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 在肾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肾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在线数据库ualcan分析NAMPT在肾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NAMPT对肾癌预后的影响。qPCR检测NAMPT基因在肾癌细胞769P、A704、786-O及正常化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的表达。分别设计NAMPT特异性shRNA(shNAMPT组)和对照序列(scramble组)转染肾癌细胞786-O,用NAMPT抑制剂FK866及对照试剂DMSO处理肾癌细胞786-O,分别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NAMPT对肾癌细胞786-O增殖、克隆形成及凋亡的影响,NAD+/NADH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NAMPT的表达及干扰NAMPT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NAMPT在肾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NAMPT高表达组总生存率较低表达组明显降低(P<0.01);肾癌细胞769P、A704、786-ONAMPT的表达均高于肾小管上皮细胞HK2(t=6.680,P=0.0026,t=14.12,P=0.001,t=13.43,P=0.002);细胞学实验结果显示,与DMSO组相比,FK866组肾癌细胞786-O的增殖能力减弱(t=2.625,P<0.05),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受抑制(t=5.687,P<0.01),凋亡细胞比例增高(t=6.325,P<0.01),NAD+生成明显下降(t=17.62,P<0.001)。与scramble组相比,shNAMPT组肾癌细胞786-O的增殖能力减弱(t=3.959,P<0.05),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受抑制(t=8.684,P<0.05),凋亡细胞比例增高(t=14.05,P<0.01),NAD+生成明显下降(t=10.93,P<0.001),Akt通路关键蛋白p-PI3K及p-Akt的表达明显下调(t=7.721,P<0.01,t=14.78,P<0.001)。结论:NAMPT在肾癌中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差相关,干扰NAMPT的表达,可以通过减少NAD+的生成,抑制PI3K/Akt通路的激活,从而降低肾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腺病毒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4(IL-24)对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腺病毒重组人IL-24对照组)及实验组(转染腺病毒重组人IL-24组)。取对数生长期肾癌细胞株786-O,构建腺病毒重组人IL-24及对照并转染至肾癌细胞株786-O实验组细胞及阴性对照组细胞。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肾癌细胞株786-O生长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癌细胞株786-O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肾癌细胞株786-O中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增殖能力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膜表面磷脂酰丝氨酸表达水平、MMP-9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染腺病毒重组人IL-24可抑制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腺病毒重组人IL-24可能通过下调MMP-9诱导肾癌细胞株786-O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14-17+封三
目的探讨应用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沉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肿瘤抗原66基因(CML66)对人肾癌786-O细胞生物功能及对LIS1/Dyne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CML66-siRNA予以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转染入人肾癌786-O细胞中,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CML66-siRNA后,检测786-O细胞CML66、LIS1和Dynein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增殖法检测肾癌细胞的增殖水平;采用Transwell法及Matrigel法检测肾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转染CML66-siRNA后,肾癌细胞中CML66、LIS1和Dynein蛋白表达下降(P0.01)。siRNA-CML66组转染2、3、4 d后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siRNA-CML66转染组中肾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较对照组亦明显减弱(P0.01)。结论 CML66在786-O细胞中高表达,沉默CML66能够降低肾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及增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LIS1/Dyne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143在肾癌细胞中的作用、舒尼替尼对miR-143表达的影响及与细胞增殖、侵袭的关系。方法培养人肾癌786-O细胞株,分为对照组、miR-143组、舒尼替尼组、共同作用组。对照组细胞转染阴性对照序列,miR-143组细胞转染miR-143序列,舒尼替尼组细胞用舒尼替尼处理48 h,共同作用组细胞转染miR-143序列并用舒尼替尼处理48 h。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Transwell检测其侵袭,qRT-PCR检测miR-143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p-Akt-S473蛋白表达量。结果成功构建稳定、高表达miR-143的人肾癌786-O细胞株,miR-143转染组细胞miR-143表达量增高(P < 0.01)。舒尼替尼作用于786-O细胞48 h的IC50值为6 μmol/L,选取该值作为后续实验用药浓度。786-O细胞经舒尼替尼作用48 h后miR-143表达量升高(P < 0.01)。miR-143组和舒尼替尼组细胞存活率、细胞侵袭数、DNMT3B和p-AktS473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且高于共同作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miR-143可以降低786-O细胞增殖、侵袭能力,这可能与miR-143降低DNMT3B、p-Akt的表达有关。舒尼替尼可能通过上调miR-143水平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SFN)对人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癌细胞786-O,并将其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SFN低浓度组(5μmol/L)、SFN中浓度组(10μmol/L)、SFN高浓度组(20μmol/L),用CCK-8检测肾癌细胞786-O增殖活化的情况;分别用细胞划痕、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SFN对肾癌细胞786-O迁移能力的影响;用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SFN对肾癌细胞786-O侵袭能力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方法检测SFN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SFN对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FN处理24、48、72 h后,肾癌细胞786-O的增殖活性随着SFN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与对照组相比,SFN处理组的肾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此外,随着SFN浓度的升高,肾癌细胞786-O中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N-cadherin、Viment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随之降低;NF-κB信号通路相...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检测clusterin(CLU)基因沉默在人肾癌786-O细胞的干扰效果及其对人肾癌786-O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CLU基因的慢病毒干扰载体,利用包装细胞293T获得重组慢病毒,感染人肾癌786-O细胞株?实验分5组:CLU-RNAi-LV1(KD1)?CLU-RNAi-LV2(KD2)?CLU-RNAi-LV3(KD3)为加入靶向CLU基因的慢病毒感染的肾癌细胞组,未处理的慢病毒感染的肾癌细胞组(NC组),肾癌786-O细胞为空白对照组(CON组)?应用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别干扰前后CLU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用细胞划痕实验?MST-1?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CLU沉默后肾癌786-O细胞在增殖?迁移?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改变?【结果】 成功构建CLU shRNA慢病毒载体clu-RNAi-LV并获得相应慢病毒?Real time-PCR显示不同感染复数CLU-RNAi-LV处理的KD1?KD2?KD3组CLU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调69.4%~96.5%和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D1?KD2?KD3组CLU蛋白表达水平与CON组相比分别下降35.24%?46.26%和58.91%,KD3能显著抑制786-O细胞中CLU基因的表达?划痕实验显示24 h时 KD3(si-CLU)组细胞迁移相对距离(408.43 ± 25.92)小于NC组(101.35 ± 6.05)和CON组(68.13 ± 6.64,P < 0.05)?WST-1法检测转染后72 h KD3(si-CLU)组细胞生长速度较NC组及CON组明显下降(P < 0.05),各组间差异(P <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KD3(si-CLU)组与NC组?CON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3 ± 2.51)%?(1.05 ± 0.30)%和(1.17 ± 0.29)%,KD3(si-CLU)组与NC组?CON组相比凋亡率增加(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受到抑制,而凋亡率增加?【结论】 筛选出能稳定干扰CLU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和肾癌786-O细胞株?CLU慢病毒干扰载体可有效沉默肾癌786-O细胞的内源性CLU基因,抑制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A, TSA)和帕比司他(panobinostat, LBH589)在体外对人肾癌细胞株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LBH589或TSA作用于经或未经SP600125预处理的人肾癌细胞株OS-RC-2,在设定的时间点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方法(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并检测出最佳刺激浓度和时间;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后肾癌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及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药物作用后肾癌细胞内c-Jun、磷酸化c-Jun(p-c-Jun)、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用JNK抑制剂SP600125阻断JNK信号通路后,观察SP600125预处理+TSA组较TSA单独处理肾癌细胞周期、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TSA和LBH589在体外均可抑制肾癌细胞生长,且具有浓度与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TSA或LBH589可使肾癌细胞发生G2/M期周期阻滞,并均可诱导肾癌细胞发生明显凋亡。Western blotting显示TSA和LBH589均能明显促进p-c-jun蛋白的表达,同时TSA也能诱导Bax蛋白表达而抑制Bcl2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TSA单独处理相比,JNK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TSA能部分减弱TSA对肾癌细胞的抑制效应并逆转TSA诱导的肾癌细胞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体外可抑制OS-RC-2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TSA可通过JNK信号通路诱导OS-RC-2细胞G2/M期阻滞,调节凋亡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细胞易位基因1( BTG1)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HK-2)和肾透明细胞腺癌细胞株(786-O)中的表达及BTG1基因对HK-2和786-O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TG1蛋白在HK-2、786-O细胞株中的表达,构建BTG1表达质粒转染786-O细胞,合成BTG1干扰RNA转染HK-2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 FACS)观察BTG1对HK-2、786-O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BTG1蛋白在HK-2中的表达高于786-O。786-O中高表达BTG1蛋白能够促进其凋亡,增加其G0/G1期比率;HK-2中低表达BTG1蛋白能够抑制其凋亡,减少其G0/G1期比率。结论:BTG1可能通过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调控抑制肾细胞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NS398通过环氧化酶-2依赖途径诱导肾癌细胞786-O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S398对肾癌细胞786-O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同浓度NS398作用体外培养786-O细胞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24、48、72、96h后肾癌细胞786-O的增殖活性。30、180μmol/L的NS398作用786-O细胞72h后,RT-PCR法检测COX-2 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OX-2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前列腺素E2(PGE2)释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NS398可以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型。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NS398作用后能降低COX-2 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检测显示NS398作用后PGE2释放水平呈下调趋势;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30、180μmol/L NS398处理组凋亡率分别为(14.3±1.4)%、(31.5±2.1)%,与对照组凋亡率(2.1±0.4)%比较,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结论NS398可能通过COX-2依赖性途径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肾癌786-O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姜黄素对肾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进一步揭示姜黄素对肾癌的治疗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人肾癌786-O细胞24、48、72 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姜黄素对人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姜黄素诱导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姜黄素对786-O细胞HIF-1α和XIAP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人肾癌786-O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引起细胞凋亡,并且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细胞48 h后,HIF-1α和XIAP蛋白表达量下降。结论姜黄素通过下调HIF-1α和XIAP的表达抑制人肾癌786-O细胞的增殖,诱导人肾癌786-O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DE5基因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86-O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PDE5 siRNA序列,按照HiPerFect转染试剂盒操作手册转染786-O细胞.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PDE5 基因的表达,通过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较,PDE5 siRNA转染组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786-O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caspase-3活性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NA干扰PDE5基因表达可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86-O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蛋白6(BIRC6)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BIRC6沉默对786-O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8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肾癌手术切除标本20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BIRC6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将肾癌786-O细胞分为两组,对照siRNA组和BIRC6 siRNA组;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将BIRC6小干扰RNA(BIRC6-siRNA)及其对照siRNA(con-siRNA)转染到肾癌786-O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BIRC6蛋白表达水平,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BIRC6-siRNA和5-FU人肾癌786-O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和LC3A/B的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IRC6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肾组织,转染BIRC6-siRNA后786-O细胞的BIRC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2.5、25、50、100和200 μg/mL的5-FU诱导786-O细胞后,BIRC6-siRNA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con-siR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检测结果显示,BIRC6-siRNA组肾癌786-O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con-siR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IRC6-siRNA组肾癌786-O细胞Beclin和LC3A/B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on-siRNA组。结论 siRNA干扰BIRC6能够抑制肾癌786-O细胞自噬,促进5-FU诱导的细胞凋亡,促进肾癌786-O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小RNA-145-5p(miR-145-5p)靶向双特异性磷酸酶6(DUSP6)对于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与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 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分为A组(未转染组)、B组(mimic NC组)、C组(mimic组)、D组 (inhibitor NC组)、E组(inhibitor组),采用脂质体(Lipo 2000)细胞转染法转染。利用RT-PCR技术验证miR-145-5p的表达;过表达或抑制表达miR-145-5p对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影响将运用MTT、伤口愈合、Transwell及凋亡实验检测;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5-5p的潜在靶基因;运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转染后下游靶基因DUSP6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后48、72、96 h,C组比B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E组比D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24、48 h,C组比B组细胞迁移能力降低,E组比D组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0.05)。转染48 h后,C组比B组侵袭能力下降,E组比D组侵袭能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48 h后,A组、B组、C组、D组、E组凋亡率分别为(0.66±0.05)%、(0.60±0.03)%、(17.74±1.02)%、(0.72±0.04)%、(0.31±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预测DUSP6是miR-145-5p的潜在靶基因。转染48 h后,DUSP6 mRNA在A组、B组、C组、D组、E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9、1.09±0.08、0.47±0.04、1.03±0.05、4.6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29± 0.03、0.28±0.04、0.16±0.03、0.32±0.05、0.7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45-5p过表达后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且促进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负向调节DUSP6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膜-细胞骨架联接蛋白Ezrin对肾癌细胞株786-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ezrin为靶基因,以Pgenesil-1质粒为载体设计和构建重组体,设计2条发夹式RNA(shRNA),合成后克隆入载体Pgenesil-1,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进786-0细胞,观察RNA干扰Ezrin后肾癌细胞株786-0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稳定转染细胞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hRNA-ezrin1对ezrin mRNA的表达量抑制率66.33%,稳定转染细胞Ezrin下调率达93%,shRNA干扰后786-0细胞增殖活性减弱,GO/G1时段明显延长(P<0.01),PI缩短(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细胞黏附力减弱,细胞运动、穿孔能力减弱(P<0.01)。结论 RNA干扰Ezrin可有效抑制786-0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的侵袭力,Ezrin在人肾癌细胞增殖、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iR-744-5p/CCND1轴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qRT-PCR检测ccRCC组织和细胞系中miR-744-5p 的表达水平。实验分组:miR-744-5p 模拟物(miR-744-5p mimic)、阴性对照(NC mimic)、CCND1 模拟物(CCND1 mimic)及其阴性对照(NC mimic)。CCK-8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验证miR-744-5p对ccR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功能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miR-744-5p的下游靶分子,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CCND1在786-O及OSRC2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验证miR-744-5p和CCND1的关系,最后通过回复实验验证miR-744-5p/CCND1轴在ccRCC中的作用。结果 MiR-744-5p在ccRCC组织和细胞系中显著下调(P<0.05),过表达miR-744-5p可以抑制ccR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CCND1是miR-744-5p的下游靶标。回复实验结果显示,上调CCND1可以部分逆转上调miR-744-5p对ccRCC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miR-744-5p通过靶向CCND1抑制ccRCC细胞的恶性表型,miR-744-5p/CCND1轴可能是ccRCC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 干扰心肌缺血预适应上调基因1(myocardial ischemia preconditioning upregulated gene 1,MIPU1)对人脑星形细胞瘤U251 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瞬时转染MIPU1 shRNA干扰质粒,蛋白质印迹检测其干扰效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Hoechest 染 色法和caspase-3 活性检测细胞凋亡程度,划痕实验及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 转染MIPU1 shRNA 可明显降低MIPU1 蛋白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比较,MIPU1 shRNA 组的U251 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 明显增加,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减弱(均P<0.05)。结论: MIPU1 shRNA能有效降低U251 细胞中MIPU1 蛋白的表达, 干扰MIPU1的表达可促进U251细胞凋亡,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AVT)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对miR-146a/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将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分为4组:对照组(Conrtrol)、AVT组、AVT+转染miR-146a无关片段组(AVT+miR-146a NC)、AVT+转染miR-146a干扰组(AVT+miR-146a inhibitor)。Control组不加任何药物,AVT组加入8.0 μmol/L 的AVT,AVT+miR-146a NC组转染miR-146a NC后加入8.0 μmol/L 的AVT,AVT+miR-146a inhibitor组转染miR-146a inhibitor后加入8.0 μmol/L 的AVT。RT-PCR检测miR-146a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药物干预48 h,与Control组相比,AVT组细胞miR-146a表达、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细胞增殖率、侵袭指数、迁移指数、p-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AVT组相比,AVT+miR-146a inhibitor组细胞miR-146a表达、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1),细胞增殖率、侵袭指数、迁移指数、p-PI3K 和p-Ak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AVT+miR-146a NC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VT能够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miR-146a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