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带瓣管道手术主要治疗马凡综合症主动脉根部病变,它是用带人造心脏瓣膜的人造血管作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移植替换,并将两个冠状动脉开口植入人造血管侧孔.又称BETANLL手术[1].我们于2000年7月成功地施行了1例复合带瓣管道手术,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1例复合带瓣管道术后多器官衰竭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蓉  张洁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26-227
复合带瓣管道术 (Bentall)是将带人造心脏瓣膜的人造血管作升主动脉移植和主动脉瓣置换 ,并将两个冠状动脉开口移入人造血管侧孔。[1] 2 0 0 0年 10月我科成功地抢救了 1例Bentall术后多器官衰竭的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 ,45岁 ,文员。因反复心前区疼痛 ,加重 2月 ,于2 0 0 0年 9月 14日收入我科。入院后心脏彩超、心导管造影均提示“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 ,主动脉瓣大量反流”。心胸比例 >70 %,射血分数 (EF) 30 %。诊断 :马凡综合征 ,升主动脉瘤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年 10月 19日在体外循环下行…  相似文献   

3.
升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嵴上方至无名动脉起始部近端部位发生瘤样扩张病变。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一种复杂的、预后极差的心血管疾病,其升主动脉瘤有随时破裂的危险,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引起的左室扩大及其心功能损害。所以升主动脉瘤的直径超过5cm并合并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即有手术指征,其手术方法就是应用复合带瓣人造血管,先完成主动脉瓣置换,再用原位移植方法完成左右冠状动脉与人造血管侧壁的吻合,最后完成升主动脉的远端的吻合。健康教育直接关系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我科至2005年1月~2006年6…  相似文献   

4.
马凡氏综合征行Bentall手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蓝惠兰  卢海涛 《护理研究》2002,16(7):416-417
马凡氏综合征行升主动脉瘤和主动脉瓣切除、带瓣人造血管移植术 (Bentall手术 )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中所占比例不大 ,这与其自身疾病严重程度及手术难度大有关 ,国内只在部分大医院中开展。我院自 1996年 12月— 2 0 0 1年 8月采用Bentall手术治疗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61例 ,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61例 ,男 5 0例 ,女 11例。年龄 19岁~ 73岁 ,平均年龄 40 .5岁 ,均为主动脉瘤伴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夹层瘤按DeBauey分型法 ,Ⅰ型 18例 ,Ⅱ型 40例 ,真性囊性主动脉瘤 3例 ,升主动脉直径 4…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2 7岁 ,表现为心悸气急伴左胸隐痛 4个月。体检 :身体瘦长 ,蜘蛛指(趾 ) ,胸廓扁平 ,心脏浊音界增大 ,主动脉瓣区中度舒张期杂音 ,血压 2 1 /1 6kPa ,可闻主动脉枪击音。心脏超声示主动脉内径 74mm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80mm ,升主动脉瘤样扩张 ,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MRI示主动脉根部高度扩张呈蒜头样改变。心电图 :左心室肥厚劳损。诊断 :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Marfan’sSyndrom) ,心功能Ⅲ级。术前给予卡托普利口服并静滴心肌极化液等处理。手术采用胸正中切口 ,术中见升主动脉高…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缩窄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但主动脉缩窄合并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报道则少见。本院2007年3月收治1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患者,手术一期施行Bentalls手术+升主动脉一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与方法患者女,15岁,哈萨克斯坦人,体质量74kg。主述:体检发现心脏病1个月。2007年3月29日以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及升主动脉扩张收入院。病史:主述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当地医院做心脏彩超提示: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瓣口大量返流。CT提示主动脉缩窄,因当地条件有限,故来本院诊治。体检:血压,左上肢170/62mmHg,右上肢154/64mmHg,右下肢77/55mmHg,  相似文献   

7.
胡琼 《全科护理》2011,(9):800-801
Bentall手术,即应用带瓣人造血管替代升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瓣膜,并移植左右冠状动脉的手术,是马凡氏综合征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1]。病人行Bentall手术治疗,可防止瘤体破裂所致大出血,重建因内膜片或假腔造成的血管阻塞区域的血流[2]。但接受手术的病人术前心功能差,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  相似文献   

8.
Bentall手术,即应用带瓣人造血管替代升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瓣膜,并移植左右冠状动脉的手术,是马凡氏综合征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法[1].病人行Bentall手术治疗,可防止瘤体破裂所致大出血,重建因内膜片或假腔造成的血管阻塞区域的血流[2].  相似文献   

9.
我院心脏外科于197年12月,对一例肾移植手术后的马凡氏综合症患者行带瓣人造血管完全替换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同时移植左右冠状动脉术(Bental术),手术十分成功,现将护理特点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9岁。6年前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行心脏超...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 ,76岁。胸闷、气短、偶有胸痛 1年余 ,现因感冒、咳嗽诱发胸部隐痛不适症状加重 3个月住院。查体 :心率 116次 /min ,早搏 2~ 4次 /min ,血压 15 0 /10 0mmHg( 1mmHg =0 .133kPa)。双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性音 ,右肺中下野叩诊略浊音 ,听诊有血管杂音。X线片示 :双肺纹理粗糙 ,右中下纵隔增宽 ,向右肺凸出明显 ,透视见其位于右前方 ,不能与升主动脉分开。超声检查 :升主动脉内径 4.8cm ,远心段管腔变狭窄 ,其右侧可见低回声肿块。右胸第 4~ 5前肋间可测及15 .0cm× 13.0cm大小无回声区 ,其壁厚薄不均 …  相似文献   

11.
我科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3月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技术进行术中脑保护 ,治疗升主动脉和弓部动脉瘤 ,共行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替换术 9例 ,现将术后监护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性 4例 ,女性 5例 ,年龄 3 2~ 69岁 ,平均 4 7 6岁。体重 4 5~ 78kg ,术前诊断 :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瘤 6例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3例 ,同期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 3例 ,主动脉关闭不全并狭窄 1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 ,马凡氏综合征 2例。本组 9例均在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下行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替换术 ,同期行主动脉瓣替换术 5…  相似文献   

12.
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当开放升主动脉时即为心脏复苏的开始 ,然而有诸多因素可影响心脏的复苏。现将 2例心脏复苏困难的经过和处理过程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例 1:男 ,42岁 ,82 kg。术前诊断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建立体外循环及手术过程均顺利。开放升主动脉后 ,2 0 W/s除颤两次无效 ,术者考虑主动脉瓣装反 ,行探查手术 ,经证实无误后 ,再次复苏 ,心肌收缩无力 ,右心胀满 ,观察发现右冠状动脉中有呈串珠状的气栓。再一次阻断升主动脉 ,经主动脉根部灌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马凡氏升主动脉瘤用带瓣人造血管完全替换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并同时移植左、右冠状动脉术患者术后监护的措施。方法 :对 4例手术患者术后进行 7个方面的护理即循环系统监护、严密监测出血现象、呼吸功能的监护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判断吻合口是否通畅 ,感染的监测和心理护理 ,重点介绍术后循环系统及出血的监护。结果 :4例患者除 1例因术中大出血死亡外 ,3例痊愈出院。结论 :术后加强监护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凡综合征是一复杂少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病,主要累及骨骼肌、眼和心血管系统,主动脉及瓣环扩张是马凡氏综合征在心血管方面的主要表现,手术需瓣膜连同升主动脉同时更换(Bentall手术)。我院近几年来在总结国内外及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出升主动脉带瓣管道治疗马凡综合征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Bentall手术配合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和中层囊性坏死 (马凡氏综合征的血管改变 ) ,其预后险恶[1] 。一旦确诊 ,应手术治疗。但其难度大 ,成功率较其它心脏手术低。我院 1999~ 2 0 0 1年共实施该手术 3例 ,手术过程顺利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例 ,男 2例 ,女 1例 ,年龄分别为 32、33、5 5岁 ,均为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行Bentall手术 (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置换、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移植 )。体外循环时间 116~ 2 0 4min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 83~ 138min ,停循环时间 2 7~ 31min。2 术前准备2 1…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6 7岁。因上腹痛 2h就诊。查体 :血压2 1.5 /12 .0kPa ,心电图正常。超声检查显示 :心脏大部位于右胸腔 ,心尖指向右下。左右房室腔呈“镜像”翻转。肝胆位于左上腹 ,脾位于右上腹。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内膜未见明显异常 ,降主动脉因透声差显示不清。腹主动脉位于脊柱右前 ,下腔静脉位于左前 (图 1)。腹主动脉上段可见内膜自前壁脱离 ,形成假腔较窄 (图 2 ) ,至腹主动脉中部 ,真假腔基本相当。内膜脱离延至左髂总动脉始部 (图 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示真假腔内血流方向、速度、时相不同。超声诊断 :①内脏反位 ,右位…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叶主动脉瓣畸形与升主动脉扩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叶主动脉瓣畸形 (BAV)与升主动脉扩张的关系。方法 使用二维超声在四个部位检测 42例主动脉瓣功能正常的BAV患者 (病例组 1)、3 7例主动脉瓣狭窄的BAV患者 (病例组 2 )和 40例年龄、体表面积、血压等匹配的健康人 (对照组 )的升主动脉内径 :瓣环、瓦氏窦、主动脉上嵴及升主动脉近端。结果 病例组 2升主动脉瓦氏窦、主动脉上嵴及近端内径最大 ,其次为病例组 1(P <0 .0 5~P <0 .0 0 1)。但病例组 1中有一部分BAV患者的升主动脉内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BAV常合并升主动脉扩张 ,提示两者可能为同一发育异常 ,即先天性主动脉壁发育缺陷的不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升主动脉夹层瘤特别是急性动脉夹层瘤破裂,预后十分危险。手术多为急诊,如不及时治疗,则约有58%的患者在48h内死亡。我院自2002年7月至2004年2月接冶了5例升主动脉夹层瘤破裂患者,行升主动脉与人造血管置换术和升主动脉及部分主动脉弓与人造血管置换术,使患者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 ,2 7岁 ,因胸闷、气短、活动受限 3个月 ,曾 2次发作持续性心前区疼痛入院。查体 :发育正常 ,血压 16 10kPa ,心界向左扩大 ,心率 80次 min ,心律齐 ,主动脉第 2听诊区可闻及 3 6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杂音。 3年前曾确诊患有多发性大动脉炎 (头臂型 ) ,现查体左上肢无脉。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舒张内径 70mm ,收缩内径 5 0mm ,射血分数 5 2 % ,左心房稍扩大 ,室壁不厚 ,二尖瓣、三尖瓣结构正常 ,有轻度反流 ,主动脉瓣有大量反流 ,右冠瓣位置下移 ,附着于室间隔 ,右冠瓣位置低于左冠瓣 11.3mm ,右冠瓣中部见 2个约 3 .0m…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5 6岁。因胸闷憋气 1年 ,加重 5 d就诊。查体 :血压 16 0 / 95 mm Hg,ECG:Rv5 >2 .5 mv,左室高电压。超声显示 :L A 34mm L V 5 0 mm RA 36mm RV 30 mm AO 35 mm PA 2 1mm,主动脉瓣叶增粗、回声增强 ,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扩大。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 ,主动脉瓣舒张期显示一条关闭线 ,呈水平方向 ,两端连接主动脉壁 ,正常三叶式瓣叶的“Y”性闭合线消失 ,收缩期瓣叶开放如同二尖瓣 ,向升主动脉侧膨隆呈圆顶状 (图 1) ,舒张期瓣体部可凸向左图 1 左图 :长轴切面 主动脉瓣收缩期向升主动脉侧膨隆 ;右图 :短轴切面 主动脉瓣呈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