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早期无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79年10月至1996年8月共行肾移植术594例(640次),术后发生早期无尿者共31例,发生率为4.8%。本文回顾性总结了31例病例,分析了肾移植术后早期无尿的原因为:1、急性排斥反应。2、急性肾小管坏死。3、环孢素A肾中毒。4、受术者心功能差等因素造成的循环血量减少致移植肾有效灌注量不足等。提出了以下预防护理措施:1、加强心理护理。2、密切观察排斥反应征象。3、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院在1992年~1998年对42例肾移植术后急性肾衰病人施行了含有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治疗和护理,获得了加速肾功能恢复的疗效,现将肠外营养治疗肾移植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均为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4~49岁。病人术后尿少(400ml)浮肿,血压高,血肌酐、尿素氮保持术前水平(800~960mmol/L),处于禁食或进食少状态,每日实际消耗能量1870千卡。由于少尿或无尿故每2~3天血液透析一次,此外,每日行肠外营养。1.2肠外营养治疗方法42例肾移植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  相似文献   

3.
自1981年7月~1998年7月,我科共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382例401次。其中31例病人术后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供者情况供肾全部来自自愿捐献的脑死亡供者。术后早期发生少尿或无尿的31例供者中,男性供肾为28例,女性供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低镁血症的意义。方法:将49例肾移植患者按血清镁水平分成两组,比较其24小时尿镁、血浆胰岛素浓度,并对血清环孢素(CsA)浓度与血清镁浓度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低血镁主要原因系CsA所致,CsA浓度与血汪镁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低血镁组血浆胰岛素浓度高。结论:纠正低镁血症有助于减弱CsA的肾毒性,控制肾移植后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采用小剂量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对436例尸体肾移植术后病人进行排斥反应的预防。结果:发生急性排斥反应72例(16.51%),血肌酐在2d~10d恢复正常348例(79.82%),11d~32d62例(14.22%),并发感染18例(4.13%),摘除移植肾19例(4.36%),死亡12例(2.75%)。提示: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小剂量ATG可预防排斥反应,降低CsA肾中毒。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疾病(severe acutepuncreatitis,SAP)是一种常见的且来势极为凶险的急腹症,并发症多,常可导致病人代谢紊乱,营养障碍,进一步使病情恶化,其病情严重程度与营养不良的程度密切相关,因而在其整个病程中合理营养支持是十分重要的,我院1993年1月~2000年8月实施了营养康复治疗SAP2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共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8~76(42.2 ± 17.3)岁,20例均为术后病人其中胆源性胰腺炎16例,暴食后2例,洒…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术后使用环孢素A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孢素A(以下简称CsA)系含11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 ,是一种作用很强的免疫抑制剂 ,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官移植。本院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为30例肝移植术后病人使用CsA治疗 ,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 ,其中男27例 ,女3例 ,年龄最小32岁 ,最大50岁。使用CsA抗排斥治疗后 ,死亡3例 ,其中因排斥反应死亡1例 ,感染死亡2例 ,其余27例至今存活。2用药护理2.1正确掌握用药方法CsA的免疫抑制作用是通过干扰淋巴细胞的活性 ,阻断参与排斥反应的细胞和体液效应机制 ,从而阻止…  相似文献   

8.
54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死亡原因分析湘潭纺织印染厂职工医院陶战生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病死率高,现就笔者1977年1月以来所遇到的54例(占收治ACST的22.86%)死亡病例,从治疗方面作一原因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23例,女性31例。...  相似文献   

9.
1992年9月~1995年12月监测了132例肾移植患者术后白细胞介素(IL)2、sIL2R和IL6的变化,以探讨肾移植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在诊治急性排斥和继发感染中的意义。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男78例...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术后漏尿的病因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漏尿的病因、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45例肾移植术后4例发生漏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率2.76%。1例术后早期漏尿保守治疗3周痊愈;1例输尿管多处坏死两次修补失败,保守治疗5周愈合;1例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坏死1例肾盂积水破裂一次修补成功。结论:外科技术失误是漏尿的主要原因,另外还与急性排异等有关,漏尿部位大多位于输尿管下端,也可发生于全程输尿管和肾盂,表现为尿外漏、肾周积液、少尿、腹腔积液。漏尿时间多发生在术后3周左右。急性排异引起者发生于排异控制后的多尿期,表现为尿量骤减,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尿外漏及肾周积液者,3周以上不愈或漏尿有增多趋势者应手术探查修补,腹腔内大量积尿者应急诊手术,该并发症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1.
刘玲  刘晓蓉 《华西医学》1996,11(4):489-490
1992年1月-1995年10月我院施行的196例肾移植术后早期,各种原因所致的少尿和无尿53例。53例少尿患者的病因通过特殊检查并结合临床特征,休验和病理检查分别诊断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并发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及移动肾血管栓塞。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并发少尿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护理6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RRT)在危重病人抢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CRRT血液力学稳定 ,本文将CRRT技术应用于肾移植术后合并急性肾衰或严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患者。 1996年 1月~2 0 0 1年 7月肾移植 887例 ,对 6 1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少尿者进行CRRT ,结果 5 1例肾功能恢复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6 1例中 ,男 4 2例 ,女 19例 ,年龄 2 0~ 6 8岁 ,平均年龄 4 4岁。均为慢性肾炎、尿毒症行肾移植手术 ,其中 1周内急性血管性排斥37例 ,1周后难治性排斥 2 4例 ,2 4h尿量 10 0~12 0 0ml…  相似文献   

13.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是尸体肾移植中常见的一种临床过程,发生率高达10.0%-60.0%,主要表现为肾移植术后即无尿.或有尿后逐渐少尿和无尿.血肌酐不下降或反而升高。我中心自2002年4月至2006年7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289例,其中尸体肾移植235例.术后发生DGF者共35 例.发生率为15%。我们回顾性总结了35例病例,通过分析其发生原因,就护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早期多巴胺的应用体会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13000)王荣江,程一宁,王伟高.黄凤祥肾移植后少尿较为常见,我们采用小剂量多巴胺和速尿联合应用,预防和治疗肾移植后少尿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  相似文献   

1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后出现的常见危重症,预后极差。我们在1995年11月至1996年11月间,抢救ARDS8例,成功5例,死亡3例,死亡率37.5%。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5年11月至1996年11...  相似文献   

16.
王玉琴 《护理研究》2008,22(9):2398-2398
亲体肾移植术后由于术前及术后诸多因素,病人的血压容易发生变化,由于病人血压下降,使移植肾的血流得不到充分灌注,容易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导致少尿或无尿,甚至发生移植肾功能丧失,影响病人的恢复和预后。我院2002年-2006年对21例肾移植围术期收缩压≤120mmHg(1mmHg=0.133kPa)的病人进行有效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72h内液体量的动态平衡,是肾移植术后护理的重要一环。我们对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26例患者术后72h内补液加强了监控,有效地控制了脱水、水肿及心衰的发生。对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病例,通过抗免疫、血液透析、调整补液量等措施予以纠正,提高了手术后移植肾和患者的存活率。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在24-59岁之间,病程8个月至6年不等。手术后72h内发生轻度脱水者2例,水肿1例,出现心衰症状者2例,出现急性排异反应、少尿或无尿者4例,其余基本正常。2术后72h内的补液监控2.1量出为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特点、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1例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于肾移植术后〈4个月54例(76.06%),4-6个月12例(16.9%),〉6个月5例(7.04%)。临床表现均有发热,23例为固定时间发热,52例感胸闷,19例迅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紧迫综合征(ARDS),3例死亡。混合感染者36例,细菌感染16例,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13例,结核感染2例,肺孢子虫感染1例,不明原因3例。结论肾移植后肺部感染多为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病情进展迅速而危重,早期就诊,针对病原体合理抗菌治疗,及时调整免疫治疗方案和加强综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多甙用于肾移植患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甙(TⅡ)地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抑制治疗效果。方法:中药雷公藤多甙治疗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28例,该药作为辅助性免疫抑制剂与环孢霉素(CsA)_硫唑嘌呤+强的松三联方案同时应用15例,剂量为0.5 ̄1mg/kg/d口服,作为三联方案的替代剂应用13例,剂量1 ̄2mg/kg口服,替代CsA5例,替代Pred5例,替代Aza3例。结果:作为辅助用药可减少Pred用量5 ̄10mg/d替代  相似文献   

20.
1995年Sigwart[1]首先提出非外科手术方法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即经皮经腔间隔化学消融(PTSMA)术治疗HOCM。本方法以无水乙醇注入正常冠状动脉前降支发出的间隔支,导致急性血管痉挛,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闭塞血管的目的造成人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以消除左心室流出道肥厚的心肌,减轻流出道的梗阻,使病人的临床症状有改善,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现将本院38例HOCM患者术后24 小时介入康复护理的实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院从1998年8月~2000年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