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胃术后胃肠减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学东  吴遵元 《河北医药》1999,21(6):446-447
目的:寻找胃手术后合理胃肠减压的指征及终止时机。方法:对我院1990-1998年间597例胃手术后胃肠减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228例采用了胃肠减压,369例未采用胃肠减压而无消化道瘘发生;胃肠减压终止时间与肛敢时间并不完全一致。结论:胃手术后一律行胃肠减压的作法不可取,应选择易发生穿孔再发、胃空障碍、吻合口或十二指肠残端瘘的讽顾病例作为胃肠减压的对象;终止胃肠减压的时机仍以肛门排气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如河提高疗效的分析方法106例后路经腰椎间盘摘除术手术病例结果疗效较好结论进行术前全面分析及术中精确适度的减压才能达到定位准损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和后路手术的远期疗效,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时应该如何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方法总结了67例经三年以上长期随访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病例,将前、后路手术的手术疗效结合病变的范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单节段病变,23例前路手术术后均改善明显,1例后路手术术后病情恶化;双节段病变,15例前路手术的疗效明显好于11例后路手术(P〈0.05);三节段病变,6例前路手术和6例后路手术的疗效无显著差别(P〉0.05);四节段病变,5例后路手术疗效均佳。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病变累及单节段和双节段时,采用前路手术比较合理;三节段病变,前路和后路手术均可采用;四节段病变,采用后路手术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5.
卢则陈 《江苏医药》2006,32(9):869-870
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治疗,在临床上手术方法很多。自1999年1月至2005年7月起,我科开展了后路经椎弓根椎管前方减压手术,同时作后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共36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治疗颅脑损伤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分析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首次手术经清除血肿后颅内压低,给予骨瓣复位,术后瞳孔即回缩,但3~7d后,其中6例再次瞳孔散大,再次手术去骨瓣减压。尽管术后颅腔容积增加极小,但病情明显好转;该8例患者全部存活。结论去骨瓣减压的作用机制并不单纯是增大颅腔容积,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提高手术技巧可以提高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挤压综合征多见于战时、地震、塌方及交通事故,主要临床表现为:受挤压的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血症及高血钾。如不及时抢救,很快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收治31例,年  相似文献   

8.
成人多囊肾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发病多在中年,由于肾实质进行性受压,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终因尿毒症而死亡。本病过去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但效果欠佳,采用积极的去顶减压术,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病人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为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最佳手...  相似文献   

9.
曾彪  张惠玲  姚世红 《江西医药》2003,38(3):201-202
腕部环形烧伤因渗出肿胀易形成束缚,阻碍静脉回流,使肿胀加重,如此恶性循环,组织间压力增大,压迫血管,使血流受阻,远端缺血,严重的可引起手部坏死,甚至并发肾衰危及生命。及时切开减压是治疗的关键。为探讨腕部环形Ⅱ度烧伤的治疗方法及切开减压的手术时机,笔者所在单位近两年来收治腕部Ⅱ度环形烧伤病人29例,以手部是否  相似文献   

10.
常志田 《河北医药》2012,34(3):407-408
大面积脑梗死常合并严重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内科治疗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需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我院2005年4月2010年12月对2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股骨头钻孔减压自体腓骨移植螺钉支撑术适用于股骨头坏死Ⅱ期、ⅢA期的病人。与切开关节的手术方法相比较,具有创伤小、对关节的干扰及局部血运破坏少、功能康复快的优点。特别对30~50岁的股骨头坏死的病人意义较大。我院在2004年11月~2005年8月,共行股骨头钻孔减压自体腓骨移植螺钉支撑术7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和交通、建筑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因对冲性脑损伤的病情多较严重,且变化快,颅内血肿发生率高,死亡率及致残率亦较高,故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探讨对冲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现在将我科于1995-01~1999-08间收治的各型颅脑损伤患者共421例(其中属对冲性脑损伤者137例)回顾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共421例,其中男312例,女109例,年龄16~78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为车祸伤307例,坠落伤66例,打击伤2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用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评估。方法:对3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手术,通过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38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33例,4例仍有轻微疼痛,1例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目前一种针对患者发病机制治疗的有效、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不同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对比分析2003年-2004年间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45例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及17例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特征、术中所见和手术疗效。结果:45例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平均病程3.1年,平均发病年龄60.3岁。其中20例(44.4%)患者中疼痛累及三叉神经的单一分支,其余2 5例(5 5.6%)疼痛均累及2或3个分支。术中见3 9例(8 6.7%)为动脉压迫,6例(13.3%)为动脉和静脉混合压迫。术后疼痛完全缓解44例(97.8%),明显减轻1例(2.2%)。而在17例非典型三叉神经痛中,平均病程8.7年,平均发病年龄55.5岁,疼痛均累及三叉神经的2或3个分支。术中见10例(58.8%)为动脉压迫,7例(41.2%)为动脉和静脉混合压迫。术后疼痛完全缓解5例(2 9.4%),明显减轻1 0例(5 8.8%),无效2例(11.8%)。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三叉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非典型患者,这可能与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病程较短、发病年龄较晚、疼痛多呈单支分布、且以动脉压迫为主以及术中能够实现充分减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临床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24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0例,死亡4例,治愈率83.3%.死亡原因为十二指肠瘘、腹腔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手术选择应以生理功能影响小、减少并发症为目的,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改良的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14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赖勇  庞永  徐力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198-1199
目的:探讨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4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时机、术式、疗效进行分析。其中5例外减压;9例行内、外减压。结果:14例患者全部存活,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重要救命措施,但要把握手术时机和术式,术前强力脱水后瞳孔回缩的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正>自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开展以来,颈椎病的外科治疗有了迅速发展。传统的颈椎病前路减压手术处理椎体后缘骨赘和/或钙化的后纵韧带常常十分困难,往往导致减压不够充分,强行刮除骨赘容易造成脊髓和神经损伤。为提高颈椎病手术疗效,2001-01~2004-06我们用颈前路磨钻法显微减压手术治疗颈椎病56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 36~75 岁。病程最短6d,最长15年。临床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或意外  相似文献   

18.
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红斌  梁维帮 《江苏医药》2003,29(11):820-822
目的 总结显微手术治疗132例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 132例患,术前头颅MRI检查,分别行微血管减压治疗,感觉根部分切断及肿瘤切除,并对手术入路及置入的隔离片进行改良。结果 132例三叉神经痛患除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半年后复发,其余均无疼痛发作,早期有效率为98.5%。术后无一例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头颅MRI检查的重要性,微血管减压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方法的改良有利于提高手术有效率及安全性,并能很好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垠  盛路新 《江苏医药》2002,28(8):630-631
脊髓型颈椎病传统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主张单纯切除骨性致压物。近几年RMI等先进医疗设备的使用清楚显示增厚致密的后纵韧带也是颈脊髓的主要压迫组织来源。自 1998年我们在颈椎前路切除骨性致压物的同时切除增厚的后纵韧带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2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本组 37例 ,男 2 8例 ,女 9例 ,年龄 4 8~ 71岁 ,平均 5 3岁。合并后纵韧带骨化 5例。单节段 17例 ,两节段 2 0例。病史 7个月~ 4年 ,平均 2 9年。全组均有进行性加重的颈髓损害 ,锥体束征明显 ,表现为四肢乏力、跛行、蹒跚步态、肢体麻木、胸腹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在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双路左心减压进行复苏时心肌保护的方法。34例病人中瓣膜置换术者10例,先天性心内畸型纠治术者22例,左房粘液瘤摘除者2例。27例自动复跳,术后循环功能恢复迅速、稳定。作者认为,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缺血后心肌再灌注时的压力,减轻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并能同时减轻复苏初期左室的前、后负荷,有助于心肌代谢和功能的逐步恢复。作者还对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