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线粒体DNA tRNA~(leu(UUR))和 ND1双重突变──糖尿病家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突变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RFLP、亚克隆及DNA序列分析等技术,对一个母系遗传糖尿病家系成员的线粒体DNAtRNAleu(UUR)及其临近区域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发现mtDNAtRNAleu(UUR)nt3243A→G和ND1nt3365T→A双重突变。结论:结合该家系糖尿病患者具有发病年龄早(<30岁),对胰岛素依赖,伴耳聋等较严重的临床表型,推测ND1和tRNAleu(UUR)突变一起在发病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是一类多因子疾病。近年对NIDDM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之一为发现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为VandenOuweland等[1]于1992年首次发现第1个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nt3243A→G突变糖尿病家系...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糖尿病的基因诊断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核苷酸3243A→G点突变临床上可致呈母系遗传方式传递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突变形成ApaI酶切位点,用聚合酶链反应伴ApaⅠ酶解可进行临床基因论断。  相似文献   

4.
应用PCR-RFLP方法,对140例有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的线粒体tRNA1eu(UUR)基因nt3243A→G突变进行筛查,结果发现6例(4.3%)该突变基因阳性者。总结其主要临床特征为:①呈母系遗传,②起病早(<40岁),③多消瘦(BMI<24mg/m2),④继发性口服降糖药失效需用胰岛素治疗,⑤多伴有神经性耳聋。本研究提示该突变在中国人家族性糖尿病群体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属于另一种糖尿病亚型。  相似文献   

5.
探讨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点突变与母系遗传方式传递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亚型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206bp结合APaⅠ酶解方法,辅以阳性对照,即可确认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核苷酸3243→G点突变。作者应用此种线粒体在基因突变诊断方法,对中国东北地区97例≤45岁、无亲缘关系,但各自均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中筛选此基因突变,结果发现2例基因诊断阳性,在具有不常见临床表现表现的NIDDM亚群中占2.06%~6.25%。此结果进一步证实线粒体基因突变对NIDDM亚型的发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伴线粒体基因突变的家族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由线粒体tRNALeu(UUR)(mtDNA)3243A→G点突变引起的糖尿病亚型的临床特征。方法按WHO的标准,采用基因诊断技术,对130例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其中包括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进行筛查。并对其中3例阳性者的家系进行临床及基因分析。结果从130例糖尿病患者中共检出4例(3.1%)伴有mtDNA3243点突变的非亲缘关系的病人,然后从其中3例突变病人及其家系中检测出9例线粒体糖尿病。全部患者均为消瘦体型。其中8例伴有神经性耳聋,8例因对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需改用胰岛素治疗。结论由于这类病人具有母系遗传、耳聋、进行性胰岛素分泌不全等特征,临床上可将这一类型的糠尿病分为一种新亚型-MIDD。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大鼠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变异,6方法 提取细胞总DNA,用PCR法扩增细胞色素b基因,产物用DNA自动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癌组织发生了nt 14931C→G,nt15004C→G和nt 15435 T→C3处点突变。癌旁组织发生了nt15436A→C突变,正常组织没有突变。结论 大鼠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存在突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个有明确母系遗传的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线粒体耳聋”家系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探索。方法:应用PCR、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线粒体DNA突变进行研究。结果:家系中全部患者和1个母系亲属存在线粒体DNA12S rRNA基因1555位点A-G的突变,家系中的正常后代和20个正常对照个体未发现突变。结论:线粒体DNA A1555G点突变是导致该家系耳聋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AAID)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应用连接酶链反应(LDR)对一个AAID家系的所有成员(共11人)及56例听力正常对照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突变进行研究。结果:AAID家系中检出7例突变个体,而56例听力正常对照个体均无突变。结论:本研究建立一种特异、方便,简便,适合批量检测AAID中mtDNA点突变的方法,通过对一个AA  相似文献   

10.
我们通过DNA扩增和等位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检测了成都地区可疑β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患者33个家系,95人。共检出58例、73条染色体的β珠蛋白基因突变。其中,Codon17(A→T)突变28例(38.4%)lcOdon41-42(-TTCT)突变21例(28.8%);IVS-Ⅱ-654(C→T)突变14例(19.0%);nt-28(A→G)和nt-29(A→G)突变分别是6例(8.2%)和4例(5.5%)。在测知双亲β地贫突变类型的基础上,对两例β地贫风险胎儿采羊水细胞分离DNA,用相同方法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一个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家系11名成员的线粒体DNA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的遗传方式及与线粒体DNA突变的关系。方法:对11名成员外周血线粒体DNA进行PCR-RFLP及测序分析。结果:8例标本的PCR-RFLP结果异常,测序表明其均存在1555位点C-T突变。结论: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该家系呈典型母系遗传。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家系线粒体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一个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家系11名成员的线粒体DNA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的遗传方式及与线粒体DNA突变的关系。方法:对11名成员外周血线粒体DNA进行PCR-RFLP及测序分析。结果:8例标本的PCR-RFLP结果异常,测序表明其均存在155位点C-T突变。结论: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该家系呈典型母系遗传。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线粒体DNA缺失突变对心衰发病的意义,10例CCM患者心内膜活检心肌,用定量PCR方法,以常发缺失型突变mt DNA 4977bp(mtDNA^4977)和7436bp(mt DNA^7436)缺失率为损伤指标,观察心衰不同发展阶段mtDNA所失程度与患者心肌线粒体呼吸酶活性改变及临床心功能受损不同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在Rett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outhern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及DNA直接测序等方法,对一例Rett综合征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死后的脑、骨骼肌组织及其母亲外周血白细胞的线粒体DNA的部分片段进行分析。结果:患儿3种组织及其母亲外周血白细胞的线粒体DNA上编码16S rRNA的2650 ̄3000区域的DNA存在突变,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Rett综合征患者线粒体DNA突变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炬  戚豫 《中华医学杂志》1996,76(9):684-687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在Rett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outhern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及DNA直接测序结合错配PCR的方法,对15例Rett综合征患儿及其中14例的母亲的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的部分片段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儿及其中11例的母亲的线粒体DNA上,编码16SrRNA基因的2650-3000区域DNA突变,其中7例患儿及其中6例的母亲存在2835位点的点突变(C-T),30例正常对照均未发现有此点突变。结论线粒体DNA在Rett综合征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云南经典型苯丙酮尿症基因Exon—11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云南省经典型PKU基因突变特征,为基因诊断提供依据,应用PCR-ASO探针斑点杂交和PCR-SSCP分析技术,对14个PKU家系14名患儿的PAH基因Exon-11进行检测。结果:检出两种突变Y356X(TAC→TAA)和V399V(GAT→GTT),突变频率均为7.14%,前者略高于北方人群,后者低于北方人群。提示:云南PKU患者PAH基因Exon-11突变不同于北方人群,这对提高云南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线粒体 D N A 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 A A I D) 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应用连接酶链反应( L C R) 对一个 A A I D 家系的所有成员( 共11 人) 及56 例听力正常对照个体的线粒体 D N A(mt D N A) 突变进行研究。结果: A A I D 家系中检出7 例突变个体,而56 例听力正常对照个体均无突变。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特异、简便、适合批量检测 A A I D 中mt D N A 点突变的方法,通过对一个 A A I D 家系mt D N A 点突变的研究,为探讨 A A I D 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01例乙肝患者HBVDNA前C区nt1896位点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M-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对101例乙肝病毒感染者HBVDNA前CA我nt1896(G→A)点突变进行检测。结果共检出1896(G→A)点突变株感染者29例,检出率26.13%。其在电性肝炎患者及肝硬化患者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患者中,(P〈0.05),在肝硬化及慢性重症肝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又高于在慢性肝炎患者中(P〈0.01)。同时对慢性肝炎患者中检出突变的病例和未检出突变的病例进行了ALTAST以及TBIL的比较,结果差别有显著性(P〈0.05)。以上结果说明,HBV前C区nt1896位(G→A)变异株感染可能是导致部分病人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与肝脏病变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1 个有明确母系遗传的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线粒体耳聋”家系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探索。方法:应用 P C R、 P C R S S C P 和 D N A 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线粒体 D N A突变进行研究。结果:家系中全部患者和1 个母系亲属存在线粒体 D N A12 Sr R N A 基因1555 位点 A G 的突变,家系中的正常后代和20 个正常对照个体未发现突变。结论:线粒体 D N A A1555 G 点突变是导致该家系耳聋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人TFAR19的定点突变及其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凋亡相关新基因TFAR19编码蛋白分子中潜在的Ser^100磷酸化位点与其促凋亡效应的关系。方法:利用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技术构建TFAR19 Ser^100→Ala^100突变体,用DNA测序技术验证,大肠杆菌表达,离子交换技术纯化重组空谈蛋白,将其加入培养的白血病细胞株HL-60,通过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突变重组蛋白的促凋亡效应。结果:构建成TFAR19 Ala^100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