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娇  何庆  杨旻 《临床急诊杂志》2010,11(6):335-337
目的:探讨急诊科医生工作现状及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各种因素。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短式量表随机抽取成都市7所综合性三甲医院的100名急诊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医生对工作普遍不满意,性别间无明显差别(P0.05),不同急诊工作年、不同年龄群、不同收入及不同工作时间的急诊医生,其工作满意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较低,不同群体间存在着显著差别,而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着急诊医生的工作效率,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急诊医生的工作状态,以便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患者。  相似文献   

2.
急诊医生是急诊工作的关键,急诊专业突出急症和抢救,使用抢救仪器和急救药物,医生个人素质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状态.有志于急诊工作努力为病人服务,掌握正确的急诊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急诊工作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医疗工作,它要求急诊医生能够在事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一个突如其来的、病情严重的患者,迅速地做出正确判断和有效处置。要获得这种能力,仅仅知道怎样诊断和怎样救治还不够,还必须了解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掌握急诊思维方式和急诊工作方法,具备急诊医生必备的急诊素质。为此,我列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一些这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急诊工作的思维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工作的思维性很强,其诊断和治疗,都是在医生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医生的思维正确与否,决定了医疗水平的高低。急诊是特殊的医疗工作,指导急诊工作的思维活动也有其特殊性,所以要想提高急诊工作水平,就应该研究急诊工作的思维特点。本文摘其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危险性急症的发现、诊断和抢救,是全部急诊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工作。如果一个急诊医生已经具有了很强的“危机意识”、掌握了急诊工作的全部思维特点,因此具备了很强的“三快”能力,从而能够迅速地发现并且抢救危险性急症,那么是否可以认为他是一个优秀的急诊医生呢?  相似文献   

6.
在急诊工作中,腹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然而,临床医生,特别是刚上临床的医生,往往在具体接诊腹痛病人时,显得不知道从何思考,从何下手。现仅就腹痛的产生机制、临床诊断顺序和鉴别诊断等问题,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诊工作在我国的历史应该说已经很长了 ,但对其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急诊既然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 ,必然有其特殊的地方。急诊医生的临床思维方式和特点也就应有别于其它的专科。1 诊断与处理思维的顺序不同于其它专科大凡医生都明白一个道理 ,就是只有诊断清楚 ,才能更有效地治疗。所以我们的思维习惯都是先考虑诊断 ,再考虑治疗。在急诊专业 ,由于存在病情重、时间紧、检查少的特点 ,所以急诊医生的临床思维与其它专科的医生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最突出的表现是急诊的诊断思维和治疗思维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里产生…  相似文献   

8.
《临床急诊杂志》2010,(2):70-70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一届全国年会”将于2010年9月3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面向各学科临床专业人员,包括急诊医学、全科医学、内外科、ICU、麻醉等专业的医生及其他相关专业医生。大会将秉承“协会是我家”的宗旨,以“新医改、新机遇、新起点、新目标”为主题,力求使广大参会者体会到急诊医学大家庭的温馨与亲情。  相似文献   

9.
急诊医师的临床思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急诊,无论从工作环境、患者,还是从工作性质,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专业。这一专业要求急诊医生除具有医生基本的品质和素质之外,还要求具备对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临床思维。1识别急诊医师对患者的识别至关重要。所谓识别就是认识、判断患者的危险程度,并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呼吸、脉搏、意识等分为危重(A)、重(B)、普通(C)三种情况,这样就有利于对患者的分别救治。对于A类患者要立即救治,B类患者诊断治疗相结合,C类患者要注意寻找危及生命的潜在原因。2稳定对A类患者遵循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首先用一切尽可能的办法稳定生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急诊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心肺复苏能力,内科急危重症的紧急救治能力,外伤病人伤情估计及初步救治能力,一般急症的诊治能力,病区的管理能力及科室的协调能力等。建议院校毕业学员除2~3年的轮转外,还应安排到临床科重症病房重点学习及急诊科与临床科医生定期交换学习的急诊专科医生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1.
急诊医护同步分组工作模式在SARS流行期间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诊医护同步分组工作模式在应急状态下的具体作用。方法对SARS流行期间急救部医生和护士同步分组排班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现有医疗设备和人员条件下,急诊医护同步排班工作模式是一条完整的急救链,在日常急诊工作中是实现抢救患者“白金10min”的可靠工作模式,在SARS期间又可以最优的整合发挥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完成数倍于平常的工作任务。医护同步不仅可以使医生护士在密切工作中互相理解,还能够使医护互补,以医带护,使护士成长发展速度加快,技能提高更加全面。结论急诊医护同步分组工作模式不仅在平时急诊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应对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时更加突显出其医护凝聚力高、适应性强的优越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急诊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临床急诊杂志》2010,(3):145-145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一届全国年会”将于2010年9月3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面向各学科临床专业人员,包括急诊医学、全科医学、内外科、ICU、麻醉等专业的医生及其他相关专业医生。大会将秉承“协会是我家”的宗旨,以“新医改、新机遇、新起点、新目标”为主题,力求使广大参会者体会到急诊医学大家庭的温馨与亲情。  相似文献   

13.
《康复》2013,(12):10-11
急诊室内,患者和医生的冲突并不少见,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就诊等待时间长。看急诊,应该了解以下7件事:1.急诊患者被送到急诊室后。最好有家人陪伴,不要只留患者在医院,以免患者病情临时发生变化或医生需要家属协助时找不到人。2.转院或复诊患者请随身携带既往病历资料,以便医生全面了解病情。  相似文献   

14.
急诊科医生所从事的工作是高危职业,急诊工作是一个医院整体水平的综合体现。急诊工作脏、乱、杂,劳动强度大。患者都很急躁,它对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因此急诊科医生必须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熟练的基本功。工作中能做到忙而不乱、燥而不烦。让患者对医院、对医生有信心。这里存在着许多技巧,笔者以十余年的急诊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中毒在急诊中经常遇到,不及时抢救将带来不可恢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并给医院带来众多的医疗纠纷。这就要求急诊医生在最短时间内要对疾病作出较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合理的处理,即在急诊诊断中运用直觉思维。直觉思维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特殊思维形式,具有爆发性和突破性的特点,可在短时间内,甚至在瞬间将平时所获得和储存的许多信息集聚为一个整体,通过浓缩了的综合判断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护理管理》2014,(2):174-174
英国要把资深护士培养成“医生”,首要原因是医院里的确缺医生,尤其是缺少急诊专科的医生。英国急诊医学院2013年11月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英国急诊部门目前注册登记的699个专科医生岗位中,有61%为空缺。急诊医生严重短缺,导致医生工作过劳、病人等候时间过长,很多“急诊”变成了“慢诊”。与此同时,英国在医护合作上有着其他国家少见的专业传统。在英国的公立医院里,通常一名医生会和七八名护士合作,这也意味着很多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有更多机会向医生们学习。  相似文献   

17.
急诊临床中坠落伤并不少见。本文以坠落伤为题目对2001年度就诊的147例患者从年龄、性别、职业、季节、坠落高度,受伤部位和转归进行了临床分析与总结,将有助于急诊医生对这类患者的重视,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口腔病急诊的病种分析100081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钱杏珠口腔病急诊病人,多见于外伤及牙痛难忍。研究分析口腔急诊病种,有助于急诊室物品、器械、药品等的准备,和护士密切配合医生,加速对急诊病人的诊断与处理,使病人尽快解除痛苦。11材料与方法本文采用1...  相似文献   

19.
急诊科医生主导的床旁超声技术在创伤救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医生主导的床旁超声技术在多发创伤中的作用.方法 119例创伤患者分为急诊超声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63例由急诊科医生进行创伤超声重点评估,B组56例由超声科医生进行床旁常规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并记录完成超声检查距入院的时间,A组中的42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B组中的39例患者采用常规体表定位法进行颈内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的一次进针成功率、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穿刺时间等.结果 与B组比较,A组能在入院后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超声检查(P<0.01),两组的超声检查准确率均为100%,A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的一次进针成功率、总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穿刺所用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急诊科医生主导进行的急诊床旁超声技术,在创伤病情评估、中心静脉穿刺等方面有巨大的优势,有助于创伤患者的救治,应该在急诊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急诊事业的蓬勃发展,我院从上世纪80年代成立急诊科,从急诊学科到今天的急诊专业,我院急诊界的老前辈们走过了许多艰辛的路程,创立了辉煌的成绩,这与他们长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作为年轻一代的急诊科工作者应该怎样去立足本职,为今后急诊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