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我市各级结核病痰涂片实验室工作质量,做好结核病控制工作.方法 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对各县区结核病实验室进行室间质量控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 年市对县痰涂片盲法复检阳性符合率97.7%,阴性符合率99.8%,痰涂片的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 室间质量控制的实施提高了我市痰涂片盲法复检符合率,提高了痰检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室间质量控制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盲法复检结果评价贵州省县级结核病实验室痰检工作.方法 分析贵州省2006-2011年县级结核病实验室痰检盲法复检结果.结果 2006~2011年6年合计阳性及阴性符合率分别是96.98%、99.14%,年度间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符合率呈年度上升趋势(P<0.05),各年度阴性符合率均高于阳性符合率(P<0.05);2011年度各符合率均超过99%,未出现1例高假阳性和高假阴性.结论 盲法复检能反应实验室痰检质量的真实水平,定期分析盲法复检数据能为拟定提高痰检质量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严格控制痰涂片质量,提高涂阳结核病人发现率。方法兴安盟结核病防治所每年4次对5个项目县、市进行督导,并根据上一年涂片阳性率,按照样本计算表随机抽取痰涂片复检并与自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3~2007年痰涂片质控抽查,平均阳性符合率符合室间质控≥98%的标准,阴性符合率符合卫生部室间质控≥96%的标准,质控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5年间发现7744例结核病人,涂阳病人3628例。结论加强痰涂片质量控制,是提高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保证,由于注重痰检质控,结核病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痰涂片制片合格率,假阴性和假阳性符合率都达到了国家项目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新疆喀什地区项目县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质量,更好地为结核病控制工作服务。方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要求,对项目县结核病实验室进行室间质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1~6月对项目县痰涂片盲法复检阳性片符合率99.4%,阴性片符合率为97.6%,痰细胞(10/VF)符合率为98.5%,涂片肉眼观察:涂片大小2.5 cm×2 cm,合格率92.9%,涂片厚薄(2~3层/VF)合格率为94.4%,染色合格率为92%,脱落(10%)合格率为98.1%。结论室间质控的实施提高了喀什地区痰涂片复检符合率,改善了实验室的建设,提高了痰检人员的业务能力,室间质控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中,应用双盲法痰涂片室间质控对提高痰检质量的效果。方法:以新登记肺结核病人痰涂片为质控对象,在县级实验室之间开展双盲初级室间质控,市级参比实验室进行终级质控判断。结果:通过实施双盲法痰涂片质量控制,使每年约有60%新登记肺结核病人痰涂片置于质量控制之下。镜下阳性符合率从双级质控实施前的99.6%~100%下降至97.3%~98.8%,阴性符合率99.5%~100%下降至98.4%~99.3%。结论:应用双盲法痰涂片质量控制是切实可行的提高痰涂片检验质量的方式,有效控制了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同时提高了痰检业务人员技术;进一步规范了痰涂片质量控制程序,有效提高了痰涂片检验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了痰检质控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评价德宏州结核病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状况,为确保结核病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双盲法考核各县市结核病痰检人员制片、染色、读片、结果判定等技术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次抽查各县市疑似肺结核病痰涂片893张,阳性130张,阳性率14.56%;涂片的痰细胞合格率86.5%,涂抹大小符合率98%,痰膜厚薄符合率84.6%,染色符合率98%,脱落符合率100%,结果判定符合率100%,质量控制覆盖率100%,仅存在细菌量化的微小误差。结论德宏州各县市结核病痰涂片菌检技术符合国家结核病项目要求,对结核病项目病人的发现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综合性医院痰涂片镜检的质量控制,保证痰涂片检验质量,提高痰涂片阳性检出率。方法:采用痰直接涂片萋尼氏染色检查法,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实验室质量保证手册》的规定进行涂片、染色和镜检。结果:痰检阳性、阴性符合率超过99%; 痰细胞合格率为90.12%~95.34%,痰涂片涂抹大小、厚薄、染色、脱落等合格率呈增长趋势,基本超过项目要求的90%; 血性痰涂阳率〉干酪痰涂阳率〉黏液痰涂阳率〉水样痰涂阳率; 清晨痰涂阳率〉夜间痰涂阳率〉即时痰涂阳率。结论:痰检阳性、阴性符合率、痰片制作各项指标基本达到项目要求,血性痰和清晨痰的涂阳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强六盘水市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通过对4个县盲法复检以提高实验室阳性检出率,使实验室痰涂片镜检得到提高。方法 2010-2014年六盘水市对4个县级实验室结核痰涂片镜检室间质量评估(EQA)。结果 2010-2014年六盘水市对县区督导覆盖率已达100.0%,质控频率为每季度一次,一年4次。4个县共计复检痰片2 480张,镜检阳性符合率96.7%。结论 EQA的室间质控,是提高痰涂片质量和病人发现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2008版)》实施后全国结核病实验室痰涂片镜检盲法复检实施情况.方法 收集2009年和201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区级结防机构痰涂片镜检实验室开展盲法复检资料,分析全国盲法复检实施情况.结果 2009、2010年全国接受盲法复检实验室数量的比例分别为99.3%(2557/2574)和98.3%(2535/2578).2009年和2010年发生2个及以上低假阳性/阴性结果的实验室比例为5.3% (136/2557)和3.6%(91/2535),而发生高假阳性/阴性结果的实验室比例为4.0%(103/2557)和4.0% (101/2535).结论 全国结核病实验室痰涂片镜检盲法复检覆盖率总体较高,出现定性错误比例较少,为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了较高质量痰涂片镜检检测服务.但仍应重点关注出现定性错误的实验室,避免再次发生错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京市2014—2019年结核病网络实验室质量管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方法,提高全市结核病网络实验室标准化操作整体水平。方法通过室间质量评估和现场督导的方式,汇总分析南京市2014—2019年结核病网络实验室质量管理资料。结果室间质量评估盲法复检阳性片符合率为99.8%,阴性符合率为99.7%。不同年度痰涂片盲法复检中量化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6,P0.05),不同年度痰涂片盲法复检中定性错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65,P0.05)。现场督导发现痰标本质量不合格是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南京市2014—2019年结核病网络实验室总体运作良好,需继续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程序,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结核病项目的痰涂片进行质量控制,抽查分析痰涂片质量,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率。方法对辖区疾控机构痰检室2007-2009年痰涂片随机进行抽查,并与其上报的自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按照质量控制标准综合评价痰涂片染色和镜检质量。结果抽查镜检的阳性片和阴性片均符合卫生部室间控制标准,且质控质量呈上升趋势。结论痰涂片质量的高低是提高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1992~1998年广东省痰涂片质控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明  卓文基  黄树智 《广东医学》2001,22(12):1174-1174
目的 分析广东省1992~1998年痰涂片质量水平。方法 由省参比实验室按国家痰涂片质控标准统一抽查痰片复验。质量 抽查阳性痰片8749张,符合率平均为99.9%;抽查阴性痰片6729张,符合率平均为98.6%;涂阳检出率由1992年的28.6%上升至1998年的36.2%,7年来呈上升趋势。结论 广东省的痰检质量水平逐步提高,是因为把痰结核菌检查放在重要地位,进行了一系列痰菌检查组织管理措施,使痰检技术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为结核病控制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顾彩虹  魏梅 《甘肃医药》2013,(9):707-709
目的:了解皋兰县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状况,提高痰检质量和肺结核病人的发病率。方法:统计分析三年来皋兰县结核病痰涂片检查资料。结果:2009年-2011年共做痰检2200例,涂阳病人252例,总涂阳率为11.5%;55~74岁年龄组最高(43.7%),15~34岁组次之(19.0%),14岁以下未检出;男性涂阳率略高于女性;血性脓痰阳性率最高(32.8%)。结论:皋兰县中老年人群痰涂片检查阳性率最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痰液标本的质量影响检出率,应加强嘱咐病人收集痰标本的注意事项,提高检验人员痰涂片镜检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宋金萍  黄睿  卢佩佩 《海南医学》2016,(23):3831-3833
目的 建立BC-6800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应用BC-6800血液分析仪检测400份血常规标本,同时每份标本制做两张血涂片,由从事形态学工作10年以上的两名检验人员进行人工镜检.计算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 人工镜检的结果与仪器的报警信息比较,阳性符合率为28%,假阳性率为8%,阴性符合率为65.5%,假阴性率为2.5%.本实验室制定的复检规则漏检率(假阴性率)为2.5%,符合国际血液学复审协作组关于假阴性率小于5%的规定,复检率为24%.结论 我室将在检验工作中严格遵守这些复检规则,并根据临床需求进一步完善复检规则,降低漏检率和推片率.  相似文献   

15.
肺结核痰涂片质量控制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状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233-4233
目的:对我市承担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痰涂片进行质量控制抽查,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严格控制痰涂片质量,提高涂阳结核患者的发现率。方法:随机抽取我市所管辖的5个项目县(区)疾控机构近3年来痰涂片进行抽样检查,并与其上报的自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按照质量控制标准综合评价涂片、染色、镜检质量。结果:所抽查近3年的镜检阳性和阴性涂片的符合率均达到了卫生部室间质控标准,且质控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痰涂片质量的高低是提高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重要保证,故痰检工作必须做到领导重视,严格措施,固定专人,不断强化痰检人员质量意识、规范操作和业务技术的培训,定期进行督察及痰检质控,提高痰检质量,达到高发现传染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湖北省结核病痰检质量控制状况及效果。方法 收集分析湖北省1992~2001年结核病痰检质量控制直接督导和间接督导的有关资料。结果 1992~2001年,平均初诊查痰率和初诊涂阳检出率分别为61.1%和44.0%。痰涂片阳性、阴性符合率和涂片肉眼观察各项指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适当培训和有针对性的督导,对保持基层较高的结核病痰涂片镜检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福建省盲法复检痰检室间质量控制实施结果,更好地为全省结核病防治规划服务。方法将全省2005~2008年新室间质量评估(EQA)实施4年来的盲法复检质量控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5~2008年全省痰检总的和各年度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除2005年阳性符合率97.5%略低外),省级与市级质控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痰涂片制片质量除痰细胞、大小和脱落外,厚薄、染色合格率普遍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且省级痰涂片制作质量质控结果普遍低于市级(总P0.05)。出现不合格实验室36个,占10.9%。结论新EQA实施4年来,盲法复检方法对全省痰检保持较高镜检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8.
痰涂片镜检查找抗酸杆菌,是发现传染源、确定诊断、制定化疗方案、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结核病控制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铜仁地区从2005年开始实行新的双盲法痰涂片镜检质控,2005~2007年铜仁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按双盲法复检原则,对全地区10个县(市、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进行了痰涂片质量控制。现将3年质控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实验室痰检质量控制(痰检质控)管理的工作效果.方法 对郴州市所辖各县市区2001~2006年痰涂片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同时对2006年2、3季度痰片采用新老两种质控方法进行质控.结果 初诊病人阳性检出率、痰片制作质量、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达到或超过规划制定质控目标;同一期间的实验室痰片用两种不同质控方法质量评价无显著性差异;5年以上的痰检专职人员痰检质量明显高于5年以下的.结论 通过痰检室间质量管理控制后,提高了痰片镜检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新痰检质控方法(双级质控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唐富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154-2155
目的了解结核病痰涂片镜检状况,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提高痰检质量,发现痰涂阳患者。方法对2004年—2012年我县2 065例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采用直接厚涂片萋-尼氏抗酸染色法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135例患者,2 065例进行痰检,其中917例阳性。痰检率为96.72%,痰检阳性率为44.41%。80岁以上组痰检阳性率最高(55.56%),0岁~19岁组痰检阳性率最低(23.66%)不同年龄组痰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灵川县老年及壮年为痰涂片镜检的重点人群,应加强结核病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为控制结核病传播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