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22-127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张珍玉治疗头痛的辨证和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张珍玉治疗头痛处方274首,将辨证和处方用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进行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肝气逆证是张珍玉辨证头痛的主证;处方涉及中药110味,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药物核心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8首。结论:张珍玉治疗头痛以疏肝理气、降逆止痛为主,体现了诸病皆可从肝治的诊疗思想,并为中医临床治疗头痛提供理论依据和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7,(8):683-685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软件,分析张珍玉教授治疗肝气郁结型月经后期的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张珍玉教授1997~2005年期间治疗月经后期处方182首,其中肝气郁结型月经后期占62首,将辨证和处方用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处方进行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肝气郁结是月经后期的主证,处方中涉及39味中药,确定了处方中常用方剂配伍组合。结论:治疗肝气郁结型月经后期以疏肝解郁、益气活血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邵文虎教授治疗心悸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邵文虎教授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心悸的处方,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04首处方进行分析,涉及常用中药152种,得出各药物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物组合78个,演化出核心组合50个、新处方9首。结论:邵文虎教授治疗心悸病主要以活血行气、舒筋通络、温肾养阴为主要原则,强调疏肝、养心、健脾胃,并注重苦、甘、辛味药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中医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收集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治疗血管性头痛的处方进行整理并分析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检索出145篇文献,收录131首处方,涉及中药144味,频次≥20以上的药物有19味,高频药对17个,获得核心药物组合8个,挖掘出新处方4个。结论:中医治疗血管性头痛以活血化瘀、平肝止痛、祛风通络类药物为主,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总结、分析贵州省名中医陈云云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学术思想和用药规律,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为中医药治疗绝经前后诸证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21年9月―2022年5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陈云云教授门诊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病历,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处方数据库,对录入处方进行分析,得出用药频次、中药分类,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提取核心组合与新方,分析陈云云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用药规律并总结其学术思想。结果:本研究共收集陈云云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病历94份,涉及中药142种,药性以温性、寒性、平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三味为主;药物归经以归肝、肾、脾三经为主;以白芍、淫羊藿、巴戟天、当归、茯苓、知母、黄柏、柴胡、熟地黄、仙茅等为核心药物;演化得到10个核心组合,5首新处方。结论:陈云云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主要从补肝肾、调脾胃着手,肝肾亏虚是其主要病因病机,以二仙汤或滋水清肝饮为主方,辨证加以活血药、凉血药、安神药等,各药配伍以达补肝肾、调冲任之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高继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湿瘀证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以期对名中医经验传承提供有效数据支持,从而为临床诊治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收集高继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湿瘀证的有效处方128首,并将其录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利用频次频率统计、组方规律、关联规则以及无监督熵聚类算法等进行数据挖掘。结果:128首有效处方中,共涉及中药92味,其中以补虚、利湿、活血药为主。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1首核心处方;基于无监督熵聚类算法,得核心中药组合34条。结论:高继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湿瘀证,标本兼顾,注重病证结合,圆机活法,在益气养阴以扶正的同时,不忘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以袪邪。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王玉林教授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王玉林教授门诊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的医案,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所用处方药物的频数、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常用药对、高频药物、核心组合等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王玉林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患者124例,274诊次,32个症状,共用中药203味,总使用频次为2 540次,使用频次在15次以上的中药有81味,前6位为天麻、牡蛎、龙骨、茯苓、钩藤、桑叶;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归肝肾经,分析出核心组合10个。结论:王玉林教授辨治原发性高血压的用药以寒性为主,五味以甘为主,主要归肝肾经,中医症状以头晕为主。处方中熟地黄、泽泻、牡丹皮、山药、钩藤、黄芩、牛膝、杜仲的新方组合是王玉林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基础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大肠癌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筛选及纳入CNKI中中药治疗大肠癌的相关文献,并将其中组方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建立数据库,运用平台中关联规则分析、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大肠癌方剂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56首组方,279味中药进行分析,其中高频用药为补气类中药,如白术、甘草、黄芪、党参等;高频药对有白术-茯苓、茯苓-薏苡仁、黄芪-茯苓等;进一步聚类分析得到药物核心组合20个、新处方9个。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大肠癌的临床辨治特点以扶正为主,攻补兼施,合用抗癌中药,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其挖掘的核心组合及新处方可为临床治疗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选取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处方132首,通过用药频次统计、基于关联规则的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等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对头风病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明确了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的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律。挖掘出处方核心药物,并推演出13首新处方。结论: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多以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为主,擅用风药,重视虫类药的运用,常配伍安神定志之品,数法并举,综合调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熵聚类分析,挖掘《普济方》外用药治疗黄褐斑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普济方》中治疗黄褐斑的外用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集成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的用药特点。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共49条,其中共涉及104味中药,分析得出用药以杏仁、茯苓、白芷为主,药性多为辛、温,归肺、脾、大肠经。支持度≥4的中药药对组合为11对;基本辨病处方为:白芷,藁本,防风,茯苓,杏仁,细辛,川芎,白附子,商陆。无监督熵聚类分析得到3首治疗黄褐斑的新处方,分别适宜风邪入络,侵犯气血之证;风寒乘袭,痰瘀互结之证;风痰结聚证。结论《普济方》治疗黄褐斑多从祛风解表、滋润肌肤、活血化瘀入手,尤重视祛风法,为现代临床治疗黄褐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收集并总结了101例慢性咳嗽病例,以分析刘良徛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所搜集的176条处方进行用药的频次统计及分析,总结刘良徛教授在治疗慢性咳嗽中的用药规律。结果:在176个处方中推演出核心组合13个,新方13个。结论:刘良徛教授认为风、寒、湿三邪为慢性咳嗽的主要致病因素,提出"病位论治"慢性咳嗽,以疏风利咽、温肺宣肺为主,以全程温法为根本的学术思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总结失眠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失眠"、"中药"、"中成药"和"中成药复方"作为检索词,检索入口为"篇名"收集2011~2017年213篇学术期刊中治疗失眠的处方共168个,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方剂数据库,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的用药规律。结果:数据库治疗失眠168首方中涉及中药140味,其中出现频次≥30的药物有24味,总结常用药对及组合19个,潜在核心组合16个,并演化新方8个。结论:本处方失眠的药物配伍以安神药为基础,随证加减以补气、补血、滋阴、活血、化痰等药。为中医临床治疗失眠和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总结和分析李学麟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规律,为治疗小儿发热提供中医临床思路。方法:收集李学麟教授门诊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病例,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得出常用药物及其性味、归经,获得核心药对或药物组合、新处方等,进而总结李学麟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95个处方进行分析得出证型以风痰犯肺证、风邪犯肺证、风邪外袭证为主;使用频次较高的前5种中药依次为细辛、桂枝、干姜、射干、茯苓;药物归经以肺、脾两经为主;处方多以经方小青龙汤为基础方加减;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出"细辛-射干""射干-干姜""细辛-干姜"等高频药物组合;挖掘出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6个。结论:李学麟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立足"标本兼顾、肺脾同治"的原则,采用"寒温并用、表里双解"的方法,用药灵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用中药自拟方治疗室性早搏的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CNKI中运用中药自拟方治疗室性早搏的文献并筛选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挖掘其用药规律。结果:得到治疗室性早搏的自拟方326首,涉及中药208味,多归心、肝、脾经,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清热药为主,最常用药对为炙甘草-丹参,得到含17味中药的核心用药组合,并演化出新处方18首。结论:客观呈现了室性早搏的自拟方用药规律,为指导临床及新药开发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张佩青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张佩青教授门诊治疗膜性肾病的医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结合专家本人校审,共同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对药配伍、组方特点等。结果:对筛选出的110个处方进行分析,处方中共出现中药93味,确定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6个、新处方8个,张佩青教授确认药物组合及新处方为其治疗膜性肾病的核心用药。结论:张佩青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特点突出,用药准确细致,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结果与专家临床辨证论治心得基本吻合,该软件可用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刘持年教授治疗青年人高血压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刘持年教授临证中用于治疗青年人高血压的医案,筛选处方用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相应的数据挖掘,分析刘持年教授治疗青年人高血压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60首处方进行相关规则分析,挖掘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得出16个核心组合和8首新处方。结论:刘持年教授治疗青年人高血压注重初期以实为主,渐至虚实互见的病理变化,分清阴虚与阳亢的主次轻重,以清肝泻火、疏肝理气、平肝潜阳等作为处方的主要立法依据,同时注重养肝柔肝,顾护肝阴。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于分析名老中医处方用药规律具有实用性、客观性,对科学全面地总结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分析李斌教授采用凉血潜阳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2月9日至2017年2月9日李斌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初诊医案100例,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关联规则和提取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常见的相关临床症状为少汗、冬重夏轻、舌质红等。100份处方中涉及91味中药,以外科六号方(由珍珠母、生牡蛎、灵磁石等12味中药组成)、桂枝、生地黄、菝葜、茜草等,产生中药药对12组,新处方8张。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处方用药规律,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为总结名中医经验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分析李斌教授采用凉血潜镇法治疗湿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12月9日至2017年6月19日李斌教授治疗湿疹的临床病例初诊医案100例,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治疗湿疹中症状与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常见临床症状为瘙痒较剧、四肢躯干散在红斑丘疹、夜寐欠安、心烦不适、舌红苔腻等,100份处方中涉及中药102味,包括外科六号方(自拟)及苦参、桂枝、生地、乌梢蛇等,产生15组湿疹支持度≧60的中药药对和9张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揭示了李斌教授治疗湿疹的用药规律,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湿疹的疗效,为总结名中医经验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丁辉  沙颖  呼兴华  赵琳  许建秦 《陕西中医》2021,(1):99-102,133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总结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诊疗消渴病的组方规律。方法:整理吕仁和教授诊治消渴病患者的相关医案共74例,进行规范化处理,把处理后的医案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探析。结果:收集74首处方,涉及中药155味,其中高频(出现频率≥30次)使用药物依次为丹参、牡丹皮、枳壳、赤芍、牛膝、白芍、枳实; 高频(出现频度≥19次)药物组合16组; 用药多为温药、寒药,药味多以苦、辛、甘味药为主; 药物归经惯用归肝、肾、脾、胃经药物; 推演得出核心组合2组、新处方2首。结论:吕仁和教授在诊治消渴病时,用药注重活血化瘀,同时以补益肝肾为主,时时顾护脾胃,擅长使用药对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治疗心肌缺血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搜集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进行关联规则、熵方法用药规律分析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结果:筛选得到147首方剂,用药频次大于10的有30味中药,排在前5位的是丹参、黄芪、川芎、红花、当归。排在前5位的中药组合分别是黄芪-丹参、丹参-红花、丹参-川芎、川芎-丹参-当归、丹参-当归-黄芪,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4个,挖掘出新处方12个。结论: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以活血化瘀药、益气养阴药、养心安神药、理气药为主,契合缺血性心肌病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