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陈颖  汪星星  顾雅楠  杨敏仪 《广东医学》2012,33(11):1626-162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疗效.方法 对21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治疗,术后恢复月经后取出支架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术后3~6个月再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以评价输卵管通畅度.结果 术后第1次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均显示输卵管通畅,通畅率达100%,术后3~6个月再次行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术,18例完全通畅,3例通而不畅,通畅率85.71%.术后随访1~2年内,宫内妊娠15例,未孕6例.结论 宫腹腔镜下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荣 《中外医疗》2012,31(36):105-106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该院确诊的输卵管近端阻塞(按单条输卵管计204条)引起不孕症患者123例,进行必要的腹腔镜治疗后,再在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输卵管口插管加压通液术,若不通,再采用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介入治疗。结果其中有13例(20条)经宫腔镜输卵管口插管加压通液后通畅,经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介入疏通160条,再通率78.43%,通而不畅20条,总再通率88.23%。术后随访92例患者3~12个月,49例宫内妊娠,妊娠率高达53.3%。结论输卵管近端梗阻通过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介入治疗临床意义显著,集效果显著、创伤小、再通率以及妊娠率高等优点于一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治疗输卵管中段及近端阻塞引起的不孕症中的应用。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92例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及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追踪术后1年内受孕情况。结果宫腔镜组14例患者输卵管通液通畅(通畅率35%),宫腹腔镜组30例输卵管插管通畅(通畅率65.2%),两者比较差异明显。术后1年观察宫腔镜组9例妊娠,宫内妊娠率19.5%;宫腹腔镜组14例宫内妊娠,宫内妊娠率30.4%。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是治疗输卵管阻塞尤其是近端梗阻行之有效的方法,宫腹腔镜联合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T VS 4D-HyCoSy)结合再通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TVS 4D-HyCoSy检查的195例不孕症患者资料,其中72例行腹腔镜下通染液检查,50例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患者行腹腔镜并宫腔镜下经输卵管口插管再通术.结果 195例患者385条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147条,通而不畅178条,输卵管阻塞60条.其中72例患者144条输卵管与腹腔镜下通染液检查对照(Kappa值=0.844),总符合率90.97%.对50例患者90条输卵管行腹腔镜并宫腔镜下经输卵管口插管再通术,成功再通66条.结论T VS 4D-HyCoSy检查对输卵管通畅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且结合再通术对输卵管性不孕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新梅 《中原医刊》2009,(14):41-42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镜引导下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新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常规宫腔镜检查镜行宫腔检查,清楚暴露输卵管开口后用2F硬膜外麻醉导管及导丝经检查镜孔道经输卵管开口插入输卵管行输卵管内通液及阻塞性输卵管再通术,术中彩超经腹部监测双侧输卵管通畅情况,通畅者管内注入10ml配制好的混合松解液,不通者行再通术及术后管内通液术,即时判定输卵管通畅度。结果对20例40条阻塞性输卵管行检查再通术,其中近端输卵管阻塞32条,有28条获得再通,再通成功率为87.5%,远端8条阻塞输卵管有3条获得再通,再通成功率为37.5%。结论宫腔镜指导下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方法简便,治疗效果好,彩超监测无创清晰,费用低、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行输卵管插管术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0例因输卵管近端梗阻引起不孕的患者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腹腔镜监视下先行宫腔镜输卵管口插管并加压通液术,若失败则沿输卵管口插管插入配套的Cook导丝,疏通输卵管。结果106条输卵管近端梗阻患者中,经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加压注入疏通输卵管,共疏通62条输卵管,插管通液疏通率58.5%。而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失败的44条,使用Cook导丝可直接使40条输卵管疏通,通畅率91%。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行输卵管插管再通配合Cook导丝介入疏通,具有疗效好、成功率高、损伤小等特点,是目前治疗输卵管阻塞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行输卵管宫角植入术对输卵管通畅率及术后妊娠率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28例输卵管近端阻塞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下36侧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术后恢复月经后取出支架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再于术后3~6月后行再次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评价输卵管通畅度。结果:术后第1次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均显示输卵管通畅,通畅率达100%,术后3~6月再次行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术,31侧完全通畅,5侧通而不畅,完全通畅率86.1%。术后随访2年,宫内妊娠20例、异位妊娠1例、未孕7例,妊娠率为71.4%。结论:宫腹腔镜下输卵管宫角植入术对输卵管近端梗阻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2010年5月对104例输卵管阻塞引起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镜下行输卵管口插管通液术,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 104例患者,第一次通液术后双侧输卵管通畅55例,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30例,双侧输卵管阻塞19例。通而不畅30例配合我院特色治疗盆腔灌注及深部热疗,治疗1月后第二次通液术,双侧通畅22例。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方法简便,疗效好,可作为输卵管近端阻塞患者的首选检查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介入治疗输卵管性不孕6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介入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75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在宫腔镜下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输卵管再通术,统计输卵管再通率、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管腔再闭塞率,并对不同梗阻部位的再通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867条梗阻的输卵管中,773条(占89.1%)获再通,其中275条(占31.7%)输卵管仅行SSG即获再通,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和伞部的再通率分别为94%,90.2%,69.2%,65%,间质部和峡部的再通率明显高于壶腹部和伞部(P<0.01);475条通而不畅的对输卵管中,331条(占69.6%)获完全通畅,其中178条(占37.4%)仅行SSG即获完全通畅.随访至术后48个月,双侧梗阻组的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管腔再闭塞率分别为39.5%、4.2%和13.9%;-侧梗阻一侧不畅组分别为34.2%、5.6%和13.1%;双侧不畅组分别为36.4%、4.7%和12.9%,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宫腔镜下SSG和FTR,插管成功率高,治疗效果可靠,可作为输卵管性不孕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宫腔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再通术诊治输卵管近端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输卵管再通术诊治输卵管近端梗阻37例,其中6例10条输卵管在宫腔镜下加压通液后腹腔镜检证实已通畅,余31例52条输卵管有24例36条输卵管再通成功。经常规子宫输卵管X线造影术和(或)腹腔镜诊断的近端梗阻,经宫腔镜加压通液和输卵管再通术后74%(46/62)通畅。并发症少而轻,仅1例发生输卵管峡部穿孔,不出血,不需处理。因此,作者认为经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术是诊断和治疗近端梗阻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