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玉桂  云嵘  王淑玲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0):1916-1916
清洁灌肠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措施,在老年人灌肠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边灌注边外流及嵌塞粪块不易排出的现象,多需用手抠取,易造成周围环境污染及清洁消毒困难;同时由于清洁灌肠使患者频繁入厕,对年老者频繁改变体位易诱发突发性心脑疾病、跌倒摔伤等后果.因此,为提高服务质量,给患者舒适的灌肠条件,我们对肛肠科灌肠床进行了改进,2006年3月~2007年12月共有183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清洁灌肠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清洁灌肠是临床常用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如操作不当,也会带来不良后果,甚至严重并发症,如肛直肠损伤、肠穿孔等。笔者在护理工作中发现老年患者灌肠时尤其易发生并发症,原因主要是老年人肛门括约肌松弛、合并疾病多、耐受力差;护理人员操作前未向患者做充分解释、准备工作不足及操作不当等。现将30例老年患者清洁灌肠致并发症4例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在肛肠病患者术前清洁灌肠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痔痿患者术前清洁灌肠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例.观察组从灌肠的操作方法及技巧,灌肠体位、插管长度及角度,灌肠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循证,获取最佳的证据,指导临床护理.对照组按<护理学基础>中传统清洁灌肠方法实施操作.比较2组患者灌肠后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肠腔清洁度及肠粘膜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灌肠液在肠内保留的时间、灌肠液外溢、肠粘膜损伤、肠腔清洁度及患者舒适感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肛肠病患者术前清洁灌肠护理操作中运用循证护理可减少灌肠液外溢,延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使溶液和肠道内物质充分融合后再排出,肠腔清洁度好,避免了插管不当所致肠粘膜损伤,提高了患者舒适感和清洁灌肠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肠造口灌肠是从造口处灌入适当液体,以起到清洁肠道、保持大便通畅、缓解梗阻的一种治疗方式。由于肠造口无括约肌,排气排便无法控制,因此在实施清洁灌肠时,易出现一边灌肠一边外溢甚至外喷、外射的现象。影响灌肠效果并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且造成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增加临床护理工作量。鉴此,我们设计了一款防喷施压造口灌肠装置。  相似文献   

5.
李月明 《全科护理》2013,11(21):2002-2003
清洁灌肠即通过反复多次大量不保留灌肠以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常用于纤维结直肠镜检查、结直肠手术及妇产科手术等的术前准备。通过清洁肠道,为肠镜检查提供清晰的视野,使检查、手术更为顺利,从而缩短检查和治疗时间。近年来,护理人员在临  相似文献   

6.
抬高臀部增加肛管插入长度清洁灌肠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抬高臀部增加肛管插入长度清洁灌肠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清洁灌肠的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成2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2 cm增加肛管插入长度(自肛门插入12~15 cm)清洁灌肠方法,配合手法按摩下腹部进行清洁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灌肠时间、灌肠次数、总的灌肠液量、肠道清洁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平均灌肠时间、灌肠次数及灌肠总液量方面均显著减少(P<0.001),灌肠后肠道清洁人数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01或P<0.05)。结论抬高臀部增加肛管插入长度清洁灌肠法明显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有效避免清洁灌肠中护理风险因素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服务。方法:明确护理风险职责,制订安全清洁灌肠的质量标准,熟悉影响清洁灌肠效果的各种因素。结果: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不断加强。结论:清洁灌肠中的护理风险管理,有效地预防了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对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造口灌肠的方法、造口清洁灌肠的影响因素、现代造口清洁灌肠的方法、灌肠防污工具的应用、灌肠时的注意事项5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肠造口病人清洁灌肠方法的研究进展,且通过对近年来各种新型灌肠方法的评价与分析,总结了目前临床常用的为肠造口病人进行清洁灌肠的方法,旨在提高肠造口病人清洁灌肠的效果以及护理人员对肠造口病人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法用于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前准备中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将140例老年直肠癌需手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法,观察组70例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时有无不适感,灌肠次数,每次灌肠液量以及肠道清洁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灌肠次数,肠道清洁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法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前清洁肠道应用中,效果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传统清洁灌肠法和改良清洁灌肠法的效果。方法采用单盲法将180例需行清洁灌肠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效果,灌肠总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清洁灌肠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法能有效地提高清洁灌肠质量,使患者更安全、舒适。  相似文献   

11.
膝胸卧位法用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患者清洁灌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群  毛霞文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940-941
患者术前肠道准备通常采取左侧卧位法灌肠。我们在临床发现,对肛门括约肌松弛患者术前采取左侧卧位清洁灌肠,多数患者每次灌肠量少,且边灌边外流[1],为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常需反复多次灌肠,给患者造成了灌肠后不适,也给临床护理操作带来一定困难[2]。为寻求一种省时、节力、高效的灌肠方法,我院妇产科对60例肛门括约肌松弛患者分别采用左侧卧位和膝胸卧位法进行灌肠,发现膝胸卧位法灌肠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对象及方法1.1对象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在我科行妇科手术的60例患者,年龄45~70岁。60例均为肛门括约肌松弛患者,均主诉在咳嗽、…  相似文献   

12.
采用DYG-2型电脑灌肠仪及改进的灌肠方法应用于需要清洁灌肠的患者,通过在灌肠过程中,调节压力参数,改进卧位方法,根据不同病人选用不同型号的肛管,调整插管深度及方向以观察灌肠效果及不良反应.DYG-2型灌肠仪具有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等优点,提高了清洁灌肠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58例行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30例,试验组运用经循证后的新清洁灌肠法,而对照组运用教科书上传统的清洁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灌肠次数及灌肠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采用新清洁灌肠法灌肠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灌肠液外溢、腹痛腹胀、肛周水肿疼痛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的清洁灌肠法能减少灌肠次数,减轻患者的不适,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法在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特诊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法行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法行术前肠道准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灌肠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每次灌入液体量、灌肠次数、灌肠液保留时间及自觉症状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每次灌入液体量较多,保留时间长,而灌肠次数减少,自觉症状减轻。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法在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15.
辉力灌肠液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寻找一种既能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又能满意地排出粪便和气体、达到手术要求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将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辉力灌肠液灌肠和0.9%氯化钠溶液灌肠,评价两种灌肠剂的疗效以及两种灌肠液在制药时间、保留灌肠时间、起效快慢、完成全程清洁灌肠所需时间的区别。分别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灌肠剂均能有效地完成清洁灌肠,达到麻醉和手术的要求,P>0.05,差别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辉力灌肠剂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药品配制,保留灌肠时间短,起效快,操作简便,P<0.01。结论辉力灌肠液是一种清洁肠道效果好、使用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少、受到护患双方充分肯定的术前肠道准备法,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赵丽霞  宋艳燕  许伟  邢慧 《护理研究》2005,19(29):2641-2641
肝性脑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先进行清洁灌肠,待病人将肠道排净后,再给予甲硝唑或弱酸液保留灌肠.由于昏迷期病人不能自主排便,清洁灌肠后很长时间病人才开始排便,甚至不排便.家属只能将便器放置于病人臀下,准备其随时排便.这样常影响保留灌肠及其他医疗操作的正常进行.为解决这一难题,2000年我院护理人员巧用一次性灌肠袋顺利完成清洁灌肠和保留灌肠,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郑秀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494-3494
清洁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排便、排气、清洁肠道。清洁灌肠具有操作简便,较口服导泻药清洁肠道不良反应小、患者痛苦小,清洁效果好的特点,是肠道手术的必要准备工作。在普外科患者中,术前肠道的准备非常重要,如果清洁灌肠不彻底,术中易污染腹腔,影响吻合口愈合,引发术后并发症。传统的清洁灌肠方法灌肠液量及速度不易控制,患者耐受性差影响灌肠效果,给手术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也使手术感染概率增大。笔者自2009-01采用一次性集尿袋连接一次性吸痰管为普外科患者行术前清洁灌肠,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加温密闭输液式清洁灌肠在门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清洁灌肠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加温密闭输液式清洁灌肠,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肠腔清洁度、患者舒适度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密闭输液式清洁灌肠的肠腔清洁作用明显优于传统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改进式清洁灌肠法在妇科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改进式清洁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清洁灌肠法。结果:两组患者的灌肠次数、开始排便时间、灌肠时的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式清洁灌肠法,具有肠道清洁度高、不良反应少、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李翠淑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897-898
目的:探讨三通气囊、负压吸引式一次性灌肠器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需术前清洁灌肠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20例采用改良式一次性灌肠器灌肠,对照组120例采用传统的灌肠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清洁肠道所用时间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两组不良反应、肠道清洁满意度、清洁肠道所用时间及患者依从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后的灌肠器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肠道清洁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