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乔小云  王羽  徐文科 《中国药师》2008,11(7):777-779
目的:测定食管癌细胞对肿瘤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寻找最佳化疗方案。方法:采用四氮唑盐(MTT)法,取18种化疗方案所用的药物对45例食管癌细胞进行体外敏感性测定。结果:不同个体的食管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的平均抑制率高。结论:MTT法是一种简便而快速的测定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的试验方法,测定结果可用于食管癌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MTT法测定卵巢癌对化疗药物体外敏感性, 评价其对卵巢癌化疗药物选择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46例新鲜卵巢癌标本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 并对11种常用化疗药物及联合用药的敏感性进行测定, 并与临床实际用药进行3 a的跟踪比较,评价其疗效. 结果肿瘤细胞体外药敏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而其平均抑制率结果与临床用药情况的总预测准确率为89.1%. 结论肿瘤细胞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可以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任华益 《中南药学》2007,5(6):504-506
目的通过对比胃癌患者单药与联合用药体外敏感性,为临床筛选对胃癌相对敏感的化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常用的19种化疗方案对30例胃癌的新鲜标本进行四甲基氮唑蓝比色法体外敏感性测定。结果不同个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联合用药比单个药物的平均抑制率高。结论胃癌化疗联合用药敏感性大。四甲基氮唑蓝比色法是一种简便而快速的肿瘤体外药物敏感实验方法,可为胃癌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易发生局部复发或转移,因此术后化疗是综合治疗结直肠癌的必要手段。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目前还没有发现哪一种单药或联合用药能对所有结直肠癌病人有效。因此采用体外肿瘤细胞药敏试验来筛选敏感化疗药物,是提高化疗效果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四氮唑盐(MTT)法是一种简便而快速的测定肿瘤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实验方法,已有文献报道用此法检测大肠癌细胞的体外药物敏感性,但考察的单药和联合用药方案各不相同。本研究用MTT法对25例病人的结直肠癌细胞进行单药和联合用药的体外敏感性测定,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整理,以期为结直肠癌的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氮唑蓝比色分析法(MTT法)用于指导临床个体化化疗药物选择的实用性,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化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培养肺癌A549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24、48、72、96 h,用MTT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敏感性。结果不同浓度的紫杉醇对A549细胞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MTT法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化疗药物剂量,提高化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MTT法测定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陆艳 《医药导报》2010,29(8):1002-1005
目的研究人肿瘤细胞对化学治疗(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白血病18例、脑肿瘤15例、胃癌8例、乳腺肿瘤8例进行细胞体外培养,采用MTT法进行化疗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肿瘤细胞体外药敏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其平均抑制率结果与临床用药情况基本相符。结论 MTT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成功率高,且操作简便、快速,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实现肿瘤患者的个体化化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常用抗癌药物对肺癌的体外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宋毅  潘晓鸥  袁淑兰  廖芸 《中国药房》2003,14(4):243-244
目的 :研究常用抗癌药物对肺癌的体外敏感性。方法 :采用四氮甲唑蓝 (MTT)法检测45例人肺癌新鲜标本对15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肺癌对卡铂、威猛、吡柔比星、顺铂、博来霉素、甲氨蝶呤、羟基喜树碱较敏感 ;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结论 :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对临床选择化疗药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MTT法为临床肿瘤化疗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提供了简便、快速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及临床疗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食管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肿瘤化疗个体化提供依据.方法: 用改进的MTT法测定25例食管癌组织的化疗药物敏感性,并依药敏结果选择化疗方案,观察临床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结果: 25例食管癌组织对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顺序为丝裂霉素、顺铂、氨甲蝶呤、平阳霉素、依托泊苷、氟尿嘧啶、长春新碱,与临床实践证明的对食管癌有效的单药基本一致.体外敏感性与临床近期疗效的总符合率为80.0%, 药敏试验组的3 a生存率明显高于经验给药组(P<0.05),但两组的5 a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按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指导化疗可为食管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给药方案,亦有益于提高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癌细胞对8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指导失去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化疗用药的个体化.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4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利用SPSS 10.0软件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对8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好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失去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可代替癌细胞行MTT体外药敏检测,对肺癌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广军 《中国药房》2011,(42):4007-4010
目的:了解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ATP-TCA)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ATP-TCA法在多种肿瘤化疗方案筛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包括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消化道肿瘤、白血病、黑色素瘤、膀胱癌及口腔癌等。结果:ATP-TCA虽然存在一定的假阴性或假阳性,但在选择化疗方案时,将ATP-TCA结果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可以降低无效治疗的风险,制订出更适合患者的个体化化疗方案。结论:与其他肿瘤体外敏感性检测方法比较,ATP-TCA法具有突出优点,在临床应用前景良好,对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癌细胞对8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指导失去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化疗用药的个体化。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4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利用SPSS10.0软件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对8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好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去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可代替癌细胞行MTT体外药敏检测,对肺癌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MTT法测定肿瘤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 MTT法测定肿瘤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应用。方法:对75例胃癌、55例肠癌、55例膀胱癌及6例舌癌进行肿瘤细胞分离、培养,以MTT法对其体外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对胃癌、肠癌、膀胱癌敏感度较高的药物与临床经验用药基本相符。75例胃癌病人体外药敏结果和体内疗效总符合率为77.3%,其中MTT敏感组病人总有效率与经验化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MTT法对新药的临床应用也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结论:MTT法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实现肿瘤病人的个体化化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人胰腺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体外直接抑制作用,以及不同浓度的苦参注射液与化疗联合应用时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以及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化疗药联合应用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体外抑制率。结果:不同浓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均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浓度成正相关,不同浓度的苦参注射液与化疗药联用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体外抑制作用均明显高于单用化疗药。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有体外直接抑制作用,该药联合化疗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is substantially limited by the resistance of cancer cells to anticancer drugs that fluctuates significantly in different patients. Under identical chemotherapeutic protocols, some patients may receive relatively ineffective doses of anticancer agents while other individuals obtain excessive amounts of drugs that induce severe adverse side effects on healthy tissues. The current review is focused on an individualized selection of drugs and targets to suppress multidrug resistance. Such selection is based on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a tumor from an individual patient that can potential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outcome and bring us closer to an era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The PI3K signaling pathway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cancer cell growth, motility, survival and metabolism. The pathway is frequently active in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cancer-e.g., breast, bladder, prostate, thyroid, ovarian and NSCLC. Targetable genetic aberrations in this pathway give us many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therapi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cancer. AREAS COVERED: The genetic alterations in the PI3K/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Akt pathway, as well as the drugs that target this pathway, either alone,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targeted agents or in chemotherapy. Targeted inhibitors of the PI3K pathway currently being tested in clinical trials in different types of human cancer. EXPERT OPINION: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targeting the PI3K/Akt/mTOR pathway show some success with these agents in current clinical trial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in response, molecular correlates that can be used for patient selection, need to be determined. A mo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way to screen for patients to determine which patients are most likely to benefit from PI3K pathway inhibitors is also needed.  相似文献   

16.
张阔  陈燕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9):1096-1099
目的探讨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对耐顺铂人卵巢腺癌细胞株SKOV3/DDP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以及与顺铂合用的效果。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甲磺酸伊马替尼、DDP以及联合用药对人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的增殖抑制情况,采用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甲磺酸伊马替尼对SKOV3/DDP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MTT法检测出不同药物浓度的甲磺酸伊马替尼作用于SKOV3/DDP细胞呈现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甲磺酸伊马替尼与不同浓度顺铂联合用药对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8.63%、51.55%、66.54%,明显高于DDP单用药组的8.30%、16.68%、3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合用后的IC50为9.57,是单用顺铂组的4.13倍。甲磺酸伊马替尼与顺铂合用后,早期凋亡率由1.25%增加到12.31%(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可以抑制卵巢癌耐DDP细胞株SKOV3/DDP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并显著增强其对DDP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田怀平  杨萍  王芳  舒扬  徐阿晶  张健 《中国药房》2012,(22):2069-2072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对25种化疗药的体外敏感性,反映不同患者对化疗药敏感性的个性差异。方法:对人乳腺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MTT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61例肿瘤患者间药物敏感性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对乳腺癌细胞的敏感率及抑制率较高的主要有表阿霉素、多西他赛、紫杉醇、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按照药物作用机制的不同将25种药物分类分析后发现,紫杉醇类药物敏感率以及抑制率是最高的,其次是烷化剂类。结论:测定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对临床了解化疗药敏感性的个体差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