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三乌胶囊联合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治疗组口服中药三乌胶囊、甲氨喋呤(MTX)和柳氮磺胺吡啶(SSZ);对照组口服MTX、SSZ,用量、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临床控显率(78.13%)、总有效率(96.88%)、不良反应发生率(26.47%)分别与对照组临床控显率(61.29%)、总有效率(77.42%)、不良反应发生率(38.2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分别于治疗2、4、6月后同期比较,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分级、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治疗组治疗2、4、6月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三乌胶囊不仅具有改善RA患者关节功能的作用,而且可延缓骨质破坏的发生,减少MTX、SSZ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湿热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美洛昔康分散片、甲氨喋呤和柳氮磺吡啶联合治疗;治疗组42例在美洛昔康分散片、甲氨喋呤和柳氮磺吡啶联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A)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AS功能状况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有较大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SR、CRP、IgA改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美洛昔康分散片、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较单纯使用甲氨喋呤、美洛昔康分散片等西药治疗疗效好,副作用少,可在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服用中药;对照组40例,单纯以甲氨喋呤治疗。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X线表现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和38.8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单纯西药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甲氨喋呤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补肾散寒方。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DAS-28皆有下降,ESR、CRP亦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脾除痹汤加服小剂量甲氨蝶呤(MTX)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方法,将120例患者用随机表按2:1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用自拟补脾除痹汤加服小剂量甲氨蝶呤(MTX)和柳氮磺吡啶(SASP);对照组40例。单纯用甲氨蝶呤(MTX)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常规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改善率为97.5%。对照组总改善率为7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副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自拟补脾除痹汤加小剂量甲氨蝶呤和柳氮磺吡啶疗法在缓解症状、调节免疫反应、诱导病情缓解方面与MTX、SASP有协同作用。并能缩短起效时间,减少MTX、SASP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郭新苗  李平 《新中医》2011,(3):114-115
目的:观察针灸“补三气”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甲氨喋呤,每次10mg,每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补三气法治疗,2组均治疗1月为1疗程,治疗2疗程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RF、ESR、CRP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灸“补三气”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单用甲氨喋呤疗效为好,安全性高,并能减少甲氨喋呤产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四物五藤汤加服小剂量甲氨蝶呤(MTX)和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中药四物五藤汤加服小剂量甲氨蝶呤(MTX)和柳氮磺吡啶(SASP);对照组20例,单纯用甲氨蝶呤(MTX)和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3个月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改善97.5%,对照组总改善7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副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观察表明四物五藤汤在缓解症状、调节免疫反应、诱导病情缓解方面与MTX、SASP有协同作用,并能缩短起效时间,减少了MTX、SASP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孙勇 《吉林中医药》2009,29(10):851-852
目的:观察中药三黄汤灌肠、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根据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治疗方法,运用三黄汤方保留灌肠及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7例,对照组26例,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黄汤加味灌肠及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蠲痹汤联合联合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病例按性别、年龄、病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分别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8周,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10例,好转17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4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63.3%。两组各30例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汤联合联合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王军齐  杨梅花 《四川中医》2005,23(11):54-5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慢结灵汤及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为治疗组,并设30例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作为对照组。8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5%和8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慢结灵汤与柳氮磺胺吡啶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筋固本方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内服舒筋固本方结合熏洗治疗,对照组52例口服醋酸泼泥松片和甲氨喋呤片,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53.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筋固本方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风湿I号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的初步疗效。方法:筛选活动期R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口服风湿I号,甲氨喋呤(MTX)和柳氮磺胺吡啶(SSZ),对照组20例,口服MTX,SSZ用量,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临床控显率(95.0%),毒副反应发生率(10.0%)分别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临床空显率(20.0%),毒副反应发生率(45.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x^2+11.91,32.23,7.67,P<0.01)。治疗组在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降低免疫学指标,改善影像学的表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风湿I号不仅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而且可延缓骨破坏的发生,减少MTX,SSZ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疗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4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曲池、合谷、阳陵泉等穴联合美洛昔康、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9.73%,对照组有效率51.3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联合甲氨蝶呤及柳氮磺胺吡啶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三七总皂苷、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给服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评分(DAS28—3)及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DAS28—3治疗后均下降,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均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治疗后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血沉、C反应蛋白治疗后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七总皂苷、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应用有助于在短期内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MTX)治疗,对比分析2组总疗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1%,对照组为69.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僵时间、关节相关症状评分、15m步行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IgG、Igh、IgM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症状、体征及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通痹雷公藤汤配合马钱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9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痹雷公藤汤配合马钱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9例用通痹雷公藤汤配合马钱胶囊治疗,对照组39例用甲氨喋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关节疼痛、晨僵、肿胀、压痛及关节功能治疗前后均有明显示改善(P〈0.01),但治疗组关节疼痛、压痛疗效上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SR、CPR、RF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总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2周内中药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7.68%,对照组66.56%。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痹雷公藤汤配合马钱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效果,与甲氨喋呤相当,但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彬  贺松其  杨俊 《新中医》2012,(2):37-3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EO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EO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甲氨喋呤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7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晨僵、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教、双手平均握力、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EORA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针刺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关节炎(AS)的疗效差异。方法:治疗组针灸风池、华佗夹脊、肾俞穴治疗60例,并与药物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加双氯灭痛6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者之间疗效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无一例出现副作用。结论:针灸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姚民武  李保良 《新中医》2007,39(2):24-2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渍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溃结灵合剂(组成:苦参、金银花炭、败酱草、黄连、地榆炭、仙鹤草、黄芪、白术、茯苓、甘草)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近期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6.2%、95.5%,对照组分别为37.5%、80.3%,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为3.0%,对照组为12.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渍结灵合剂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啻陛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1年4月收治的As患者5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及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连用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经6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者脊柱晨僵持续时间、ESR、CRP、疼痛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53.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转氨酶升高1例,轻度腹泻1例;对照组转氨酶升高4例,轻度腹泻4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As效果优于单用柳氮磺胺吡啶,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AS疗效显著,在临床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