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1病例 患者女,58岁。以自幼右眼视物模糊为主诉于2013年1月7日住入我院眼科。既往无特殊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全身情况良好。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cm数指(不能矫正);左眼1.0。双眼外眼无异常,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简称RP)为视力进行性损害的遗传性眼病。绝大多数为双眼发病,单眼发病者罕见。本文报告两例。临床资料例1女,24岁。主诉右眼视力下降10余年。患者自幼左眼近视,14岁时发觉右眼视物不清,视力逐渐下降,尤以夜间为明显。无外伤、结核、梅毒性病史及遗传家族史,家族中无近亲婚配和同样病史。全身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8,矫正:一O50DS—1.5;左眼视力:0.1,矫正:一550DS—1.0。双眼角膜、晶体透明。右眼底视乳头色较淡,边界清,血管偏细,视网膜目赤道部以内后极部有骨细胞作色素堆集,黄…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1岁.因右眼视力骤降半个月余于2007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2.矫正不能提高.左眼1.0;眼压右眼13mmHg(1mmHg=0.133kPa),左眼14mmHg: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发现钉眼观盘周围数条棕褐色放射状条纹.条纹较粗大.黄斑区约3个视盘直径(DD)大小类圆形观网膜下出血(图1);左眼视盘周围可见数条棕褐色放射状条纹.条纹较右眼细。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右眼黄斑中心凹下神经上皮层间一梭形中高反射团块;  相似文献   

4.
双眼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19岁。12年前因患双眼春季卡他性结膜炎,长期滴色甘酸钠滴眼液。近一年改用典必殊滴眼液,每日3~4次。数日后感到双眼胀痛,视力下降,当时未予重视,继续用典必殊滴眼液滴眼。2003年2月10日自觉双眼视力明显下降,来我院首次就诊。当时检查:远视力:右眼0.04,矫正0.4;左眼0.15,矫正0.2。睑结膜有铺路石样滤泡增生。球结膜充血( )。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8岁。因左眼视力渐进性下降10个月,2000年4月10日于我院就诊。患者否认其他病史。全身体检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7,矫正无提高;左眼视力0.06,矫正无提高。双眼前节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黄斑板层裂孔及囊样水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6岁。因“双眼视力减退伴夜间活动受限3~4年,右眼加重1年”于2006年7月到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于3—4年前发现双眼视力渐下降,在暗环境下活动受限,近1年来右眼视力下降严重。无家族眼病史,全身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4(不能矫正),左眼0.3(-4.0DS矫正至0.8)。眼底镜检查:视盘边界清楚,颜色稍淡,视网膜色污秽,周边部可见大量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视网膜血管变细,右眼黄斑区有-1/4PD大小的圆形裂孔样病变,左眼黄斑区色素紊乱,微隆起,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Octopus中心30°视野检查:左眼向心性缩窄至约10°,右眼光敏感度弥漫性降低。ERG检查:双眼视杆反应、最大反应,视锥细胞反应和30Hz闪烁反应平坦。多焦ERG检查:双眼中心区域反应振幅严重降低,随离心度的增加,振幅降低更明显并伴潜伏期延长。FFA检查:双眼后极部及中周部视网膜呈弥漫透见荧光,其间夹杂遮蔽荧光;黄斑区周围毛细血管轻度扩张、荧光素渗漏,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1岁。因左眼视物模糊、变形1周于2004年4月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双眼近视史10年;分别于4、7、10岁时因摔倒各导致骨折1次;无耳聋史。其外婆、舅舅、母亲均有相同“蓝眼睛”、反复骨折病史,无耳聋史。父亲无类似病史。检查:视力: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9岁因发现左眼视野缩小12小时入院。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冠心病史1年。入院查体:BP120/75mmHg,HR76次/分,R18次/分,T36.5℃。全身检查无明显异常。右眼视力0.6,矫正1.0;左眼视力0.15。矫正0.8。双眼瞳孔光反应正常,晶体无浑浊。右视盘色泽正常。左眼底视盘色较淡,鼻侧界欠清。双眼黄斑中心凹反光存.  相似文献   

9.
例1,患者,女,25岁,已婚。发现其左眼瞳孔比右眼瞳孔散大约1年,于2000年3月16日就诊。否认头昏、头痛及眼痛病史。曾在院外考虑为“青光眼”,并局部滴1%匹罗卡品眼液及贝特殊眼液,效果不明显,放弃治疗。患者自读小学时便开始配戴近视眼镜。检查:右眼视力0.1,-5.00D矫正1.0,左眼视力0.08,-5.50D矫正1.0,双眼角膜透明,双眼前房深度正常,右眼瞳孔直径约2.5mm,圆,对光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2岁。双眼视力渐进性下降1年,加重4个月,于1994年8月以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入院。入院检查:全县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1,矫正0.5。左眼0.8,矫正互.2。双眼角膜、前房、虹膜及瞳孔检查未见异常,晶体周边部皮质呈模形灰白色混浊,中央部位后囊下呈近圆盘状灰黄色混浊(右眼重于左眼)。眼底检查:右眼视乳头及血管检查未见异常,黄斑区污浊,中心凹光反射弱。左眼未见异常。双眼眼压正常。于1994年8月欲行右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吸氧及心电监测下,使用2%利多卡因(未加肾上腺素)采用标准…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70岁.因双眼视力渐进性下降10余年于2009年2月2日以"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入院.既往近视眼病史数十年.入院检查全身状况良好.眼部检查:视力:双眼均CF/1m,矫正不应,光定位及红绿色觉均正常,双眼眼前节正常,双眼晶状体混浊,核Ⅲ级,眼后段窥不清,B超示玻璃体无明显混浊.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1岁。左眼视力下降一周,于2002年7月18日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自觉右眼前暗影9年,否认既往特殊眼病及全身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01;双眼眼压5.5/5=l7.30mmHg(1mmHg=0.133kPa);双眼眼前节正常。右眼散瞳后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右服视盘颞侧可见约4个视盘直径大小范围的肾形橙黄色肿物.隆起约5D,延伸至黄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2岁。双眼视物模糊10余年,自诉年幼时在外院确诊马凡综合征。于2003年7月17日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12(针孔镜0.5),左眼:0.1(针孔镜0.3)。双眼眼压12mmHg。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房水清,虹膜震颤,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晃动,瞳孔区可见晶状体下缘。散瞳后见下方4~9点悬韧带松弛。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4岁,于2006年10月不慎被1万V的高压电击中,急送到我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眼科会诊检查:双眼睑烧灼伤,双眼电光性眼炎,给予对症治疗。在烧伤科住院治疗45天后出院。出院时双眼视力1.0。近10天觉左眼视力下降明显来诊,无眼痛,偶有眼痒,干涩不适。专科检查:VOD1.0,VOS0.2不能矫正。右眼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巨大黄斑缺损1例鞍钢长甸医院眼科薛绍旭,谷成,赵淑香患者女37岁农民1992年5月初诊。自幼双眼视力不佳,但无疼痛、无虹视、无夜盲,既往无眼病史,生一子也有类似症状、父母非近亲结婚。查体: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双眼均为0.08,不能矫正,双眼...  相似文献   

16.
姚宜  韩丽荣  刘春 《眼科研究》2007,25(4):255-255
病例1,女,38岁。发现双眼视力下降1年余。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8,矫正0.1,左眼0.02,不能矫正。散瞳行眼底检查:右眼黄斑区及视盘鼻上方各见一境界分明、不规则的视网膜下橘黄色微隆起病灶,约为5PD及2PD;左眼视盘上方见一扇型微隆起的肿物,边界不清约8PD,三处病灶周边均呈橙红色,病灶处色素上皮萎缩,暴露下方脉络膜大血管,有散在色素沉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双眼早期显现斑驳状高荧光,晚期呈边界清楚的强荧光。B型超声示弧形高反射强回声带,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2岁。长途旅行后左眼视力忽然下降1天,伴畏光、流泪来诊。既往史:1年半以前,因双眼近视曾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无眼外伤及其他眼科疾病史。近1年感左眼视力轻度下降,未到眼科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04。左眼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直径约4mm区域水肿、浑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35岁。因双眼渐进性视物模糊3年,加重3个月入院。既往史:3年前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住院治疗后好转;2年前患肾病综合征,住院治疗后好转;否认家族遗传病史。身高:140cm,体重:27.5kg。双眼视力:FC/20cm(矫正不提高),光定位各方向存在,红绿色觉正常,眼压:右11.4mmHg,左14.7mmHg;双眼角膜透明,散在点状色素性KP,前房深度正常,房水细胞偶见,左眼5点位虹膜前粘连,双瞳孔圆,直、间接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混浊c0N3P3,眼底窥不入。  相似文献   

19.
贺永宁  庞秀琴 《眼科》2006,15(5):359-359
病例1:患者男性,34岁。左跟拳击伤后视力下降3月余。受伤当时自觉有热泪流出,伴轻度眼痛,后自行缓解,但视力逐渐下降。既往双眼高度近视20年,曾于6年前行双眼RK术。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06,矫正0.1。双眼压正常。左眼结膜无充血,角膜可见自中  相似文献   

20.
付群  朱晓谦  余涵 《眼科新进展》2007,27(4):243-243
患者,男,26岁,因夜盲及视力下降16a于2007年1月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0岁时出现夜盲,视力下降,曾在当地乡、县医院就诊,初次诊断“双眼近视”,并按近视活疗,建议配镜,但患者未配戴眼镜,后视力缓慢下降;15岁时被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给予肌苷、维生素A和D、复方丹参片、ATP片等治疗,视力无提高;近2a视力下降明显。我院门诊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既往无特殊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例。全身检查:发育正常,无异常发现。眼科检查:视力:右0.1.左0.1。综合验光:右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