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黄满婷  雷蕾  李海燕  杨策  聂莹  亢力 《中医杂志》2018,(7):565-568,585
目的探索针刺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中隐含的穴位与效应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针刺疗法的动物实验研究文献,提取纳入文献中的相关信息,包括针刺穴位和相应的效应数据即功能评分建立数据库,分别统计功能评分和针刺穴位的频次及二者的共现频次,并对其共现情况进行网络图分析。结果共计纳入文献1635篇,涉及针刺穴位223个,相关功能评分指标164项。出现频次前5位的功能评分指标分别为记忆障碍(417)、学习障碍(399)、疼痛(332)、神经病学表现(263)、神经行为学表现(183),出现频次前5位的针刺穴位分别为百会(580)、足三里(495)、大椎(236)、三阴交(166)、肾俞(153)。对针刺穴位和功能评分进行列间统计,获得两者的相互共现频次,构建二者共现关系网络图,其中功能评分结点度前3位分别为记忆障碍(84)、学习障碍(81)、神经病学表现(79),针刺穴位结点度前3位分别为足三里(81)、百会(51)、三阴交(48)。结论穴位的实验效应与其理论上的基本功效有相通之处,且同一性质的功能指标相关穴位基本一致,不同性质的功能指标相关穴位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 分析针刺实验文献中针刺对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1978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科技数据库有关针刺动物实验的文献,筛选出与针刺对脑缺血动物模型基因蛋白表达影响相关的文献,人工提取文献中的穴位和基因蛋白指标,规范化处理后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计算分析并可视化展示.结果 获得符合研究范围的文献350篇;获得穴位79个,频次最高为百会;获得基因蛋白180个,频次最高为BCL2;关联规则计算得最常用组穴为足三里、曲池;复杂网络计算得与脑缺血损伤或康复机制关系较密切的基因/蛋白为热休克蛋白70、BCL2、CASP3、BCL2相关X蛋白.结论 针刺穴位可通过多条途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穴位选择主要以督脉和阳明经的穴位为主.  相似文献   

3.
以"针刺"、"针灸"、"紧张型头痛"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2009年6月至2018年6月有关针灸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文献进行检索,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文献共64篇。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将纳入文献所选用的腧穴进行统计,计算出主穴、配穴、归经及选穴部位的频次,进一步分析选穴规律。结果表明针灸治疗紧张型头痛选用频次较高的穴位是百会、风池、太阳、太冲、头维、印堂及合谷等,经脉主要集中于足少阳胆经、督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分布部位主要集中于头项部和四肢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针刺戒烟的选穴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穴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截止2014年2月发表的文献进行整理。以《经络腧穴学》为标准,采用Excel录入数据和管理,对文献资料的常用穴位、归经、穴位所属部位、组方规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80篇,涉及56个腧穴、26个耳穴、13条经脉、54个组方。穴位的使用总频次是222次,选用率最高的5个腧穴为甜美穴、足三里、合谷、列缺、百会,累计使用频次占总数的44.1%;耳穴选用率最高的4个穴位为肺、神门、口、皮质下,累计使用频次占总数的58.2%;穴位归经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为主,其用穴频次分别为35次、29次、25次;选穴所属部位以上肢为主;针刺戒烟组方以单穴戒烟的处方最多,为13个,占总数的24.1%。结论针刺戒烟选穴应重视戒烟新穴——甜美穴的选取,降低吸烟欲望;耳穴戒烟,简便廉验;临床取穴以大肠经、胃经、肺经穴位为主,以清泻肺热、调理脾胃为治则;重视上肢穴的应用,方便有效;针刺戒烟组方量少而精。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中风后足内翻的针刺方案,查阅近20余年相关文献,从穴位、针刺方法、针刺时机等方面,分析影响针刺疗效的相关因素。发现选穴上应注意穴位与解剖的关系;依据中风后足内翻发生时机等特点,不同时期可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案;针灸与康复的联用可提高疗效;患者机能状态、选穴配伍、针刺手法(针刺方向角度深度、补泻手法、刺激量等)与疗效的关系非常复杂,目前研究结论的科学价值需进一步提升。认为针灸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针刺效应,与患者机能状态、穴位配伍、针刺手法等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重点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穴位及针刺手法进行优化,注重联合康复疗法,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金熠婷  全毅 《新中医》2022,54(12):197-201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对临床文献进行挖掘,探析现代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用穴规律。方法:检索收录于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的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整理和规范穴位处方等相关信息,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核心穴位和配伍规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共纳入37篇文献、40个针灸处方,涉及47个穴位,包括45个经穴与2个经外奇穴,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为天枢、足三里、支沟、上巨虚、中脘、关元、大肠俞、神阙、气海;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是治疗应用较多的经络,阳经腧穴的使用频次明显多于阴经腧穴。基于穴位组合同时使用频次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穴位组合包括天枢与支沟、天枢与上巨虚、天枢与中脘。结论: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总结出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用穴特点,可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选穴组方依据和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明确针刺可调节神经、血管这一共识的基础上,论述二者功能交互的生理学意义;提出了神经血管耦联与针刺研究的适配性,认为神经血管耦联参与了针刺信号外周传入、中枢整合和调节靶器官3个环节.基于神经血管耦联在不同组织内的差异,提出从穴位-神经血管耦联-针刺效应、刺激方式-神经血管耦联-针刺效应研究穴位效应差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探讨中医学针刺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运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国内中文医学数据库中有关中医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统计文献里的穴位使用的频次。共检索出中医针刺治疗失眠的文献247篇,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保留符合统计要求的文献198篇,共使用穴位91个,总频次为1 747穴次。中医针刺治疗失眠,多选用特定穴,其中以膀胱经穴位选用最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文通过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收录自1990年至2019年以来,以“针刺艾灸与穴位”为主题的文献作为数据源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 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该领域研究的发文趋势、国家分布特征、关键词密度和关键词聚类进行分析及文献可视化呈现。结果 ①针灸刺激穴位的研究文献产量呈上升式增长的趋势,并且增长的爆发性在逐渐增强,该领域逐渐迎来了国际研究发展繁荣期;②国际上研究针灸刺激穴位疗法的国家均形成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是合作强度仍有待加强。其中发文最多的国家为中国;③针灸刺激穴位治疗应对术后恶心呕吐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针灸刺激穴位的镇痛机制与脑活动荟萃研究、针灸刺激中脘穴的受体机制研究、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与穴位特异性研究、电针刺激治疗质量与反射抑制的系统性研究和电针刺穴的神经再生与抑制和心动过缓反应研究是该领域主要的研究热点。结论补充  相似文献   

10.
针刺效应影响因素的定性定量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氢化可的松造成肾阳虚实验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影响针刺效应的多个因素,探索影响针刺效应的主次因素和针刺参数的最佳组合,以期为提高针刺疗效、指导针灸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L8(27)正交表对4因素(穴位的相对特异性、针刺捻转角度和频率、针刺时间、针刺间隔时间)2水平安排实验,运用自行研制的计算机控制针刺手法仪治疗肾阳虚大鼠,通过观察睾酮、雌二醇的水平来比较上述4因素的主次。结果:针刺对肾阳虚大鼠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P<0.05或<0.01);上述4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捻针角度和频率、穴位选择、针刺时间或针刺间隔时间,其中捻针角度和频率是影响针刺效应的主要因素或重要因素(P<0.01或<0.05);腧穴的选择也是影响针刺效应的重要因素(P均<0.05);而针刺时间和针刺间隔时间相对来说是次要因素(P均>0.05)。结论:①针刺对虚证具有"补"的作用;②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最佳针刺参数为选用肾俞穴、采用小角度慢频率的捻转、每天治疗1次、每次1m in;③本实验研究中,不同因素对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疗效不同,其中捻针的角度和频率对疗效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穴位的选用,再次为针刺时间和针刺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1.
12.
为研究针灸作用的基本原理,笔者从针刺信息的角度,认为穴位是针刺信息传递的"放大器",穴位局部作为针刺刺激的初始应答部位,是针刺起效的源头环节,穴位可使针刺物理信号转化为生物信息,使针刺信号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等不同系统得到响应,从而放大了针刺信息,起到"小刺激、大反应"的作用。在整体认识、系统把握针刺作用途径的基础上,从针刺穴位的初始环节认识穴位的基本功能,为解释复杂的针灸作用原理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uricular plaster therapy for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 and the influence on sleeping structure. Methods: 45 OSA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 30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15 cases for comparison of the changes in parameters of respiration and sleep at night. Results: The auricular plaster therap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hypoventilation index, respiratory disturbance index and other respiratory parameters as well as the sleeping parameters such as the time and rate of sleep at stage Ⅰ and Ⅱ, and the waking time and rate. Conclusion: Auricular plaster therapy may show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for OSAS, an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less side effects.  相似文献   

14.
综述近年来神阙穴用于治疗腹泻的临床研究进展,探讨其发展前景,以期为治疗腹泻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5.
紧张性头痛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与当前经济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荷增加和学习压力加大有密切关系,其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药物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效果不甚理想,而且可能导致止痛药摄入过量性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以足三里为主穴,结合三义神经分支走向取穴针刺;疗程3周。结果46例患者中痊愈3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5%。结论针刺足三里治疗原发件三义神经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接计算器随机数字发生法,随机分为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组(治疗组)和盖天力组(对照组)各48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及疼痛积分的变化。结果: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能有效减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95%CI=4.05~4.31分;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能使原发性骨斌疏松症患者BMD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2~L4 BMD95%CI=0.029-0.073g/cm^2,股骨颈BMD95%CI=0.013-0.047g/cm^2。结论: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Our previous study with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demonstrated that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the vision-related acupoint, B1-67, activates the visual cortex of the human brain. As a further study on the effect of B1-67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n the visual cortex, we examined c-Fos expression in binocularly deprived rat pups. Binocular depriv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umber of c-Fos-positive cells in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rmal control rat pups. Interestingly,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B1-67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Fos-positive cells in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while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other acupoints less important for visual funct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c-Fos expression in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The results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of vision-related acupoint (B1-67) having an influence over the activity of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相似文献   

19.
绝骨又名悬钟,属足少阳胆经,为八会穴之髓会。绝骨穴在小腿外侧,外踝上3寸,腓骨前缘。《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足三阳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此穴在古今临床应用广泛。《标幽赋》云:“悬钟、环跳,华佗刺蹙足而立行。”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oxibustion for chronic cough in children. Methods: 68 child cases of chronic cough were treated by moxibustion. Results: 54 cases were cured, 13 cases improved, and one case failed. The. cure rate was 79.2%,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8.5%. Conclusion: The moxibustion therapy has definite therapeutic effect for children chronic cou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