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观察亚慢性染毒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对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与学习记忆损伤的关系,探讨B[a]P神经毒性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饲养一周后根据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B[a]P染毒组[0.5、1.5、4.5和10.0mg(/kg.bw)]。隔日腹腔注射染毒90d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细胞凋亡。[结果]4.5、10.0mg/kg B[a]P组大鼠平均潜伏期显著高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和0.5、1.5mg/kg B[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mg/kg B[a]P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滞留时间百分比显著低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及0.5、1.5mg/kg B[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mg/kg B[a]P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滞留时间百分比显著低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及0.5mg/kg B[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mg/kg B[a]P组大鼠平台象限滞留时间显著低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及0.5mg/kg B[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mg/kg B[a]P组海马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及0.5、1.5和4.5mg/kg B[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a]P染毒大鼠海马细胞早期凋亡率与平均潜伏期呈正相关(r=0.542,P〈0.05);海马细胞早期凋亡率与平台象限滞留时间呈负相关(r=-0.395,P〈0.05)、与平台象限滞留时间百分比呈负相关(r=-0.592,P〈0.05)。[结论]亚慢性染毒B[a]P可导致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和学习记忆能力损伤,海马细胞凋亡可能是B[a]P诱发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铝暴露对小鼠学习记忆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氯化铝(AlCl3)混入饲料中喂养小鼠,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20.0、12.0、1.2 mg/(kg.d),对照组正常饲养,每组各10只。染毒期为1年。用Morris水迷宫系统检测小鼠的认知功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脑铝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总tau蛋白以及tau蛋白在Thr181、Thr231、Ser262和Ser396位点的磷酸化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试验,中、高剂量组水迷宫潜伏期高于对照组(P〈0.05),高、中剂量组穿越平台的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脑铝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小鼠脑组织总tau蛋白及tau蛋白在Thr181、Thr231、Ser262和Ser396位点的磷酸化表达,高、中、低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铝暴露可导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这可能是铝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拟通过病理学和生物化学方法研究甲苯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赋形剂组、低剂量组(75mg/kg体重)、中剂量组(150mg/kg体重)和高剂量组(300mg/kg体重)。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染毒,注射量为0.01mL/g体重,隔日染毒1次;赋形剂组给予等体积橄榄油,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染毒时间为30d。染毒期满后,断头处死大鼠,取大脑皮层和海马,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超微结构检查;并取海马组织测定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结果]HE染色发现高剂量组皮层局部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周围轻度空泡变性,部分血管间隙(VR腔)扩张增宽,高剂量组海马也可见部分神经元的空泡变性。神经元排列不规则,未见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本身变性坏死。超微结构检查发现甲苯染毒组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细胞膜不完整,细胞器(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减少,线粒体脊萎缩,核固缩,核膜不完整,电子致密度增高,染色质呈凝聚团块状分布。皮层组织中部分血管内皮细胞核固缩,核膜不完整,呈凋亡样变化,对照组未发现有上述变化。高剂量组神经细胞谷氨酸转运体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1),下降幅度达49%;其余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谷氨酸转运体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苯可导致染毒大鼠的脑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谷氨酸转运体转运功能受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甲基汞暴露对出生后不同生长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N-甲基0.天冬氨酸(NMDA)受体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出生后大鼠随机分组,即5mL/kg生理盐水组和5mg/kg氯化甲基汞(MMC)染毒组,其中染毒组按生后不同生长时期分4个亚组,即PND7、PND14、PND28和PND60组,连续7d灌胃染毒。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脑组织汞含量、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特异性扩增受体NMDA的2A、2B、2C亚基,半定量分析PCR产物凝胶电泳结果。[结果]各染毒亚组在染毒后脑组织中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水迷宫试验后,PND28皮质组织及PND60脑组织中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orris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PND7、PND14染毒大鼠水迷宫测试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PND14染毒亚组海马和皮质中NR2A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ND14染毒亚组海马中NR2B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ND14染毒亚组海马和皮质以及PND28亚组皮质中NR2C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基汞对出生后1、2周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有明显影响,其影响与脑组织NMDA受体2亚基mRNA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慢性锰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对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含量的影响,探讨血浆BDNF含量作为锰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效应生物标志的可行性。[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低(5 mg/kg)、中(10 mg/kg)、高(20 mg/kg)剂量染猛组,腹腔注射染毒,每周5 d,连续18周。分别于染毒第6、12、18周,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于第18周末次染毒24 h后,采血并分离血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大鼠血浆锰及BDNF含量。[结果]在第6周的水迷宫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下降(均为P〈0.05);在第12、18周测试中,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延长,而各染锰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均下降(均为P〈0.05)。与对照组血浆锰含量[(13.16±5.45)μg/L]相比,低、中、高剂量染锰组的血浆锰含量均升高[分别为(55.84±11.62)、(82.21±8.26)、(115.58±21.31)μg/L,均为P〈0.05);与对照组血浆BDNF含量[(232.64±75.37)ng/L]相比,中、高剂量染锰组的血浆BDNF含量均下降[分别为(145.80±46.14)、(93.21±44.92)ng/L,均为P〈0.05]。血浆BDNF含量与穿越平台次数呈正相关,与逃避潜伏期及血浆锰含量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慢性锰染毒可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降低血浆BDNF含量,血浆BDNF似可考虑作为锰染毒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的效应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6.
甲醛和苯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小鼠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醛和苯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小鼠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为综合评价甲醛和苯的联合毒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清洁级昆明种纯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10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分别是阴性对照组(清洁空气)(GO);低(1mg/m^3)(G1)、中(3mg/m^3)(G2)、高(5mg/m^3)(G3)剂量甲醛组;低(500mg/m^3)(G4)、中(1500mg/m^3)(G5)、高(2500mg/m^3)(G6)剂量苯组;低(0.5mg/m^3甲醛+250mg/m^3苯)(G7)、中(1.5mg/m^3甲醛+750mg/m^3苯)(G8)、高(2.5mg/m^3甲醛+1250mg/m^3苯)(G9)剂量联合组。采用静式吸入染毒,每天2h,连续染毒14d。染毒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脑组织的氧化损伤水平。[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在定位航行实验中,高剂量甲醛组,中、高剂量苯组和各联合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5);与甲醛、苯单独组比较,中、高剂量联合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甲醛组和高剂量苯组及各联合剂量组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所占百分比减小(P〈0.05);与甲醛、苯单独染毒组比较,各联合剂量组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所占百分比均明显减小(P〈0.05)。甲醛和苯单独染毒中、高剂量组及各联合剂量组的SOD活力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各剂量甲醛组、高剂量苯组和各联合剂量组MDA含量均高于其阴性对照组(P〈0.05)。与甲醛、苯单独染毒组比较,各联合剂量组SOD活力明显下降(P〈0.05),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较高剂量甲醛和苯单独染毒对小鼠神经系统有一定毒性作用,甲醛和苯联合染毒对小鼠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大于甲醛、苯单独染毒时的作用,二者联合毒性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锰中毒对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锰中毒对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状况的影响。方法将体重为8-10g的28只昆明种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3个染毒组每组7只,通过腹腔注射氯化锰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5、20、50mg/kg,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情况,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大脑海马结构的齿状回颗粒下区(SGZ)神经发生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小鼠的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同时,记忆能力与染毒剂量呈负相关(rs=-0.598,P〈0.01),而各组小鼠游泳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染毒组小鼠的齿状回颗粒下区内5-溴代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阳性细胞平均数目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剂量加大而减少,与中毒剂量呈负相关(rs=-0.666,P〈0.01);(3)空间记忆能力的减退和SGZ内BrdU阳性细胞平均数目减少之间呈正相关仉=0.734,P〈0.01)。结论幼年小鼠接触锰可影响其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结构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亚慢性染毒苯并[a]芘(B[a]P)对大鼠神经行为及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Ach)含量、胆碱酯酶(AChE)活力和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型(nAChRα7)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a]P的神经毒性机制.方法 选择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1.0、2.5、6.25 mg/kg B[a]P染毒组,隔日腹腔注射连续染毒90 d.Morris水迷宫和跳台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碱性羟胺法检测海马组织Ach含量,DNTB法检测AChE活力.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海马组织nAChRα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orris水迷宫、跳台试验结果显示,2.5、6.25 mg/kg B[a]P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比空白和溶剂对照组大鼠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6.25 mg/kgB[a]P组大鼠海马组织Ach含量明显低于空白、溶剂对照和1.0 mg/kg B[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5 mg/kg B[a]P组AChE活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溶剂对照和1.0 mg/kg B[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nAChRα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组织Ach含量与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总路程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67和-0.503,P<0.01),与平台象限滞留时间呈正相关(r=0.800,P<0.01).结论 亚慢性染毒B[a]P可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与大鼠海马组织Ach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硝酸镧对小鼠学习记忆的低剂量兴奋效应及其与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关系。[方法]以0.002、0.02、0.2、2、20 mg/kg硝酸镧染毒ICR小鼠4周,每天测定小鼠水迷宫的反应时间和错误次数;试验结束时,取小鼠大脑分离海马和皮质,采用western blot测定p-CREB和p-JNK的含量。[结果]小鼠水迷宫的反应时间在染毒第4周时随着剂量的升高,呈现逐渐缩短,然后又逐渐延长的趋势,0.2 mg/kg组的反应时间最短;而错误次数则出现相反的趋势,2 mg/kg组的错误次数最少。硝酸镧经口染毒小鼠4周,0.2 mg/kg剂量组小鼠海马的CREB(6.20±3.2)和JNK(4.11±2.92)磷酸化水平升高,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硝酸镧染毒各剂量组小鼠的皮质CREB和JNK磷酸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硝酸镧经口染毒引起小鼠海马CREB和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升高,这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的趋势一致,提示低剂量硝酸镧可能通过引起学习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升高而对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铝暴露对小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模型高、中、低剂量组每日用AlCl3含量分别是120、12、1.2mg/kg的饲料进行喂养,对照组每日正常饲养。染毒3个月后用跳台试验、避暗试验和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的认知功能。小鼠脑组织中β-APP mRNA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跳台试验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错误次数增多(P〈0.05);避暗试验高剂量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错误次数明显增多(P〈0.05);水迷宫试验低、中、高剂量组随着染铝浓度的增加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高、中剂量组穿越平台的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高、中剂量组β-APP 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铝暴露剂量与跳台试验潜伏期(rs=-0.725,P〈0.05)、避暗试验潜伏期(rs=-0.765,P〈0.01)、Morris水迷宫试验潜伏期(rs=0.097,P〈0.05)、跳台试验错误次数(rs=0.565,P〈0.01)、避暗试验错误次数(rs=0.509,P〈0.05)之间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铝暴露与β-APP mRNA的表达量呈明显的正相关(rs=0.743,P〈0.05)。[结论]铝暴露可导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β-APP的过度表达,这可能是铝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甲醛和苯联合吸入染毒对雄性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为评价甲醛和苯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60只健康清洁级昆明种纯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清洁空气),甲醛低(1.0mg/m^3)、中(3.0mg/m^3)、高(5.0mg/m^3)剂量组;苯低(500.0mg/m^3)、中(1500.0mg/m^3)、高(2500.0mg/m^3)剂量组,联合染毒低(0.5mg/m^3甲醛+250.0mg/m^3苯)、中(1.5mg/m^3甲醛+750.0mg/m^3苯)、高(2.5mg/m^3甲醛+1250.0mg/m^3苯)剂量组。采用静式吸入染毒,每天2h,连续14d。染毒结束次日处死小鼠,采用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彗星试验)检测甲醛和苯单独或联合染毒致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甲醛、苯单独及联合染毒各剂量组均呈现骨髓细胞微核率升高、彗星尾部DNA含量增多、尾距增大(P〈0.05)。与相应单独染毒组相比,联合染毒各剂量组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P〈0.05);联合染毒低、中剂量组彗星尾部DNA含量增多、尾距增大(P〈0.05);联合染毒高剂量组彗星尾部DNA含量和尾距高于甲醛高剂量染毒组(P〈0.05),与苯高剂量染毒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醛和苯联合吸入染毒对雄性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损伤作用大干甲醛、苯单独染毒时的作用,二者对雄性小鼠骨髓细胞的联合遗传毒性作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低浓度苯系物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浓度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漳州市某光电企业接触苯系物的作业工人186名作为接触组,选择同地区106名饮食行业食品从业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健康检查和实验室指标检测。用个体采样器采样,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空气中苯系物浓度。结果职业接触低浓度苯系物的工人高血压和白细胞减少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接触苯系物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珠宝加工企业作业环境中苯污染状况,探讨苯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因素。方法检测深圳市罗湖区珠宝加工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浓度;设计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检查,比较暴露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差异;进行血常规检查,分析白细胞降低的影响因素。结果2007-2012年接触组工作场所中苯浓度合格率由41.7%提高至100%;接触苯工人疲劳、记忆力减退、眼结膜刺激、手指皮肤脱脂等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接触组工人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降低与性别、苯暴露、年龄和接苯工龄呈正相关。结论职业接触苯对珠宝加工工人健康有损伤,苯暴露、性别、年龄及接苯工龄是白细胞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孙玉敏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105-2106
目的探讨小型家具厂接触苯及苯系物对从业人员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对418名接触苯及苯系物和367名不接触苯及苯系物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血常规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接触苯及苯系物人员白细胞减少78例(18.66%),血小板减少43例(10.29%),对照组分别为38(10.35%)、29例(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触苯及苯系物对从业人员血常规改变有直接作用,且与接触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马子建  李俊 《职业与健康》2011,27(7):753-754
目的了解合肥市混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及其对工人的健康影响特点。方法对接触混苯的214名作业人员及对照组190人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职业史、内科、血液、心电图检查等)。结果接触组人员的神经衰弱综合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2,P<0.01)。血象中WBC、PLT减少百分率接触组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12.95和7.97,均P<0.01)。女工的月经紊乱、月经量改变的阳性率接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混苯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苯并[a]芘(B[a]P)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3个染毒组(分别为6.25、2.5和1mg/kg体重),连续腹腔染毒B[a]P13周(90d)。染毒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其大脑皮层、海马内γ-氨基丁酸(GABA)及谷氨酸(Glu)阳性神经元表达。[结果]在Morris水迷宫试验中,高、中剂量组寻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末次跨平台次数和在目标区域游泳时间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各暴露组Glu、GABA阳性平均光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并[a]芘可能通过影响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Glu和GABA含量,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