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ANCA相关性血管炎及其肾损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蔚桦  马行一 《四川医学》2007,28(5):483-485
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类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为特征的血管性炎性疾病,广泛累及多系统大、小血管。目前对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分类,主要是指Wegener s肉芽肿、显微镜下血管炎及churg-strauss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激活ANCA而导致的坏死性血管炎。  相似文献   

2.
提高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治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春德 《上海医学》2008,31(12):837-84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组以小血管累及为主要特征,血清ANCA阳性的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及Churg-Strauss综合征(CSS).由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可累及多个系统,易导致延误诊断及治疗,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提高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治水平、改善其预后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147-15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一种以小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的血管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常累及肺脏和肾脏,其中以肺部症状为主或首发的患者,常被误诊。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 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肺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调整,学习和探讨该类疾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药物的选择,并复习治疗药物的监护重点。通过对治疗药物实施药学监护,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正>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是一种全身血管受累,临床表现以坏死性血管炎为主的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肾脏累及高达80%,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1],不及时有效治疗易于快速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对该病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可控制病情进  相似文献   

5.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又称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是西方国家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就是体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因此又称之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相关的原发性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病、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和原  相似文献   

6.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属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静脉,是一种少见病、疑难病,病变可累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隐匿复杂,易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7.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是一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并累及中、小血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突出特点是病人血清ANCA多识别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其中多数为显微镜下型多动脉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即使临床诊断为Wegener肉芽肿(WG)的病人,其ANCA识别MPO者也达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认识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 (简称ANCA相关小血管炎 )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 7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肾脏活检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上表现为多系统非特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损害 ,肾脏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阳性 ,贫血 ,血沉快 ,血γ -球蛋白升高 ;肾脏病理改变既有广泛的新月体形成 ,也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结论 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病例不罕见 ,广泛开展ANCA检查及肾活检 ,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徐霞  姜静波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0):1121-1123
目的对药物丙基硫氧嘧啶(PTU)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国内报道过的47例PTU相关性血管炎病例,以及本院收治的1例以弥漫性肺出血伴呼吸衰竭为表现的PTU相关性血管炎病例。结果 PTU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女性多见,临床多表现为全身系统受累,肾脏和肺是最容易累及的脏器,与原发性血管炎所致的临床表现相似。PTU相关的血管炎以核周型ANCA(p-ANCA)阳性为主。确诊后停用PTU,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PTU可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其发病与PTU服用的时间和剂量有一定相关性,及时停用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其预后好于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相似文献   

1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又称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是西方国家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就是体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因此又称之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相关的原发性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病、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和原发性局灶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ANCA的检测,对ANCA相关小血管炎认识相对较迟。目前国内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仍存在较大  相似文献   

1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病(WG)、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该病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肾脏受累多进展迅速,造成不可逆的终末期肾衰竭,肺受累可引起大咯血而危及生命[1]。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的大小、类型及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2.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氏肉芽肿病(WG)、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该病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肾脏受累多进展迅速,造成不可逆的终末期肾衰竭,肺受累可引起大咯血而危及生命。但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充分的护理多可控制病情进展,甚至可使病情逆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部及肾脏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效果、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4例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ANCA检测采用ⅡF和抗原特异ELISA法.结果 4例病人都有肺部、肾脏损害,确诊前曾被误诊为肺炎,肺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确诊后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症状短期内迅速好转.结论 肺、肾是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最常见的累及脏器.误诊原因主要是对本病的特点认识不足.肺、肾损害对治疗的反应较好.及早进行ANCA检测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主要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和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ycroscopic polyangilitis,MPA)。因其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密切相关,故又称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本病多见于老年病人,高峰发病年龄为55~70岁。MPA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常表现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肺毛细血管炎。临床上以血尿和咯血为主要症状。80%的病人化验P—ANCA阳性。  相似文献   

15.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一组以人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ANCA不仅是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的血清学标志物,也在多种非血管炎疾病中起重要作用。ANCA靶抗原种类繁多,在不同疾病中阳性率分布不同,所累积的器官和程度也不同。因此,本文主要对近年来ANCA相关性疾病的临床意义及ANCA的血清学检测作一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血管炎(systemic vasculitis, SV)是一组以血管壁炎症和纤维蛋白样坏死为主要病理变化,以多器官系统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肾血管分布丰富,是SV中最常见的受累器官。肾外最易受累的器官为肺,约有75%的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均累及肺。现将我科近来诊治的1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伴大咯血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是指以小血管壁炎症和(或)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基础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ANCA相关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肉芽肿、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和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该病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1],其中c-ANCA/抗PR3抗体与韦格纳肉芽肿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而p-ANCA/抗MPO抗体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相关.除原发性外,药物所致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也屡有报道.近年发现少数甲亢患者在服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后出现ANCA阳性小血管炎.现将我院最近收治1例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国庆  陈沙娜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8):F0003-F0003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多数病人有发热、疲乏、贫血、关节肌肉疼痛和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本病临床特点是发热、贫血、肺和肾功能损害、血沉增快等。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肾脏受累则多进展迅速,造成不可逆的终末期肾哀竭,肺受累则可引起大咯血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9.
邵俊华  薛静 《浙江医学》2014,(4):321-323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是一类抗中性粒细胞胞质的自身抗体,其靶抗原主要为丝氨酸蛋白酶3(PR3)或髓过氧化物酶(MPO),与ANCA密切相关的系统性血管炎称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根据2012年欧洲风湿病年会(EULAR)颁布的最新分类方法[1]可分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本文回顾了25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时诊断,尽早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廖蕴华 《广西医学》2005,27(1):8-1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主要指韦格纳氏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rnatosis.WG)、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CSS),显微镜下小血管炎(micmscopic polyangitis,MPA)和坏死性新月体性肾炎。这类患者血液ANCA阳性率高达80%以上,临床将这些疾病称之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