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腺肿、腺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结果其中乳头状腺癌4例,结节性腺肿31例,腺瘤10例。结论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与腺瘤、多发腺瘤与结节性腺肿、腺瘤与腺癌之间有部分交叉,正确认识各自影像表现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甲状腺病变的CT影像表现,探讨CT检查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穿刺活检证实的31例甲状腺病变的CT影像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显示为低密度。11例甲状腺癌中,9例临界不清,密度不均;2例边缘较清楚;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双叶甲状腺弥漫肿大,腺内多发低密度结节;5例局限型结节性甲状腺肿CT表现类似腺瘤或囊肿;2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表现不一,1例呈甲状腺腺瘤样改变。结论:CT检查在甲状腺病变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甲状腺病变的CT影像表现,探讨各种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甲状腺病变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本组28例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为:①单结节型18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甲状腺腺瘤8例、甲状腺癌6例;②多结节型9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甲状腺腺瘤3例、甲状腺癌1例;③弥漫中大型1例为Graves病。结论根据甲状腺疾病的CT表现及分型,对病变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在新疆地方性甲状腺腺肿、甲状腺滤泡腺瘤、甲状腺腺癌、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囊肿最为多见。迄今为止,甲状腺腺肿与甲状腺腺瘤、滤泡腺癌与滤泡腺瘤以及滤泡腺癌与滤泡型乳头状腺癌之鉴别仍然是甲状腺病理学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对1956年6月~1986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98例甲状腺疾病的分布特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有助于今后对其进行更深层次地研究,并为甲状腺肿瘤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瘤和腺癌CT影像的共性和个性。方法 分析28例甲状腺占位病变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比较两的形态、大小、边缘,有否囊变及钙化对定性诊断的帮助。结果 全部病例中单发病灶6例,多发22例。多发、小的占位及单发、大的、边界清楚的占位病变25例,CT诊断为腺瘤,与术后病理相符;单发、大的占位病变且边界不清3例,CT诊断为腺癌,其中1例与术后病理不符。结论 甲状腺内多发占位以良性病变为多见,单发的占位病变且病灶边界不清,并有颈部淋巴结肿大为恶性肿瘤较可靠的CT征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边界清晰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类型。方法分析400例边界清晰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特征。结果400例边界清晰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简称结甲肿)370例(92.5%),腺瘤30例(7.5%)。结甲肿组与腺瘤组在结节数目、大小、内部结构、周边晕环、内部及周边血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结节钙化及有无胶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边界清晰的甲状腺良性结节多数为结甲肿,少数为腺瘤。  相似文献   

7.
林岗 《河北医学》2013,19(7):1052-1053
目的:分析甲状腺弥漫性痛变的CT影像表现,探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良、恶性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36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癌5例,结节状甲状腺肿ll例,其中单结节型5例,多结节型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l例,Crave病3例。结论:CT对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应从病变大小、边缘、密度、有无颈淋巴结肿大,周围组织是否受侵及瘤内颗粒状钙化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病变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肺部CT上甲状腺病变的影像特征。方法随访3750例可显示甲状腺的肺部CT中发现甲状腺病变的450例患者,分析甲状腺CT值、甲状腺结节特征、周围淋巴结等CT表现。连续选取100例正常甲状腺作为对照组。统计受检者的辐射剂量。辐射剂量采用t检验;各组甲状腺的CT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肺部CT中有无甲状腺显示的受检者间辐射剂量无明显差异。450例患者中以甲状腺肿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最为常见,其次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炎、Graves病及甲状腺肿恶性病变。甲状腺炎85例,腺体CT值明显降低,平均约(54.2±15.3)HU(P0.01)。Graves病35例,表现为弥漫性增大,密度减低,无结节。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共210例,20例甲状腺肿无结节;19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共270个结节,24例结节囊变,59例结节钙化。甲状腺腺瘤92例,84例为单发结节或肿块,8例单侧多发结节,结节可囊变(45例)、钙化(9例)。甲状腺恶性病变28例,17例可见不规则或颗粒状钙化,10例囊变(3例可见壁结节),12例淋巴结增大,病变与正常甲状腺及周围结构分界不清。结论肺部CT中有较高概率显示甲状腺并发现甲状腺病变,且在CT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甲状腺单发结节的CT影像特征,提高CT对甲状腺良恶性单发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单发结节,对其CT表现包括周围侵犯和淋巴结转移进行分析。结果85例病变中,甲状腺癌28例,腺瘤4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恶性病变多表现为实质结构、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内部可见微小钙化,以及周围结构侵犯和颈部琳巴结肿大,与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强扫描恶性病变组实质部分强化峰值和强化幅度显著低于良性病变组。结论CT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有效和可靠的检查方法,掌握病变的CT影像特点能有效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能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声像图特征与甲状腺腺瘤病理组织结构的关联,提高彩超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46例甲状腺腺瘤的声像图表现,与该46例甲状腺腺瘤病理组织结构做对比。结果:甲状腺腺瘤的声像图表现为甲状腺局限性肿大,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囊实,混合回声结节,边界清,包膜完整光滑,周边有晕环;彩色多普勒显示为结节周边见环状血流信号。病理组织结构的差异导致声像图表现不同,在39例滤泡性腺瘤中,27例表现为较均匀低回声结节,8例低回声结节中见囊性变,4例表现为甲状腺内囊性无回声、囊壁内侧见乳头状块附着,3例表现为囊性无回声且壁较厚、均匀整齐、内有少量絮状强回声,7例不典型腺瘤中5例为均匀中低回声。结论:甲状腺腺瘤病理组织结构的差异是构成甲状腺腺瘤声像图不同表现的基础,了解其关系可提高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及CT诊断.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CT影像表现,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甲状腺腺瘤4例,甲状腺癌9例,观察甲状腺病灶的形态有无钙化、囊变、壁结节、淋巴结转移、周围浸润情况及强化程度.结果 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局限,多有包膜,囊变率高(70%),表现为多发或单发囊性低密度影,边缘光滑.4例腺瘤平扫时边界清晰,大多可见包膜,增强扫描3例显示完整强化环;1例表现为结节样强化;恶性甲状腺肿瘤平扫时成等或混杂密度,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并向邻近组织侵犯.结论 CT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卢定友  陈望 《中外医疗》2016,(23):188-190
目的:分析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探讨各种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整群收集该院2009年11月—2015年12月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共54例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54例中,甲状腺腺瘤24例,甲状腺癌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甲状腺囊肿2例,Graves病1例。该组病例依据其CT表现,分为三大类型:①单结节型33例,包括甲状腺腺瘤1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癌12例,甲状腺囊肿2例;②多结节型16例,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甲状腺腺瘤7例,甲状腺癌3例;③弥漫肿大型5例,包括Graves病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4例。结论甲状腺病变CT分型、CT平扫和增强特点,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周围关系,以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是甲状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术前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的方法,规范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方法:对340例因甲状腺结节住院的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诊疗及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0例患者中,1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4.71%),132例甲状腺腺瘤(38.82%),20例桥本炎(5.88%),12例甲状腺囊肿(3.53%),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2.65%),1例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1例甲状舌骨囊肿,1例肉芽肿甲状腺炎,甲状腺乳头状腺癌44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癌1例、甲状腺大B细胞淋巴瘤1例。恶性总共46例(13.50%),其中伴淋巴结转移11例,伴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伴滤泡性腺瘤5例,伴桥本炎2例。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多在25~45岁,最小14岁,最大76岁;2例有甲亢病史,1例突眼、高血压,1例声音嘶哑,1例颈部疼痛,其余均为体检或无意中发现颈部增粗。恶性肿瘤B超多为低回声,伴点状强回声或数个强光点,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结节大小不等,最大47 mm×39 mm,最小3.0 mm×2.5 mm;CT为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增强后强化,细小钙化,部分淋巴结增大。结论:本组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以良性疾病,尤其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占多数。因此,对于各种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医生应结合临床特点及多种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术前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以减少部分甲状腺良性结节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FNAB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FNAB检测为良性病变81例,其中非肿瘤60例,腺瘤21例(病理证实乳头状腺瘤2例,滤泡状腺瘤19例);恶性病例9例,其中乳头状腺癌3例,未分化癌2例,腺癌4例(病理证实乳头状腺癌4例,髓样癌1例,未分化癌3例,滤泡状腺癌1例);未确定性4例(病理证实甲状腺滤泡状腺癌3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1例)。结论:FNAB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对桥本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有确诊意义,准确掌握FNAB可提高甲状腺常见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对甲状腺腺瘤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选取4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和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且同时接受术前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差异,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良恶性甲状腺结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对良恶性甲状腺结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显著低于超声造影(P0.05)。4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多层螺旋CT平扫多数可见均匀低密度灶,且边界清晰,钙化征和囊性灶偏少,仅少数边界欠清,且密度不均匀;40例患者增强扫描见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且强化密度显著高于病灶周围正常组织。46例受试者中44例超声造影表现为高增强(95.7%),部分可见环状增强带;2例(4.3%)表现为等增强,均呈均匀增强特点。结论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均在甲状腺腺瘤中具有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临床可将其联合作为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有效手段,以此降低误诊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1987~1991年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440例,其中单发结节303例,多发结节137例。男女之比为1:4.57。良性结节383例,腺瘤221例(占全组的50.2%),结节性腺肿137例(31.1%),甲状腺炎23例(5.2%)。恶性结节57例(占全组11.6%),均为甲状腺癌。本组核素扫描冷结节恶性率为21.9%。全组病例实性结节恶性率为17.8%,囊性结节恶性率为7.1%。本组资料表明:性别、年龄、结节大小、病史长短与结节良恶性质关系不大。作者对结节发生率、诊断与治疗问题,做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甲状腺结节的CT表现,探讨其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我科2011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的122例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表现,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计算诊断符合率,计算CT值。结果良性结节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CT诊断符合率为94.7%;恶性结节为甲状腺癌,CT诊断符合率为84.8%。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CT值分别为(57.1±8.2)HU,(51.4±6.9)HU和(64.6±8.5)HU,正常腺体CT值为(118.5±6.3)HU,病变区CT值有明显降低。结论 CT值对于甲状腺结节的定位诊断有一定价值;结节性病变的CT表现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与漏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结节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学诊断的对照分析,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我院2010年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01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观察内容主要是结节的大小、数目、边界、包膜、内部结构、回声、钙化、血流状况等,对照手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201例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证实结节性甲状腺肿119例、腺瘤37例、腺瘤样甲状肿12例、局限性桥本氏甲状炎14例、甲状腺癌19例。超声误诊甲状腺癌4例、漏诊4例。结论综合分析甲状腺结节的多特征超声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常见病变(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表现及ECT表现的分析,探讨甲状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特点。方法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对42例甲状腺病变的CT及其中1 9例E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甲状腺腺瘤15例,CT主要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缘光整的结节,呈岛状强化。ECT多为"凉"或"温"结节。甲状腺癌13例,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可见细沙粒状钙化,呈不均匀强化,ECT多为"冷"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CT表现为多发结节,边缘不清,密度均匀,增强呈中等度强化,ECT为"温"结节。结论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结合ECT对核素的摄取能力能更好地提高甲状腺肿瘤的定性诊断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00年6月至2011年6月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240个甲状腺结节CT表现,分析甲状腺结节CT特点。结果:甲状腺腺瘤36例,CT诊断准确率83.3%(30/36);甲状腺癌45例,CT诊断准确率为73.3%(33/45);结节性甲状腺肿69例,CT诊断准确率为69.6%(48/69)。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在结节数目、形态、边界、包膜、钙化和密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是诊断甲状腺结节有效可靠的影像学方法,结节数量、密度、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及钙化对甲状腺结节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