异常血液质型、异常胆液质型、异常咸性黏液质型、异常黑胆液质型共4型,建立寻常型银屑病维医辨证分型标准。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结合维医主症和次症变化,建立该病的病症结合疗效评定标准。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新药审评的技术要求和程序,研究制订了维药新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在当今社会为多发病的常见病,癌变率较多。慢性胃炎是幽门杆菌感染、饮食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消化系疾病。我国属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一般认为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的口-口或粪-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维医以为慢性胃炎是饮食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库外提因素和异常合立体因素引起的。治疗上维医用饮食疗法、调节和立体疗法、抗幽门螺杆菌疗法、助消化疗法、助库外提疗法、安神疗法等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用抗癌疗法预防癌变。异常合立体内蛋黄色胆液质,过多的胆液质,异常黑胆质,减味黏液质刺激胃黏膜,减退外提代谢而生成的。维医本病按病因分为异常合立体引起的胃炎、神经性胃炎、希尔克胃炎,按黏膜病变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治疗上维医对本病有独特的治疗方法,疗效比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通筋透骨汤结合聪脑通络法针刺促进痉挛性脑瘫患儿康复效果。方法 研究合计纳入该院2018年8月—2020年9月康复科收治的93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患儿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患儿常规治疗+通筋透骨汤结合聪脑通络法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及智力发育(GDS评分)情况、治疗前后三维步态时空指数变化情况、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变化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变化、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变化、残疾程度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较对照组(82.98%,39/47),观察组患儿有效率更高(95.65%,44/46)(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BDNF水平、GDS评分、三维步态时空指数、改良Ashwoe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GMFM评分及ADL评分、残疾程度评分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BDNF水平、GDS评分、三维步态时空指数、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GMFM评分及ADL评分、残疾程度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  相似文献   

8.
杜良杰 《河南中医》2003,23(4):14-15
灵活应用自然科学中物质、能量、信息的有关知识,将脊柱划分为固有、流通、代谢、排泄态之物质、能量和信息,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以及与不同病理类型相对应的治疗方案。如果脊柱固有物质、能量、信息的退变程度轻,流通及代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病理机制可以用保守疗法逆转,就应采用保守疗法;如果情况相反,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捏脊、足部护理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异常步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在个体化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捏脊及足部护理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检测治疗前、后三维步态时空参数、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及腓肠肌肌张力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三维步态时空参数、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及腓肠肌肌张力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捏脊、足部护理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异常步态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针对湿疹维医诊疗方案进行多中心临床病历回顾性调查,收集人口学、诊断学、治疗学、疗效评价、护理学资料等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归纳分析其主症和次症表现,将湿疹分为异常血液质型、紫色胆液质型、咸性黏液质型和异常黑胆液质型共4型,建立湿疹的维医辨证分型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皮肤瘙痒程度、皮损形态及皮损面积积分进行评价,通过患者维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观察患者内环境变化,建立湿疹的病证结合疗效评定标准。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新药审评的技术要求和程序,研究制订维药新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三针结合缩胃开锁法与单纯体针法治疗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方法:1600例患者就诊先后顺序按照3:1比例分为三针结合治疗组(1200例)和单纯体针对照组(400例)。三针结合治疗组采用眼针、芒针、体针三针相结合缩胃开锁法,选取眼针三焦区;芒针巨阙透肓俞;体针天枢、气海、太乙等穴位针刺。单纯体针组只采用体针法针刺,两组均隔日一次,一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体质量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明两组方法治疗肥胖均有显著性疗效。三针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5%,单纯体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针结合缩胃开锁法治疗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单纯体针。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历史相关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梳理白涩症发展沿革,探讨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认识,以期为白涩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临床治疗开拓思路。中医对白涩症的相关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晋代《针灸甲乙经》中有关目涩的论述,其对于自觉眼部干涩不适的症状有了初步的认识。“白涩症”之名首见于《证治准绳》,后沿用至今。其基本病因病机主要归责于津液亏少,眼目不得濡养,外感邪气、脏腑内伤、情志失常、饮食劳倦等因素均可致病,内治法治疗主要分为祛邪、泻实、补虚三个方面,外治法包括点眼法及针灸疗法,临床上当审察病因,随证治之。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寻找有效的中医治疗手段在现代临床应用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从络脉论治脑血管病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劲峰  王玲玲 《中国针灸》2005,25(9):659-662
目的:探求和讨论脑血管病从络脉治疗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从<内经><难经>的相关论述推导脑络的结构组成;从相关理论及实验研究结论说明根据络脉理论用针灸方法治疗脑血管病的机理、作用途径.结论:(1)脑络脉是由阳明经、太阳经、督脉及其长强络脉所组成;(2)血气丰富是脑络的生理特点,脑络病变是全身络脉的一部分,"虚、毒、瘀"是脑络病变的病理基础,"瘀"是络脉病变重要的病理环节;(3)针刺相关经脉的腧穴、井穴刺血和刺络放血、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三类方法是根据络脉理论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s蛋白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变化及宣肺、固本、宣肺固本三种中医治法(宣肺方、固本方、宣肺固本方)对其的影响。方法以卵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并用不同中医治法(宣肺方、固本方、宣肺固本方)对其进行干预。在激发哮喘并治疗4周后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肺系数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TGF-β1和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经治疗后,(1)哮喘大鼠的肺系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中药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哮喘大鼠支气管肺组织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而Smad7蛋白的表达下降,三种中医治法对其均有影响,宣肺固本治法优于其他治法,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大鼠气道重建模型中TGF-β1、Smad3蛋白与气道重塑呈正相关,而Smad7蛋白则与气道重塑呈负相关;中医宣肺固本法治疗哮喘气道重建可能与调节TGF-β1和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临床诊治技术规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探讨了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规范及综合评价,中医辨证定位及定性诊断,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调理脾胃法、补益扶正法、通腑降浊法、活血化瘀法,用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6.
陈永灿 《新中医》2002,34(5):6-7
慢性泄泻病程长久,虚实夹杂,寒热交织,症状反复,治疗颇为棘手。从清化湿浊、当知升清,方用清震汤合藿香正气散加减;健运脾土、更宜疏导,方用健脾丸或资生丸化裁;温壮阳气,勿泥实象,方用四神丸合理中丸或二仙汤增损等方面加以论述,并附验案以资印证。  相似文献   

17.
焦剑 《天津中医药》2015,32(6):325-328
介绍了张大宁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张大宁教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为"肾虚血瘀为本,湿毒内蕴为标",运用补肾活血和降逆排毒法治疗。具体方法有脾肾双补、温补肾阳、益气活血、肝肾同治、升清降浊、清利湿热、炭剂吸附等。  相似文献   

18.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是一种复杂精神疾病,以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循环、交替、反复出现为症状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现有以心境稳定剂及抗精神药物为主的药理学及非药理学治疗方式效果欠佳且副作用多。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医疗法,恰契合因机体复杂性而引发疾病本质,在BD防治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本文总结归纳了BD的中医学认识、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BD的内治法与外治法应用,详细阐述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方药配伍,总结了情志护理、针灸疗法、八段锦、耳穴贴压、拔罐等多种特色疗法,发现中医药治疗BD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且不良反应率低。同时探讨了目前中医药治疗BD存在的弊端及不足,促使中医药治疗更加科学化、严谨化、多样化,为中医药临床提供更多选择,为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三针结合缩胃开锁法与单纯体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方法:1600例患者就诊先后顺序按照3:1比例分为三针结合治疗组(1200例)和单纯体针对照组(400例)。三针结合治疗组采用眼针、芒针、体针三针结合“缩胃开锁法”,选取眼针三焦区;芒针巨阙透肓俞;体针天枢、气海、太乙等穴位针刺。单纯体针组只采用体针法针刺,两组治疗均隔日一次,一周3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两组体质量、BMI、腰围、腹围及臀围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明两组方法治疗肥胖均有显著性疗效。三针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5%,单纯体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针结合“缩胃开锁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单纯体针。  相似文献   

20.
运脾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的主要病机之一是由于脾虚失运,体内精微物质代谢紊乱,造成患者血糖升高。而脾运失健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病症的发病基础。治疗上应从脾论治,采用运脾法。文章结合临床提出从化湿运脾、疏肝运脾、活血运脾、祛痰运脾、温肾运脾五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