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了8例桡骨上1/3骨折并桡骨小头脱位。认为是前臂创伤中一种新类型骨折,其损伤机制和临床变位情况,既不同于孟氏骨折的任何一型,也不同于桡骨干中1/3、下1/3骨折和前臂双骨折,而是由一种向上并旋前的传导暴力所造成。由于骨折处恰在旋后肌附着点上,旋后肌的突然收缩致折端向前成角,及桡骨头后脱位,并形成向后移位的撕脱性折块。治疗上首选闭合整复,采用近折端对远折端的手法,术后小夹板固定前臂于中立位,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名老中医苏宝恒诊治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老中医苏宝恒诊治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经验天津医院苏氏正骨门诊(300211)王洪金,庞桂根桡骨小头半脱位,亦称"牵拉肘"。在其X线学诊断上,传统的方法是看桡骨干纵轴线向上延长是否通过肱骨小头中心(即划线法),来判断桡骨小头有无脱位。但此法容易受拍片时体...  相似文献   

3.
桡骨头切除术后随访所见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桡骨头骨折的Mason Ⅱ、Ⅱ 型治疗尚存在争议〔1〕,有很多学者主张进行桡骨头切除 ,认为有利于肘关节的功能恢复 ,但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其并发症发生率高。自 1987~ 1999年 10月 ,作者共应用桡骨头切除术治疗桡骨头骨折Masson Ⅱ、Ⅲ 型2 1例 ,对其进行了 3~ 10年随访调查。现将所见问题报告并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2例 ,女 9例。平均年龄 2 5岁 (17~ 6 2岁 )。均为单纯性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 ,Ⅱ型 9例 ,Ⅲ 型 12例。伤后 3周内行桡骨头切除者 17例 ,3周以上者 4例。术后在石膏为外固定下 ,均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Ⅳ度褥疮的疗效及总结护理方法。方法:将28例Ⅳ度褥疮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4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中药治疗并给与相应的护理。在治疗期间每周分别记录2组患者褥疮部位皮肤周围颜色,硬软度,伤口渗出,感染情况,有无肉芽组织生长,伤口是否愈合,连续观察4周,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28.6%,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Ⅳ度褥疮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Ⅳ度褥疮。  相似文献   

5.
中医"拔伸牵引,折顶侧按"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属于常见病,通过中医的整骨手法,并用夹板外固定大多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几乎不必要进行手术治疗。我们运用中医“拔伸牵引,折顶侧按”法对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并逐一加以随访,通过骨折的分型,手腕关节功能的测定,观察其远期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76例;左侧47例,右侧73例;年龄5~77岁,平均51.4岁;跌伤88例,工伤15例,车祸伤17例。骨折固定方法均为小夹板或加中立板外固定。固定时间:儿童3~4周,成人4~6周,随访时间2年~3年半,平均2年8个月。1.2骨折分型根据X线片结果…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桡骨头骨折治疗中人工桡骨头置换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2010年收治的77例桡骨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29-68岁之间,女性37例,年龄在31-74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桡骨头骨折.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桡骨头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77例患者中,观察组39例患者,治愈21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3%,对照组38例患者,治愈16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8.9%.结论:在治疗桡骨头骨折疾病的过程中,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在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大约占总身体骨折的1/6,同时也是人体上肢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60岁以上人群较为普遍,女子发病率明显多于男子。60岁以前,桡骨远端骨折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6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患者比例也逐步上升,主要与女性更年期以后机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骨量流失比例增加,骨质疏松程度也比一般男性更为严重有关[1]。桡骨远端骨折属于低能量损伤,由于不同的损伤机制造成的骨折方向及移位有所不同,尚没有一个方案可以做到同时处理任何种类的骨折,因此有时对于一个类别的骨折需要联合多种方案来共同完成。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目前的治疗及方法的进展,本文进行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取肘后外侧斜行切口,切开肱桡关节囊及部分环状韧带,摘除粉碎的桡骨头。在桡骨近端截骨,并扩大髓腔后将桡骨头假体柄插入桡骨髓腔内,用骨水泥加固。结合病例回顾文献,报道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随访18个月,假体置换稳定,未见切口感染、假体变形、折断现象等并发症,根据Mackay和Carn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为优。结论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是治疗桡骨头粉碎骨折(MasonⅢ型和Ⅳ型)并发肘关节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型整治桡骨远端骨折98例岳阳市二人民医院伤科(414000)葛华阶主题词桡骨骨折/中医药疗法,桡骨骨折/分类桡骨远端骨折为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988~1992年运用分型手法整复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9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3.
杜学菊 《河北中医》2003,25(9):661-661
20 0 0 0 1~ 2 0 0 2 0 6 ,我们用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6 8例 ,并与非手术治疗 7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依据《小针刀疗法》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 ] 诊断标准 ,确诊 1 38例 ,随机分为 2组。观察组6 8例 ,男 2 1例 ,女 4 7例 ;年龄 2 0~ 6 7岁 ,平均 4 0岁 ;病程 4个月~ 7年 ,平均 6个月。对照组 70例 ,男 1 6例 ,女5 4例 ;年龄 1 9~ 6 9岁 ,平均 36岁 ;病程2个月~ 6年 ,平均 4个月。 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具有可比性。1 .2 治疗方法1 .2 .1 观察组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桡骨头切除术后的远期并发症。方法:对单纯行桡骨头切除的30例桡骨头粉碎骨折患者作长期随访,分别从临床指标及放射学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2~10年(平均5.5年),桡骨头切除后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如肘、腕关节疼痛,前臂转旋功能障碍,肘关节不稳定,桡骨干上移、侧移,肘、腕关节骨性关节炎及下尺桡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等。结论:桡骨头切除远期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应慎重选择,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可作为单纯性桡骨头骨折的首选方法,只要技术条件成熟,桡骨头尽量保留,这样有利于维持肘关节正常的结构,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16.
17.
旋后位固定治疗桡骨下端屈曲型骨折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桡骨下端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分为伸直型(科雷氏)及屈曲型(史密斯氏)两种。据统计屈曲型约占桡骨下端骨折的8%,因其受伤机制不同,跌倒时手背着地,由于身体重力与地面反作用力,致使桡骨下端关节面的生理倾斜度发生变化,骨性腱沟变异,从而增加了肌腱张力和腕管压力,“骨错缝,筋出槽”,骨折远端往往向掌侧移位,下尺桡关节脱位。笔者近10年收治此种骨折3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冯恩辉  魏力  王海洲  何倩伟  陈海云 《新中医》2016,48(10):112-114
目的:探讨持续牵引器在预防干骺端粉碎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后桡骨复位丢失的作用。方法:将干骺端粉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试验组患者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后配合持续牵引器持续牵引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纯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记录整复后、骨折愈合时2组桡骨茎突高度、尺偏角、掌倾角的情况。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后,2组桡骨茎突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均恢复到正常范围,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试验组桡骨茎突高度、尺偏角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掌倾角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持续牵引器牵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有效减少骨折复位丢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88例,在桡骨远端掌侧自掌长肌腱桡侧进入,切断部分旋前方肌显露骨折端及移位的骨块,整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复位。也可于相应背侧切口协助复位牵引结合撬拨矫正桡骨干骺端畸形,恢复桡骨长度、茎突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关节面平整、关节面解剖位置,安放合适的T型锁定加压铜板并且锁定螺钉行远端骨折块固定。根据患者病情劝导其做适当的恢复性和功能性的锻炼。结果:术后尽量保持掌倾角(11.0±5.0)°,尽量保持平均尺偏角(16.0±3.0)°。纠正桡骨短缩和腕关节脱位情况,固定无松动、无再移位,骨折处无感染和神经损伤。结论:应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LCP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55例,男26例,女29例,年龄3165岁,平均46.8±11.2岁,应用LCP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固定。结果:5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65岁,平均46.8±11.2岁,应用LCP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固定。结果:5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3.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24个月,平均16.2±3.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4±1.2周。按DASH上肢功能评定平均得分为(9.3±3.8)分。综合评定优20例,良3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0.91%。结论:LCP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是治疗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