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研究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158例的检测结果,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亚甲蓝染色法SLNB术,观察并统计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和位置、术前化疗情况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情况。分析亚甲蓝染色法SLNB术对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影响乳腺癌SLN检出的危险因素。结果亚甲蓝染色法SLNB术检测乳腺癌SLN的准确度为94.94%,敏感度为94.38%,特异度为95.65%,肿瘤大小>5 cm及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的SLN检出率均显著少于肿瘤大小≤5 cm及未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者(P<0.05)。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均为乳腺癌SLN检出的危险因素。结论亚甲蓝染色法应用于SLNB术中,检测价值较高,但临床亦应关注乳腺癌SLN检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乳腺外科接受治疗的20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是否出现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分为对照组183例和病例组17例。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患者出现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有17例出现腋窝前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8.5%。两组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 cm、组织学分级为高级均为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患者出现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较大、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低为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小浸润患者出现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该种患者应积极的完成准确的前哨淋巴结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3.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436-438
目的: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基础上,联合乳腺癌腋窝可疑淋巴结选取活检,探讨其对SLNB假阴性率的影响及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手术的指导。方法:选取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10例,其中单纯SLNB阳性74例。术前应用SLNB联合乳腺癌腋窝可疑淋巴结选取进行活检,术后将可疑淋巴结与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进行ALND。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阳性81例,单纯SLNB敏感性、假阴性率、准确率分别为91.36%、8.64%、91.82%,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可疑淋巴结选取分别为100.00%、0.00%、100.00%,二者敏感性、假阴性率、准确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9,8.96,6.67,P<0.05)。行改良根治术81例,保乳术29例。结论:早期乳腺癌腋窝SLNB联合可疑淋巴结选取与SLNB比较,能显著降低假阴性的发生,提高ALND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T1~2N0M0期乳腺癌患者于手术时应用亚甲蓝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依据术前患者意愿分替代组和清扫组,替代组如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清扫组前哨淋巴结活检后直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统计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假阴性率等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腋窝复发的发生率。结果 1检出率为90.4%;清扫组中准确率为96.7%,灵敏度为92.8%,特异性为100%,假阴性率为7.1%,假阳性率为0。2并发症:替代组术后上肢麻木、肿胀、僵硬、肌力减退、腋窝外形改变方面均明显较清扫组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发情况:随访21.5个月,替代组出现腋窝复发2例,清扫组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亚甲蓝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基层医院仍可将其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安全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染色法活检的临床价值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I、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4例,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美蓝)的方法定位腋窝前哨淋巴结并对其进行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结果:64例患者SLN的检出率为90.63%;准确率为93.10%,灵敏度为88.24%,假阴性率为11.78%。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患者年龄、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型与SLN的检出率无明显相关,肿瘤大小(>5cm)、腋窝淋巴结状态与SLN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腋窝淋巴结肿大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假阴性率差异有显著性;而其它因素与SLNB的假阴性率均无明显相关。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态,亚甲蓝染色法可以成功确定SLN。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保腋窝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早期乳腺癌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乳房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采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保腋窝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与远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远期预后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情况下,行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保腋窝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具有显著的围术期优势及美观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辅助手术治疗乳腺癌及对腋窝淋巴结分期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乳腺全切术治疗,观察组根据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病理结果确定是否对患者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探究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淋巴分期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0%,低于对照组的3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为97.56%(40/41),在每例患者中发现1~3枚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共57枚。通过开展HE染色和连续切片,发现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41.46%(17/41),其中微转移4例。结论乳腺癌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能有效评估腋窝淋巴结情况,准确判断是否开展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促进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及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亚甲蓝示踪60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分析前哨淋巴结与根治性清扫腋窝淋巴结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为91.7%,假阴性率为0%,准确率为100%;有4例检出后蓝染淋巴结。结论前哨淋巴结可以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采用亚甲蓝示踪法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乳腺癌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与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影响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的192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192例乳腺癌患者中,前哨淋巴结阳性52例,阴性140例;Luminal A型SLN转移率17.2%、Luminal B型SLN转移率36.9%、HER-2过表达型SLN转移率45.5%、三阴型SLN转移率16.7%,4种乳腺癌分子分型SLN转移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χ2=4.818,P=0.028);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阳性、肿瘤T分期、脉管癌栓浸润等危险因素对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影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脉管癌栓浸润及乳腺癌分子分型均是影响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Luminal B型及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发生前哨淋巴结转移风险均高于Luminal A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uminal B型及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较Luminal A型发生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更高;有脉管癌栓浸润的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前哨淋巴结转移,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徐文雄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482-1483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术中的意义。方法对就诊我院34例原发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手术,术中用美蓝注射于乳腺癌肿周围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分析前哨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结果共检出前哨淋巴结33例。有1例未找到前哨淋巴结、2例假阴性,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检测结果基本相一致。前哨淋巴结检出的成功率为97.1%,敏感性:93.3%,假阴性率为6.7%。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简单易行,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在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平  郁丽娜  张冯江  严敏 《浙江医学》2016,38(6):398-401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作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引起乳腺癌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22例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为期9个月的随访调查,分别记录术后3、9个月的10项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9个月的CPSP发生率分别为61.0%和56.2%,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术后3个月的慢性疼痛相关因素包括:低龄、腋窝淋巴结清扫、中重度术后急性疼痛(VAS评分≥4)(均P<0.05),而到术后9个月CPSP的相关因素除上述3个因素外,还增加了术前疼痛(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术后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低龄、腋窝淋巴结清扫、中重度术后急性疼痛(均P<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9个月内,术后CPSP的发生率高。减少手术尤其是相关神经的损伤,采取前哨淋巴结活检来替代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式,对低龄患者进行积极干预,积极预防和减轻术后急性疼痛,可能可以减少术后CPS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探讨年龄、绝经、肿瘤直径及肿瘤所在象限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影响。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经术前粗针活检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患者200例。术中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应用吲哚菁绿及美蓝联合探查前哨淋巴结,所有患者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合术后病理结果,分别对不同年龄、不同绝经状态、不同肿瘤直径、不同肿瘤所在象限的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假阴性进行分析。更年期患者、肿瘤直径越大更容易出现早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越大、更年期或者40~60岁患者的SLNB比较容易出现假阴性情况。  相似文献   

13.
探讨年龄、绝经、肿瘤直径及肿瘤所在象限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影响。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经术前粗针活检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患者200例。术中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应用吲哚菁绿及美蓝联合探查前哨淋巴结,所有患者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合术后病理结果,分别对不同年龄、不同绝经状态、不同肿瘤直径、不同肿瘤所在象限的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假阴性进行分析。更年期患者、肿瘤直径越大更容易出现早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越大、更年期或者40~60岁患者的SLNB比较容易出现假阴性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者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甲乳外科行SLNB患者62例,选择其中56例最终行SLNB的病例资料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1枚、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8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56例仅行SLNB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在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疼痛、肌力减退、感觉障碍、上臂臂围差、肩关节活动受限等方面的对比中,研究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组相比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组,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纳入的乳腺癌120例,行腋窝清扫术,切除标本送石蜡病检。观察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情况、假阴性情况、灵敏度、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和假阴性率影响因素。结果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109例、假阴性11例、灵敏度为90.52%;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年龄、体质量指数、ER阳性、PR阳性及肿瘤部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肿瘤≥4 cm明显高于肿瘤4 cm。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率年龄、体质量指数、ER阳性、PR阳性及肿瘤部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率肿瘤≥4 cm,明显高于肿瘤4 cm。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检出率和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活检术(SLN biopsy, SLNB)对单侧多发乳腺癌(multiple synchronous tumor, MST)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判断的可行性。方法在23例确诊单侧多发乳腺癌患者术中行SLNB,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如患者拒绝或者两病灶位于乳房同一象限,改行保乳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node dissection, ALND)。术中不送检SLN,ALND后由手术医师分离出SLN送检。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结果23例患者有21例完成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功率91.3%。 SLN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假阴性率、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15.4%,84.6%,90.5%。结论 SLNB假阴性率高,不推荐在单侧多发乳腺癌患者中实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相似文献   

17.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前哨淋巴结活检已取代腋窝淋巴结清扫作为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的腋窝分期手术。新辅助化疗可以使相当比例的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实现病理完全缓解。前哨淋巴结活检用于新辅助化疗后达腋窝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以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然而,在新辅助化疗后的患者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存在争议。本文归纳相关文献,综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新辅助化疗前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结果,为需行新辅助化疗的CT2,3 N0 M0乳腺癌患者找到前哨淋巴结活检合适的时间及方法。方法将96例临床分期为CT2,3N0M0的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由一经验丰富的乳腺外科医师完成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和根治性乳腺癌手术。观察组于新辅助化疗前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无论前哨淋巴结是否转移,予以6程TEC方案化疗后再行根治性乳腺癌手术;对照组先予以6程TEC方案化疗后,予以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之后立即行根治性乳腺癌手术。将两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及清扫的腋窝淋巴结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5.8%,对照组检出率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假阴性率为8%,对照组假阴性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化疗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评估腋窝淋巴结状况更加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意义.方法 选择Ⅰ、Ⅱ期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组,根据美兰染色后前哨淋巴结活检情况,选择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 经随访前哨淋巴结切除活检阴性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无明显增高,但患肢肿胀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存活质量.结论 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可避免过度医疗,减少患者患侧肢体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实施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依照患者临床不同手术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结合早期保乳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以及术前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联合早期保乳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偏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前的应用,有助于减少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