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及雌马酚的雌激素样作用在DMBA诱导的去势大鼠乳腺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雌二醇、雌三醇含量,Western-blot法和RT-PCR法检测乳腺组织中ERα、ERβ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 SI、雌马酚各剂量组乳腺肿瘤发生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SI高、中剂量(1000、500 mg/kg饲料)组和雌马酚高、中剂量组(400、200mg/kg饲料)雌二醇含量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雌三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SI和雌马酚各剂量组ERβ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SI低剂量组ERα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 SI和雌马酚能够降低去势大鼠乳腺肿瘤发病率,其作用可能与改变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及乳腺组织E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模型中雌激素受体(ER)α、β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A组)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组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B组)、GEN低剂量组(C组)、GEN中剂量组(D组)和GEN高剂量组(E组)。测量血清中雌二醇(E2)的含量,通过RT-PCR方法检测种植物中ERα、ERβ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异位内膜组织中ERα、ERβ的表达。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血清中E2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GEN组子宫内膜异位模型中种植物组织中ERα、ERβmRNA水平下降;种植物中ERα的表达在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GEN中剂量和GEN高剂量治疗组中种植物的ERβ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GEN对EMs的抑制作用可能更趋向于ERβ选择性拮抗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类雌激素样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生长发育、血液生化指标、骨营养状况及子宫增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只雌性SD大鼠进行腹腔假手术或切除双侧卵巢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去卵巢对照组、雌激素对照组(β-雌二醇0.2 mg/kg.bw)和大豆异黄酮剂量为30、60、120 mg/kg.bw的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用含有β-雌二醇、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的饲料和基础饲料喂养7周,实验期间记录各组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并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股骨密度、骨钙含量,同时对子宫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大豆异黄酮各剂量组大鼠的股骨中点和中、高剂量组远心点骨密度均高于去卵巢对照组(P<0.05或P<0.01);大豆异黄酮各剂量组的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骨钙含量以及子宫萎缩程度与去卵巢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能够增加去势大鼠的骨密度,可有效防止卵巢切除大鼠的骨量丢失,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未见对子宫有明显的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吕晓玲  王婷婷  李凯  张婷婷  祝杰妹 《营养学报》2015,37(2):196-200,208
目的研究紫甘薯提取物(purple sweet potato extracts,PSPE)对更年期大鼠生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11~12月龄雌性SD大鼠作为更年期模型,并以3~4月龄雌性大鼠作为中青年对照,对照组喂饲正常饲料,各剂量组大鼠连续饲喂不同剂量的PSPE,8w后观察大鼠的体重变化,计算子宫、卵巢系数,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含量及子宫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水平。观察PSPE对卵巢组织形态的影响,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子宫ER-α和ER-β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中青年对照组相比,更年期对照组大鼠呈现更年期的改变。而与更年期对照组相比,PSPE可以减缓更年期大鼠体重的持续上升,中剂量PSPE组大鼠的子宫、卵巢系数显著较高,高剂量PSPE组大鼠的血清FSH、LH水平明显较低,PSPE各剂量组大鼠的子宫组织中ER水平较高,卵巢生理学形态得到改善,子宫组织ER-α、ER-βm RNA相对表达量也明显较高。结论 PSPE可以调节大鼠内分泌功能,改善更年期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对断乳大鼠生殖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周龄幼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雌雄各8只,口饲给予含不同剂量三羟异黄酮的基础饲料[对照组0mg/(kg.d),中剂量组20mg/(kg.d),高剂量组100mg/(kg.d)],待各组大鼠发育至9周龄时,测雌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雄鼠血清睾酮水平;待各组大鼠发育至13周龄时,分离雌鼠子宫、卵巢,雄鼠睾丸进行病理检查,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9周龄时雌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雄鼠血清睾酮水平升高;13周龄时,雌鼠体重和摄食量下降,阴道开放提前,生殖器与直肠间距(AGD)减小,卵巢称重减少。病理切片显示雌鼠子宫腔扩大,子宫扩张,血清雌二醇水平有所降低,子宫雌激素受体ER表达量降低;雄鼠摄食量10周龄左右有所升高,血清睾酮水平升高,但体重无明显升高,睾丸下降时间未见提前,睾丸称重无差别,病理切片未见异常。结论三羟异黄酮对断乳后大鼠的生殖指标影响较大,其中对雌性大鼠的影响大于雄性大鼠,但是对大鼠体重和摄食量的影响主要在其成年后,并且此种影响与其激素水平和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和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采用性成熟去势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大、中、小剂量大豆异黄酮组、戊酸雌二醇组和对照组5组.6周后,测量子宫重量系数、观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和核分裂率及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结果大、中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和戊酸雌二醇组的子宫重量系数比小剂量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大豆异黄酮组的核分裂率及PCNA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戊酸雌二醇组的核分裂率和PCNA指数比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且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大豆异黄酮无明显促进子宫内膜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LXRα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含量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I)对去卵巢高脂模型大鼠肝X受体a(Liver X receptorα,LXR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成年雌性SD大鼠去卵巢,根椐体重和总胆固醇(TC)水平随机分为6组,分别喂饲不同饲料12周;实验结束采集尾血测定其体内血脂水平,并检测大鼠肝脏、小肠中LXRα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大豆异黄酮各剂量组大鼠血中甘油三酯(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P<0.05),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1.71±0.17)mmol/L,明显高于高脂模型组的(1.36±0.21)mmol/L(P<0.05);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雌激素对照组大鼠肝脏中LXRα基因表达明显高于高脂模型组(P<0.05);与高脂模型组比较,雌激素对照组大鼠小肠中LXRα基因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拮抗高脂饲料对去卵巢大鼠造成的脂代谢紊乱,并促进肝脏中LXRα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对雌性幼鼠性腺毒性作用及机理。方法将40只刚断乳雌性SPF级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溶剂对照0.1、1.0、10 mg/kg高效氯氰菊酯组,皮下注射染毒,每天1次,连续染毒28 d,观察阴道开口时间,动情周期,测定血清中雌二醇,性腺(卵巢及子宫)湿重及系数,子宫内膜层雌激素受体(ER)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高效氯氰菊酯组雌鼠动情期缩短,动情间期延长,子宫湿重(0.109±0.011)g增加(P<0.05),而各组子宫剥离重﹑子宫系数﹑血清雌二醇及子宫内膜腺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00±3.32)%,(29.00±5.58)%,明显低于对照组(72.8±3.84)%(P<0.05)。结论高效氯氰菊酯对幼年雌性小鼠生殖系统具有毒性作用,能降低子宫组织雌激素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雌激素样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方法 :采用性成熟 SD去卵巢雌性大鼠 ,用去大豆蛋白饲料喂养 ,口服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 ,观察阴道涂片情况 ,测量子宫系数以观察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结果 :大豆异黄酮能使性成熟的去卵巢大鼠子宫增重 ,阴道上皮细胞发生角化 ,使之出现动情期的改变。结论 :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且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新生儿期雌性大鼠卵巢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至大豆异黄酮0、10、50、100、150和200mg/kg bw染毒剂量组中,在母鼠产后第5~10天通过给母鼠灌胃使新生儿期大鼠间接暴露大豆异黄酮,在产后第11天分离子代雌性大鼠的卵巢进行病理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测定卵巢中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A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豆异黄酮100、150和200mg/kg bw剂量组的卵巢/体重显著增加,卵泡发育加快;150mg/kg bw和200mg/kg bw剂量组卵巢ER及其mRNA和PCN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PR mRNA表达显著降低;但卵巢AR、PR蛋白及AR mRNA的表达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生儿期暴露大豆异黄酮的雌性大鼠卵巢发育表现出明显的不良作用,这种作用至少涉及到雌激素敏感受体ER、PRmRNA的转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将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36例)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组(34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减少,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血清FSH、LH、PRL、T变化不明显(P〉0.05),E2和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米非司酮组平均血红蛋白升高值、复发率和闭经发生率均高于去氧孕烯炔雌醇组(P〈0.05)。结论两种药物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子宫肌瘤剜除术后复发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表达和子宫肌瘤剜除术与复发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 ,检测 3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标本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 ER、 PR的表达 ,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中 E2 、 P、 FSH、 L H、 PRL、 T水平 ,以健康育龄妇女 30例作为对照。对比 30例多发子宫肌瘤 (瘤体≥ 4个 )剜除瘤体后整块切除瘤体部位的部分子宫。结果 :肌瘤组织 ER、 PR表达显著高于瘤旁肌层组及正常肌层组 (P<0 .0 1,P<0 .0 5 ) ,瘤旁肌层组 ER、 PR表达显著高于肌层组 (P<0 .0 5 ) ,两组血浆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30例切除的部分子宫中 9例有瘤体残留。结论 :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子宫组织 ER、 PR强表达有关 ,子宫瘤体旁肌层组织 ER、 PR过表达及子宫肌瘤剜除术时小肌瘤残留是子宫肌瘤复发的原因 ,对有子女者行子宫肌瘤剜除术应同时切除瘤体周围的肌层组织或行部分子宫切除 ,以降低子宫肌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吴贤娟  李寿花  于海萍  孙伟  王爱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334-2336,2370
目的:观察壳聚糖对围绝经期大鼠血清E2、P及ERα的影响。方法:将30只11~12月龄健康雌性Wista大鼠随机分为壳聚糖组、空白对照组和雌激素对照组各10只。壳聚糖组灌胃壳聚糖1 500 mg/kg,雌激素组灌胃补佳乐1.2 mg/kg,对照组灌胃3 ml双蒸水,每天灌胃一次,连续30天后处死大鼠。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血清中E2和P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子宫ERα的表达情况。结果:壳聚糖组大鼠血清E2、P的含量及ERα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59.83±17.24)ng/L、(89.72±15.20)ng/L及(0.064±0.004),高于空白对照组的(44.52±7.28)ng/L、(51.23±7.30)ng/L及(0.052±0.005),E2、ERα的平均光密度低于雌激素对照组的(74.00±6.85)ng/L、(0.079±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可以提高围绝经期大鼠血清E2和P的含量,增加ER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The uterine uptake of tritiated estradiol-17β, at both low (0.6 μg/ kg) and high doses (2.4 μg/kg), in intact or ovariectomized immature rats was inhibited in a dose-related manner by the estrogen antagonist, CN-55,945-27 (l-(2-&p-[α(p-methoxyphenyl)-β-nitrostyryl]-phenoxy&-ethyl)-pyrrolidine monocitrate). With low dose estrogen treatment, CN-55,945-27 did not inhibit estradiol-17β-induced uterine weight increases in the intact rats. However, in the ovariectomized rats, the high dose of CN-55, 945-27 inhibited the low dose estrogen stimulation of uterine weight increase. When the high dose of estrogen was used, a direct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the CN-55,945-27 dose-related reduction of the uptake of the tritiated estradiol-17β and its inhibition of the estrogen induced uterine growth in both the intact and ovariectomized rats. These data and the differences observed between the intact and ovariectomized rats in the uterine uptake of tritiated estradiol-17β and in the degree of stimulation over the control uterine weights suggest that a combination of the presence of endogenous estrogen or other substances (intact rats) and an alteration of the affinity of the uterine estrogen receptors are involved. The patterns of uptake of tritiated estradiol-17β by the pituitaries in the intact and ovariectomized rats and of the inhibition of this uptake by CN-55,945-27 were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for the uteri. Uptake of tritiated estradiol-17β by the hypothalami and the effect of CN-55,945-27 on this uptake did not produce the same patterns observed for the uteri and pituitaries. Differences in the hypothalamic estrogen uptake between the intact and ovariectomized rats were not evident. CN-55,945-27 inhibition of this hypothalamic estrogen uptake occurred only in the intact rats treated with the high dose of estradiol-17β.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n ovarian (?) substance(s) which regulates the sensitivity or affinity of the uterine and pituitary estrogen receptors and which can regulate the action of estrogen antagonists in the hypothalamus in immature ra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氟维司群对亚砷酸钠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抑制作用,为探讨雌激素受体在砷致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单纯以2.5 μM亚砷酸钠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持续染毒者设为对照组,自染毒30代起加入不同剂量(10-11、10-9、10-7M)氟维司群与砷联合处理者设为低、中、高剂量拮抗剂组,同时设置溶剂对照组(DMSO)。各组细胞继续培养至60代时,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氟维司群干预下细胞ERα、ERβ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测定氟维司群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培养至60代时,各剂量拮抗剂组细胞ERα m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拮抗剂组细胞ERβ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各剂量拮抗剂组细胞ERβ 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各剂量拮抗剂组的软琼脂克隆形成数和细胞24 h迁移距离均低于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结论 氟维司群通过下调雌激素受体表达抑制了亚砷酸钠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恶性转化,雌激素受体可能参与了砷致细胞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坤泰胶囊联合黄体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126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坤泰胶囊联合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肾阴虚证症状评分及性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盗汗、失眠、腰膝酸软、耳鸣、五心烦热评分均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定为106例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接受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围绝经期患者,入院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法,每组各53例,接受刮宫+妈富隆治疗的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诊断性刮宫后第3天开始给予米非司酮,其余治疗方案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出血时间、控制出血时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治疗3个疗程后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和控制出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LH、P、E2、F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子宫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减少(P<0. 05),但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 11%,明显高于对照组86. 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用妈富隆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铅染毒对大鼠体内铜元素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  范广勤  熊华宏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878-1879
目的:探讨铅染毒后对铜元素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SD大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剂量醋酸铅染毒实验组。用醋酸铅饮用水染毒大白鼠8周,在第8周末处死全部动物,取血、骨、脑、肾、卵巢及睾丸组织,测定组织中铜、血铅、骨铅含量。结果:血铅和骨铅含量随铅染毒剂量增加而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肾组织中的铜含量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中的铜含量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染毒对大鼠体内组织中铜的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水平及围绝经期相关症状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随机选取77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及其相关临床症状.结果 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血清促卵泡激素及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46、0.23,均P>0.05);而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改良Kupperman总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5,P<0.05).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相关症状,且对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