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Objective : Aim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 Methods :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 was extracted by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an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to be identified by C-C/MS spectrum. Results:The yield of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 by SFE was 6.60% (V/W)and 73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in this oil. Conclusions : The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ui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 was produced for the first time,and its yield was 3 times more than its root,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linoleic acid, cetyl acetate, ethyl linoleate, ( - ) - caryophyUene oxide are 34.85 % ,16.63 %, 2.64 %, 1.81% apart in this essential oil. Phytol, cetyl acetate, ethyl linoleate, ( - ) - caryophyUene oxide were confirm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e genus of Bupleurum.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取柴胡果实精油并分析其化学组成.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革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FE)提取柴胡果实的精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精油的提取率为6.60%(V/W),确定了73个化合物.结论:首次采用超临界革取法从柴胡果实中提取精油,精油的提取率是柴胡根的3倍多,亚油酸、鲸蜡醇乙酸酯、亚油酸乙酯、(-)石竹烯氧化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4.85%、16.63%、2.64%、1.81%,植醇、鲸蜡醇乙酸酯、亚油酸乙酯、(-)-石竹烯氧化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萃取紫玉盘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紫玉盘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玉盘茎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紫玉盘茎挥发油中共分离出68个色谱峰,鉴定其中37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5.73%,主要成分有苯甲酸、8-氧代-9H-环异长叶烯、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甘肃产柴胡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分析比较甘肃产柴胡根和茎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甘肃产柴胡根和茎中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柴胡根和茎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柴胡根和茎中挥发油得油率分别为0.04%,0.01%.两部位共鉴定出95个化合物,其中从根和茎中分别鉴定出52,72个.共有化合物29个,分别占各部位挥发油总量的61.29%,53.54%.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正己醛(17.00%)、2-戊基呋喃(8.10%)、棕榈酸(6.71%)、5-异丙基-2-甲苯酚(6.65%)、百里香酚(5.23%)、正庚醛(4.64%)等;茎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棕榈酸(10.79%)、3-甲基-4-异丙基苯酚(8.31%)、香芹酚(6.19%)、正己醛(6.09%)、2-戊基呋喃(4.42%)等.结论:甘肃产柴胡根和茎中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和含量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验结果为柴胡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湖北栝楼果皮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葫芦科植物湖北栝楼果皮的挥发油中性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碱水从其乙醚溶液中除去酸性部分后得到的中性部分用于实验。以气质联用对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标准图谱对照确定化合物名称。以气相色谱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鉴定了38个化合物,其含量之和占挥发油中性部分的76.01%。结论:湖北栝楼果皮的挥发油含有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棕榈酸甲酯、亚麻酸乙酯、亚麻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等长链脂肪酸的甲酯和乙酯化合物共16个,还含有十六醛和六氢金合欢基丙酮等其它结构类型的化合物22个。  相似文献   

6.
山胡椒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得坡  王发松 《中药材》1999,22(6):295-298
本文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山胡椒果水蒸气蒸馏和溶剂提取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前者主要成分为正癸酸、大根香叶烯A、正十二烷酸、表水菖蒲乙酯和氧化丁香烯;后者主要成分为莰烯、3,6,6-三甲基-2-降蒎烯、癸酸乙酯、桉叶素和罗勒烯。体外抗真菌实验表明,前者对四种皮肤致病真菌(MIC值0.03~0.5ml/L)和五种污染霉菌(MIC值1.0~1.5ml/L)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而后者活性较弱,这与其几乎不含倍半萜类或其含氧衍生物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剑叶耳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FE)提取制备两种挥发油;通过气质联用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中分离出67个色谱峰,鉴定其中3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3.76%;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中分离出82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1.62%.结论:剑叶耳草挥发油主要包括脂肪族含氧衍生物、芳香族含氧衍生物和萜含氧衍生物,但两种提取方法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和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烟台柴胡挥发油的GC-MS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烟台柴胡地上部分的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烟台柴胡地上部分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滤纸片固相扩散法进行抗菌活性试验并采用平板连续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首次提取了烟台柴胡地上部分挥发油,成功鉴定出30种化合物,并对其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具有广谱抗菌性。结论:烟台柴胡地上部分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和低分子脂肪烃类化合物,其对供试菌的抑菌强度由大到小为金黄葡萄球菌>桔青霉>大肠埃希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黄曲霉。  相似文献   

9.
野菊花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研究贵州产野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 L.)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野菊花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水蒸汽蒸馏提取物得率是0.32%,鉴定出46个化学成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得率是3.4%,鉴定出60个化学成分。结论 贵州产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与水蒸汽蒸馏法相比,超临界萃取法具有耗时少、准确、效率高和提取完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黄皮果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黄皮果药材中挥发油和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含量。方法: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法萃取挥发油,用HP6890GC-5973MS进行分析,归一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鉴定化学成分。利用SPECTRO CIROS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Agilent 7500a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仪和915-塞曼测汞仪直接进行测定微量元素。结果:共鉴定出36个挥发油成分,占挥发油总组分的95%以上;并测定出11种微量元素。结论:首次从该植物中鉴定出18种挥发油成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土木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比较水蒸气蒸馏提取(SD)与超临界CO2萃取(SFE)所得土木香挥发性成分的蔓异。方法:土木香SD和SFE提取物,分别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SD提取物中分离出32个峰,鉴定了其中19个组分,占提取物总量的98.8%。SFE提取物中分离出42个峰,鉴定了其中25个组分,占提取物总量的96.86%。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土木香挥发油在成分及相对含量上均有一定差别,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活性组分含量高等优点,是提取土木香挥发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毛叶木姜子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毛叶木姜子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与其果油的化学成分作比较。方法:用毛叶木姜子叶的水蒸汽蒸馏所得的油状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和鉴定了41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46%。结论:毛叶木姜子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 单萜和倍半萜,与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13.
山胡椒叶及果实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分析山胡椒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从山胡椒叶及果实中提取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联用仪结合保留指数进行鉴定。结果:山胡椒叶挥发油共鉴定出2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6.51%,主要成分为D-吉玛烯(45.56%)、(+)-喇叭烯(5.76%)、石竹烯(5.75%)等;山胡椒果实挥发油共鉴定出了3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9.73%,主要成分为β-顺-罗勒烯(31.90%)、可巴烯(12.75%)、α-石竹烯(8.06%)等。二者共有挥发性成分14个。结论:山胡椒叶及果实主要挥发性成分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海南黄灯笼辣椒不同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确定不同类型化学成分的合适提取溶剂.方法:海南黄灯笼辣椒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95%乙醇提取,提取物经GC-MS分析,比较不同提取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海南黄灯笼辣椒石油醚、乙酸乙酯和95%乙醇提取物中主要包含脂肪酸类、酰胺类(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烃类、甾醇类和维生素类等几大类化合物.其中脂肪酸的含量在3种提取物中分别为63.40%,60.66%,16.16%,酰胺类(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为16.82%,27.64%,42.05%.结论:提取海南黄灯笼辣椒中的脂肪酸类以及一些小极性的烃类化合物宜用石油醚,提取酰胺类宜用选用95%乙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山地五月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同时蒸馏萃取法(HD)提取了山地五月茶的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山地五月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E)-9-十八烯酸和亚油酸,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4.73%、13.26%和10.73%。结论山地五月茶挥发油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北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d的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总皂苷的含量,检测波长546 nm。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皂苷a,d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柴胡总皂苷在0.04620.462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12%,RSD为2.29%;柴胡皂苷a,d分别在0.06900.462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12%,RSD为2.29%;柴胡皂苷a,d分别在0.06900.690、0.07360.690、0.07360.736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5%、101.07%,RSD分别为1.68%、1.88%。不同产地北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陕西,河北的北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含量相对高于其它产地。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d的含量测定,柴胡皂苷在各产地北柴胡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毛大丁草根止咳化痰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毛大丁草根的止咳化痰作用及其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将毛大丁草根用乙醇提取 ,乙酸乙酯萃取 ,经硅胶柱层析得到红色挥发性油状成分 (G4)。用GC-MS技术 ,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 ,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用氨水刺激法进行小鼠止咳试验 ,用酚红排泄法进行化痰试验。结果 :G4共分离出 4种主要成分 ,分别为石竹烯 (15.160% )、氧化石竹烯 (21.140)、环氧化马儿铃烯 (2.6 73% )、6-乙酰基 2 ,2-二甲基-8(3-甲基-2-丁烯基 )-2H-苯并呋喃 (60.077% )。G4灌胃 2000mg·kg-1时对小鼠止咳作用的R值为 162 .26 ,属显效 ;灌胃2000和1000mg·kg-1时的化痰率分别 189.16%和 187.15%。结论 :首次从毛大丁草根中分离筛选出有良好止咳化痰活性成分 ,并分析了其主要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18.
赶黄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 Pursh.)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赶黄草全草经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鉴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的得油率为0.30%;共分离出38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26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结论首次报道了赶黄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酮和酯类化合物,含量较多的是棕榈酸乙酯(18.64%),反式-6,10-二甲基-5,9-十一烷双烯-2-酮(14.95%),(反,反)-6,10,14-三甲基-5,9,13-十五烷三烯-2-酮(10.42%),棕榈酸(9.60%),(顺,顺,顺)-9,12,15-十八烷三烯-1-醇(7.40%)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夜合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桂产夜合花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5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7.46%,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25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5.86%。结论:桂产夜合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α-蒎烯、橙花叔醇、石竹烯、吉玛烯D、双环吉玛烯,与文献报道其他产地的夜合花挥发油成分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Liu C  Xu YT  Liu DP  Tu J  Hu QS 《中药材》2011,34(7):1065-1067
目的:分析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小叶女贞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用GC-MS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利用GC-MS法对小叶女贞挥发油进行了化学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共分离出76个色谱峰,并且确认了其中3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2.62%。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17.28%),其次为(Z,Z,Z)-9,12,15-十八烷三烯酸乙酯(12.13%)、叶绿醇(5.80%)。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