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胰岛素瘤(insulinoma)并不罕见,发病率约为1/100万~1/20万,近几年发病率似有上升的趋势。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被误诊为心血管系统疾病或神经精神疾病,长期的误诊、误治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因而该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仍然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腺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细胞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 100例行肝肿瘤切除术中13例肝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肝细胞腺瘤发病率占同期肝肿瘤切除患者的1.18%,术前确诊2例,9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癌,1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误诊为肝海绵状皿管瘤,全部经外科手术切除.结论:肝细胞腺瘤误诊原因与其发病率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指标和影像学特征有关,病理学检查是肝细胞腺瘤的确诊关键.手术切除是肝细胞腺瘤的主要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腹部异位曲张静脉常根据临床表现、手术所见或选择性动脉造影术确立诊断。本组共8例,其中6例为血吸虫病性肝硬变,1例妊娠,另1例原因不明(可能为先天性异常)。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内出血,尤其是上消化道再出血病例,甚易误诊。肝门区胆道曲张静脉在手术时也易误诊,可通过仔细缝补来治疗。早期诊断腹部异位曲张静脉可使用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其处理包括直接缝扎、填塞压迫、肠段切除术和门腔分流术。全组病例术后均存活。  相似文献   

4.
王明堂  应嘉钧 《普外临床》1997,12(2):99-101
腹部异位曲张静脉常根据临床表现,手术所见或选择性动脉造影确立诊断,本级珙8例,其中6例为血吸虫病性肝硬变,1例妊娠,另1例原因不明(可能为先天性异常)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内出血,尤其是上消化道再出血病例,甚易误诊,肝门区胆道曲张静脉在手术时也易误诊,可通过仔细缝补来治疗,早期诊断腹部异位曲张静脉可使用地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其处理包括直接缝扎,填塞压迫,肠段切除术和门腔分流术,全组病例术后均存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 2 8例骶骨瘤病例的分析 ,试图找出造成误诊的原因。方法 :本文详细剖析了 2 8例骶骨瘤的病理分型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以及预后 ,通过典型病例揭示造成误诊的原因及早期诊断的关键点。结果 :分析发现骶骨瘤的误诊误治率 35 %以上。结论 :骶骨瘤的误诊原因主要在于临床医师过分依赖现代的科学仪器检查而忽略了基本的病史及体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儿童原发性小肠肿瘤早期临床表现的认识,以期获得更早期的诊断。方法:对1986~2002年收治的29例儿童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继发疾病、诊断及误诊原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小肠肿瘤中,良性16例,恶性13例。术前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腹痛22例,其中固定性腹痛8例,血便4例,腹块2例;继发肠套叠16例,其中2岁以上14例,肠梗阻4例,肠系膜淋巴结进行性增大1例。术前明确诊断者5例,24例误诊。结论:对儿童出现慢性腹痛尤其表现为固定于一个区域的腹痛、不明原因的血便、进行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反复发作的肠套叠及不全性肠梗阻应警惕小肠肿瘤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异位甲状腺在小儿外科并不常见,由于颈部异位甲状腺与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容易误诊而被切除。本科  相似文献   

8.
<正>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女性患者居多,且发病率逐年上升~([1])。甲状腺癌,特别是微小乳头状癌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无特殊临床表现,进展缓慢,且可与甲状腺良性病变并存,极易误诊或漏诊。一旦误诊,患者可能面临再次手术,再次手术较首次手术难度和风险均大大提高,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HCC)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531例HCC中20例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率为38%(20/531)。HCC自发性破裂误诊为其他腹内出血者8例;HCC并胆总管癌栓误诊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者3例;HCC误诊为肝血管瘤5例,误诊为肝脓肿4例。结论 HCC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于误诊,因其发展迅速,常可因误诊而延误甚至失去手术治疗时机,应予高度注意。诊断中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骨髓内异常浆细胞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延诊、误诊。现将我院延迟诊断MM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延误诊断81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运芳 《腹部外科》2002,15(2):125-125
大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晚期预后差。由于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形式呈多样化 ,因此常易误诊。本文对 1992年 7月至 2 0 0 0年 10月间因各种原因导致延误诊断最后经我院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大肠癌的 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就其误诊原因作一探讨。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共 81例 ,其中男 5 3例 ,女 2 8例 ;年龄 35~ 70岁 ,平均年龄 5 0岁。癌肿部位 :直肠 39例 ,乙状结肠 17例 ,降结肠 8例 ,横结肠 6例 ,升结肠 11例。临床表现 :血便 18例 ,粘液血便 12例 ,排便困难 5例 ,腹部包块 17例 ,腹痛 19…  相似文献   

12.
骶髂关节结核的误诊及早期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结核误诊原因及提高其早期诊断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骶髂关节结核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特征,了解误诊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早期误诊率较高,17例中16例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骶髂关节结核进展缓慢,早期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且与骶髂关节其他疾病相类似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掌握其发病特征,结合骶髂关节被动运动性疼痛试验检查,早期骶髂关节正位片及CT检查是提高其早期诊断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脾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脾肿瘤临床少见,脾脏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0.14%,恶性肿瘤不超过全部恶性肿瘤的0.64%。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漏诊、误诊.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的误诊原因及应对办法。方法选择2006-01—2009-12新乡地区乳腺癌患者206例,就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点进行误诊原因分析。结果青年乳腺癌患者误诊率高于对照组,辅助检查确诊率低。结论加强乳腺癌知识宣传,医生提高重视,联合仪器检查,提高青年乳腺癌确诊率。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阑尾炎诊断与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因孕妇生理和解剖位置的改变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甚至威胁母婴生命安全[1~8]。因此,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胆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胆管损伤较少见,尤其是单纯性胆管损伤更为罕见。创伤性胆管损伤常为合并伤,其他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掩盖了胆管损伤。因此常可漏诊和误诊造成不良后果。以下谈谈对创伤性胆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分析螺旋CT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总结CT检查临床表现特征。结果本组58例患者术前均采用螺旋CT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者49例,确诊率为84.5%,误诊率为15.5%。误诊9例患者中误诊为慢性胆囊炎4例,化脓性胆囊炎3例,胆囊炎合并结石2例。CT检查胆囊癌表现可分为肿块型35例,浸润型16例和结节性7例。结论胆囊癌临床较为少见。但及时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螺旋CT检查对提高胆囊癌早期确诊率、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IC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其临床表现与多种疾病间有交叉重叠,又缺乏统一诊断标准,其漏诊、误诊比例极高,目前尚没有有效的诊断手段,本文就间质性膀胱炎诊断方面近几年所取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IC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其临床表现与多种疾病间有交叉重叠,又缺乏统一诊断标准,其漏诊、误诊比例极高,目前尚没有有效的诊断手段,本文就间质性膀胱炎诊断方面近几年所取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肾错构瘤(Hamartoma of kidney,HK)的影像学误诊原因,探讨如何避免其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HK及其5例误诊为肾细胞癌(RCC)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影像学误诊为肾癌5例。B超、CT、MRI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等检查上有相应的表现。结论:只根据影像学所见可发生误诊,应结合临床表现并综合分析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可提高HK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