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内分泌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组、全子宫切除组和子宫肌瘤剥除术组,3组各32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后体内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子宫肌瘤剥除组术后6个月血清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子宫全切除术组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组雌二醇(E2)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激素(P)、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等血清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内分泌功能会产生影响,患者采取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延缓卵巢功能衰退,更好地维持患者绝经前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
张晓娟 《当代医学》2016,(11):67-68
目的 比较子宫肌瘤治疗中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与全子宫切除保留附件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子宫肌瘤患者94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子宫肌瘤切除组(49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全子宫切除组(45例,行全子宫切除保留附件),比较2组临床治疗结果 .结果 术后2组雌二醇、促卵泡激素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子宫肌瘤切除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治疗中采用子宫肌瘤切除术安全性高,更有利于卵巢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子宫肌瘤剔除术组(A组)、全子宫切除+保留附件组(B组)、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组(C组)、全子宫+保留单侧附件组(D组),比较四组手术前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四组患者术前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C组较B组发生率高(P〈0.01),B组较A组高(P〈0.05)。结论卵巢和子宫对妇女的内分泌十分重要,子宫肌瘤患者是否切除子宫和卵巢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4.
牛宗花  李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101-101,103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内膜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次全切除术,保持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分泌轴完整性术式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方法对60例子宫肌瘤、内分泌失调性子宫出血、需子宫切除者行保留子宫膜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次全切除术,选同期子宫全切除术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术后病率及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有无差异。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病率低,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无差异,手术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无改变,而且对照组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明显,提示此术对卵巢功能无影响。结论保留子宫内膜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次全切除术是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同术式切除子宫、卵巢对内分泌及更年期症状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近年来小于45岁的非绝经期妇女共计200例作为研究资料,全部患者均因妇科良性疾病而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5组,每组患者有40例。比较患者内分泌与更年期症状情况。结果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的患者,fs H、l H升高,e2明显降低,更年期症状显著。一侧卵巢进行保留组的患者,一侧附件保留组的患者,两侧附件保留而作子宫切除的患者,术前激素水平的变化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各组间的激素水平变化和更年期症状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保留子宫仅作一侧附件切除的患者,手术后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更年期症状没有出现。结论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确保女性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UAE和子宫肌瘤手术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3种不同术式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一定年龄段(35~44岁)的患者60例分3组.分别行子宫动脉栓塞(UAE)、子宫肌瘤挖除术、子宫全切术.分别测定术前、术后3、6个月血FSH、LH激素水平,比较3组间激素水平差异.结果 3组激素水平在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全子宫切除组FSH、LH上升,和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生育年龄妇女UAE 治疗与子宫肌瘤剔除术一致,基本不引起卵巢激素变化.子宫切除术可引起卵巢激素的变化,在术后6个月更明显,对女性内分泌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女性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子宫及卵巢良性病变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4 7例 (A组 )和腹腔镜子宫一侧附件切除术 35例 (B组 ) ,比较手术前后血清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术后FSH上升 ,P、E2 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LH、T下降 ,PRL上升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B组术后FSH上升 ,P、E2 、PBL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LH上升 ,T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组与B组比较 ,术前内分泌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激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对女性内分泌有显著的影响 ,手术前后女性内分泌的变化反映着子宫 卵巢功能的变化 ,以及由此引发的下丘脑 垂体适应性反应。腹腔镜下进行的子宫加一侧附件切除术对女性激素的影响更剧烈。因此 ,术后短期内给予激素补充治疗对于患者是有益的 ,在是否切除一侧附件的取舍上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8.
张茹 《河北医学》2010,16(8):908-9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其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行全子宫切除保留附件50例,比较二者手术后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差异。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和性功能,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内分泌影响小,临床效果好,所以,对子宫肌瘤患者尽量保留子宫和卵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260例临床分析。结果 260例子宫肌瘤术后均经病理检验证实,子宫肌瘤变性28例。260例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阴道残端出血2例,经局部处理后血止;同行双侧附件切除的12例中有7例术后出现绝经期症状,补充雌激素后好转。结论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主要术式,子宫次全切除术虽然盆底损伤小,但有发生残端宫颈癌可能,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应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术,绝经后子宫肌瘤患者如卵巢正常,手术时原则上仍应保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有次全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式次全子宫切除术组(观察组)和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组(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术后卵泡刺激素(K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随时升高,雌二醇(E2)水平下降明显,睾酮(T)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次全子宫切除影响卵巢功能;改良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应监测生殖激素水平,适时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高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5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附件(对照组)。采用女性性功能调查问卷及婚姻质量调查问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的卵巢功能与性功能变化情况及术后夫妻生活质量。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 FSH 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 E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两组术后 FSH、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性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卵巢及性功能影响小,优于全子宫切除并保留附件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术后两组患者雌二醇水平较术前均下降,促卵泡激素水平较术前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雌二醇水平及促卵泡激素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低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实用性。方法对56例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者进行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分别测定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研究组);选择同期行全子宫切除术48例(对照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变,提示此术式对卵巢功能无影响,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可供选择的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铁锋  廖向宏 《广东医学》2006,27(2):226-227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在不同手术方式下的激素变化,从中筛选出对患者手术后生理功能影响最小的手术方式。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分别由同一手术组成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切除子宫肌瘤。对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测定性激素E2,FSH,IM的水平。结果各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E2值均有下降,下降程度依次为阴式子宫切除(VH)〈筋膜内子宫切除(IH)〈子宫次全切除术(STH)〈子宫全切术(TH);而FSH,IM值均有上升(P〈0.05),上升程度依次,IH〉STH〉IH〉VH;各组患者术后3,6个月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各种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性激素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同的手术方式影响程度不同,以VH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最小。因此,阴式子宫切除为子宫肌瘤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EC))的手术方式以及术后激素治疗和放疔的必要性。方法对67例E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期37例、Ⅱ期8例、Ⅲ期14例、Ⅳ期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Ⅰ期患者分为3组,行次广泛/广泛子宫及附件切除术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或腹膜后淋巴结取样术为A组(24例),行次广泛子宫及附件切除术为B组(5例),行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为c组(8例)。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激素治疗、放疗对Ⅰ期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寿命表法计算总体5年生存率为78.99%,Ⅰ、Ⅱ、Ⅲ和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5%、86.67%、77.92%和28.57%;细胞分级G3、深肌层侵犯、非子宫内膜样癌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P〈0.05)。Ⅰ期有高危因素组的5年生存率(80%)显著低于无高危因素组(100%),P〈0.05;A、B和C组之间无明显生存差异(P〉0.05),但A组手术方式有利于正确分期;Ⅰ期患者术后激素治疗的5年生存率(100%)显著高于无辅助性治疗对照组(86.67%),放疗(88.89%)与无辅助性治疗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A组手术方式可明确分期。指导治疗。但扩大的手术范围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或取样不作为Ⅰ期患者的治疗手段,术后仍应给予恰当的辅助性治疗;激素治疗有利于改善Ⅰ期患者的预后。放疗的必要性则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臻 《广西医学》2005,27(4):490-49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7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子宫肌瘤剔除术组(A组)、子宫切除+保留附件组(B组)、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组(C组),比较三组手术前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C组较B组发生率高(P<0.001),B组较A组高(P<0.05)。即使是在51~55岁患者组,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保留附件者亦较切除者为少(P<0.05)。结论 卵巢和子宫对妇女的内分泌十分重要,子宫肌瘤患者是否切除子宫和卵巢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7.
王皓  孟建辉  郝海燕 《中原医刊》2014,(24):126-127
目的:探讨阴式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部分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1例绝经前子宫肌瘤患者分为阴式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部分子宫体切除术36例(A 组)和传统全子宫切除术35例(B 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A 组术后随访12个月,失访4例,32例术后性生活满意,无阴道干涩等围绝经期症状,心理适应能力好,无器官缺失感。B 组贫血症状及痛经改善明显,因低雌激素症状明显行激素替代治疗 1例,不同程度慢性下腹痛15例。结论阴式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部分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不影响卵巢的血液循环,不会提前出现更年期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后对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12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采用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共41例,采用子宫肌瘤挖除术治疗;B组共41例,采用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C组共43例,采用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检测FSH、LH、E2、P;Vmax、Vmin、RI、PI,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后6个月的E2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E2水平低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FSH、LH、E2、P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E2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Vmax及Vmin明显低于术前,RI及PI值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肌瘤挖除术治疗对卵巢功能影响不明显,采用全子宫切除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均会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血供及内分泌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54例子宫肌瘤保留子宫改良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对于较大的肌瘤目前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以往多数医生和患者均采用子宫切除术.近年来随着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保留子宫,保留其内分泌功能,因而保留子宫手术的人数明显增加.我院自2002年5月后对子宫肌瘤切除术进行了改进,减少了术中出血,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效果好.至2003年3月共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保留子宫的改良手术54例,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0.
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剜除术对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双侧卵巢的子宫切除术与子宫肌瘤剜除术术后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保留双侧卵巢的子宫切除术与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性激素水平及更年期症状进行对比。结果子宫切除术患者FSH、LH较术前明显升高,E2较术前明显下降,出现更年期症状较多;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FSH、LH、E2较术前无明显改变,更年期症状亦极少出现。结论子宫切除术对生殖内分泌功能有影响,子宫肌瘤剜除术对生殖内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